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般若經要解 - 方便義〔六〕 般若波羅蜜

有關大般若經方便義「十波羅蜜」這單元,前已介紹五個,以下將繼續介紹第六個波羅蜜--「般若波羅蜜」。梵語「般若」,中譯為「慧」,是以世俗的「智」為基礎,所以「般若」依「闍那」而來,已於介紹經題時談過。
「闍那」是世間的智慧,或是世間的知識經驗;如何運用世間的知識經驗,產生饒益的力量就是「般若」。

所以,「般若」翻譯為「慧」,如果捨棄「闍那」而談「般若」,是無法談的。很多人一提到佛法的「六波羅蜜法」,談到「般若波羅蜜」,就會將「智」跟「慧」放在一起。其實,以「六波羅蜜」而言,把「智」與「慧」放在一起雖沒錯,但依「大般若經」,談「般若」還要想到「十波羅蜜」的最後一個──智波羅蜜。因為,如果不瞭解「般若」跟第十個「智波羅蜜」的關係,容易造成混亂,為什麼?因為「闍那」翻成中文也是「智」,就會令人產生疑惑:為什麼「十波羅蜜」還要再談「智波羅蜜」呢?

依「十波羅蜜」的排列,好像「智波羅蜜」高於「般若」,其實,這不是高與低的分別,如果瞭解「闍那」、「般若」、「智波羅蜜」三者的關係,就會明白:「闍那」是指世俗的知識經驗,怎樣運用世間的知識經驗,發揮成為饒益的力量就是「般若」;但這只是「慧」而已,尚未到達圓滿、究竟的佛陀境界,因此才須另談「十波羅蜜」的第十個───「智波羅蜜」。

「智波羅蜜」是平常所說的「佛智」、「大智」,即佛陀呈現的圓滿智慧,一種「智」的力量;總攬了「十波羅蜜」前面的九個波羅蜜,成就的「圓智」境界,等同唯識學所謂的「大圓鏡智」的修養,它和「般若」是不同的。「般若」是於不同的人事問題,以世俗的知識經驗運作,而展現出的「慧」;所以,「般若」只是成果,不是結果。現暫且不 談第十個波羅蜜──「智波羅蜜」,還是先談第六個──「般若波羅蜜」。

談「般若」,用什麼方式比較容易把握呢?比如寫一本書,以整體的書而論,假使這是一篇小說,其總體的表現是「般若」,也只是一個成果而已,即這部小說完成的結果,不是最後的結果。所以,「般若」只是一種力量的顯現,如依這本「般若學疏義」來說,裡面就有不同的成果,不同的力量。比如,每一個單元都有它的知識經驗,都有它所完成的力量,這個力量是什麼呢?就是「法」的力量。

所以,任何一個力量的完成就是一個「般若」,因為它是將世間許多的知識經驗,經過運作所完成的成果。又如一顆稻子,從發芽、成苗、成長到開花,結出許多稻子;以一根稻穗而言,必須結成了果,而且是可信的,才是從原有的一顆稻子,經過許多「知識經驗」,完成的結果。這持續發展───發芽、成苗、灌溉、施肥、耕耘的過程,就是知識經驗的運用,使原來的那顆稻子,開花以至結成更多的稻子。

因此,這根稻穗結的稻子還是稻子,與原有的那顆稻子並無差別,只是它產生的力量不同;原來是一顆稻子,結成穗,完成開花結果的成果,產生許多稻子。這麼多的稻子不離於最初的那一顆稻子,也就是說,如果沒有原先的那顆稻子,是不可能結成更多稻子的。再看田裡,假使一叢稻子,一把裡面又有多少根稻穗?每一根稻穗又有它的知識經驗──「智」,結出來的成果,也只是每根稻穗的成果,不是這一把稻子的成果。

從中可以發現菩提的問題,所謂菩提有種子,那是覺悟的種子,種子一經發芽,展現成果,此果必定是經過知識經驗,慢慢修養、培育出來,形成一種力量,那是什力量?若以「轉煩惱成菩提」來說,菩提就是成果,它來自何處?當然來自許多的知識經驗。所以「煩惱中有菩提」,一定要能展現菩提,這個菩提才是成果,如果無法展現,就像原先的那顆稻子還是一顆,因為它沒有經過發芽、成苗,沒有變化就產生不了作用,當然表現不出力量來,也就無法完成整棵稻子的成果。

因此,「般若波羅蜜」也不究竟,猶如「轉煩惱成菩提」,菩提只是一個成果,一定要能展現出力量才是成果,否則「煩惱」、「菩提」只是一個名詞而已。所以,怎樣運用知識經驗,發揮力量,最後完成一種「成果」,那才是「般若」。其實,「般若」本身並不具備什麼,它完全來自「闍那」--知識經驗;所以,我們要培養的是知識經驗,要修養的是「闍那」,而不是「般若」。唯有不斷累積知識經驗、運用知識經驗,將它發揮成力量,那才是「般若」。因為,「修」有搜集、培育、耕耘的意思,而「慧」是要把這些知識經驗加以運作,轉變成力量、效益;所以,「闍那」與「般若」,需要修的是「智」,而不是「慧」。

但是「般若波羅蜜」的把握,絕不是直接從「般若」就可獲得;以「煩惱與菩提」來看,人會煩惱,若隨煩惱轉,就永遠煩惱;如果能面對煩惱,從中探討、認識、瞭解,發現了一些什麼,就有機會明白,顯現出覺悟來。這「覺悟」或「明白」,其實就是菩提的現象;因為煩惱一經突破、化解,呈現的是自在、解脫;所以,運作「闍那」───知識經驗,目的要擺在菩提、覺悟上,否則運作知識經驗有何用?例如「吃飯」,有飯有菜,其實飯也好,菜也好,真正的力量在「營養」,雖說食物就是營養,可是如果吃下食物,不能吸收、消化,即使有營養也沒用。因此,運用知識經驗,還要能發揮成為力量才是「般若」,這力量源自於「菩提」,所以,佛法常將「般若」、「菩提」擺在一起,道理就在此。

