唯識法相學84業、道、解脫與四智的關係

    常談解脫,若只談業以求解脫不是佛法,只談道解脫也不是佛法,必須把握業與道相互之間的關係,從中排除障礙、化解問題,才叫解脫。

  •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應佛之印期數:339期2018年12月

唯識法相學84業、道、解脫與四智的關係

 

 

繼續談唯識法相的四智,前面花了兩個時段來介紹,每一個時段都差不多有二十三分左右的時間,現在再來談談「四智與生死、業與修養、道還有解脫」,相互之間有什麼關係?否則學習這些道理方法對我們的生死沒有關係,與道根本不相應的話,不叫做佛法。佛法是談解脫之學,解脫就要從業與道的關係來說,這是個基本的佛法。常談解脫,若只談業以求解脫不是佛法,只談道解脫也不是佛法,必須把握業與道相互之間的關係,從中排除障礙、化解問題,才叫解脫。

「大圓鏡智」、「平等性智」、「妙觀察智」、「成所作智」,從因到果、從果到因的過程,我們已有一些概念,現在再舉個例子,談「人」。佛法是對人說的,譬如這是個出家人,也是一個有道高僧,總說是個很有修養的出家人,法相就是這個「有道高僧」。如果你原來認識這個人,跟他相處過,經歷整個過程,也十分了解他的行為與言語的表現,對他一直很熟悉的話,就可以肯定這是個有道高僧。可是台灣常有這情況,譬如從國外來了一個出家人,名氣很大,修養很高,是不是別人這麼說你就認定了呢?以「平等性」而言可以這麼看,可是並不可靠!

為什麼?舉一個例子,去年還是今年,有一位很有名氣的出家人來台灣,轟動的不得了,原來是預定一個星期,在一個很大的場地介紹佛法,結果這位高僧談了三堂課;也就是談了兩天的時間,的確也介紹了一些佛法,但是到第二天的下午,這一位高僧在台上怎麼講?他說:「其實佛法我該講的,這兩天也跟你們講了,你們現在還要我講什麼呢?應該沒有東西可講了!」

從四智上看這位有道高僧的「成所作」,之前人家已這麼說,現在你也看到了,他的「平等性」也有了,可是以「大圓鏡」來講,能不能肯定他真正是個有道的高僧?就可發現中間的過程還少了一個東西,所以你不能肯定。如果加了「妙觀察智」的話,就很容易肯定他是不是一位有道高僧?釋迦牟尼佛介紹佛法,他在世的時候都講了那麼多,居然有人說兩天,三個半天就把佛法講完了,沒有東西可講了。他的道究竟有多少就可以從「妙觀察」上去發現,發現什麼?從哪裡發現?從他這二三個半天中間,所談到的一些佛法,瞭解他所謂的有道。

並不是說他沒有道,因為以道而言多、少都是「平等性」,他的道多、道少都是平等性。但是他能不能肯定對佛法談得上「有道」?所謂妙觀察為什麼要以「妙」來說觀察?因為「妙」有深入的意思,有很細膩的察覺。這個講的是“是非”,剛剛談到業、道與解脫,既然是個有道高僧,於業而言他還有多少?於道而言,我們可以知道他有多少修養?他究竟於解脫到了什麼程度?就可以好好地運用四智。

這位有道高僧從海外來台灣講經說法,在「成所作」上是相同的,而且他是一個出家人,也很有修養,這都可以從「平等性」去把握。但是先要去看「妙觀察智」怎樣的運用?譬如他停留在台灣介紹佛法中,我們不只是看他的表相,還要看他的身口意行為。於「身」:可以看到一個莊嚴的表相,但是莊嚴的表相私底下是什麼,也就是「口」:在說法的時候看他很莊嚴,如果不是說法的時候,他的口的表現是什麼?再談「意」:除了他自己修養的表現,還可以看他在戒定慧上面的修養如何?

