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應佛之印期數:345期2019年7月
如果談回向你一開始就「回小向大」,一點點功德回向就想得到更大的利益,這不是佛法!
唯識法相學90三乘行果--十迴向(一) /白雲老禪師
繼續介紹唯識法相,這個時段還是跟著三乘行果的題目發展,最後一個是談「十回向」的問題。所謂「十回向」就是十種回向,「回向」究竟是什麼意思?當然有很多,像佛學辭典、一些佛教的工具書,談回向都是說「回小向大」、「回小善向大善」,把它變成一個推進法。其實回向不是用這種方式來看,首先要瞭解回向一定是你有什麼東西去回饋,回饋什麼當然有對象,也就是你回饋什麼樣的對象?拿什麼東西去回饋?所以我用白話作了一個注解,「回向」是什麼意思?就是把既有的功德與更多人分享,就叫做回向。所謂既有的功德,是你本身修養累積起來的,如果平常沒有慢慢累積修養,則任何一個時段、任何一個空間,你都沒有機會回向。
所以真正談「回小向大」是什麼意思?從我剛剛講的這些法義來看,因為你本身已經擁有了一些既得的利益,可是這「擁有」有多有少啊!不是一開始就擁有很多。像很多企業家,剛開始可能只是一個部屬,也可能是某一方面的小主管,或者以後做生意,慢慢由小本生意賺錢而成為有錢,都是這麼慢慢累積起來的。而所謂的饒益功德也是這麼慢慢起來的,如果談回向你一開始就「回小向大」,一點點功德回向就想得到更大的利益,這不是佛法!釋迦牟尼佛如果是用這方式談「回向」,就變成一種投機取巧的方法了。我們曉得釋迦牟尼佛是一個大慈大悲的聖者,所以我們要去認識「回向」這兩個字,一定要把握「你已經有既得的利益」,如果本身還沒有得到利益,拿什麼去回向?就像念佛,念一念就回向,回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,這個不是回向。
所以有些人誤解回向,以為就像賺了錢到銀行開一個戶,把錢存起來。其實也是錯的!我剛剛說回向本身,既得的利益不一定是多與少的問題。剛開始可能既得的利益不是很多,可是,只要已經擁有的,就可以給與更多的人分享。舉個例子比較容易瞭解,譬如以老師而言,在幼稚園也是老師,小學、中學、大學甚至到研究所都是老師。要當老師才可以教人,可是當老師不是你要不要的問題,而是你有沒有具備老師的條件?如果具備了當老師的條件,再把所學去教別人,這不就是把自己既得的利益跟更多的人分享嗎?如果幼稚園的老師可以進修,將來能教小學;小學老師也可以進修,將來教中學,這種進修就是從一種修養中間,以自己的知識經驗能幫助更多的人,慢慢提昇的。
也許有一個問題,老師既然是這樣,那也沒什麼!不一定就像你講的那樣「既得的利益給更多的人分享啊!」現在看看,以師範學校來講,師範學校是老師教學生「將來當老師」,你本身是一個老師,把你既得的知識經驗教給師範學生,師範學生得到了這份利益,再去當老師給更多的人分享,這中間是不是有階段性,有一種所謂的前瞻性?所以「回向」兩個字,我們常常把它看得像「不可思議」、「不可說」,其實它真正的內涵是什麼?究竟什麼叫回向?很簡單!「回」就是回饋,「向」就是你要回饋的對象。
可是不要忘了這之前,你本身要有知識經驗,具有這種本錢,如果本身沒有本錢,怎樣去回饋?怎樣使更多的人得到利益?就像有些人說「我學佛,現在沒有錢,沒有辦法做功德,等我賺了更多的錢再來做功德。」這根本不叫功德,為什麼?你本身已經有一種分別、執著與計較了。那該怎麼辦?譬如講布施供養好了,你拿一仟萬、拿一佰萬,十萬、一萬,甚至於一仟、一佰,難道說拿十塊、一塊就不是功德嗎?這裡面談功德是你本身具備的能力,你有多少能力,在不會受到傷害的前提之下付出一些,就是功德。如果不能把握所謂的「回向功德」,回向功德是什麼?功德本身,「功」是一種力量;「德」是一種修養,把你修養的力量回饋給更多的人得到利益,就叫做回向。
