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乘起信論法義 解而後立(上)

    怎麼去說佛性呢?假設以人來講,這個人本來的空性像虛空一樣,可是為什麼會有色身、法身?是因為有過去的業作,有過去的道行,所以會顯現在這個人身上,這種現象就叫法空。

  •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372期2021年12月

大乘起信論法義 解而後立(上)
/白雲老禪師

 

前面談了發起信心的第一部份,怎麼樣發起信心?必須要自信、信他、信解而後深信不疑,這只是怎樣發起信心。如果不能真正了解,就很難建立起信心,所以必須理解了以後才能建立起信心,要怎樣去理解?先要從法上面去理解,當然所說的法就是佛法。這裡提出十個子題,一個個來介紹。

 

(1)法空──這名詞很普遍,既然是談佛法,而要談法空,究竟法能不能空呢?如果把法空當成什麼都沒有了,好像回復到一個原點,用這種方式去看法空的話,就等於抹煞了佛法。怎麼說呢?既然是佛法,怎麼空得了?談法空先要理解,這裡談的空,是說「法」像虛空一樣,所以叫法空。如果不能理會,法是像虛空一樣,必然就會產生什麼?好像什麼都沒有。講像虛空一樣,以虛空來講什麼都有,像日月星辰、風雲雨電,以及那些飛禽,甚至現在的科技,什麼飛機、太空梭種種的現象,都會顯現在這虛空。

 

也可以說法空,就像虛空一樣,會顯現各式各樣不同的法,所以叫法空。像虛空一樣,顯現各式各樣不同的法,究竟拿什麼來說它呢?一定要知道,佛法是對人說的。談法像虛空一樣,還是對人來說這些,因為人,依於佛性而言,本來什麼都不存在,可是無始以來,因為無明迷惑,因為緣境而造作,就有種種的業。這種種的業,於法而言,它也是法,是偏於業的法。

 

談法空,除了有業的法,也不要忘了無始以來難道只是造業嗎?從來沒有種下過菩提種子?或者從來也沒有修行辦道過嗎?所以這一點要了解,談法,有業的也有道的。如果把我一開始講法像虛空一樣來講這虛空,就知道為什麼有業的、有道的。因為如來藏的本身,以人而言本來也是像虛空一樣,什麼都沒有。可是,無始以來造作業也好,以及種下這些菩提種子也好,都有種種法的現象,會顯現在這虛空裡面。也就像人之所以成為人,是因為業的關係,可是這個人的最初本來呢?以佛性而言,是一個空性。

 

以法而言,是顯現在像虛空一樣的空性的範圍之內,這個人的範圍之內。並不是說像虛空那個範圍之內,只是比喻像虛空一樣。因為如來藏裡面的佛性本來就是空性,之所以會有法,是因為無始以來,因為無明、煩惱而造業。也因為有因緣而可以種下菩提種子修行辦道。業也好、道也好,這就是以法而言,如來的空性像虛空一樣。

 

一個人的業,只是顯現在個人的色身上,如果是一個人的整體,以色身而言幾乎肯定就是業,以法身而言,肯定就有道的成份在。這個要怎麼去認定──這個人像虛空一樣,而有這些法的顯現呢?以人而言,除了有物質的色身,同樣有精神的法身。以物質的色身而言,是因業而成;精神的法身,是因為道而形成的。所以這個人本來有如來之性,會顯現這一些,而法空的重點,就是以如來本性而言,或叫做佛性。

 

怎麼去說佛性呢?假設以人來講,這個人本來的空性像虛空一樣,可是為什麼會有色身、法身?是因為有過去的業作,有過去的道行,所以會顯現在這個人身上,這種現象就叫法空。

 

(2)法無相──談法還是關係到有業與道。談到佛法這個法的問題,不只是談佛法的道,更關係到無始造作業的問題。什麼叫做法?是關係到人與事,因人而說事,因事而說人。這裡面就有世間的,有一般業作形成的,此外還有出世的,修養而形成的,就有所謂業與道的關係。再來就不會再解釋法的問題了。

 

現在看,為什麼說「法無相」呢?「無相」不是沒有相,「無相」是從有相怎麼去認識、了解並突破以後而顯現的相,這種相叫無相。譬如「煩惱」,煩惱是一種業相,菩提是一種道相。通常人知道的有相是什麼?是業,為什麼?會身心不自在、會情緒混亂,甚至行為會表現出所謂煩惱的內涵;像爭吵、辯論、怨天尤人…等,種種都會從身口意表現出來,這種種相都叫做「有相」,是從業而顯的。

 