有了以上的概念,把握「般若」不是一個究竟,它只是依於知識經驗,轉變成的力量;就可以瞭解「十波羅蜜」裡談「般若波羅蜜」,依「大般若經」而言,似乎「般若」並不是修行的大前提;事實上,「般若」是「慧」,卻是修行辦道希望得到的一個大前提。例如「菩薩十地」中,前有「焰慧地」後有「善慧地」,不都是慧嗎?究竟「焰慧」跟「善慧」有何差別?肯定的說「焰慧」等於知識經驗,「善慧」是轉知識經驗,成為只有利益,而無傷害的結果。所以,「善慧」是沒有傷害的,「焰慧」還有不好的存在,就像火焰一樣,雖可用為煮飯,但也會灼傷人,甚至還會燒燬物品。可見「焰慧」還有缺失,而「善慧」就沒有缺失,由此可發現:原來「般若」有其差別;因此,以前的古德們有「般若無義」說,道理在哪?因為「般若」須具許多知識經驗--「闍那」,方能發揮力量,顯現「般若」。否則「慧」在哪?就像吃了飯菜,如果不能消化、吸收,那些營養吃下去等於沒用。

以上是有關「般若」的一些名相、法義等,概念上的探討,那麼在修養上應如何把握?前面提到吃飯、營養的問題,於吃,同樣的飯和菜,為什麼每個人吸收營養的條件和成份都不同?這就涉及個人的體質、生活狀況的問題,因為本身吸收的機能不同,自然消化的情況也不同。其實,「般若」也可以這種方式把握。例如,吃同樣的飯和菜,為什麼別人身體健康,你卻常生病?其中一定有道理在。這就關係到生活習慣、運動量以及用腦的方式;比如,妄想雜念少,不胡思亂想,自然消耗的營養就少;如果吃同樣的飯菜,看到別人健康,自己也希望像他那麼健康,那就必須具有像他一樣的「生活條件」以及「生活運作方式」,得到的結果才會相同,否則,即使營養相同,吸收與消化也不一樣。

所以,談「般若」不要把它定位在「這就是般若」,認為誰去追求它就能成就道業,得到解脫?那可不一定!這就等於吃同樣的飯菜、同樣的營養,還要看能不能吸收消化?即使能吸收、消化,也得視吸收、消化的情況而定;從中可以發現「般若」沒有定位,也沒有一個完整的意義告訴我們,它只在乎你所具備的「闍那」,也就是修養的過程,知識經驗愈豐富,完成的「智」就愈高,運作的力量也愈大,這點要特別注意。否則,「青青翠竹皆般若,鬱鬱黃花俱菩提」,好像黃花都是「菩提」,翠竹也變成「般若」了。其實,「黃花翠竹都是菩提」這種說法可以成立,但能不能顯現「般若」就不一定了!

假設我們所吃的飯菜是「菩提」,要顯現「般若」,就要看個人的營養是否均衡?由於每個人消化與吸收不同,能不能達到這種營養均衡的結果,其實是無法定位的。例如,有人吃不多也發胖;有人拼命吃卻胖不起來,可以明顯看出,每個人吸收、消化的情況都不同,就關係到各人的機能組織、生活習慣、運動狀況,以及身口意的運用,種種條件、行為的差別。綜合而言,這些都是知識經驗,就看如何將其調理成修養,轉變成力量,這種力量就稱作「慧」,或「般若」。

由此可知,在修養上該如何表現般若了?首先,一定要有「覺悟」或「菩提」的展現,才有「般若」;如果沒有「菩提」的顯現,就不可能有「般若」的顯現。比方「煩惱與菩提」,當煩惱來時,念念佛、誦誦經或者拜拜懺,看起來煩惱似已消失,可是,你覺悟到了什麼?有沒有展現菩提?並沒有!從表面看煩惱好像消失了,但問題並未解決,一定要問題化解了,才談得上煩惱真正的消失。那是因為你明白了什麼,覺悟到了什麼?至此「般若」才會顯現,因為展現的力量可以將問題化解。

因此,世間的智--知識經驗,就是形成「般若」必備的條件,畢竟,若無世俗的知識經驗,就沒有機會成「智」現「慧」。以世俗的說法,智商高表示知識經驗高;智商低知識經驗就少,由此,就可明瞭佛陀所說的法。因為世間的法,直至近代才有「智商多少」的標立,而在釋迦牟尼佛那個時代,雖未有智商多少的看法,但佛陀已於兩千多年前就已提出「智有差別、高下」之說,說明「智商」愈高,顯現「般若」的力量就愈大;「智商」愈低,不是沒有機會顯現「般若」,而是力量太微弱了!因此相對的,化解問題的能力就減少,因為還有許多缺失的緣故。

所以,「圓慧」或「般若」是不斷的減低缺失,然而在任何一個減少缺失的過程中,都不能說它不是「般若」!只是這種「般若」是不完整的,因為尚未達到圓滿,一直要做到完全都沒有缺失了,到達現在所說的「零缺點」,才是圓滿的般若,稱之為「圓慧」。那麼,「圓慧」又是什麼現象?記得以前我曾用「立體的圓球」比喻,就是從任何一個角度看去,都無缺失,才可稱作「圓」。

以上所談的是「般若波羅蜜」──「慧」的方法,要把握的重點是:「慧」來自「智」,是依知識經驗的多少,發揮展現出來的饒益力量的多少,末了要完全沒有缺失的,才能稱得上「慧」或「般若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