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359期2020年10月
能與所的關係是以生態來講,生態就包括了化生顯現,在佛法上面談生相是以生跟滅的關係,就是怎麼樣生起,最後會消失,這是對法上的一個對象。
大乘起信論 能生與所生的差別 /白雲老禪師
現在談的是「能生」跟「所生」,究竟有什麼不同?首先來看什麼叫作「能生」?什麼叫作「所生」?能與所的關係是以生態來講,生態就包括了化生顯現,在佛法上面談生相是以生跟滅的關係,就是怎麼樣生起,最後會消失,這是對法上的一個對象。
「能」,是能力,具備什麼樣的能力?「所」,就是對象。以白話來說,能幹什麼?可以幹什麼?這個「幹什麼」就是所;能、可以,就是「能」。就可以發現「能與所」,是一個自我跟一個他的關係,他就包含了色塵緣境,或涉及到因果以及因緣。「能生」是一個種子的力量,「所生」就關係到色塵緣境,可是這不太容易明瞭。
人生下來不會講話,可是本身有講話的能力,這是一種能生,是不是一定能講話呢?還涉及到所生,為什麼?涉及到爸爸媽媽怎麼樣教他學講話,教他講話可能會產生什麼呢?假使爸爸媽媽的口齒很清楚,或說爸爸媽媽所受的教育不同,所生出來的現象就有差別。
再舉個例子,根與塵的關係,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以根而言,有能生的能力,所生的呢?是依於外面的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而生起,這就是一個因與果的關係!它是一個不起變化的,為什麼呢?眼睛只能看,耳朵只能聽,也就是它的能生跟所生,是一個相對的。
如果依因緣而說就有變化了,能生是因,所生是緣;「能」是具備這種因,可是必須有這樣的緣才會生起,所以是有一種變化,而且這種變化,也是不一定的。在佛法中,除了唯識學強調能與所的關係之外,佛法就是談能與所,面對事、理、法,可以說能與所是一個基本的理論,怎樣去面對事?面對理?面對法?怎麼去作認識、去瞭解,如果只從文字上面去認識,很容易產生誤會。
以能與所生來談因果的話,不能說能是因,所是果,為什麼呢?因為於因果而言,不是一個「一因一果」的問題,於種子,是因為過去已經有,產生現行,而要產生現行,必須要有環境。所以,除了因果,還少不了因緣,如果捨棄因緣只談因果,這一種能生與所生,就沒有變化,就不可能從事與理而發現它的法,為什麼呢?眼睛能看到,看到的是什麼?這個誰都很容易瞭解,眼睛具備了「能見」,能看的能力,所看到的是什麼呢?必須要有其「所」,才真能肯定「能」,如果只談因果,如說過去殺了一個人,現在一定要賠人家一條命,就變成這個樣了。所以除了因果,還有因緣,我經常說佛法,是以因果律作為一個基礎,以因緣法則作為一個推動而產生從相對到出離,完成一種邏輯的現象,這就是能跟所的概念。
現在看能跟所究竟怎麼去認識?如煩惱與菩提,煩惱、菩提你能不能分別哪一個是能?哪一個是所呢?如果在煩惱與菩提的上面,去分辨能與所,就完全不懂佛法,為什麼?誰在煩惱?誰顯現菩提?可見談能與所,是依於個人的修養,去面對煩惱與菩提,是談它的道理、談它的方法;而不是說有修養,面對煩惱的時候,可以不在乎,面對菩提時就很歡喜,這也不是佛法。
要瞭解能生、所生,如果以一個人的「我」而言,「能生」一般講,是因業為種子,所以它會發生果,就是所謂的善因有樂果,惡因就有苦果,這是一個因果的關係。不能捨棄因緣法則的理論在哪裡呢?就是那個「我」,難道說業在八識裡面去排列,顯現一個什麼業?就能得到一個什麼果?那個惡的業不喜歡,就不讓它發生!顯現都是善,那不可能。因為業在第八識裡面,或如來藏裡面沒有排列,它是相應於外面的緣境。所以說緣力強引發這個業,剛好相應呢?是善,剛好善的種子力也很強,相應於外面緣的力量也很強的話,當然生出來的就是樂。可是並不是肯定就是善!難道惡就不會有很強的力量嗎?所以必須種子跟外面的緣一定要相應,這不是一種巧合,或是剛好有這種機會,就可以怎麼左右。
有的人認為能生煩惱,所生的是煩惱;也可以生菩提,所生是菩提,這於理就說不通,為什麼?憑什麼?本來依於業,發起的是煩惱,就去否定那個業,認為「自己是修行人,就可以不為業而左右,就能夠顯現菩提。」,那變成怪物,不是一個有修養的人。
真正有修養的人,煩惱生起時,會從煩惱中去認識,認識什麼?你的我能生煩惱,為什麼會生煩惱?這個為什麼會生?就是所生,如果能把握這一個,就不會說,「哦,煩惱來了我不要,我可以用菩提去面對。」就變成我經常講的,拿佛法當武器,專門對付你的業。其實這種現象,在佛教界很普遍這是錯誤的表現。
煩惱來了不要煩惱就好了!煩惱能解決問題嗎?不煩惱問題就沒有了!這是什麼話!煩惱就是煩惱,而且要顯現菩提,憑什麼呢?必須憑懂得道理,知道方法,實際上還要能做得到,這是要具備修養,什麼修養?佛陀的智慧,必須要有佛陀的智慧所完成的修養,才可以從煩惱中,顯現菩提。絕不是說因為業,生起的是業,這種「能」是什麼?是善的能還是惡的能呢?常常會因為誤會,因為無明而發生很多問題,也是「能生」!「所生」的呢?當然就是因為誤會,在無明中產生的,就叫「所生」。所以「能生、所生」,事實上是一個因果關係、因緣法則,它不是一因一果相對的法。要不然,就不需要談佛法了,乾脆從相對中間,認定了善,就一定是樂果;惡,就一定是苦果。
認定不能解決問題,如果能解決問題,還有什麼叫作業報呢?為什麼說是業報?「能生、所生」的差別,能搞清楚才有這種機會,這還是一些概念。剛剛談煩惱、談菩提,畢竟還是沒有辦法,去把握能生、所生。
假使一個煩惱生起,要看自己本身,是一個學佛的人,還是一個世俗的知識經驗很豐富的人,都有差別。還有其他的宗教也有它的道理方法,所謂的信仰,所得到的道理方法也不同,能生的情況也就不同。可是「所生」往往不變,為什麼?煩惱,不管是什麼還是叫煩惱,絕不可能把「我能生」認為這個樣,或不認為這個樣也可以,是不可能!