怎麼是「無相」呢?以煩惱而言是「有相」,怎樣從煩惱中間,去認識煩惱、了解煩惱,最後突破煩惱的有。煩惱的有突破之後,就轉變為無相。無相是什麼?原來煩惱是不自在,經過認識、了解、突破之後,就轉變為自在了。這裡面必須有其法!什麼法?於業的認識,是怎樣形成煩惱;於道的修養,怎麼從煩惱中去突破這種現象;就叫做「法無相」。

 

談「法無相」,必須從有相上去著手,才有機會突破而顯現無相。只是談有相、無相不夠,不要忘了,這裡面是依於業與道,關係著這些法的問題,才有機會去認識、了解與突破。

 

(3)法無願──這個願不是一種希望、期望、理想。這個願是什麼?是從有信心之後,必須要認知的是:要發一個什麼願?於自己怎麼做?對他人怎麼做?這都是一些有願,有願一定要了解,有願做不到等於沒有願,可是不是叫做無願。

 

這裡談「無願」是什麼?是說要發起這種信心,而後發這種願,先要理解自己的條件,也就是修養、智慧、能力夠不夠?如果不夠,這種願是妄語,即使有願也是妄語。如果具備的條件夠,發起的願,盡自己的心去做,而且當願做了,在做的過程中,於法而言,還必須要做到什麼?不計較、不執著。因為計較與執著是分別心而起,有分別心才會生起計較、執著。

 

所以談「無願」,就是從這種現象中去突破而顯的。為什麼前面一定要有一個法而說無願呢?如果不談法有願,有什麼願?怎麼突破?我常常喜歡舉一個例子,說:「我要發願出家,將來蓋一個大廟,要供養出家人,讓他們好好修行辦道。」第一,你出家了沒有?第二,出家要蓋一個大廟,憑什麼?這都是妄想。那要怎麼樣才能建立起一種有願呢?

 

如果說──「我要出家,做得到,可以掌握,我可以捨棄世俗。我要蓋一個廟,把世俗所有的財產全部拿出來。」這種有願就不是妄語,就稱之為願。如果出家以後,將來到處去化緣來蓋廟,這不叫有願,為什麼?你出家以後,不能從生死上面去著手,不從解脫的道路上面去行,與道都不相關;那發這種願幹什麼?同樣叫做妄想,或是妄語。

 

如果本身具備這種「有」的條件,去實行它,不起分別,不執著、不計較,有了這種願,而且做到了,這樣才叫做無願。否則即使出家了,把自己的財產全部拿出來蓋廟供養出家人,而一天到晚說:「要不是我蓋廟,要不是我供養,這些出家人會怎樣....」這中間任何的起心動念,關係到分別、計較、執著,原有的願,還是有願不是無願。因為無願是突破有願之後的一種現象,這中間沒有計較,也沒有執著。常常談願,很多都是以一個「我發大願,將來就可以怎麼樣?」做不到,那就是妄語。

 

現在很多做慈善事業的基金會發起人,去招攬很多有錢的人捐錢,然後自己去做一些慈善事業,好像是個大修行人,大慈善家,是個大菩薩,其實這都是有願,沒有達到無願的境界。為什麼?那些付出都不是你的。講到更深刻一點,如果有這份心,想從事慈善事業,想去幫助更多人,除非自己每一天拿著一個缽,挨家挨戶去化緣,不是來一個組織叫很多的人去募捐,募到很多錢來做事,不是這樣,這都是有願。

 

無願一定是自己本身雖然沒有錢,可是用苦行的方式,挨家挨戶去化緣,把所得到的,照著那些想法,像幫助貧寒貧窮的人;幫助發生意外事件的人,幫助急需要的人;如果這麼做,雖然看起來是有願,最後於法而言,可以達到無願的境界。

 

我常說,看到很多的基金會、慈善機構,好像做得很熱鬧,其實都是在一個有願的前提之下。因為第一不是他自己的財產,第二他不是自己發起願心去得到,就像化緣挨家挨戶。要自己去化緣,挨家挨戶把願告訴人家,化這個緣不是為自己,而是希望聚少成多,希望很多的人能來幫助一些需要幫助的人。這是一個有願,自己的確是用這種苦行的方式,用化緣的方式得到的金錢,去做慈善的事業。

 

看起來有願,事實上,只是一個媒介體而已,並不是叫大家一起去募捐,大家去化緣,然後我來出名組織一個機構,就有多大的功德,這於法而言,只是一種有願的行為,以佛法來說沒什麼了不起,因為不一定要出家人,在家也可以做。

 

