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語書摘 信佛,學佛,可以成佛

雲語書摘 信佛,學佛,可以成佛
/若知

 

  「信佛,學佛,可以成佛」是《千佛山雜誌》的宗旨,《千佛山雜誌》是民國78年(西元1989年)3月29日青年節創刊,這本刊物在導師雲老禪師的指導和期許下誕生,從此千佛山的學僧們也就肩負著一份長遠的耕耘與薪傳的工作,傳播佛法,饒益眾生。

  創刊時的宗旨是:

  1. 目的:以佛陀的慈悲心,導正社會人心。(弘揚佛法的目的)
  2. 範圍:佛教的道理和方法。(介紹的內容)
  3. 以綜合性型態而表現內容。(刊物的性質,寓教於文,可以詩歌、散文、小說,乃至敍述、論文,可以多樣化的體裁來呈現。)

  創刊後的第二個週年,也就是自第23期起,雲公老禪師便將宗旨改為「信佛,學佛,可以成佛」!僅僅八個字,卻是千錘百鍊的金句,抵過千言萬語,既簡捷更有力,從此為《千佛山雜誌》訂定了永遠的目標,也等於交付給千佛山的學僧們,一個永遠待努力的薪傳職責;更不可思議的是:「信佛,學佛,可以成佛!」為衆生打響了「覺」的意識,因為「佛」之一字,「一入耳根,永為道種」,可見雲公老禪師智慧的高超。

  「南無佛」!它具有無比的力量。在佛陀行將入滅的時候,有一個外道修行人,他知道佛陀非常有修養,知道佛陀要入滅了,就想成為佛陀的弟子。當時所有的弟子都把他攔著,不讓他去見佛陀,佛陀知道了,就對弟子們說:「讓他過來!弟子們!」最後這老修行人終於滿願,成為佛陀的最後一位弟子,其他的弟子很奇怪,因為他們都是羅漢,證到阿羅漢有宿命通,能見八萬劫以內的事,但八萬劫以外的事看不到;看看這個人都沒有佛的種因,怎麼師父要收他為徒弟?佛陀就跟他們講,在八萬劫以前,這個人有一世在森林裡,被隻猛獸追趕,情急中他爬到樹上去,喊了一聲「南無佛」,就這聲「南無佛」,種下了今生出世之因。

  經中更記載了有關「南無佛陀耶」功德力不可思議的一個故事:

  在《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》第二卷裡,如此說:

  觀自在菩薩摩訶薩出師子國(今錫蘭),而往波羅奈大城穢惡之處,彼有無數百千萬類蟲蛆之屬,依止而住。

  觀自在菩薩為欲救度彼有情故,遂現蜂形而往;於彼口中出聲,作如是云:「南無佛陀耶!」彼諸蟲類隨其所聞,而皆稱念,亦復如是。由斯力故,彼類有情,所執身見雖如山峰,及諸隨惑,金剛智杵,一切破壞;便得往生極樂世界,皆為菩薩,同名妙香口。

  觀自在菩薩摩訶薩(觀音大士)離開師子國,前往波羅奈大城骯髒污穢之地,救度數以百千萬計,如蛆蟲一般的眾生。菩薩化成蜂,快速舞動發出「南無佛陀耶!」的頻率,眾生聽到,就跟著一起動,成為同樣的頻率;豈知這種回應,讓牠們所執堅牢如山的身見,以及所有的無明煩惱,一時都被「南無佛陀耶!」的金剛功德威力給震垮粉碎了,一時同生到西方極樂世界,成為菩薩,同叫妙香口了。

  奇哉!這不就是今時科學上所講的全息宇宙的共振效應嗎?真是太棒了!

