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 轉重令輕(下)

    學佛的人要把握什麼呢?如果顯現的是不好的,就要提高警覺,千萬不要讓這個不好的業,嚴重的業發出來,趕快提醒自己!如果是非常好的呢?也要警覺,為什麼?人往往處在好的緣境都會得意忘形,同樣會出事

  •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372期2021年12月

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五章轉重令輕(下)
/白雲老禪師

 

由此發現:人家打你,你就往地上躺,你如果不講話,我告訴你,他會說你是裝死;你如果講出來「為什麼躺在地上讓他打」?他會去思考的!不會完全不去想,中國人有句話:「伸手不打笑臉人」,你的表情如果不是「人家欠債沒有還你」的那種臉孔,還帶著輕鬆自在的笑容,真的!人家想打你都下不了手,所以你的輕鬆自在、還有笑臉,是要有修養的!就是勉強去做也做不出來。

 

以上是概念上談「用什麼方法化解問題」,可是在佛法裡談到,「要怎樣把嚴重的問題減輕,它的主題或法義在哪裡?」也就是「法在哪裡」?因為人來到世界都是帶著業來的,只是業有好的也有不好的,還有好與壞分不清楚的。不管是好或不好的,以成分來講──不好的很嚴重,好的非常好,都是屬於「重」的一面;然後往下降,就是慢慢減輕減輕,這是輕與重的關係,主題就是談這個。

 

可是有個問題先要瞭解,怎麼知道我的業,是好的業比較多,還是不好的業比較多?如果自己認為好的業多或不好的業多,這是自己認為的,不可信!要到什麼時候才可信呢?因為業存在如來藏,或以唯識學裡的第八識來講,它存在資料庫裡的成分是沒有排列的,不是哪個業排在第一,哪個業排在第二;因為業的因必須要有外面的緣來引發才產生業。所以業在如來藏裡,不是排列的現象;裡面有許多不同的業因,要相應於外面引發的緣,所謂因與緣和合,才會產生業的現象。

 

這個理論說明:究竟是善業多還是惡業多?或說好的業多還是不好的業多?並不是在多與少的差別,而是當「業因」為外面的緣引發時,緣是好是壞很容易顯現出來。依於這種顯現,如果是很不好的,學佛的人就知道是業障;如果是好的業呢?那是過去的善行而顯現出來的,也可以去察覺。但不管好或不好,學佛的人要把握什麼呢?如果顯現的是不好的,就要提高警覺,千萬不要讓這個不好的業,嚴重的業發出來,趕快提醒自己!如果是非常好的呢?也要警覺,為什麼?人往往處在好的緣境都會得意忘形,同樣會出事,所以這中間,好的、不好的都要調整。

 

怎麼調整呢?譬如顯現出不好的,當然不是自己產生,還有外面的緣──有對象,不管是關係到人的、事的,當然關係到人就有事,關係到事就涉及到人,這時引發的業,如果是非常不好的,前面談過「要有方法」。什麼方法?先要有「忍」的方法。「忍」不只是適用在不好的業,好的也同樣有用,為什麼?不好的很可能會出事,造成傷害;好的呢?同樣會得意忘形,也會造成傷害。所以「忍」的方法,是正面、負面都用得上;也就是我剛剛講的,忍的目的是怎樣先拉大空間,有了距離,也就有了緩衝的餘地。

 

如果是不好的,跟對方因為什麼事一開始就承受不了,尤其自己不是主動,是對方主動時,最容易發現那種情感作用。為什麼?當人家來質問你,好像就是找麻煩,是屬於不好的業的顯現。因為對方只是緣境,自己業的種子因有不好的成分,相應於它就發出來了!此時如果先讓它有空間,也就是自己趕快提高警覺,先「忍」下來。忍下來,並不是做深呼吸就好了,或是壓迫自己,甚至於手抓著拳頭冒汗,這都不叫做忍下來。

 