真正以一個出家人來講,捨棄世俗要發起一個願,或做慈善事業,除非本身有龐大的財產,全部都捐獻出來做這些事。可是還要知道,是不是還是在有願的前提之下,所謂有願的前提之下是什麼?有沒有分別、計較、執著?甚至在幫助那些需要的人,有沒有分別、計較、執著。如果能達到不計較、不執著,沒有分別心,的確是把自己全部的財產能夠捐獻出來,去做慈善事業,或自己去用苦行化緣的方式,去募集錢財來做慈善事業,都可以達到無願的境界。雖然看起來有願,但他不起分別心,不計較、不執著。

 

我常說佛教裡面很多人誤解佛法,認為「我這麼做,又沒有私心,都是為了別人」;可是要了解,這麼做,具備的條件是誰的?這種條件的形成是怎麼來的?所以有時看起來不怎麼樣,那的確,真的是有願而做到無願的境界。

 

我經常看到有個中年的婦人家,開輛小卡車,到處去搜集所謂的廢棄物變賣金錢。搜集變賣以後,自己一毛錢也不沾,把錢全部去做善事,甚至捐給慈善機構。我認為這樣的人,於法而言真是到達了無願的修養;我這麼講可能會引來很多人的不滿,「那我們做的都沒有功德囉?」我也說了一句比較退一步的話,做總比不做好。希望得到多大的功德,就要看所作所為的內涵,尤其有沒有於法達到了無願的境界?否則,只是在有願的行為上去做一些事,如此而已。

 

這就是前面談到要建立起信心,必須要解而後立。於法先談到前面的三個,必須先要了解,是從法上面去了解,所謂「法」總是離不開,人與事以及理的問題。

 

(4)法無作──談了法空、法無相、法無願,現在要談「法無作」。前面特別強調,無不是沒有,無是從有的突破而顯現的另外一種境界或現象。談「法無作」,因為於法,如果不從有所作為去下手,怎麼能認識法!法的有所作為是什麼呢?法的有所作為,以一個事物必定有其道理,這事與理的關係,少了一個人的存在,只談事、談理的話,就變成毫無意義的,好像是說佛法,只是解釋文字。因為無作、有所作,一定是關係到有人的存在,如果沒有人去表現作為,怎麼能說有法的顯現呢?

 

人在道上面有兩種障礙,一個是煩惱障,一個是所知障。是誰煩惱呢?又是誰所知呢?所以談「法無作」是從法有所作去說;有所作什麼?還是不離於業的煩惱造作,以及道的所知造作;談無作是依於這兩個有所作。大家猛一聽會有所懷疑,為什麼道會成為一個所知的障礙呢?這是從有所作上面去認識的。如果不把握有所作的話,這個道,為什麼成為所知的障礙?就很難去理解。

 

煩惱的障礙很容易了解,是依於業的力量;+所知的障礙呢?是依於道的力量。在理論上,煩惱依於業的力量,業的力量本身有苦、有樂的因,道的力量也有正、有偏的差別。如果不能這麼去把握,認為法如果說是一種所知,是一種障礙,是依於道的力量,那修道幹什麼?所以人往往學佛不能發起信心,問題就在所知障的上面不能把握!雖然這是來自一種道的力量,什麼道的力量?要念佛,其他什麼都不要管了,念佛是一種道的力量,念佛的目的是求往生西方淨土,什麼都不要管,這就會造成障礙。

 

為什麼造成障礙?在沒有往生淨土極樂世界之前,這個日子怎麼過?最起碼衣食住行少不了,還要跟人與事打交道,能否定這些嗎?所以世俗人常講的一句話,很多學佛的人反而不知道怎麼辦?世俗人講「念佛能當飯吃嗎?」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點諷刺,事實上如果客觀的、冷靜去思考,念佛是一種道的力量,去造作希望能夠將來了生脫死,或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如果成為一種所知障呢?「哦,學佛就是什麼都不要管了,一心學佛。」一心學佛,是法身上面的成就,這個色身還要不要管?如果執著於法,認為於法上面去付出身、口、意,付出所有的時間、空間,就會造成所知障。為什麼?沒有色身的存在,請問法身怎麼成就?

 

所以「法無作」,是從「有所作」上面去認識、了解才能把握!不管是業力造成煩惱障,或道力造成所知障,都可以排除,這種排除是從原來的有所作去突破,就可以顯現法無作的修養。於理解力也好,以及下手的方式也好,都可以幫助建立起信心。否則,「我唸佛,唸那麼勤,連飯都沒有吃」,就會變成這個樣。(未完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