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應佛之印期數:350期2019年12月
「善根」並不只偏於善良的基礎,善根除了包含業裡面善的種子之外,真正的重點是在「菩提」善根。
唯識法相學95三乘行果--十回向(六) /白雲老禪師
唯識法相,目前談到十回向,已經談了六個,後面還有四個 ,第七個是「隨順堅固善根」。首先要把握「隨順堅固善根」的重點是在「善根」,為什麼講堅固善根還要談隨順?先要把法相建立在「善根」上,是什麼樣的善根而表現出這個法相?這在表面上不容易理解,要從行為上去表現才知道是不是善根?可是我們先要認識:「善根」並不只偏於善良的基礎,善根除了包含業裡面善的種子之外,真正的重點是在「菩提」善根。
所以如果只講善惡這種業根,就很難去理解為什麼「隨順堅固善根」?因為「業」本身是個不堅固的東西,而菩提種子是堅固的。所以這裡談善根,並沒有捨棄善惡之業的善根,可是它真正的重點,法相是建立在菩提的善根上。舉一個例子比較容易瞭解,法相為什麼要建立在菩提的善根?譬如看到別人在爭吵,如果這個爭吵的人跟你有關係,你會有所表現;如果爭吵的人跟你沒有關係,同樣的你也會有所表現,只是表現的情況不一樣,跟自己沒有關係就不會管他。
可是不要以為不管它就沒事了,其實「不管它」就已經有所表現了。當然如果以菩薩心來看,面對眾生應該沒有這種分別心,因為菩提善根本身是不分別眾生的,不管有沒有關係,以菩薩心來講其實都一樣。就可以發現,當別人在爭吵,爭吵什麼?反正世俗的人與事,也許是為某些學問爭吵,或是對佛法的認識爭吵,其中都有差別。可是於你的菩提善根來講,它是堅固不變的,為什麼?也就是我們講的大前提;如果你的菩提善根,以種子的成分而言不夠成熟的話,當然它的堅固度也就有差異。所以不管菩提種子的根本,也就是過去世所修養的,種下的是不是堅固?其實肯定是堅固的,只是堅固的程度有差別。
如果舉一句經文來看比較容易瞭解,有一句話說「隨緣不變」, 隨緣不變什麼?「不變」就是那個堅固的菩提善根,會變的才是業的相,不管善惡之業都會變,從中就很容易瞭解。現在所建立的是說你的菩提種子,我們看菩提種子,一個法相的建立,一定是關係到人與事才會有菩提種子顯現的機會,當菩提種子顯現時,究竟你是用一種什麼樣的方式去面對人與事?
剛剛談到當別人在爭吵的時候,面對這種爭吵,你究竟用什麼方式面對?是排解或是參與?或者是分別、不理會,這都叫做「不隨順」。因為你往往把菩提種子「以自以為是」的方式在認定,這種自以為是的菩提種子並不堅固。可是什麼時候可以發現它的堅不堅固?就是在表現的時候,它的重點就在「隨順」。 怎麼說菩提種子本來就是堅固的,只是堅固的程度有所差異?其實這不是問題,重點在於當你去參與這些是非、糾葛、問題的時刻,你是用什麼樣的方式去面對,才能達到隨順的目的?所以常說「要明辨是非,不參與是非」,這不參與並不是叫你完全排斥、遠離,如果這樣做就不叫隨順。
要隨順的話,必須把握幾個重點。也就是菩提種子,以你過去的修養而言,有沒有達到不分別善惡,不執著於應該不應該,不計較於好與壞?如果能的話,這時表現出來的善根就是菩提種子,這個法相肯定是堅固的。否則是以自我意識去分別、計較、執著,這種情況下,菩提種子只是一個自我意識,一種分別、計較、執著,自以為是而已。就不是一個堅固的菩提種子,當然就談不上是善根,因為那是一個變化的情況,如果你能建立堅固的善根,就夠資格隨順了。
所以常說佛法於世間法的對與錯,不是教你去分別對跟錯,因為對與錯是世間人去認定的,沒有一個可信的標準;就像好與壞、善與惡都一樣,沒有一個真正的標準。佛法是用什麼方式去隨順?譬如以善惡而言怎麼樣去隨順?是於惡希望他能不惡,也就是於惡能轉變為善;善呢能夠更好。所以我常說佛法面對世間法,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、對不對、好不好 。很多人說這樣佛法不是模稜兩可嗎?不是的!基於隨順有一個大前提與宗旨,「不好的希望能夠好,好的能夠更好」,如果沒有堅固的菩提善根,你就不可能隨順,會在那裡分別、計較、執著,這就是唯識學面對法相的建立,建立什麼?一定要顯現出來才能建立!不是在內心說「不分別」、「不計較」與「不執著」。
所以唯識學的理論是法相建立後,面對法相去認識、了別,而後肯定,也就是「識而後唯」。所謂「識」,憑什麼?就要有法相建立才能識而後唯,用現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看「隨順堅固善根」究竟說什麼?「隨順」是本身有一個堅固的菩提善根隨順眾生,不是用你的菩提善根去隨順自己隨心所欲,不是如此! 所以這個「隨順」,是隨順你在時間、空間裡,關係到的人與事,如果本身沒有具備堅固的善根就說「隨緣不變」,結果就隨緣而轉了。因為你沒有堅固的善根就不可能不變。這裡談回向功德,也是要具備堅固的菩提種子,才有隨順的資格,才能達到某一種功德。所以講「回向」,一定要有東西,如果沒有完成功德回什麼向?