  「南無佛陀耶!」是什麼意思?—→「虔敬地、讚歎地、衷心的我要皈依佛陀!」

  接著來認識「佛」,佛一字的來源於「 Buddha」,中文翻為佛陀。佛是什麼意思?佛是一位覺者,是修行而達圓滿覺悟的人,「佛」的充分意義是「自覺而覺他,覺行圓滿的人」。代表的人物就是釋迦摩尼佛,是二、三千多年前,在北印度尼泊爾的南端,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下打坐而悟道的聖者。他是賢劫的第四尊佛,佛教界稱為本師釋迦摩尼佛,我們則自然、親切地稱他「佛陀」。

  佛陀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呢?有兩個說法:

一個是中國的年曆,根據歷史的記載,歷史上的古籍的記載,今年是佛曆的3048年,在古書《周書》,《周書》應是二十五史之一,很早的夏、商、周。周朝的《周書異記》裡面說:「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,甲寅歲四月八日,江河泉池忽然泛漲,井水並溢流出,宮殿人舍、山川大地,咸悉震動。其夜五色光氣,入貫太微,遍於西方,盡作青紅色,周昭王問太史蘇由曰:『是何祥也?』蘇由對曰:『有大聖人生在西方,故現此瑞。……一千年外,聲教被及彼土。』昭王即遣人鐫石記之,埋在南郊天祠前。……穆王即位,三十二年,見西方數有光氣,先聞蘇由所記,知西方有聖人處世。……穆王五十二年壬申歲二月十五日平旦,暴風忽起,發損人舍,傷折樹木,山川大地,皆悉震動。午後天陰雲黑,西方有白虹十二道,南北通過,連夜不滅。穆王問太史扈多曰:『是何徵也?』扈多對曰:『西方有大聖人滅度,衰相現耳』。」

周昭王歲次甲寅,相當於西元前的1027年,至於中國的國曆跟西曆的對比,有時中間有差距,這是根據歷代朝代年表的推算,說是西元1027年4月8日那天,江河泉池忽然都漲水了,井水也冒出水來了,水都滿出地平線了;不只是宮殿,連人住的地方,以及山川大地都發生了地震的現象,咸,皆也,皆悉震動。下午之後,有五色光氣—紅、黃、藍、白、黑的五色光氣,直衝太微。太微也作大微,這個「大」念「代」,大微位於北斗之南、軫翼之北→軫星、翼星的北邊,大角星之西、軒轅星的東邊,形成五帝座,它的排列像五帝座一樣,其他的星就以五帝座作為中心,在外圍作屏藩狀→像屏風、藩籬拱衛著,把它圍起來。古代星官有三座,稱三垣星→太微垣、紫薇垣和天市垣。觀天象是相當重要的星座,太微星座通常象徵朝廷和帝王之居。五色光氣直衝太微星座,照遍了西方,然後變成盡是青色和紅色的光,周昭王很奇怪天上怎麼有這樣的異象?就問太史官蘇由:「是何祥也?」蘇由觀天象後回答:『有大聖人在西方,故現此瑞。』一千年後,這位聖人的身教會傳到中土來。周昭王聽了,慎重地讓人把這件事刻在石頭上,埋在南郊天祠前。古代君王都要祭天的,祭天是國家大事,天祠建在朝廷南方郊外。

到了周穆王即位三十二年時,看到西方常常出現光氣,他曾聽說過先朝時期太史蘇由的事,說西方有位聖人出世在教化世人。穆王五十二年,壬申歲二月十五日,那天一大早,突然刮起暴風,摧損房屋,大樹被吹倒了,樹枝折斷了,山川大地都在動搖,下午之後,天色昏暗下來,天陰雲黑,西方有十二道白虹光,以南北走向射過來,連著好幾個晚上不斷,穆王就問太史扈多:「何徵也?」是什麼徵兆?扈多回答:「西方有大聖人滅度。」聖人要入滅了,顯現的衰相,聖人要離開這個世界了,天地大自然也在哀悼。

