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371期2021年11月
為什麼在修行的道路上有那麼多障礙?這種障礙有兩個,一個是煩惱障,一個是所知障。煩惱障、所知障,都是因自信而信他,好像建立起了信心,可是並沒有真正信解跟深信。
大乘起信論法義 發起信心--自信、信他、信解、深信
/白雲老禪師
現在來談「發起信心」,發什麼信心呢?說「發菩提心」,不能說不正確,至少太狹隘了。這話怎麼說?因為信心不一定是說「信什麼?」發起菩提心是一個概念。慈悲心呢?捨心呢?喜心呢?愛心呢?這些不都是要去發起的嗎?所以發起信心,肯定是以一個「信」為主。
信佛教,信佛教裡面的道理方法,此中要有信心,這種信心的發起不是盲目的,尤其有一些不太了解所謂信心,究竟怎麼樣才能建立起信心?自認為發起就好了,可是發起不能建立是沒有用的。「哦!我對佛教很有信心,現在發起信心出家,做出家人。」然而發起容易又能維護多久?有很多出家的沒多久,甚至一年半載就還俗了,為什麼?當初發起信心,根本沒有建立信心,只是發起而已。
發起信心要能建立的話,必須具備一些條件,那些條件?第一個要自信,還要信他,這是對自己有信心,還要對他有信心。他是什麼?
這個他就關係到佛法僧三寶,對「佛」能信,對「法」也信,「僧」就是你要親近的那個出家人,或一般來講,就是出家拜的師父,如果只有自信,不去信他,也不可能建立起信心。自信只是一種自我意識,要建立起信心,的確必須要信他,以白話說「相信他」,可是相信他什麼呢?關係到第二部份的問題。
就是對這個「信他」,真正了解了多少?包含認識的、發現的、體驗的都在內。往往所了解只是表相,那還不夠,要能深信,也就是深入地去了解,而建立起的信。所以說「發起信心」,要想建立信心完成的話,必須具備自信、信他,以及信解、深信。通常自信很容易,為什麼?「很有自信,我沒有問題,一定做得到。」可是遇著一些逆境,就很不容易維護信心,為什麼?通常太過於自信、自我意識,在順利的環境中,還可以維護他的自信,可是只要有一點障礙就亂了,即使不亂他也會停滯下來,甚至原有的自信都被破壞。
當然這裡談發起信心,要建立起信心,是以佛法來講,而佛法只是法不夠,要從「佛」到「法」一直到「僧」,所以「信他」,就是「信佛法僧」。通常經典到處有「皈依佛、皈依法、皈依僧」,念佛、念法、念僧,都說要建立「自信」。要從信的上面去「信他」,不只是信自己,「他」肯定是講佛法僧──佛,就是釋迦牟尼佛;法,標出一個主題來就是戒定慧;僧就是所去親近依止的和尚,或是說出家人。這只是個概念!
第二部份談到要信解,從自信進入到信他,有了信的樣子,可是真正了解多少?很多人學佛,以在家來講,認為布施做功德,參加法會就是信佛,所了解的就是如此。可是究竟為什麼卻不知道,說他不知道嗎?又好像知道,為什麼?「做功德可以消業障,做功德可以得福報!」他所了解的就是這種概念。可是,忘了佛法的目的是什麼?是要「了生脫死」,求得解脫而能入於涅槃,如果不能了解這些的話,的確信他就變成盲目的信。
因此必須要從了解、從知見、從道理上面,一直到方法以至實踐上,都必須把握。這還只是一些理上的,所以信解是偏於理,真正要深信的話,就涉及到實踐了。「信解」只是從理上面去了解,那還不夠,必須要進入到「深信」,深信是從道理、方法上面去實踐,實實在在的去修行得到利益,什麼利益?法的利益,才叫做深信。這是從文字上,從法的概念上來看。
我記得以前的菩提寺,三寶殿前面有一個水池,有一天中午我坐在水池邊,因為夏天,那個地方很涼快,有一位在家居士走過來,那時我穿長褲,打個赤腳,穿汗衫,戴了一個斗笠。因為那段時間菩提寺正忙著建設,他走過來說「欸!你來這裡幹什麼?」我說「在這裡休息」,他說「是不是想來這裡出家?」我就沒有講話,他說「我告訴你,如果你想來這裡出家,住持白雲和尚,我跟他是好朋友,我可以跟你介紹。」
從這可以發現「自信、信他、信解、深信」,因為這個在家居士根本就不認識我,他面對的就是這寺院的老和尚,居然還問我:要不要出家?如果想出家,他跟白雲老和尚是好朋友,這是什麼?這叫做吹牛皮,事實上就是虛妄的言語,為什麼會有虛妄的言語?可能他認為白雲老和尚是寺院的住持,是方丈和尚,他擁有那麼多門下弟
