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編輯部出處:徵文廣場期數:349期2019年11月
「如果能出家,透過佛法的長期熏習,就有修養成為人天的老師,以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,加上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養,就可以普度眾生,利益眾生。」
老師父與母親的對話 /約
崔美芹的母親是家庭主婦,沒有真正接觸過佛教,卻曾道聽塗說了一些佛教的訊息:「呷菜人都是社會的寄生蟲,沒有能力的人才會出家,都是閒閒沒代誌(沒事做)的人,是好吃懶惰的人。」
當美芹告訴她讀佛學院一事時,她強烈的反對,說:「出家人都不做事,只會挨家挨戶的托缽乞討。絕對不可以去寺院讀什麼書?」
美芹心一橫,遂不告而別,離家出走了。母親就拜託美芹比較要好的朋友,探聽美芹的訊息,終於知道還是去讀了佛學院了! 母親又生氣又擔心地趕來佛學院,不管用什麼手段一定要帶美芹離開佛學院。
母親按耐住怒氣,溫和地說:
「想一想,誰把你養大的?讓你受好的教育,是不是要報答父母恩?還有傳統不是說,男大當婚,女大當嫁,又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,你擔得起這些罪過嗎?…」
美芹說:「媽,你沒看電視、報紙的新聞,現代人的婚姻美滿有幾位?離婚率越來越高,問題小孩也很多,只因為父母不和而導致家暴的事件一籮筐。」
母女倆一來一往的針鋒對話,氣氛越來越不對勁。母親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地說:「你為什麼不聽勸,你讓我傷心、焦慮、不安,讓我愧對祖先,我因為你會短命許多…。」
正僵持不下時,老師父剛好經過那裡,問:「怎麼了?」
美芹合掌說:「這是我媽媽,來佛學院…」母親不等美芹說完,面無表情地說:「她是不孝女,好好的工作不做,卻跑來寺院讀什麼佛學院?!」
老師父請母親到客堂喝茶聊聊。
其實,當她一進入到寺院,感受到的氛圍是清淨的,也聽到梵唄聲的高亢,而莊嚴的殿堂供奉慈悲的佛菩薩,佛桌上供著潔淨的香、花、水、果,師父們的威儀是衣履整潔,行止端莊、安詳。
師:「天下父母心,總希望兒女是幸福、健康、平安。」
母:「美芹就是不了解我的苦心。總是跟我唱反調,非常地不孝。來讀佛學院,計畫出家修行,那就更不孝了!」
師:「今生每一個人都有父母,當然要孝順父母;但是,生命不斷的在六道輪迴轉生,每一個人都經歷了許多的父母,是不是同樣也要孝順?」
母:「過去世的父母,怎麼有機會去孝順他們?」
師:「佛法謂眾生因為業而輪迴六道,說不定所接觸的任何人,有可能是我們過去世的父母哩!」
母:「難道要像這一生的父母一樣去孝順?那會造成什麼樣的現象?不是很亂嗎?」
師:「妳有沒有聽過普度眾生,利益眾生的話?」
母:「如同七月普度?這跟孝順過去世的父母有利害關係嗎?」
師:「如果能出家,透過佛法的長期熏習,就有修養成為人天的老師,以慈悲喜捨的四無量心,加上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修養,就可以普度眾生,利益眾生。」
母:「那麼,這個『度』眾生,就是盡孝心嗎?」
師:「度,有解脫的意思。六道眾生隨著業,不斷在輪迴;如果剛好生在人道時,有機會聽聞佛法,轉煩惱為菩提,轉業為道,以致業清淨了,就能解脫輪迴之苦。所以,孝順今生的父母,只是一種小孝;能幫助無始以來的父母信佛、學佛,進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,則能完成無量功德;可以說,是化小孝而為大孝的最殊勝行為。」
母親聽了老師父一番的話,心裡有點明白佛教不是她道聽塗說類似神棍會騙人斂財之類的。
原來學佛對個人的利益是可以深入體認人生的喜怒哀樂甘苦的形成,生老病死愛欲的因果,而不致於只會斤斤計較,感情用事。
母親明白了美芹為什麼要讀佛學院的目的,是為了追求「我」的自在與解脫,不是消極的逃避到寺院裡去養老,過養尊處優,不負義務、責任的一種生活。身為母親衷心希望女兒是幸福、健康的過一生,既然女兒已找到安身立命的努力目標,那就祝福她了!美芹的母親離開寺院時,原有的忿怒與不安已消失,她決定要護持女兒完成她道業上的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