所以根據中國的古籍說法,佛生於周昭王之世,滅於周穆王之世的傳說,今年佛曆是西元的3048年,也是漢地自有佛教以來,一直是公認的、公信的說法。就在西元1913年民國2年,以及1923年民國12年,我國佛教界還曾隆重舉行過慶祝佛誕2940年和2950年的紀念法會,及至現在,漢地還有好幾個叢林大剎,仍然沿襲信奉此一說法,佛陀距離我們是3048年,已經約定俗成了。

第二個說法,佛陀距離我們到底有多遠?是世界佛教徒聯誼會規定的,據他們算法就是佛曆到今天是2565年。西元1950年的時候,在斯里蘭卡成立一個世界佛教徒聯誼會,簡稱世佛聯,由斯里蘭卡佛教學者馬拉拉塞克拉倡議成立,它的總部設在泰國。西元1954年,在緬甸召開的第三屆大會的時候通過,決定以佛陀入滅於西元前543年,跟中國的算法差很多,中國是自從南北朝時期起,梁武帝那個時代,逐年都有歷史紀錄,而且寺院有浴佛慶祝活動。

在斯里蘭卡的世界佛教徒聯誼會,根據大會的決定,規定了從此五月中旬的月圓日是佛誕日,而且把佛陀的悟道、佛陀的涅槃三個日期,都訂為五月的月圓日十五日,陽曆是五月的月圓日,在中國差不多是農曆的4月15日左右,這個農曆的4月15日於佛教界來講,是僧人的結夏安居的開始,結夏的時間有三個月,也是相當重要的。世佛聯將5月15日作為佛陀降生、悟道以及涅槃的日期,也是推廣佛教的方便作法。

西元1999年,聯合國公訂衛塞節(VESAK DAY),成為世界的佛陀日。VESAK梵文意思就是月圓,象徵佛陀的智慧圓滿、福慧具足、證悟清淨、平等光明等等的意境,而把佛陀的誕生、成道、涅槃放在同一天來紀念,也適合於國際性的推展。

所以不管佛陀距離我們是3048年還是2565年,時間是籠統的概念,所證明的是佛陀曾來過人間,是真實的聖人;他的覺悟創導了人性的自覺,使思想走上昇華,使人類的生命獲得了提昇。

我們都是信佛、學佛的人,那麼請問佛陀距離我們究竟有多遠呢?

認真說來,就是心與心之間!

再遠的時空也阻擋不了我們心念的覺悟,如果有緣,千年、萬年遙相會。佛門裡面講以心印心,心心相印,就像迦葉尊者,看到佛陀的拈花而會心微笑一樣;如果無緣的話,就是對面也不相識。所以佛門裡講「有沒有佛緣?」是很重要的──佛度有緣人!

接著來認識、了解佛陀的教義。佛陀是修行人,證悟到的境界是圓滿的覺悟,而且是自覺覺他、覺行圓滿的人,其實主要的教義就是「覺悟」兩個字。覺悟肯定要自覺覺他,就是想方設法讓別人也能覺悟,但是必須是與佛有緣的人。

信佛之後,進一步就要學佛,才有機會成佛。佛陀能空一切相,成萬法智,娑婆世界眾生起一念他都知道,可說無所不能,可是有三件事萬能的佛也辦不到:

第一、佛陀不能滅眾生之罪業。佛陀無法幫眾生滅罪,我們自己造的業,自己要承擔其後果,世間道理,有因有果,有造作就有感報。

第二、佛陀不能度無緣的眾生。簡單地說,不信佛就沒有緣。

第三個、佛陀不能盡眾生界。眾生界不可思議,人種、物種有多少?而世上沒有相同的人,就可知其數是無量、無邊、無數、無盡;「萬法唯心造」,是以佛陀不能盡眾生界。

佛陀要救度眾生,可是一切的現象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,自己造作了之後有因有果,如果自己不肯懺悔,讓業清淨的話,就會在三界六道裡面輪迴,佛陀也無能為力。但是佛陀還是盡其可能的在度化我們,希望眾生皆可成佛;但覺悟要靠自己,你無法按著一個人的頭,勉強他喝水;所以在佛門裡,啟示的教育相當重要→啟發性的教育。

