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341期2019年4月
「佛性」在各種經典上面,大體上有三種不同的說法,是哪三種?有所謂的二佛性、三佛性,以及五佛性
大乘起信論 本論的大綱 /白雲老禪師
現在談佛性的問題:
佛性──是「覺悟的本質」,這是白話的翻法。如果以修養而言看佛性,說眾生皆有佛性,是說眾生皆有覺悟的本能,要這麼去解釋!談佛性是講覺悟的本質,這種本質眾生都有,可是不能顯現出來就成不了佛。所以談佛性,其實就是談覺性,是「覺悟之性」。
「佛性」在各種經典上面,大體上有三種不同的說法,是哪三種?有所謂的二佛性、三佛性,以及五佛性。
二佛性──是理跟行二者,「理」是講理法,「行」就是講修行,裡面的意思是什麼?「理佛性」,「行佛性」說什麼?是說依於理法而顯現佛性,依於修行而顯現佛性。所以依於理法而顯現佛性的,叫做理佛性;依於修行而顯現佛性的,叫做行佛性。講到「行」,要解釋一下,太多的人把佛經裡的「行」,當成ㄏㄤ(二聲)或者ㄏㄥ(四聲),這都不對。行為,就是講「行」,身、口、意行為。講大行普賢菩薩,很多人都念大ㄏㄤ(二聲)或者大ㄏㄥ(四聲)普賢菩薩,那是土話,不是一個正當的發音。廣東人講行街,ㄏㄥ(二聲)ㄍㄞ,那是廣東人的土話。江浙地區、中原地區講行,他們是講ㄏㄥ(四聲)ㄤ,不同地區講的發音,事實上正當的發音,大行普賢菩薩就是講「行」(ㄒ一ㄥˊ),不可以唸ㄏㄤ(二聲)或者ㄏㄥ(四聲)。
現在看「理佛性」,從理法上面去顯現佛性。首先要知道這些理法,是依於什麼樣的理法?既然是覺悟的本能,並不是定位於佛陀的果位,像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以至佛,能把這種覺悟的本能,都能顯現出來,都可以叫做佛性的顯現。不只是說佛陀果位的完成,沒有到達那麼高的境界,所以依於理、依於行,它有其差別;同樣的道理同樣的法義,究竟它的深與淺,理解了多少?同樣依於這些道理方法,去修行要修到什麼樣的程度?境界高低又如何?所以這裡面還是有差別性。
說「理」,究竟依於誰的道理才能夠顯現?在這裡肯定說,佛教是以釋迦牟尼佛為教主,是三界的導師。所以談理,肯定是依於釋迦牟尼佛的道理而言。二佛性是依於釋迦牟尼佛的道理,可以顯現佛性;依於釋迦牟尼佛的道理,照著去修行可以顯現佛性,就叫做兩種佛性。其實,不能叫做兩種佛性,它是一體兩面來看,從理的層面、行的層面,顯現佛性。
談二佛性,不要講是兩種佛性。談二佛性、三佛性,甚至於五佛性,真正講是唯一佛乘,佛性講起來只有一個,只是依於理、依於行,個人知道的有多少?下的工夫有多少?這裡面就有差別,差別什麼?
像聲聞有三向一果,從須陀洹到阿羅漢;菩薩有十地,從歡喜地到法雲地。還有緣覺,是依十二因緣而覺,這叫做教內緣覺,就是法緣覺;還有外道也有緣覺,叫做偏緣覺;所以一個是法的緣覺,依於釋迦牟尼佛所講的道理方法,以十二因緣法而成就的;還有的看到飛花落葉,或者聽到什麼聲音,也是緣覺,但他是偏緣覺。
緣覺以梵文來講,音譯為辟支佛,也有翻成為傍佛,「傍」是依傍,就是依附在這一個佛,還是以佛性而言,不是以果位而言,果位要緣覺乘圓滿,才能叫做辟支佛。這一個是依緣而覺,它的理法,是以十二因緣法來說。聲聞乘的理,理佛性是什麼?是以四聖諦、八正道來說。而菩薩的理法,是以波羅蜜法,如六波羅蜜、四無量心來說,這都是理佛性。聲聞乘從四諦、八正道,可以見佛性。緣覺依十二因緣法,可以見佛性。菩薩依於六波羅蜜、四無量心,而見佛性。這是從理而顯佛性,但這種是因不是果,因為要成就果佛性,必須理、行,從理到實踐才能完全成就。否則,理還只是知見而已,必須要實際的修行,才能達到所謂的果佛性。
這個果佛性去分別,有:聲聞是以羅漢而言,緣覺是以辟支佛而言;菩薩又分成為十個等位,每一個等位都可以叫做菩薩,於果位稱之為十個等分的果位,分別從變化位,到提昇位,到增上位,最後究竟而完成法雲地,才是真正的菩薩位。也有說從八地到九地、十地,是究竟位,當然也可以,畢竟第八地是個不動地,是一個空相的境界。所以如如不動,並不表示就已經顯現了果位,只是依於業已經清淨了,依於道呢?他已經不需要了,這種境界叫做不動地。所以不動地,還不是一個果的成熟。
如果不動地以開花來說,只是一個花苞而已,究竟開出來的花,而後結成的果是什麼?可以發現,第八地不動地,是一個花苞;那善慧地,等於是花開了;法雲地,就是結果了。所以真正的果位菩薩,應該是到十地完成,才能叫果位菩薩。所以從初地一直到九地,都可以稱為因位菩薩。又有所謂等覺,就是相等於十地的這一種覺悟之性,從理以至到行。