因為「忍」絕不是壓迫自己,用抑制的方式,「忍」在一開始,是備有緩衝的作用!這是關鍵性的問題,要能把握。如果是好的業呢?比方人家見著面就恭喜或稱讚你,這是屬於好的;可是很容易造成得意忘形,以後同樣會產生負面的作用。也就是這中間,雖然用忍的方法,方法有了,還要運用得好,運用不好,「忍」也只是壓制自己:「我不要生氣」、「我是學佛的人」,內在卻激動得不得了。

 

為什麼平常要學靜坐?要修止觀?平常有沒有這些修養,緊要關頭時很容易就表現出來。所以學佛不是現在有了問題,面對問題可以表現修養;而是在問題沒有發生前就有這些修養,一旦問題顯現時才能做得了主,表現出修養,這個修養不是世間講的:「事情從來沒有發生過,一旦發生了,好像受了一次教訓:『不經一事,不長一智』」。

 

如果人一輩子都這樣,到老了還是個糊塗蟲!為什麼?什麼都是「經一事才能長一智」,真正學佛有修養的人,不需要每樣事情都得受了傷害才能得到教訓。當看到別人發生事情時,就能明辨是非,不參與是非──這是我談過的概念。所以看到別人發生問題,當然不是面對面,而是在旁邊觀察,至少你跟他們沒有關係,如果能夠幫助化解問題當然更好,具有這種修養又不一樣了。

 

我是說面對這種問題,千萬不要離開走人,以為跟你沒有關係,因為這是學習的機會。走人,就讓機會失掉了,對你也沒有好處。一個真正講究修養的人,時時刻刻都在面對資訊,蒐集成為自己的知識經驗。當別人發生問題了,那些人你不認識,也不需要參與,又沒本事去化解,不妨自己設身考量:「如果我是這個甲或是那個乙,我會怎樣?」常返照自己!利用外面的現象來觀察自己。

 

我的書裡面都寫過這些,平常人就是活在眼睛看、耳朵聽的生活環境裡。眼睛看、耳朵聽都是在蒐集資訊,蒐集這些資訊,不是擺在那裡,或認為跟我沒關係就算了。蒐集資訊必須要好好整理,再從整理之中去認識自己。所以,平常人是在聲色中討生活,有修養的人呢?是在聲色中發現道理方法;這是最大的不同點!當然久而久之,就可以轉變成為自己的修養;有了修養,就很容易把握了。

 

剛剛說到要「明辨是非,不參與是非」,如果不分是非,就是所謂的沒有是非可言,這不是學佛的境界──因為處在人的世界,不是佛菩薩的世界,面對的是人而不是佛菩薩,所以還是要以人的標準去看是非,不能把人擺在佛菩薩的境界來看是非;因為佛菩薩本身已無所謂是與非了!既然還有是非的顯現,表示這是人的環境,所以要明辨它!為什麼要不參與呢?

因為兩人在辯論是非的時候,都是強調自己是「是」,對方是「非」。

 

從前有個老和尚,他的弟子在辯論是非,甲先進去問老和尚:「我對乙談什麼問題,怎樣怎樣……;老和尚您看,究竟誰是、誰非?」老和尚對甲講:「你『是』!」好了,甲得意洋洋出來就告訴乙。乙不相信,也跑去問老和尚:「……,究竟誰是、誰非?」老和尚說:「你是。」對甲也講「是」,對乙也講「是」,這時他身旁的小沙彌不服氣了:「老和尚!您怎麼沒有是非呢?兩個都是『是』,誰是『非』?」老和尚回過頭去:「你也『是』!」這裡面有沒有「非」?因為「非」都是講別人的,絕不是講自己的。

 

為什麼?甲來問我,本身就是強調自己是「是」,如果我講他「非」,那不等於我代替乙來跟他談是非了嗎?對乙也是如此,小沙彌雖然不服氣,為什麼小沙彌也是「是」呢?因為他也在談是非了!也就是在是非裡的參與者。如果老和尚再參與,「你們都來,我跟你們搞清楚」,搞得清楚嗎?也就是說以你的權威、身分,判定了甲是「是」乙是「非」,或乙是「是」甲是「非」;那麼一定會有一個人不歡喜,於事無補!這不是叫做裝糊塗!因為甲、乙也好,老和尚對二人都講「是」,甲回去會去想一想,乙也會想一想;至於小沙彌因為不懂事,認為老和尚不辨是非,其實「是非」老和尚辨得很清楚,只是他不參與,不參與不容易!