也許有人會講,成佛了有什麼好?什麼事都辦不了,魔來了也降伏不了,還倒被魔擺一道,早早入涅槃(下面會提到)。我們不要忘了佛成就的是願力世界,每一佛國都是一位佛的願力世界,娑婆世界就是釋迦牟尼佛發了五百個願成就的世界。娑婆世界是五濁惡世,能夠在這個惡世中遇到佛來救拔我們,應該是感恩不盡了;如果不學佛,如何能夠報佛恩?

至於學佛該從那裡下手?有個基本的教義,就是「諸惡莫作、眾善奉行、自淨其意、是諸佛教」。佛教雖是宗教,其實沒有一般宗教的霸道,他不強調教義;佛陀也不宣稱自己是獨一無二的救世主,佛所宣示的,不外就是覺悟的道理。他認為「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」,人人平等,乃至眾生平等,這是其他宗教所未言及的真理,所以嚴格說來,佛教非宗教,而是人生哲學。

  首先打破人我的對立,泯四相、絕百非,不像其他宗教,強調自己——信者得救,不信就是異教徒,會下地獄。與其說佛陀是佛教的教主,不如說他是位智者、仁者兼哲學家和教育家。

  他只是把生命的真相,法界形成的根本道理告訴我們。許多宗教之中,都有衛教而戰、殺生靈而食的行為,只有佛教不主張殺戮,宣揚慈悲為懷,眾生平等。更甚者,他提出「眾生皆有佛性,眾生皆可成佛」,於是勸善止惡,與世無諍,只教人認識生命,出離輪迴,背塵合覺,像個充滿智慧、默默行善而且兼善天下的行者,所以佛陀才是獨一無二的救世偉人。

  「佛」因自覺、覺他,而覺行圓滿,所以被推為「三覺圓,萬德尊」,三覺即自覺、覺他、覺行圓滿;萬德尊就是形容佛陀的修養已臻圓滿,萬德莊嚴,具足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是修行完成「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——無上正等正覺、佛果境位的修行者——完成了「如來」的境界。

  何謂如來?經中說「無所從來,亦無所去,故名如來」,也就是「來無所來,去無所去」或「如此地來,如此地去」。一般說成佛了,他的涅槃境界就是不生不滅,進入了常寂光土,如如不動了;但他成就了法報化三身。

  法身,遍法界盡虛空,智慧光芒無所不在;報身有勝應身與劣應身兩類,我們凡夫俗子所見就是佛現丈六三十二相的劣應身,雖說劣應身,但丈六的身軀對我們現代人而言,還是相當高大的。經中又說:「如來者,即諸法如義。」「如」是圓滿的意境,雲公上人說「零缺點」即是。所以佛說「一切法皆是佛法」,他不否定一切,就連入滅這回事,他也是隨緣應化。

  佛陀有次問身邊侍者阿難說:「證到四如意足的修行人,是不是可以住世一増一減一小劫?」一小劫的時間有多長?《阿含經》裡面提到:世間的極盛期人命平均是八萬四千歲,每隔一百年減一歲,這叫減劫,當減到十歲時,每隔一百年就增一歲,這叫增劫,一直增到八萬四千歲,這一減一增的時空謂之「一小劫」;二十個小劫為一中劫,四個中劫為一大劫;整個宇宙就在成、住、壞、空的自然節奏中慢慢運轉。這是佛陀入甚深禪定,洞悉法界真相所獲得的智慧。

  佛陀的修養早已超過了四如意足的證量,能夠住世這麼久那該是多麼美好的事,沒想到佛陀身邊的阿難竟然一點反應也沒有,佛陀連問三遍,阿難都無動於衷,這時佛就不勉強了,只能說時也!命也!