我們曉得那位高僧來,他所要求的就是一個錢的問題,必須要多少錢他才來;臨走的時候還要收多少供養,這都是從妙觀察上去發現他的業跟道的關係,那是一個「意」上的問題,從身、口很容易瞭解,至於「意」的確不足與外人道。可見從業與道的成分,就知道他能得到多少解脫的修養?因為解脫不是一個解脫,是從身口意的造作行為上來看,面對業顯現的時刻,怎樣化解業而得到一個解脫。業是無始以來所造作的,很難計算,你能得一個解脫就有一個解脫;能解脫,清淨你的業,就可以知道你的解脫到什麼樣的修養?

再從「大圓鏡智」看,他是不是一個真正的有道高僧?剛剛談別人,現在回復到自己,因為佛法是關係到自己個人的了生脫死,我們還是從煩惱與菩提上來看。煩惱是因業而起,菩提是由煩惱中間去認識、瞭解與察覺。怎樣去認識煩惱、瞭解煩惱,最後化解煩惱?化解就是解脫,譬如我常舉的一個例子,人家毀謗你,就以我個人的親身經驗來看,在六十、七十年代,甚至於七十年代末、八十年代初,人家都說這個老和尚是個假和尚。以我個人而言,我不談是真、是假,因為和尚沒有真假,而是這個中間,如果假和尚是一種毀謗的話,並不是我面對毀謗在煩惱的問題,而是當面對毀謗,煩惱起來了該怎麼去面對煩惱,而能突破煩惱的問題?煩惱,業都是「成所作」完成的一個法相;「妙觀察」是從自己修養的表現去看,怎樣面對毀謗?人家說你是個假和尚你該怎麼辦?如果回說「那些人根本不瞭解我,根本不知道我!」甚至說他們很愚癡,這不叫妙觀察!

真正的妙觀察是什麼?不要忘了面對毀謗的那一類型的是什麼人?如果是人當然都有相同的習氣,會有毀謗的機會;如果是一個出家人,就可以發現一個平常人跟一個出家人不能混為一談。以業來說,平常的人平等性都是「人」;如果是個出家人呢?雖然沒有捨棄這平常的人,但是你已經出家了,不只以業來說,你的身分還涉及到道。其中的「平等性」,它的本質本體就有差別,如果以這種毀謗來看你的「妙觀察」,該怎樣去面對煩惱?第一先要瞭解,如果對方是個出家人,你面對一個出家的來毀謗你,有兩種現象:一個不是毀謗,它是實實在在的事;一個是不實在的事,那就是毀謗你。如果要把握這兩個,其實最清楚的還是你自己,因為他毀謗你是假和尚,首先以「平等性」來講,和尚沒有真的也沒有假的,和尚就是和尚!為什麼?和尚的本義,以新疆的土話叫做「和闍」,就是和尚的意思,翻成漢文叫做親教師,是可親可敬的老師;既然是可親可敬的一位老師,和尚還有什麼真假呢?

以平等的「本質、本體」來講,並沒有問題,既然沒有問題為什麼他要說你是假和尚呢?為什麼會造成毀謗?很簡單!如果他說你是假和尚,你認為是毀謗,就在那裡煩惱的話,你的「成所作」是煩惱,就不可能顯現「大圓鏡智」,為什麼?這個中間少了什麼?「妙觀察」。因為除了自己是一個被毀謗的人,還有一個毀謗你的人,這毀謗的人還有不同的身分。假使從「平等性」看他的本質本體,再經過「妙觀察智」,第一個可以發現,他的表相是個出家人,但是他的平等性肯定不一樣,這可以從妙觀察進一步去看。但是話又說回來,還是不能把你的煩惱消除,因為你還是在那上面分別,分別他是個在家人或是出家人,他不應該怎麼樣,應該這麼樣!都還是一些分別,就不能顯現大圓鏡智,為什麼?你的煩惱還是存在,怎麼辦?其實你可以從這個毀謗──「假和尚」上面建立起法相,然後去妙觀察這個「法相」,再從平等性上去看「出家人」。