其次看第八個 「真如相」,常常一談到真如,就很難去捉摸與理解;其實先要瞭解「真如」。「真」是從假而現,但不是自我意識而顯的,必須達到「如」。「如」是什麼?是一種順而不違逆,好而不壞,也就是沒有缺失。如果任以自我意識「由假現真」,總還有一個自我意識的分別、計較、執著在裡面。所以這裡談相是以「法相」來看,而法相的認識、了別與肯定要憑什麼?一定顯現的是真如。那究竟真如談什麼?如果這麼說,「善與惡」是業,「道」也有正、邪,從中能不能顯現真如?因為「業」,你認為善業最好,惡業不好,就有所謂「離惡」去「親近善」,而執著善就不是真如了,只是在善惡上面分別而已。
同樣,於道而言,要瞭解佛法為什麼說有正道也有邪道?因為以自我意識去看佛法,往往就是一種邪道,為什麼?譬如講忍波羅蜜,如果不瞭解真正的法義在哪裡,看到一個學佛的人因為沉不住氣,或為了什麼事情在生氣或起煩惱,你就說:「你是學佛的人,你要忍!忍波羅蜜不是教我們要忍嗎?」可是這不是真如!為什麼?因為忍波羅蜜的真如之相是什麼?就是要「忍而化之」,忍什麼?而且問題要能化解,這種忍叫做「安忍」,也就是真正的忍波羅蜜。否則變成一般講的「忍無辱」,好像忍耐就可以不受侮辱。有的還說「忍一時之氣,免百日之憂」,這都不是忍波羅蜜的法義,因為忍波羅蜜的本身是一種方法,教你怎樣去化解問題。
如果忍而不能化解問題,只能說這個人還有一點修養,沉得住氣,可以忍受,卻沒有真如在裡面。如果能忍,而且的確因為忍而能化解問題,譬如跟人發生口角、是非,你不去爭吵,至少還能先靜下來,用智慧去面對問題,怎麼面對?常聽到的一個笑話,如果你不仔細想,還真不能發現什麼?就是當人家跟你吵,你說:「我是一個學佛的人,不跟你吵!我要忍。」這話猛一聽還不算笑話,什麼時候真會鬧笑話?「好啦!你對!我錯啦!」這才叫笑話,為什麼?你說他對你錯,問題解決了沒有?學佛是要顯現真如,而你承認自己錯了,人家對,問題還是存在啊!所以忍而化之就是能夠面對問題、去化解問題。
可是問題不存在了要顯現什麼?就是原來的假相已顯現真相,而且這種顯現是由假轉向真相,不是一種自我意識,是合情合理,人人都認為這樣,的確是如此!那就有了真如的樣子。可是這還不是真正的真如境界。所以談「真如相」,我們說面對問題、化解問題,先能達到真如的樣子就有功德,因為要達到真如的境界還真不容易。可見「你對,算我錯!」這不叫真如相,因為問題還是存在。所以有時面對一些問題,要顯現真如之相,要把握的是什麼?舉個例子,譬如遇著一個環境,剛好你沒有吃飯,人家說不定快吃完了,你剛好過去,人家問你有沒有吃飯?「我沒有吃!」「那就留下來吃好了!」但這時人家已經快吃完了,從桌上飯菜的樣子就知道。
於表相而言,至少已經是所謂的殘缺,你面對這個時刻可能的反應是什麼?也許主人講:「我們已經吃得差不多了,剩下這些飯菜要招待你說不過去,我們另外再給你做一點菜。」你說:「不要緊!不要緊!隨緣好了。」其實這不叫真如相,真正的真如相是什麼?也不是叫他去做,也不是去否定剩下來的這些東西,真正要表現真如的樣子,你不妨坐下來拿起筷子去夾菜放到嘴裡:「欸!滿好嘛!」就有了真如的樣子,為什麼?因為你一句「滿好」,主人的心也安下來了,同時你原來的餓也可以化解掉。我們看這裡就不是一個單獨的我,還有別人的我。
這還只是一個真如相而已,是表相不是境界,可是你能達到這樣就有了一種功德了,什麼功德?於你自己的問題化解了,於那家的主人也不造成麻煩,而且雖然是剩下來的飯菜,你還稱讚它很好。所以有時「真如」不是要你到經典裡或書本裡去找,現實生活中處處都有真如,問題在乎這個真如表現的是相還是境?如果談「相」,也不能捨棄「本體」;如果談「境」,也不能捨棄它的「效用」。所以這裡只談真如相,不談真如境,只是於相不要捨棄它的本體,因為本體的形成可以達到功德的目的,怎麼講?也就是談真如相,這當中是誰的真如相?不就是你那個「我」?因為行為表現的時刻就有一個本體相,「我」就是個本體相,這個「我」面對人與事的時候,就有機會顯現真如之相。
不是常聽到這句話──「處處都有佛法」嗎?佛法在哪裡?很簡單!就是一個修行的「我」 面對現實的環境,關係到人也好、事也好,從中不隨著潮流而轉,而是在這種潮流中能去認識什麼、了別什麼,最後能肯定而得到利益,這就是唯識法相上,可以成為一種真如相的功德。而且功德不管價值高低,都有機會跟別人分享,為什麼?大家還記得回向的主題嗎?以前說過「以自己既得的利益,給予更多人分享」,這就是一種回向。讓自己能夠顯現真如之相,一定是關係到時間、空間,有人與事的對象,還有你的一個自我在裡面。在這因緣因果相關之下,能夠由假顯真,而且是一種利益的,也就是一種「如」的境界,就可以達到真如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