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八章塵唾自污(下)

    「談到比較神秘一點的,因為是我加持過的。妳自己去拿?就等於五戒裡的盜戒一樣,自己去拿,沒有經過許可沒有效!不是妳的,對妳沒有幫助。」

  •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379期2022年8月

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八章塵唾自污(下)

/白雲老禪師

 

 

佛言:

惡人害賢者,猶仰天而唾,唾不至天,還從己墮。

逆風揚塵,塵不至彼,還坌己身。賢不可毀,禍必滅己。

 

 通常在家學佛的人,是由外而向內,出家則是由內而向外;為什麼有這種差別呢?因為在家,所處的社會環境人與事非常複雜,可以說已經有很多體驗與認識,只要再慢慢進入到內心世界去修養,所以是由外向內的。出家呢?對社會的一切都比較陌生,沒有經驗,內在如果沒有修養,對外也沒有辦法,所以先要從內在做起,面對外面的時候,就能做得了主。

 有一則老和尚跟小沙彌的故事:小沙彌跟老和尚在山上待了很多年,從來沒有下過山,老和尚也教了他很多的道理方法去修養。有一天老和尚說:「今天帶你到城裡去走一走,看看你的修養到什麼程度?」結果到了城市,小沙彌什麼都不懂,這是什麼?這是什麼……都不知道。每一樣都問老和尚,老和尚就一樣一樣告訴他:這是什麼、那是什麼……。

 等城裡玩完了回到寺院,老和尚就問小沙彌:「今天到城裡你最喜歡的是什麼?」小沙彌說他最喜歡的是老虎。為什麼最喜歡的是老虎?因為小沙彌什麼都不知道,什麼都不會,看了一個很漂亮的女的,問老和尚:「那是什麼?」老和尚說:「是老虎。」結果回去他最喜歡的是老虎。這叫做什麼?叫做人性,也叫做業;這不是對與錯的問題。

 就是我剛剛講的:出家是由內在的修養著手,再面對外在;在家的呢?因外在的接觸太多,已經不稀奇,所以進入到內在去修養。談修養:出家的從內在下工夫,我經常強調所謂五蘊的問題,因為五蘊就是內在的修養問題。談身口、談意,意就是內在的問題,也就是跟五蘊有密切的關係。

 可是不要搞錯了,身口意的「意」並不是五蘊,五蘊中間是想,不是意。五蘊之前有一個意,這意就是由色塵到法塵到色法,完成的色法,此時是在「意」的階段。進入色法,然後色跟心相應,就是跟五蘊的色相應,就完成了五蘊的第一個色蘊。

 談「色即是空」,很多人把這個「色」當成色塵或是法塵,把它當成外面的物質體了。五蘊的色是因外面的色顯現法以後,才有五蘊的「色」。外面的色塵緣境成為誘因,引發起來的「色」,這個色是五蘊的「色」,不是物質體,是由物質現象轉變為精神現象的,然後才會有感受、有想法、有作為,才會確定什麼。

 談想、行之間的間隔問題,就是在這上面的修養問題;因為想、行之間建立起間隔,「想一想,不要馬上做,空間愈大,發揮的機會就愈多」;人,遇著緣境,能夠馬上顯現出來的有限,多想一想就會想到更多。

 五蘊,以概念來講,就是「自我」。講「五蘊即我」,就是說五蘊就是那個我。而這個我,可以像業的我,就是身口意的造作,依於一般人的現象而完成的「我」。想、行之間如果能夠建立起間隔,憑自己的知識經驗去利用這間隔,怎樣去做調整,才是修養的空間。

 再看止觀,談「止於一念」,就是在想上面,一旦發起不要馬上去行,要去觀照菩提,這個觀照菩提,就是在想與行中間去運用思想。「止於一念」,不是傻傻地或拼命在意念上鑽牛角尖,那鑽不出道理來的。必須要用觀照的功夫,去深入的探討,探討之後還要返照;返照什麼?所得到的可信度、可靠性,有多少?

 為什麼我特別強調要學止觀?學止觀,運用在五蘊上面,就是在想行之間建立起一個間隔,利用這個間隔,運用既有的知識經驗,在這中間去調理。唯有不斷地、恆久地去做,有一天遇著什麼事,就很容易表現出修養。絕不是說:「欸,止觀我也會!五蘊,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,我也會!」

 就像過去有位比丘跟我學密宗,咒語他會念了,手印也會結,觀想他也知道,可是從來不去做,他沒有實際地去經驗。這種實際的經驗,就是去慢慢地修養。打開《梵密之鑰》裡面都有,都會念,也會做,有什麼用?沒有用!因為有沒有修養?很容易表現出他的一種功德力。

 有位信徒,她先生住醫院開刀,開了刀以後非常疼,醫生都沒有辦法,疼得非常厲害,她就自作聰明跑到講堂拿觀音靈感真言燒了給他吃,沒有用。結果找我:「師父怎麼辦?我看他疼得那麼可憐。」我就跟她講:「到講堂去拿幾張觀音靈感真言,……這麼去做。」

 她說:「我已經做過了!」我說:「不是我教妳去做的方法,妳做了沒有用。妳以為好像是感冒藥,萬靈丹、抗生素?現在告訴妳,同樣的方法,同樣去做就有效!為什麼?談到比較神秘一點的,因為是我加持過的。妳自己去拿?就等於五戒裡的盜戒一樣,自己去拿,沒有經過許可沒有效!不是妳的,對妳沒有幫助。」