 

所以談這些問題,就是把嚴重的問題怎麼去減輕,減輕到什麼程度?要減輕到,原來的問題慢慢化解掉了,也就是使它完全消失了。佛法中不是講生滅現象嗎?問題的發生要使它消失,消失就是滅,這個滅不是滅亡,不是以後不會發生了。因為人活在人的環境,總是會有問題發生,問題也會慢慢消失,一直在重複又重複。如果只是人的話,是在問題的重複中過日子,如果有修養或學佛了就會說:「問題總是會有,怎樣使嚴重的、會造成傷害的慢慢減輕,最後連傷害也不會有了,才是目的。」這是講到法的方面,理解了世間的知識經驗,還必須要知道用佛法是用什麼方式面對問題。

 

尤其要記得,修忍波羅蜜不是忍辱,常常看到有寺院裡寫「忍無辱」;好像只要忍,就不會受到侮辱。沒有那回事!可能盲目的忍,受的侮辱更多,最後自己會在那裡感嘆:「人善被人欺,馬善被人騎」;自己在感嘆,都不是修養,不是智慧。

 

談了從世間的到佛法的,現在可以思考一下:曾經遇著比較不好的,是馬上產生煩惱的現象,以後又是怎麼慢慢、慢慢轉化的?或遇著好的,什麼樣的情感作用,又是怎麼慢慢、慢慢淡化的?從世間的角度,到佛法的道理方法,很容易去思考!不過只知道知見而不去做,是沒有用的。因為佛法強調,「解」、「行」要同時去做,否則滿嘴都是道理,一旦輪到自己卻一點也做不了主。

 

平常都會講道理、論是非,看到兩個人在吵,「唉,少講一句就好了!」人家在吵,你叫某個人少講一句,他會聽嗎?除非你的地位身分比他高,那他會聽你的,不過也只是暫時的,你不在了,他還是是非;可見要想幫助人家,還得要有修養、智慧。所以雖然能明辨是非,不參與是非了,可是有沒有化解是非的修養跟智慧呢?

 

一個人有沒有修行?有沒有修養?從身體、言語、意念的行為表現上,很容易看出來;如果有,不管多嚴重的問題也都會慢慢減少減輕,一直到化解掉;也可以說,有多少修養就能做到多少,有修養或智慧就可以到達某個境界。智慧裡有妙智、妙慧的境界,都可以去發現,這些平常在經典上看到的名詞,其實有時可以在自己或在別人的身口意上找得到。

 

從八十三年( 西元1994 年) 到現在,大家只是希望師父能夠上課,可是我一直鼓勵大家自修,因為自修跟聽講課的差距很遠。自修的時候,遇著什麼道理方法,馬上就有自主的時間去思考;如果只聽我講課,當講到某一個重要處,我還是繼續講下去,你思考的機會卻沒有了,你會繼續聽下去。其實懂得道理、知道方法之後,還是要靠自己;唯有懂得運用道理、方法之後,才能慢慢去修養自己。

 

千萬要記住一句話:「不是運用道理方法去修理別人!」常見有人懂得一點道理、一點方法後,就去修理別人。怎麼修理別人呢?就是挑剔人家的毛病,找人家的缺點,那叫做修理別人。「真正要挑剔的是自己!要修理的是自己!」千萬不要知道道理、方法後,就把它當成武器,這是學佛者,必須要能把握的。

 

如果這些觀念能建立起來,慢慢去行,當面對再嚴重的問題時,你都很容易去處理,煩惱就會逐漸地減輕。當然剛開始,難免會有不理想的地方,可是時間久了,自然就會達到理想的目標。(第五章刊登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