這裡面包括知識經驗的,包括物質的,所以如果不先瞭解回向的本義,談十回向就變成一個名相上的解釋了。首先看十回向中第一個「救護眾生」。救護,「救」是救助,幫助人家,伸出援手,這叫做救;「護」呢?包含有保護、關愛,就是在這種前提之下去面對眾生。我剛開始說,既得的利益就是你已經擁有的知識經驗或一些道理方法,或者是才能,你要先擁有這一些,否則憑什麼去救護眾生?我以前提到一個問題,很多人罵我,為了什麼?有很多人剛發心出家去受戒,在報名表上要填一個志願、一個方向,他填「我為了要普度眾生而出家」,我說這個叫做大妄語。結果有人罵我:「你這是斷人家的菩提種子,人家能發心就是很好的事,你不去維護,還說他是大妄語。」
可是剛出家憑什麼說要去普度眾生?這就是對回向不瞭解,對功德不認識。剛開始去受戒什麼都沒有,什麼都不會,你說要普度眾生,拿什麼去度?他就講:「我是受了戒以後再做!我不是現在呀!」好,你受完戒,離開戒壇真能做嗎?有的受完戒到死,可能什麼都不會,即使會一些也是自我意識。對別人能不能救護呢?再舉一個例子談「救護」,假使一個人掉在水裡喊救命,這時要不要伸手去救他?當然要!可是憑什麼去救他?「因為我會游泳!」那是不是不會游泳就不能去救了呢?其實還有更多的方法,譬如找一根繩子或者丟一個輪胎給他,或砍一根竹子、樹枝拉他上來,都是辦法。你一定要具備這些能力與條件,才能談到「可以把這個人從水裡救上來」。
可是你救是救到了,卻並沒有做到「保護」與「關愛」。於「救護」你只做了救,不一定能護,為什麼?下次他要落水了怎麼辦?一般會說那是他自己的事,明知道自己不會游泳為什麼還這樣?他不會游泳並不是因為想游泳而溺水,說不定是走路或在什麼山坡地、一個什麼環境,不小心才落水的,所以談「救」還要「護」。怎麼去護?再舉一個例,當初我在彰化開闢古嚴寺,一直到台南的關廟開闢千佛山,十幾年來,我在佛學院裡教出家人,幫助這些出家的去修學佛法。我就談到救護的問題,我說:「我要去救一個人跟一般人不一樣。假使一個人掉在水裡面,我不會跳下去把他拉上岸,我會找一根很長的竹竿,叫他自己抓著竹竿。
如果他抓著竹竿不放,我一定把竹竿抽起來往他頭上敲兩下,然後不管他。可是我不是真的不管了,我會站在那裡等,看他在那裡自己會不會動?會不會掙扎?或者他要求喘一口氣的時刻,我又會把竹竿伸給他,我要怎麼做?一直要做到他自己會利用手,利用腳,在水裡划,不會往下沈。至少要做到這一點,然後才會用竹竿把他拖上岸。」有人說:「你怎麼這麼沒有菩薩心腸,沒有慈悲心呢?你既然把竹竿伸過去了,把他拉上岸就好了。」可是這樣,救是救了,並沒有護,為什麼?「護」有一種持續性的,這種持續性是什麼?他下次不要別人救,自己就可以保護自己。
所以這裡面有維護、有關愛,有時與其把人從水裡救上來,還不如找時間好好教他游泳,就像我們常講的一句話:「與其給他饅頭吃,還不如告訴他怎樣學會做饅頭、賣饅頭是一樣的道理。」不能說他餓了就給他饅頭吃。餓了就給他饅頭吃,不錯!你活著的時候可能幫助他,他不會死;但萬一你生病了或是出了意外,你不給他饅頭吃,他卻依賴你生活,怎麼辦?所以救護眾生,除了救是一個很容易的動作,後續的問題才是最要緊。所以「救」要「護」,如果不能做到這點,我們談救護眾生,常說要慈航普度,「慈航普度」請問你的慈航在哪裡?就說有一條船在那裡,你會不會划槳?會不會駕駛?你有沒有這種能力讓這條船往前面走?