 結果她拿回去,給她先生一吃,再也不疼了。她回過頭來問我:「師父,這是什麼道理?一定要經過你許可?」我就跟她講了很自傲的話,我說:「那就是修養。」其實「修養」,不是我講的那句話,而是那個東西曾經經過我「修養」。所以有很多事,不要以為一看:「欸,這麼做我也會!」

 像在社會上,從事什麼行業,比如買股票好了;大家都買,最近呢?從八千四百多,跌到五千零,是不是這些人都賠了呢?還是有很多人賺錢。即使散戶,本身在這方面,除了專業、思考的周詳、還有很多經驗,還是賺錢。買股票不是有個口訣嗎?「逢低買進,逢高就拋出」,如果照這口訣去做,不賠本才怪。

 看看大財團,因為股票跌,他們的財產最多的少了四千多億,還有兩千多億、一千多億的,至於幾百萬的根本沒有辦法計算,連財政部長、財經專家的財產都少了二千多萬;這些說明什麼?某些事情,並不因你是專業你真的就行;有的在理論上,的確頭頭是道,面對實務問題,就像我是學無線電一樣,我學無線電只會講原理,我也不會修收音機;因為理論跟實務,在現實生活中是分開的,懂得實務的人,不一定真正懂得理論,如果這兩者都懂得的話,才談得上是專業。

 佛法也是如此,理論就是道理,實務就是方法,兩者能夠配合,才能顯現修養。很多營養專家,結果他是營養不良。為什麼?太執著於某些營養,沒考慮每個人的消化系統的問題。因為關係到消化、吸收的問題,並不表示吃了什麼就有什麼營養。在軍中我有個同事,瘦瘦的,那時候,牛奶是配發的,不要錢的,早期很流行牛奶沖雞蛋,只要自己買雞蛋就可以。那個同事,別人吃都很好,他一吃就拉肚子,可是愈拉就愈吃,他不相信,別人吃了都沒有事,而他就這個樣,最後拉出毛病來,醫生說:「不要再吃了,因為你的腸胃不適合。」

 我常談營養上的問題,如喝牛奶,只是猛喝牛奶,沒有太大的效果,也要曬太陽,它的效果就完全不同了。尤其出家人,千萬不要有那種觀念:「世俗的一切都不要管它了!好好的念經、打坐、念佛就好了。」不要忘了我們還是人,是人必須要有健康的身體,才好修行。要健康的身體,關係到營養方面要有知見,就知道怎麼去照顧自己,身體都搞不好,怎麼修行?拿著念珠就打瞌睡,盤著腿只想睡覺,有什麼用?

 只是口中談什麼修養不夠,「修養」,究竟什麼才是要修養的?我可以肯定的說:「知識經驗愈豐富,表現的修養就愈高;知識經驗愈貧乏,沒有機會表現出什麼修養來。」常常有很多人問我:老師父,能不能告訴我們養生之道?我說:我告訴你也沒有用!他說:給我們做參考!我說:參考都沒有用。為什麼?我睡覺沒有一定的時間,累了才睡,醒了就起來做事,不累我就不睡,你做得到嗎?你的工作和環境也不容許。生活裡,我就中午吃一頓,有事的話,早上喝點牛奶;要是晚上上課,可能也會喝點牛奶,如果跟我一樣的話,肯定會營養不良。

 現在談素食營養的問題,叫什麼?蛋奶素食。這名稱不曉得誰發明的?奶就是牛奶,說吃素食的要增加點牛奶,什麼人說過牛奶是葷的?可見談蛋奶素食的人,本身就不懂得什麼食品是屬於葷的。喝牛奶、喝羊奶,跟吃媽媽的奶有什麼差別?佛教是講究不傷害牠的生命而得到的,都可以吃;如果一定要傷害牠的生命而去取得的,就不可以。

 說起來,只有中國是完全素食主義者,南傳的佛教,像泰國,出家人出去托缽,人家供養什麼吃什麼。我記得大概四十多年前,有歌星到泰國去表演,一回來上電視,主持人問他:「你在泰國見到最稀奇的是什麼事?」他說:「就是泰國和尚吃肉。」因為他沒有知識經驗,認為是最稀奇的事,這都是知識經驗不夠。所以我剛剛說:知識經驗愈豐富,對修養愈好。

 我談的知識經驗不完全指正面的,負面的同樣是知識經驗;正面的可以拿來學習,負面的也可以做參考。譬如做善事,當你看見一個人躲在馬路邊在發抖,眼淚鼻涕一直流。你說「這個人好可憐!我做善事,拿些錢給他」,說不定你做的就是惡事。因為你沒有這種知識經驗,很可能那個人是嗑藥,打嗎啡……,或吸食毒品,他的癮犯了,你以為他生病,給他錢再去買,那不是善事。

 如果有這些知識經驗,就不會去做表面看起來是善,其實是不好的事。所以知識經驗是很重要的課題,不管正面的、負面的,都要時時刻刻看它、聽它、想它,怎樣去調整它,而從中間去加以整理,最後把這些知識經驗轉變為自己的,就是你的修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