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詹天賜出處:健康講座期數:359期2020年10月
當人正氣不足時,邪氣痹阻經絡,在經絡、穴位、經筋上聚合,才會形成痹症。
氣血、經絡、與健康(111) 痹論 /詹天賜
在保健過程中,我最常面對的症狀是肩膀、項部 (後頸部) 筋肉酸痛,其次是腿部、膝蓋附近筋肉的疼痛,也就是俗稱的風濕痛。這種酸痛常起伏不定,有時比較痛,有時不痛,十分的困擾,因此對於它的成因,在養生保健上,有探討的必要。根據百度百科,“痹,痹症,中醫指由風、寒、濕等引起的肢體疼痛或麻木的病”,風濕痛在中醫學理上正是所謂的“痹”,黃帝內經素問 [痹論] 篇提到了痹的成因:
黃帝問曰:痹之安生?
岐伯對曰:風寒濕三氣雜至,合而為痹也。
其風氣勝者為行痹,寒氣勝者為痛痹,濕氣勝者為著痹也。
黃帝請教岐伯痹病的起因,岐伯由邪氣的觀點,指出是因風、寒、濕等三種邪氣先後進入人體,經聚合之後所產生的病。因此,邪氣進入人體,不必然形成痹症,而是要經過聚合的程序。也就是說,當人正氣不足時,邪氣痹阻經絡,在經絡、穴位、經筋上聚合,才會形成痹症。以風邪為主的痹症為“行痹”,以寒邪為主的為“痛痹”,而以濕邪為主的則為“著痹”。
痹有閉阻之意,風寒濕等邪氣一同閉阻經絡,會造成筋肉關節疼痛、麻木等現象。對保健而言,輕微的筋肉酸痛、麻木等現象,需要積極保健,範圍包含行經疼痛部位主要的經絡、經筋、及週遭的穴位等。而對較嚴重的痹病,則需要看醫生,作必要的檢查、診斷,或對痹証作辨証論治,包含分辨痹証的類別 (含行痹、痛痹、著痹或骨痹、血痹、筋痹、肌痹、皮痹) 等,這屬於治療的範圍,經絡保健則可作為輔助方法。
許多人有肩膀、項部筋肉酸痛的症狀,這種痹症的成因常是風寒入侵或勞損所引起。風性輕揚,風邪常挾帶寒氣或濕氣由後頸部侵入人體的皮毛,然後進入絡脈、經脈,經久聚合後,邪氣閉阻筋肉的絡脈、經脈之中,而產生“不通則痛”的症狀。勞損亦然,上班族長時間盯著螢幕,項部筋肉勞累,使得氣血供應不足,就會導致風寒等邪氣乘虛而入,而使得項部、背部受寒。經過長時間的累積,風寒邪氣聚集在項部後,使後頸部逐漸緊繃。因此,在面對項部疼痛時,我最常作的保健方法是先抓起項部 (後頸部) 附近的肌肉,也就是提捏斜方肌,再拿或按揉肩井大筋,通常保健效果也還不錯。
帝曰:其有五者何也?
岐伯曰:以冬遇此者為骨痹,以春遇此者為筋痹,以夏遇此者為脈痹,
以至陰遇此者為肌痹,以秋遇此者為皮痹。
黃帝又問道,痹病因何有五種之分?岐伯回答道,冬天若得痹病則為骨痹,春天所得的痹病為筋痹,夏天所得的痹病為脈痹,長夏 (指夏至到處暑之間,或謂陰曆六月) 所得的為肌痹,而秋天所得的為皮痹。五臟應四時,冬天應腎,腎主骨,因此若在冬天得痹病,則風寒濕等邪氣入於骨,故得骨痹。夏天應心,心主血脈,因此若在夏天得痹病,則邪氣入於血脈,故得血痹。春天應肝,肝主筋,因此若在春天得到痹病,則邪氣入於筋,故得筋痹。長夏應脾,脾主肌肉,因此若在長夏得到痹病,則邪氣入於肌肉,故得肌痹。秋天應肺,肺主皮毛,因此若在秋天得痹病,則邪氣入於皮,故得皮痹。這裡的痹病是說明係依四時、五臟、與皮肉筋骨脈五者之間的關連。在經絡保健上,皮有孫絡、筋肉有絡脈、經脈運行其間,故位在體表的皮毛、經絡穴位、經筋,可透過適當的推拿手法來保健。
帝曰:內舍五臟六腑,何氣使然?
岐伯曰:五臟皆有合,病久而不去者,內舍於其合也。
故骨痹不已,複感於邪,內舍於腎;
筋痹不已,複感於邪,內舍於肝;
脈痹不已,複感於邪,內舍於心;
肌痹不已,複感於邪,內舍於脾;
皮痹不已,複感於邪,內舍於肺。
所謂痹者,各以其時,重感於風寒濕之氣也。
凡痹之客五臟者:肺痹者,煩滿喘而嘔 … (五臟痹病為治療範圍從略)
黃帝接著又問道,進駐五臟的痹病,是何種邪氣造成的?岐伯回答道,五臟皆有對應的部位,若骨痹、筋痹等久不去除,再感邪氣,就會深入五臟,造成五臟的痹病。骨痹經久不癒,又感到邪氣,邪氣就會深入駐留於腎;筋痹經久不癒,又感到邪氣,邪氣就會深入駐留於肝;脈痹經久不癒,又感到邪氣,邪氣就會深入駐留於心;肌痹經久不癒,又感到邪氣,邪氣就會深入駐留於脾;皮痹經久不癒,又感到邪氣,邪氣就會深入駐留於肺。痹病因春夏秋冬等不同季節,若再次感應到風寒濕氣,就會深入客居五臟,而造成較嚴重的後果。
因此,面對痹病,在輕微症狀時,就要及時保健,若是經久不癒,就有可能由小病轉變為大病。知道病因,更要預防,講究養生之道,養足氣血,不使風寒濕等邪氣侵入人體。不久坐、久站、久看,坐久要站立一下,站久要坐下片刻,看久要讓眼睛休息,勿使各部位筋肉過勞,以免正氣補充不足,使風寒濕氣邪氣源源不絕侵入人體。其實人感到勞累時,不論是眼睛,還是體表,都是人體氣血供應不足的訊號,適當的片刻歇息,使氣血得到補充,才能保有抗邪的力量,因此,人在過勞時,應想辦法作片刻的歇息,這是養生的智慧。就像法會,有站、有跪、有拜,分卷進行,中間有休息時間,這也是高僧大德表現在養生上的智慧,值得我們學習。 (未完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