可見「救」也不是那麼單純,因為救的方法太多,而「救」容易,「護」後續的關係就很大,為什麼「十回向」要談救護眾生呢?因為我們是個學佛的人,是個佛弟子在學菩薩,必須要具備什麼?「慈、悲、喜、捨」四種心量,這種心量就是救護眾生,為什麼?「拔苦與樂」不就是救護嗎?所以談「回向」,我一直強調要把既得的利益去給更多的人分享,不是那麼簡單的文字上的認識而已,這幾乎跟「十回向」裡面每一種回向都有關係。因為回向的大前提就是「你有什麼功德或知識經驗,或者什麼修養,都可以成為功德,你把你既得的這種功德利益給更多的人分享的話,那就是一種回向。所以回向還有「小回向」、「大回向」,為什麼有小回向、大回向呢?如果以小回向來講,救護眾生你能救不能護的話,那是一種小回向;如果能救還能護,就可以成為大回向。
所以我說「布施、供養」不一定要等到你有多少錢才談,你賺的錢少,一塊錢也是布施,十塊錢也是布施、也是一種供養。並不是錢多功德就大,我這麼一講就有很多人會罵我:「照你這麼講,那一些大的寺院如果沒有大的施主,怎麼蓋起來?」沒有錯!我剛說了一句重要的話有沒有把握?憑你自己具備的條件,也就是說你既得的利益有多少就能做多少?如果完全沒有,有一份心也不錯!所以即使財施、法施都做不到,財施我也沒有辦法,法施我也沒有辦法,一份心總可以呀!「這份心誰看得見?」世間不是有兩句話:「有錢出錢、有力出力!」你有力出力不也是一份心嗎?譬如目前在台灣最流行的就是所謂的「志工」,志願服務的人,都要有一份心才行呢!如果只是玩票,穿上背心就表示你是志工,就是菩薩行嗎?就有菩薩心嗎?所以談救護眾生,本身一定要具備這種條件,救人家也要有條件,要維護人家也要有條件,千萬不能空口說白話。
我記得以前我辦大專學佛營,之後呢?有時學生跟著他們的家長來到寺院,見到我就會供養。我就會說:「你現在沒有賺錢,等你賺了錢再來供養!」他的父母親說:「讓他結一份善緣,讓他種下菩提種子!」聽起來沒有錯,事實上他本身並沒有賺錢,沒有賺錢你有一份供養心也是供養。可是於這個錢的供養來講,他一點功德都沒有,因為那不是他的錢。所以我們談「救護」,其實都跟布施有關係,因為布施的意義就是普及的去給與別人,沒有分別心,以一份平等心去對待眾生。所以從事救護眾生的這種功德也是如此。有時我講課,大家常常會造成一種誤會,「你談回向,一會兒談布施,一會兒談供養,你不是正在談十種回向嗎?」
其實十種回向,哪一種不是涉及到布施供養?布施供養涉及的,哪一樣會離開你應該具備的知識經驗?或者應該具備的財富呢?何況財富是沒有標準的,知識經驗也沒有標準,你擁有的少,當然付出的就少;你擁有的多,付出的就多。可是這不是看多與少的功德利害,而是你發的那份心的功德利害,就看你能不能把握這個條件?不要動不動就是「凡所有功德回向」,尤其很多人容易誤會,回向西方極樂世界,那是多大的錯誤啊!如果西方極樂世界還需要我們做功德回向,去莊嚴那個西方極樂世界的話,不去也罷!明明經典上寫得那麼清楚,西方極樂世界幾乎就是一個珍寶的世界、法音的世界,你搞錯了對象怎麼去回向?所以我們引證第一個救護眾生的方式,把回向重複、再重複的介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