  阿難錯失了這次因緣,為什麼呢?因為此時阿難還是侍者身分,未入聖流,沒有保護自己的能力,旁有天魔在障礙,讓他聽不到佛陀的問話。天魔叫波旬,意思是惡愛,有私心,不願眾生多得度,於是障蔽了阿難的六根,讓他聽不見佛陀的聲音。天魔知道佛心無所住,恆順眾生,等阿難失去機會後,魔便勸請佛陀入滅了。

  從這件事上,我們可以看得出來,修行要多麼小心。如何才能突破魔的障礙呢?佛陀在《大集經》中曾提到:

  若菩薩成就四法而能超越(四魔),云何為四?

  所謂不忘菩提心故;勤修六度不放逸故;

  住於善巧,智成就有情故;住甚深理,護持正法故;

  善男子,菩薩若與此四法相應,決定能摧諸魔怨敵,是為菩薩超出四魔。

所以只要發大乘菩薩心,心念眾生,無有自我,即能摧伏魔力,超出欲界出六道輪迴

果報;進而不執於禪定,免落外道邪定,不達清淨。

  《金剛經》裡面佛說:「如是如是!須菩提。實無有法,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…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,作是言:汝於來世,當得作佛,號釋迦牟尼。何以故?如來者,即諸法如義。若有人言,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實無有法,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於是中無實無虛。是故如來說,一切法皆是佛法。」又說: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以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須菩提!所言善法者,如來說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。」

  下面分三個重點來討論,第一:

  「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於是中無實無虛」;有謂佛法講了義,修無修修、證無證證;佛是成就者,已出三界輪迴之造作,於護教的、於壞法的,已無分別,視「一切法皆是佛法」,「是法平等,無有高下,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以無我、無人、無眾生、無壽者,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」所以連問三遍,奈何阿難被魔所障!佛是眾生之佛,所以他尊重自然——不違逆因緣法則、因果關係。於是答應天魔之請求,三個月後入滅。

  其次,佛住常寂光土,不生不滅、不垢不淨、不增不減!您想到什麼了嗎?為什麼觀世音菩薩要倒駕慈航普渡眾生?為什麼地藏菩薩安於一闡提性永不成佛?為什麼娑婆世界眾菩薩之願,都是棄佛之清淨佛土而行願娑婆?這問題就留給各位自己好好去思考了。

  第三點,來談談「所言善法者,如來說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」的問題。前面佛已說「修一切善法,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」,為避免眾生聽了善法起執著心,所以補一句說明「所言善法者,如來說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」。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所謂「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,皆從此經出。」從此經所宣示的無住、無相、無著、無縛、無實、無虛等的空性領悟上,很容易讓我們得到法的解脫──「做對了是應該的,做錯了趕緊懺悔」。

  修一切善法,但不執著於善,這是多麼美好的意境!因為執著於善就成不善,這就是如來無分別的薩婆若智境界。如來的定境稱為「那伽定」,遠超出四禪八定、九次第定之上,為修行之極致。如來智慧已遠超三千大千世界,盡虛空遍法界無所不包,眾生起一念佛即知曉,因為「如來說諸心,皆為非心,是名為心」;一切盡虛妄不實,「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」,所以佛陀從不推崇境界,不標榜神通,不造作諸業,必須清淨才能般涅槃那;所以無實無虛,行無所行,修無所修,證無所證。經中云:「如來是真語者、實語者、如語者、不狂語者、不異語者」,因此值得我們信賴,值得我們學習,完成我們自己生命的覺悟。

  佛陀,是真實無虛的,值得信賴!

  佛陀,導引我們圓滿自己的覺性,必須信賴!

  佛陀,可以幫助我們出離生死輪迴的苦海,唯有信賴!

  所以說信佛,學佛,可以成佛。

  也可以說:

  信佛—→是人生的指南;

  學佛—→是人生的道路;

  成佛—→是生命的實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