尤其以世間法來講,為什麼世間法再好,它也有它的缺點呢?問題就是發生在它不可能達到圓滿的境界,什麼是圓滿的境界呢?就是不會傷害別人,自己也不會受到傷害,才是圓滿的境界。可見「能生」,「能」是可以修養的,「所生」呢?是不變的,不可能改變。常有一句這麼的話,與其想去改變環境,而事實上又做不到,還不如去適應環境,這說明什麼?可見「能生」是可以修養的,可是「所生」是不可能會改變,所以談煩惱、菩提,關鍵性就在這裡。
人人都會生起煩惱,因為業的種子的力量,會讓人產生煩惱,可是煩惱往往會生起什麼?要瞭解「為什麼所生?」所以「所生」,從「為什麼」去把握,就不容易搞錯。
剛剛說煩惱,為什麼煩惱?因為業的種子能生煩惱,所生的是什麼煩惱?如果搞不清楚,就是煩惱是煩惱、菩提是菩提,甚至把菩提當成一個道,把煩惱就當成業,用道去消滅業,那不是佛法,佛法是有道理、有方法。
所以「煩惱即菩提」,要問「為什麼」?以能生而言,煩惱即菩提,「為什麼」是「所生」,就必須要瞭解,煩惱中間有菩提。可以發現煩惱是因為業的種子顯現的,怎樣從中間,去發現菩提呢?是因為道的修養,才可以發起。可見「能生」為什麼會起變化呢?因為有業,人人都有業,可是因為有道,是需要去學習道理方法,而成為一種修養。所以說「能生」是會起變化的,如果「能生」不能起變化,硬要「所生」去起變化,「我能生煩惱,我的所生要菩提」,那是不可能的!
能生是因業,知道了這是因為業而生起的,同樣因為業而生起,難道就不能調整它嗎?一個煩惱來了,造成很大的傷害,以世俗人講,也有這種方式!怎樣使傷害,減低到最小,要憑什麼?就是能生的條件,絕不是所生的問題。尤其要把握,「能生」跟「所生」,一定要瞭解這中間,有一個「我」的存在,如果忘了那個「我」而談能生、所生,就一無是處。
我們常說你能做得到,我也可以做得到。你能做得到,是人家已經具備了能生的條件,你目前還做不到,至少你沒有能生的條件,你也可以做得到,必須要完成了能生的修養,你才能說人家做得到,你也做得到。如果人家能做得到是具備了這種條件,我也做得到,其實你已經也有了這種條件,就可以說,你已經具備這種修養,那所生的問題就簡單了。
股票的問題,股票的目的是賺錢,可是也會賠錢,我說:「我能生的條件,我很懂得股票,很懂經濟學,很懂財經,什麼都會,有關這方面我都是很專業。」可是有沒有發現,所生的股票會什麼?它有其能生!為什麼股票會有漲,也會有跌?如果說股票就是一個所生,就忘了股票本身是一個能生,能生什麼?可以漲,會賺錢,跌會賠。可見股票是你這個「我」,跟股票的關係。如果說:「我買股票,我的能就是我買股票,所生的就是股票」,就根本不瞭解,什麼叫作「能與所」。
買股票幹什麼?為什麼要買股票?當然為了賺錢,可見股票有其能,這個能是正面的、負面的,會起變化,即使有財經方面的專業,話又說回來,股票不是自己那個我,不能說要它漲就漲,叫它跌就跌。所生可以說是隨著市場的,或是經濟的,或隨著一些所謂的他們的利益、利潤的問題。
可見「能與所」,不管是以什麼為對象,談它的能與所的道理,不要忘了其中那個「我」,你的「我」。這個股票假使是你的,股票的「我」,就是你那個「我」,就是能生;可是所生呢?這個股票是賺錢、賠錢,就可以發現你能左右的,能主宰的是能生,所生的呢?是要憑你能生的條件,才能顯現你所生的結果,要不然為什麼說「煩惱中間有菩提」,或說重業可以輕報,憑什麼?還是在乎「能生」,「能生」是可以變,可以變什麼?從不會到會,從沒有修養到達很有修養,它都是可以幫助你。
談了這麼多,還是要把握一個原則,現在談能生、所生,不要忘了,既然談到生,還有其滅的問題,為什麼?這個問題生起了,會不會消失呢?所以能生、所生,還有能滅、所滅的問題,等到下一節課再來介紹,「能生的內涵,所生的內涵」,那些道理方法究竟在說什麼?這一段暫時介紹到這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