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惑篇

    末學有唯識學上的疑惑,請問與前五識相應心所中,遍行五心所的受、想、思心所如何生起功用? 還有別境五相應心所與前五識是如何相應呢?

  • 文:若知出處:解惑篇期數:369期2021年09月

解惑篇
/釋若知

 

解惑篇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釋若知

一、

法師您好:
末學有唯識學上的疑惑,請問與前五識相應心所中,遍行五心所的受、想、思心所如何生起功用?
還有別境五相應心所與前五識是如何相應呢?懇請法師解惑。

先要了解,心所有法中之“遍行位”乃指每個人都有的共同現象─計有作意、觸、受、想、思五位,此為心所與前五識相應後所起的作用,這種作用是每個人都有的,功能相同,叫“遍行位”;而“別境位”則可以說是心所與前五識相應後,經過欲、勝解、念、定、慧五位作用,會使每個人產生“境”的不同,所以叫“別境位”。

    至於心所如何與前五識相應,請看下列兩個圖表,可幫助理解:

1.

解說:

根是能,相應於塵,塵是所,即外之塵境—如眼見色(意根隨入,即識物,其他四根同理)、耳聞聲、鼻嗅氣(香、臭)、舌嚐味、身觸物等,此時根所對應之塵境為法塵。舉個例子:如走在街上,此時眼之所見皆為法塵;但當看到認識的朋友時 (心色相應,法塵就轉為色法,心法生起) ,你馬上會打招呼,因為心色相應——心法(內)、色法(外)同時完成,心法生起,就是色蘊完成,五蘊發動,受、想、行、識一氣呵成,(你對他笑、叫他名字、招手等等),此即唯識學的第七識——心所部分的作用,所謂遍行位,是屬於一般性,大家所共通都有的反應。

至於「別境位」呢?因為要通過每個人先天的稟賦與業力,以及後天的勤毅與修養,及改變所下工夫的不同,所以所呈現的「欲、勝解、念、定、慧」五位作用的效力也各不相同,因此而形成「十法界」的感報現象,這一切不外唯心所造,唯識所現;所以經云:「若入欲了知,三世一切佛,應觀法界性,一切唯心造。」

2.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解說:

關鍵在五根、五塵能所相應,意根進入,產生意識後,心、色進一步相應,於是色蘊引發受、想、行、識一氣呵成,此乃受、想、思(想之細謂思)、觸、作意之結果。若能想、行之間加大空間,建立起間隔,進一步作思惟修,即可透過勝解、念、定、慧等的加行,完成不可思議的功德;至於欲可說是一種動力,我們是欲界眾生,所以要提昇少不了欲為動力。

 

二、

師父,您好!
今有一問請示,即為何吃早午餐而不食晚餐?是何人制定?又有何理由或典故?請詳述謝謝您。 

答:這問題少了主詞,暫以寺院的生活作息來回答。

《金剛經》的第一品,就展現了佛陀時代僧人的生活方式,原始佛教中,僧人每天托缽一次,比丘是離俗的修行人,涵義是乞士的意思——「上乞法以養法身,下乞食以養色身」,他們以道業修行為重,所以每日只吃一餐,只為維持色身以辦道,上午托缽回,大家受供畢,飯食迄,收衣缽,洗足已,就聽佛陀說法,全心全意用在修行辦道,這是從經典中看到的佛陀時代,原始佛教僧人修行的風貌,一般都是上午托缽,那時沒有規定。

根據律部記載,有次有一僧人他下午才去托缽,回程經過居民的屋子,窗口一閃,影子黝黑,剛好屋子裡有個懷孕的婦人,看到受了驚嚇,以為是鬼,動了胎氣,消息傳到佛陀那邊,佛陀就對僧人團體制戒,為免干擾居民,以後不能午後托缽,規定由此開啟。

佛法傳到華夏之後,最早是皇帝禮遇,朝廷建寺安僧,所以中國的僧人不用托缽,從此漸漸演變成另一種氣象。寺院安僧,僧人不再上街乞食,以免混同於乞丐,這是囿於中國的民情風俗所致,也就是說,僧人乞食的作風不適合用於中國的社會。到了唐玄宗時,百丈禪師制定叢林清規,立「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」為規矩,大振禪風;因為寺院人漸多了,很多人出家時,家裡都送田產,所以後來寺院有田要耕種,要煮飯、要挑水、要運枯木、要劈柴火,還有鐘頭師、鼓頭師、圊頭師等各式各類的作務,從一室之打掃,到全寺之維護,無不是由全寺人自包,以分工合作的方式,完成一寺整體的運作。

  也因為如此,工作需要消耗大量體能,所以需要進食二餐以維護,叫「早粥午齋同受供」;晚餐不食,佛門認為晚間是非人(鬼道)眾生之食時,晚課已化食施過令其飽滿,修行人不宜更於此時進食,因餓鬼道眾生飽受饑渴之煎熬,他們無法吃東西,所有食物當入口即化為火炭,遇食不能吃就會生瞋,更造惡業,這是他們過去為人時慳悋所招致的果報;佛門興慈,行者故「非時」食,除非生病了,開緣可用藥石(以食為藥,治病故)。

三、

阿彌陀佛﹗

請問師父,所謂"八萬四千法門"等等以本尊為分別之法?或是"念佛"、"持咒"的修持方式?或者是"淨土宗"、"禪宗"等各宗呢?又為何世尊反對女眾出家?八敬法是否規定女性出家眾不得接受供養?

