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語書摘 觀行先要止

    像雞與蛋的關係是一種「法」的現象,猶如種子與果實的關係;千萬不要在彼此之間尋找其最初是什麼?因為「法」的最初與最後,只是一種因的組合,果的顯現。

  • 文:出處:雲語書摘期數:372期2021年12月

雲語書摘 觀行先要止
/潛

 

我們在問題發生的時候,如果想要解決問題,首先得要冷靜一點,沉得住氣;也就是唯有冷靜與沉得住氣,才能運用思想,發揮智慧,進而把問題化解掉。

 

人人皆有自我意識,是從小到大在世間的相對環境中成長的,有好的、壞的、正反等多層面的內容。自我意識的生起,無論是分別心而起,潛意識所發起,總少不了外在的人與事,即所謂的色塵緣境;依於這些,包括過去與現在,都有相互的因果關係,以及必然的因緣法則,是屬於循環不息的現象。

 

像雞與蛋的關係是一種「法」的現象,猶如種子與果實的關係;千萬不要在彼此之間尋找其最初是什麼?因為「法」的最初與最後,只是一種因的組合,果的顯現。因如雞卵,緣如雞母,因緣和合,卵成雞,雞生卵;無始以來,循環不息。若欲分別,暫取時空,立一單元;現前生滅,一個循環。如此類推,得知過去,比量未來;綜合三世,以至無始。所以,佛法是依因果關係,因緣法則的基本條件來說「法」是如何生起的,在唯識學的理論,謂之「種子生現行,現行熏種子」;或叫做相續不斷。

 

如果要使問題不發生,最好的辦法就是如何防患問題的發生;可是,製造問題的仍然是人,幾乎是無法避免的事;因此,佛法教我們,問題來了,不是一味地計較或執著,而是要去認識與瞭解。進一步必須於中有所發現,才能把握突破的機會。所以才說,觀行之時先要有止的工夫。

 

所謂止,就是靜止,在色法轉變成心法,接著五蘊的色蘊已經形成,在發動了感受的時候,首先建立起想與行之間的間隔,便即完成了「止」的工夫。

 

色法的形成來之於法塵,法塵又來之於色塵,所謂的色塵就是物質的本體,如形狀、顏色、聲音、氣體、五味、澀滑、軟硬、冷暖等,一切事物、道理和方法,都屬於色塵的範疇。

 

所謂法塵就是精神的作用,如事物與道理構成的意義,就像是一幢房屋,一部車子,一張信用卡,男人、女人、植物、礦物等,各具精神作用,都有其意義。

 

所謂色法就是人的心念,於物質的本體,精神的作用,發生正面或負面的關係,所涉及的因緣和因果之法。譬如聽到他人的一句話,話是聲音所顯,屬於色塵,聲音所表達的含意,屬於法塵;於是,心念相續而發生正面或負面的反應。心念的反應就是人的自我意識,意識的分別,肯定於不同的因緣,形成善不善的因果關係。(參考《禪的語絲》154~155頁)

 

所以,完成「止」的工夫,也就是想、行之間建立了間隔,那麼,於此間隔中,運用思想,發揮智慧,從計較和執著中,予以認識與瞭解,一定要有所發現;值此時刻,「觀」的修養一經展現,於行而認識而所得的機會,便是把握突破的最佳時期。這便是觀行先要止的道理。

 

《修行法要》中說:

止於一念:去研究、分析、認識。於心所生起的任何一個意念,無論是虛妄的、雜亂的、好的、壞的、善的、惡的等屬於感性的,都可以依止其間。

 

所謂研究,就是依止於一念之後,首先要研究這一念是什麼?待到確定了之後,次要的便是為什麼有這一念,這一念來自何處?雖然於研究過程中,難免都是自我意識,那並不要緊。

 

所謂分析,就是一念研究完成了,接著必須分析其中所有的內容,分析內容裡每一個因素,每一個分子,愈細膩愈好。

 

所謂認識,就是繁雜而粗細並具的內容,如所蒐集的資料,關係依止於一念中的,少不了有著太多相對或少分絕對的內容;於此資料中進一步瞭解,去分辨,並加以比較;把好的、與道相應的,與生死有關的保留起來,把壞的、與道不相應的,與生死無關的放棄,然後完成謹慎的選擇,如此才算真正的認識了,進而有所發現,才能提昇至「觀」,也就是觀照菩提的修養。

 

所謂觀照菩提,就是察覺、返照的工作。察覺就是於資料的比較之後,所選擇的結果,其成份難免是自我的,屬於主觀性的;因此,必須加以沙汰,以智慧發現所謂「好的」,亦即與道、與生死的利益之所在;如果毫無利益可言,則所起的一念,必須毅然放棄,像放棄於認識階段中那些壞的一樣。

 

如果,於覺之後,確定了是好的,與道是相應的,與生死是有關的,其利益是可信的,那末到此,必須進而去返照來自外在的塵境,由外入內,將心比心,自我檢討,察知「假若是我,又將如何?」結果必須是覺悟的,能突破自我意識,而完成覺道的果。

 

我們於業報顯現時,大多數不是怨天尤人,便是後悔莫及;然而,對所現業報不僅不能清除,反而因業報之顯,於抗拒時而隨業造作新業。因此,佛法提示我們,於迷惑之時,於其中如何覺悟?這「如何」便是「止、觀」之法,用於調適自我的意念,使其不會隨業造業,反而可以清淨諸業,而成就無上正等正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