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佛法看故事 鼈渡橋

    佛陀告誡比丘,就是因為心容易受到刺激而且易生變化,所以應隨時隨地,以恰當的方法,調適內心。彌醯比丘正念現前地思考佛陀的道理方法後,就證得初果。

  • 文:編輯部出處:徵文廣場期數:346期2019年8月

從佛法看故事 鼈渡橋 /芷

 

昔有人得一鼈,欲烹而食之,不忍當殺生之名,乃熾火使釜水百沸,橫筱為橋,與鼈約曰:「能渡此,則活汝。」

    鼈知主人以計取之,勉力爬沙,僅能一渡。主人曰:「汝能渡橋,甚善!更為我渡一遭,我欲觀之。」

    此文的大意是:

    從前,有一個人捉到了一隻鼈,打算把它煮了吃,但又不願意承擔殺生的罪名。於是使用烈火把鍋裡的水燒得滾開,在鍋沿上橫著放了一根細小的竹子當作橋,和鼈商量說:「你能爬過這橋,就讓你活命。」

    鼈知道這是主人施計騙殺自己,就費盡精力,謹慎地往前爬,勉強地爬了過去。主人說:「你能爬過這橋,真是太好了!再爬一次,我還想看一看!」

    這篇故事說出了主人的心是兇殘的,但外表仍裝出一副道貌岸然的樣子;明明想烹鼈而食,卻不肯擔當殺生的罪名,於是這兇殘就糅合到了虛偽狡詐之中。

    《佛說八大人覺經》謂「心是惡源,形為罪藪」。

    《百喻經》有篇瞋怒之患的故事:從前有一個人,與別人產生了怨恨,而整天憂愁不樂。

    有人問他:「你近來為什麼這樣憂愁憔悴?」

    答:「有人詆毀我,但我想不出什麼辦法來報復他,所以愁苦。」

    那人說:「有一種咒語叫毘陀羅咒,可以驅趕屍體殺人。不過有個壞處,如果殺不成,它會來殺你。」

    這人聽了非常高興,說:「你馬上教我這個咒語,雖然知道會害自己,我也要報復他。」

    世人也是這樣,瞋恨難息,處心積慮報復別人,結果還沒害到別人,自己已被怒火燃燒,來世還要墮入地獄或餓鬼或畜生道,承受痛苦的感報。

    在《法句經故事集》第三心品說:「心念飄忽不定,難以制服,智者調服心念,一如工匠使箭筆直一般。」「人心如同被丟棄在地上的魚,躁動不安,所以人應該遠離貪愛。」

    <心品>中舉出彌醯比丘的故事:

    這位比丘有一次在托缽後返回精舍的路上,看見一處美麗、舒適的芒果園。他認為是禪修的好地方,就請求佛陀答應他去那裡禪修。佛陀要他過一陣子再說,因為佛陀明白光憑對一個地方的喜歡,無助於他的禪修。但他急躁難耐,一次又一次的懇求,最後,佛陀只好答應他。

    比丘就到那芒果園,並且坐在樹下禪修。雖然整天禪修,但心意紛亂,所以毫無進展,傍晚时分,他就回精舍,向佛陀說他一直受到各式各樣的干擾,無法靜慮。佛陀告誡比丘,就是因為心容易受到刺激而且易生變化,所以應隨時隨地,以恰當的方法,調適內心。彌醯比丘正念現前地思考佛陀的道理方法後,就證得初果。

    有所謂心、佛、眾生,三為一體。

    心是造作的原動力,佛是覺悟的果證,眾生是你、我、他為構成分子;佛是眾生所成,眾生皆有佛性。也就是眾生要想成佛的話,必須要有學習的心,有求解脫的心,有一份深入佛法的心;少了這心,眾生只是眾生之心,就不是學佛之心。因為佛性只能說是一種覺悟的本能,這本能必須要能表現出來,誰在表現?就是心。

    心,有肉團心,,有思考與觀照的心;思考是一種運用思想的行為,觀照就是發揮智慧的行為。心、佛、眾生三者要談彼此的關係,就必須知道思考與觀照都是行為,有其不同的內涵;也就是思考是於理上的思惟,觀照是於事上的發明;可以說於理與事二者,要能發現其價值與饒益。譬如吃飯,以眾生來說,肚子餓了吃飯,吃了就不餓;如果要進入到佛的修養,就必須要思考,要觀照,若不去思考與觀照,就不可能明瞭為什麼會餓?為什麼要吃飯?為什麼吃了飯就不餓了?以眾生來說,餓了要吃飯很自然,然而在吃飯时,卻講究色、香、味,講究自己的需求慾望,這說明了吃飯时不好好吃飯,盡在那裡挑剔,這是眾生的現象。

    以學佛修行者來說,同樣也少不了挑剔,只是那挑剔是一種認識、瞭解食物的營養成分,因為營養的均衡關係到健康,就可以發現正見、不正見的差別。所以,從眾生到成就佛的話,這中間必須修行,從概念上去認識,慢慢從這些有關係的以至利害的,都會涉及到因緣、因果的問題,而修行者與普通的眾生最大差別是:一個是自我意識緣起於業,一個是自我意識的目的是道。

    可知,緣起於業,所造的就是業,而修行人的緣起不能說沒有業只有道,修行人的緣起很可能起於業,可是他不會因業而迷失,反而能從業中顯現道,這力量是來自「心」。所以心、佛、眾生,不能說眾生是業,佛是道,因為學佛的人也是人,普通的人也是人,他們的緣起都不離於業,只是普通的人是隨業在那裡轉;修行的人是業起來,有勇氣面對業,去作認識、瞭解,從中去發現道。故知,從眾生到佛,就是關係到於業能不能覺的問題;於業能覺就有道可以顯現,於業不能覺就是迷惑,隨業而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