答:「八萬四千」是一概數,非實際的一個數目字,因為眾生有八萬四千煩惱(以概數來形容),是故佛陀說法有八萬四千法門,為的是應病予藥,方便說法以度眾。如你所舉的"觀音法門"、"地藏法門",乃至"念佛"、"持咒"或修"淨土宗"、"禪宗"等,皆總屬八萬四千法門之中,隨人之根機,相應者是;但雖「方便有多門」,而「歸元無別路」,最終皆是導引學佛人通往自性覺悟之路;因信佛,必須學佛,才能成佛;法門只是一個善巧方便,引你上路,還有許多的道理方法——必須建立正知正見,懂得了道理方法,才好修行,所以要有追求並學習佛法的願心。

第二個問題:「世尊」不是反對女眾出家,而是女眾本身有很重的習氣、業障,吃不了苦,嚴格說來,不適合做修行的人,當然不是指所有的女眾,而是就普遍的現象來說。出家之後,若無決心毅力改變自己,久而久之,就會形成修行上的障礙,不僅影響自己,同時也會影響團體,所以佛陀才規定女眾出家要行八敬法,以維持僧團的紀律。八敬法是佛教出家之女眾應遵行之戒法,與能不能接受供養沒有關係。出家人修行的目標在成就人天師範,引導眾生出離生死輪迴之苦,並不在意有沒有供養;出家人為破除自己的習氣,很多行者專修苦行,甚至是手不持錢、不接受供養的,所以供養不是修行人所在意的,修行人在意的是有沒有「道」!能不能出離生死輪迴!有道自有龍天護法,「一個羅漢一份齋」,不會挨餓;無道則是地獄種子因,這才是出家人所在意的事。

在家學佛要先皈依,而後有在家學佛的功課,一一遵行實踐,即能開啟正信正行,不必去關切出家人的戒律。因為學佛要守本分,要學的是覺悟,目標在自己身上,不要錯用心去注意出家師父,沒出家而研究出家法,佛教裡叫過人法,這在佛門是不被允許的,務請切記遵行。

至於供養,只要虔誠布施供養,就有福德;不過《金剛經》教我們不要以分別心去行布施(布施、供養是一體的兩面,行善謂之布施,有對象出於恭敬心的謂之供養,如供養師父、供養父母、供養長者、供養大眾等。)「無所住而生其心」的布施,就是「無相布施」,捨去計較的分別——不管他是大和尚還是小和尚、他是比丘還是比丘尼、他是出家師父還是乞丐,無相布施是以平等心看待一切。在大乘佛法的理念裡,視一切眾生,男皆如我父、女皆如我母,不忍食其肉,捨一切眼耳鼻舌身意的分別,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供養,所成就的就是成佛資糧。

四、

請問身在這廣大的世界中,有著無數的生命,而無數生命也蘊藏無數的法門。就想行菩薩道而言,所依止是個別根性而指引,那麼是否無法究竟圓滿?

( 深覺世界有情眾生無數,欲學大乘佛法,是件難行之道,是否給自己比較方便簡易的方式,如自了漢,這樣雖無智慧圓滿,但終究可以了脫生死? )

答:學佛本是循序漸進的事,學佛先要問自己「我為什麼要學佛?!」一般說學佛是要能從生死苦海的此岸,得渡到離苦得樂的彼岸,是不是先要認識一下此岸的現象和應具備的條件?一切現況都還沒有認識清楚,就急著談自度、度他的比較,可以說很不切實際,也會錯失機宜。

打個比方,好比有一個游泳過河比賽,對不會游泳的人來說,他根本就沒機會,除了不能享受游泳的樂趣之外,他不能渡河,更不能帶人渡河;但對會游泳的人來說,就不是難事,但他還必須具備其他的條件和常識——比方自己的身體狀況如何?能否適應水溫?入水前應做那些暖身運動?河面多寬?流速如何?湍急還是平穩?有無伏流及漩渦?懂得水中的應變之道否?如果知己又知彼(河流),再備浮囊器等,萬無一失,則渡河穩定成功,更能帶人渡河,與人同樂。

可見事有本末先後,學佛亦然,當不懂佛法道理時,自尚未度,如何度人?所以有畏難之心,在所難免;但當你發起勇猛心,於佛法之秘探囊得寶,知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、「慈悲乃學佛的本懷」,你還能於自度之餘,不憐惜他命嗎?所以學佛不是紙上談兵練武事,而是生命的實際體驗與踐行!

千佛山雲老禪師教的止觀法門,當我們面對自己的內心世界去做觀照時,才有機會產生覺觀,隨著每個人程度的不同而可以得到不同的好處。

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因緣法則和因果關係,這些都要搞清楚。因為修行人,業要清淨了,〝生〞要了了,才能灑脫的走,才能圓滿這一生,於〝死〞方得解脫,所以老禪師說:是〝了生脫死〞,而不是〝了脫生死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