對方如果也是個出家人,他說你這出家人是個假和尚,如果他是真的,那也有他的分別。其實你最清楚自己是不是和尚?因為這真、假在理論上沒有差別,也可以說沒有所謂「真和尚」、「假和尚」,因為他是一個可親可敬的老師,既然可親可敬還有什麼真的、假的呢?當然對你的「成所作」的煩惱而言,就不會因毀謗而煩惱,因為什麼?你的「妙觀察」對別人與別人的身分、修養瞭解多少?對自己以為真能瞭解,有可能並不直接的瞭解,還要用妙觀察的方式去瞭解「為什麼他會說你是假和尚?」是不是自己有某種不正當或偏差的表現,引起人家的誤會呢?如果對自己與對方完全的認識了別,原來「成所作」形成的煩惱就不存在了,為什麼?這不是一句我「問心無愧」就能顯現大圓鏡智,還要經過妙觀察,觀察別人跟自己相互之間,甚而去瞭解他為什麼要說你是假和尚?一定有他一個癥結或關鍵性的問題,把這個問題用妙觀察搞清楚了,真正完成的才是大圓鏡智。

剛剛講說我是一個假和尚,如果你把它當成是毀謗的話,還在繼續煩惱,那要怎麼樣去突破呢?原來這個人曾經說什麼引起他師父罵他,甚至還打他,他就把這一個仇恨轉嫁到我的身上,所以才有這種言語的發洩。如果真相事實已顯現,你還會煩惱嗎?不僅不會煩惱,還會發現更多「為什麼」。除了自己、別人,以及與別人相關的問題,這麼分析下去,如果不懂得運用四智,從法相上面作認識、了別,就沒有辦法肯定,最多只會說他胡說八道,毀謗本來就不是真的嘛,如此而已!就不能顯現大圓鏡智,從業到道也就不可能得解脫。所以那時很多人替我抱不平,「你為什麼不講話?你也會寫文章,為什麼不寫、不講?」其實有什麼好說的、好寫的?如果因為這樣形成煩惱了,我才會寫、才會說;如果不會形成煩惱,我去寫它、說它作什麼?如果我去寫、去說,跟他又有什麼差別?都是相同的表現。

所以平等性,不要忘了「性」,它的本質本體還是有差別。不要說我是出家人、他是出家人;他應該怎麼樣、不應該怎麼樣,其實它的本質本體根據修養就有差別,根據彼此業的不同也有差別。有的業重、有的業輕,所以不要看「業、道、解脫」關係到的人與事,在運作的時候,所謂妙觀察,你所觀察的若沒有進入深入微妙的境界,就不可能顯現大圓鏡智,為什麼?因為深入、微妙需要般若波羅蜜的「慧」的修養,運用這些知識經驗發揮到極致,這樣修養可以讓我們眼睛直接看到,就此認定。所以要去觀察,一直到達微妙深入的境界,這樣的觀察不也有一句話──「甚深微妙法」。「法」以佛法來講,為什麼要講甚深微妙?為什麼不講世間法甚深微妙?從「成所作」這些知識經驗,加上平常的熏習、修養完成的「妙觀察」的能力,在「平等性」上還要去發現本質本體的不同,這時才有機會顯現「大圓鏡智」,否則只是某一種結果而已,不像大圓鏡一樣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。所以最後只要有一點點沒有搞清楚,都不叫大圓鏡,譬如羅漢的境界還有微細惑,可見還並不具備大圓鏡智,但是他也有平等性、妙觀察的修養。

到達菩薩呢?我們曉得在七地以前還是不行,要進入到八地如如不動的時候,於業與道對你來講都沒有影響了,你所顯現的修養都是一日千里的增上,最後得到的只有利益沒有傷害,這種結果才是大圓鏡智。所以大圓鏡的結果不是說說而已,的確要像一個大的圓鏡一樣,透體無遺,也就是「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」,就像我過去談到三關修養的過程,首先要「明了」,而後要「明白了」,最後還要「明明白白了」!才是達到大圓鏡智的境界,這就是談四智、業、道與解脫,我們講的「了生脫死」的問題。在四智上我們花了不少的時間介紹,當然真正要談到妙觀察,還得看你的修養有沒有一天天進步?如果修養停頓在某一個時刻,可能有的結果就不能達到大圓鏡智,而佛法是無量無邊的,最後得到的結果就是清清淨淨,這一段就介紹到這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