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編輯部出處:徵文廣場期數:360期2020年11月
比如池塘裡的青蛙,整日整夜地叫著叫著,弄得舌乾口燥,卻從來也沒有人去注意牠。但是,雞棚裡的雄雞,只在天亮時啼兩三次,大家知道雞啼就要天亮
佛法看故事 說話要說得有用處 /信解
《寓言新解》記:
子禽問他的老師墨子:「老師!多說話到底有沒有好處?」
墨子回答:「話要是說得太多,還有什麼好處!比如池塘裡的青蛙,整日整夜地叫著叫著,弄得舌乾口燥,卻從來也沒有人去注意牠。但是,雞棚裡的雄雞,只在天亮時啼兩三次,大家知道雞啼就要天亮,都很留意,所以說話要說得 有用處。」(《墨子》)
《左傳》(史同文仲疏)載:「立言,謂言得其要,理足可傳,其身既沒,其言尚存。」可見說話必須言之有理,不僅著書立說,語言的影響至鉅;如箴言,如妄語,如實語,如兩舌,如讚言,如毀謗,一開口說話,非利即害,所謂一言可以興邦,一語可以亡國。可知,語言得體,道理充足,可以流傳後世、嘉惠後人。而古德也告誡世人,要慎言之,不可意氣行事,逞口舌之能,造成自毀毀他,留下不堪設想的後果。
身、語、意三業的表現,在語言的造作行為,有所謂口業與口德的區分,而語言的運作,決定善與惡的效用,這運作的力量,來自於修養,以表現效用的饒益性。在佛教的戒律有不妄語的規範,針對人的口業有所謂的:「兩舌,是非的言語;妄言;不實的言語。惡口,毀傷的語;綺言,淫穢的言語。」這不妄語的宗旨是建立在人與人之間的一個「信」字上,無論是任何的情感關係,而虛妄不實的言語,往往發生於有所欺誑的時刻。
因此,於戒法中提示於口:不兩舌,無有是非;不妄言,交往互信;不惡口,彼此無怨;不綺語,是善知識。可知從事語言的修養,是吾人必修的課程;如同必須注意營養,不然亂吃,不在乎食的均衡,後遺症肯定是四大不調生病。
《信願持名》記述,佛陀在世時,有個人來求出家,諸大弟子觀察此人,一直到八萬劫前,都沒種下善根,於是拒絕他:「你走吧!你沒有善根,不能出家。」
回家的路上,他遇見佛陀,又請求出家。佛陀同意了,後來,他也得道了。
弟子問佛陀:「這個人毫無善根,怎麼能得道呢?」
佛陀說:「你們不知道,八萬劫前,他是打柴的,碰到老虎,他爬到樹上。老虎走後,他輕輕地念了一句『南無佛』。因為這一念的善,八萬劫後得遇佛法,而出家得道。」
《論語》.〈子張〉記載,孔子的學生子貢每次做錯了事,總是公開承認自己的過失。有人不贊成他的做法,說:「你這樣做不覺得太過分了嗎?做錯了一點事,自己改了就行了,為什麼總是要公開認錯呢?」
子貢答:「君子的過錯,就像日蝕和月蝕一樣,人人都可以看見。犯了錯,沒什麼見不得人的;改正了,大家都會敬仰他。」
《佛教因果故事》記載,佛陀住舍衛城時, 有位年輕比丘叫蜜勝,他前世為猿猴時曾供養佛陀一缽蜂蜜,因而得生富貴人家,長大後又隨佛陀出家。
有一次法會時,佛陀說出了蜜勝比丘前世因緣,眾比丘就問佛陀:「是什麼因緣讓蜜勝比丘的前世墮為猿猴呢?」
佛陀答:「那是五百生以前的事,迦葉佛在的時候,有位年輕比丘偶然間看到另一位比丘跳過一條小溪,就取笑他的姿勢像猿猴一樣。因為犯了惡口,所以墮為猿猴。」
《集福消災之道》記載,元朝施耐庵的《水滸傳》裡有許多惡劣情節,可以說是誨盜誨淫,結果他的兒孫生下來都是啞巴。
又元朝王實甫在《西廂記》裡描寫偷情私會的內容,許多人看了都會產生邪念,結果書而未成,王實甫就自己嚼舌而死。
唐朝詩詩人元稹,見到表妹長得很美,就想要娶她為妻,卻遭到了拒絕,元稹異常憤怒,竟然寫了《會真記》一書,虛構表妹與人偷情,毀謗表妹的名節,並使後世的人萌發邪念,結果他死之時痛苦萬分,而屍體也慘遭雷電劈燒。
可知,說話內容的重要性,如實的語言,是不妄不異,不誑不邪,不偏不倚,言與行相應,是誠的表現;所謂推心置腹,可以廣植善因;即使難免惹些不愉快,而肯定於饒益的結果,是經得起時空考驗的,自古,真言逆耳;其實,後人承繼的利益,何嘗不是來自許許多多的金玉良言。例如佛門中的禪話,像「平常心即是道」、「十字街頭好參禪」、「煩惱即菩提」等句有若當頭棒喝,警醒了多少迷途的人,就像是黑夜的明燈,指引了夜行欲歸的人。
佛陀設立不妄語戒,為的就是避免佛弟子受到傷害;虛妄的語言,猶如口蜜腹劍,毀人於無形。然妄語以現代人來說,稱之為美麗的謊言;美麗是誘惑人的,謊言是欺騙人的,誘惑和欺騙可以說是惡作中的最惡者,如火似毒,致人於死。
總之,真妄之語,一念之間,形之於口;說真,如甘露灌頂,而說妄,如毒藥死人;既然同是言說,為什麼不說真言實語,自利利人呢?佛陀一貫強調「語言」的重要,五戒十善中,以不妄語可以避免四種惡行,是維護十善中的四種修養,也就是做到不兩舌、不惡口、不妄言、不綺語,乃是修養語言的功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