剛剛談了四諦、八正道、十二因緣、六波羅蜜、四無量心,這是以理而言。以「理」的一個整體而言,不管是聲聞、緣覺、菩薩以至佛,真正談理法,是談戒、定、慧三學,就是從戒、定、慧裡面,可以顯現他的覺悟之性。可是這種顯現只是一個因,於理形成的一個知見,必須從知見上實際去行,行到什麼程度?行到身、口、意清淨,於道已不需要了,就是從理到實踐所完成的,這是第一類。
談佛性,就是覺悟之性的顯現,我還要強調,這裡談佛性,是談覺悟之性,一定要把握這一點;不要說理佛性,就是從理上面成佛,行佛性從修行上面成佛,那就錯了!而是談覺悟之性可以顯現,根據理、根據行可以顯現。
三佛性──第一個說「自性住佛性」,第二個說「引出佛性」,第三個「至得果佛性」。
「自性住佛性」是什麼?就是眾生本來具備的覺悟之性,常住在什麼地方?在我們的阿賴耶識裡面,也就是如來藏裡面。所以這個佛性,一定要把握是覺悟之性──自性住的覺悟之性,「自」是從無始以來,本來的如來藏裡面就有了覺悟之性,本來就存在於如來藏裡面,叫做「自性住佛性」。
「引出佛性」,「引」,一定要有外面的誘因,外面的誘因不是色塵緣境,而是佛陀講的道理方法,怎麼去引?煩惱中間有菩提,憑什麼從煩惱中間引現出一個覺悟之性?其實要有道理方法,怎麼去認識煩惱、瞭解煩惱,把煩惱搞得清清楚楚了,這時候顯現出來的就是覺悟之性。也就是引出的覺悟之性,是依於佛陀的道理做為誘因,關係到色塵緣境,從色塵緣境裡面去發現,可以說色塵緣境是眾生面對的一個環境,要有道理方法怎樣出離?能出離就是引出的佛性,不能出離,還是一個眾生業性,即「煩惱之性」。
有一個要把握的,佛陀的道理方法太多了,所以引出的道理方法,那種力量還是有差別,概念上是談戒定慧,可是有其差別,因為引出的力量,在各人的根基、智慧,他具備的條件不同;聲聞乘是厭離其苦,所以釋迦牟尼佛談苦集滅道四聖諦法,而後以八正道的修行,來幫助引出人的覺悟之性,而成就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或阿羅漢;如果說緣覺乘,是以十二因緣法的力量而引出;至於菩薩乘,就是六波羅蜜法,以及四無量心。
這說起來,都是一個重點式的標出,若要以一個整體性而言,應該是講依戒、定、慧,而引出人的覺悟之性。為什麼?因為人有貪、瞋、癡,人是生活在貪瞋癡的自我意識的業世界,所以需要戒定慧,從業的世界裡去展現出道來,也就是等於在煩惱中間,怎麼樣去展現出菩提;亦即菩提是從煩惱中間引出來的,當然有其道理方法。這個道理方法就關係到聲聞、緣覺、菩薩的不同,叫做引出佛性。
「至得果」,「至」是到的意思,「至得果」,就是得到了果位。得到什麼果位?說得到的就是佛果,未免把成佛看得太簡單。為什麼?至得果是已經到達了那種修養的境界,是什麼?顯現的覺悟之性,到達了什麼境界,就能到達所應該得到的果位,就叫做至得果佛性。
可是還是個概念,必須要把握前面談的理佛性、行佛性的完成,然後去認識自性住佛性,怎樣去引出人的佛性,最後才能完成。這不是前面二佛性,就是談理、談行就算了,那是基礎;可以說二佛性是從理到行的基礎,然後告訴人們去認識,從眾生皆有佛性,在人的如來藏裡面,本來存在有覺悟之性,要怎樣去引發出來,如果不能引發出來,只是隨著色塵緣境,在那裡受業報而已。所以受業報,不管是苦的、樂的業報,佛性「覺悟之性」,不顯現出來沒有用,只是在受業報。
怎麼樣引出覺悟之性?在受報的時刻,譬如苦的時刻、樂的時刻,為什麼苦?為什麼樂?這都關係到貪、瞋、癡的問題。要怎麼樣在貪瞋癡的情況之下,能夠引現出人的覺悟之性?就需要戒、定、慧於理、於行,也就是從道理方法,從現實生活上去引發出來。我常講的一句話,不要在大藏經裡找佛,或在大藏經裡找菩薩,或找羅漢,因為大藏經只是談一些道理方法,可以幫助人顯現覺悟之性;必須要實際去修行,才能顯現覺悟之性,這是理法的問題。當然要認知,在你的如來藏裡面,本來就具備了覺悟之性,這個本來就具備了覺悟之性,就叫做自性。
「住」就是存在,存在什麼地方?存在如來藏裡面;有了這種認知,然後依於道理,依於實際的修行,怎麼去引發出人的覺悟之性?要把人的覺悟之性引出來,才能顯現至得果佛性;而覺悟之性,能夠顯現到什麼樣的結果?這種結果的差別,就是羅漢、辟支佛、菩薩,甚而至於佛。談佛性,千萬不要把這個佛,當成是釋迦牟尼佛,或成佛的那個佛。這是說覺悟之性怎麼樣去認識?從道理、從方法,以及實踐,最後怎樣去把握。以上是談二佛性跟三佛性的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