子,認識住持和尚應該很有面子,這是他的一種「自信」。可是就沒有辦法建立起他的自信,為什麼?「信他」,他根本連住持都不認識,只在那裡表現自我意識。
看第二部份,剛剛講從「理」到實踐的「行」,這中間他完全是一種盲目的,再說真正這個人想要出家,坐在那裡幹什麼,還用得著非要介紹,才夠資格出家嗎?假使當初那個人不是白雲老和尚,而是一個普通的人,他真的想出家,就依賴這個人,相信他說的,拜託他而出家嗎?就能達到目的嗎?那就要看對第二部份的問題,了解了多少?真正做不做得到?所以於理,是「解」,深信是一個「行」。
還有一個是在菩提寺佛學院發生的事,以前我住在佛學院的旁邊,在學生來報到時,就有一個女孩是大學畢業,剛好我要進我住的地方,她看到我,看了一眼沒有理會,她走她的,我走我的。那天下午出坡做工的時候,當然衣服還是穿著滿整齊的,這時我從住的地方下來到工地去巡,看看工人做了怎麼樣?這時候這個學生就問佛學院的教務主任「這老和尚是誰呀?」剛好旁邊有位常住也在佛學院念書,就跟她講「妳剛剛不是碰到他嗎?那就是我們的老和尚,就是院長。」這個女孩一聽,就說「我決定不在這裡讀書,要走了。」
這時那位常住嚇了一跳,「妳剛來報到,為什麼要走呢?」「我剛剛在門口看見他,根本就不像個出家人,看他的樣子,這佛學院會辦得好嗎?能教什麼嗎?」這時教務主任也出面了,就跟她講「妳明天聽聽課,明天開學,第一堂課就是老和尚的課,把課聽完了再做決定!」她說「看這個樣子就知道,差不多你們這裡有多少了?」結果當天晚上叫計程車就回去了。
這裡面說什麼?因為很多人從發心要學佛,或發心要出家,一定有一個信心為基礎。有自信,認為可以信佛,可以來佛學院念書,因為有了佛學院,雖然信他,可是並不了解這地方,當然更談不上深信,所以信心就不能建立起來,最後呢?其實不是誰的損失,至少是當面錯過。這個女孩後來在別的道場出家了,出家不到兩年半還俗了,因為她發覺在那麼有名氣的道場出家,感覺得不到好處,不能學到什麼,所以就還俗了。她來菩提寺根本也沒有聽到一些佛法的道理,修行的方法也完全陌生,所以即使有自信、信他,沒有信解、深信,信心還是建立不起來。
可見,發起信心容易,可以自信也可以信他,可是要建立起信心,必須要信解、要深信。有人即使出家了,為什麼在修行的道路上有那麼多障礙?這種障礙有兩個,一個是煩惱障,一個是所知障。煩惱障、所知障,都是因自信而信他,好像建立起了信心,可是並沒有真正信解跟深信。怎麼說?因為執著於自我,會成為煩惱障,如果執著於法就會成為所知障。
於信解在理上面,如果只知煩惱是不好的,菩提是好的,「我不要煩惱,我要菩提」,肯定說最多還在信他的上面而已,並沒有進入到信解。因為信解要化煩惱為菩提,要怎樣去轉化?一定要認識、了解為什麼煩惱?煩惱的是什麼?能不能突破?在理上面,就可以完成信解。可是還是不夠,因為只知道道理,當煩惱降臨到面前,能不能化解?所以「深信是在行」,「信解是在理」,知理不能行,則成為所知障;如果只是信他,連信解都不夠,完成的是煩惱障。
學佛的人,總是離不開這兩個障礙。煩惱障還比較容易辦,為什麼呢?煩惱很容易造成身心不安,這很容易把握,可是所知障,是最難把握的。所知障就是信解的確有了,可是不能達到深信不疑。怎樣才能達到深信不疑呢?因為必須要實實在在的去修行,從中間去體會、理解,而後發現一些什麼?否則只是所知!常常說這個人食古不化,就會變成這樣。
所以學佛的人也好,在社會上做事的也好,發起信心容易,然要把握的是:「自信」人人都可以,「信他」的確要真正建立起來,必須實實在在能信解跟深信。「信他」如果沒有進入到「信解」跟「深信」的話,這種信他是盲目的,最後很可能是在那裡學人而不是學佛。
因為佛教界目前最大的問題,都是在學人不是學佛,為什麼?動不動什麼祖師說,什麼大德說,什麼大師說,卻不會說「經典裡面佛陀怎麼說?」而且佛陀所說的是不是跟他的原意相近?如果還是以自我意識,最多有了信解的樣子,可是不能達到深信不疑的境界。這就是談發起信心,第一部份是從自信到信他,有了信心的樣子不夠,要建立起信心,必須要信解、深信,才能建立起信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