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潛出處:雲語書摘期數:341期2019年4月
佛陀知道後告誡他說:「如果可以控制心念,就沒有什麼事情需要再控制了,所以努力控制心念吧!」
雲語書摘 如何降伏其心 /潛
《金剛經》謂:「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云何應住?云何降伏其心?」
它的意思是: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,怎樣使這一份心經常存在不變,怎樣使會亂的心能夠調理適當?
所謂發起無上正等正覺的心容易,但是恆久堅持,常住不變則談何容易!因為心如猿猴,意若野馬,最難降伏。基於五欲八風是業的現象,貪瞋癡是一種障礙,如此貪欲執著,故而業障叢生。然而無上菩提是佛弟子所追求的,要覺悟,發心是個開始,而降伏貪欲是個過程,最後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才是道果。
想要覺悟,必須從自我的心念下工夫,所謂「起心動念」,心生起,念起變化,與自我的因緣法則、因果關係在哪裡?佛法談心並未捨棄肉團心,但它只是一個物質體,一個器具而已。以色身而言,肉團心是個主宰者,因為生命的現象沒有心臟的活躍,不生起作用的話就會死亡。然佛法只談色身的話,那於「道」就沒有交涉;所以色身以外,還有法身的問題。如果只把色身當成一個重點,可以說是在承受業報而已;如果一輩子隨著業在過日子,那只是一個凡夫之身,不可能轉凡入聖。
所以談心的問題是以法來說,以色身為本體外,法身的「我」時刻在起變化,生作用,不管關係到自我的或別人的都離不開起變化,生作用,這種變化、作用的架構,當然就離不開五蘊的問題。心的架構是由五蘊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這五個所組合成的,所以說心即我或說五蘊即我。心會生起是依色塵緣境或外緣的誘因而生起,心本身不可能有作用,作用是依架構的組織生起變化而有作用,這是念的問題。
起心動念有其順序、過程,如眼見到什麼?耳聞到什麼?然後反應到意念,意念起分別才會形成這是什麼或不是什麼;由此可以發現,心的生起來自於根與塵的接觸,因意念的參與而生起變化,產生作用;所以,這時的心才會生起。華嚴經謂:「若人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;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此心與起心動念,在作用上是相同的;但如果涉及誘因生起的變化,那是很複雜而不是單一的。
我們常會以這一句「唉!一切唯心造」來做自我的逃避或擋箭牌,似乎這一句就把一切問題擺平了。可是心為什麼會造?造什麼?如果談心臟,肉團心只會造血,可見心臟是以色身的維護來說的,真正要說的是法身的問題。一切唯心所造, 究竟有什麼、沒有什麼?是在乎或不在乎?如果捨棄了念的問題,只是執著於一個我心,那就不可能有法的生起。
說到心念的所起,是以色塵緣境為誘因,心才會生起,意念才會發動,如果不知
道這原理,往往就會說:「唉!一切唯心所造,管它的,算了吧!」如此,就無法談修行辦道或談學佛成佛了!人的習氣往往只想在佛法中找最簡單、快速、容易把握的來當成修行辦道的道理或方法或法門。上白下雲老禪師曾說:「八萬四千法門在佛法中,禮佛也是法門,看經也是法門、拜經也是法門,念佛、持咒,哪一個不是法門呢?可是依於這些法門能夠得見菩提嗎?能夠成佛嗎?能夠做祖師嗎?那是不可能的!所以就必須從心念上著手,知道了心念是怎麼生起!念才會怎麼樣的發動的話!那究竟要用什麼樣的方式,去面對自己的心念。」(參考《漸修與頓悟.心念》)《》
《法句經故事集.心品》 說:「心念隨著欲望流轉,非常微妙,難於察覺,智者應守護心念,使心安住,才能獲得安樂。」
從前舍衛城有一位銀行家的年輕兒子,向到他家化緣的比丘請教,應該如何做,才可以解脫生命中的苦難。那位比丘告訴他把錢財分成三部份:一部份投資做生意,另一部份做家庭支出,最後一部份做慈善。他遵照比丘的話去做,然後,他又問比丘下一步要如何做?比丘告訴他,第一要皈依三寶、守五戒,第二要守十戒,第三要出家修行。他也一一奉行,最後也出家。
出家為比丘後,一位教師教他阿毗達摩論,另一教師教他戒律,但他卻覺得要學的東西太多了,戒律又太嚴、太多,沒有足夠的自由。因此,他認為世俗生活比較好。由於有這樣的懷疑與不滿,他覺得鬱悶,乃至疏忽職責,同時日漸消瘦、羸弱。佛陀知道後告誡他說:「如果可以控制心念,就沒有什麼事情需要再控制了,所以努力控制心念吧!」
心念,事實上就是自我,自我每天必然會跟人與事打交道,不可能去否定一些什麼!逃避或排斥或抗拒一些什麼!當心念起動時,必須要有面對的本錢,本錢來自平常於自我心念的修養!也就是從身口意的行為上調整、改變,慢慢成為修養。那麼心念裡面就有內涵;所謂內涵是經過修行成為修養,而完成的智慧價值。否則,不是妄想就是雜念,就是自我意識,那些內涵是沒有價值的!
學佛的人,千萬不要要求別人都是佛菩薩,動不動應該怎樣,不應該怎樣,那是希望人家都是佛菩薩;要不然,就把別人看成一無是處,挑剔這不對,那不好,這個不可以,忘了自己的自我,盡擺在別人的身上。是否思考過?之所以要求別人是佛菩薩,之所以把別人看成一無是處,是關係到自己的我,為什麼不把重點擺在「我」上,而要求別人是佛菩薩或一無是處,那只是個誘因,抓住這誘因去面對自己,才是修行,如此行之,久而久之才能完成修養。
如何降伏自己的心念,肯定是面對自己的心念,不是揣摩別人的心念。有許多的心理學家或精神學家,似乎都在看別人,其實他對自己又看到了多少?理解了多少?又能把握多少?心理醫生能不能把別人的心理治得好?是可以分析得頭頭是道,然一旦自己遇到事情時,心理也同樣不正常。因為他自己只是在別人的身上下工夫,從來不在自己的心念下工夫。如果對自己的起心動念,的確平常就下過很深的工夫,於道理、方法的確能運用自如、融會貫通的話,自然就能達到神通具足的境界,對他人的起心動念就有「他心通」了!若沒有修行,只是揣摩的方式,那只是一種看相算命而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