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潛出處:雲語書摘期數:381期2022年10月
甚至於對方不能遏止時,不妨心生歡喜,語言謙恭,自認錯了,請求原諒,坦然的承受下來;如此,可以「諸業隨緣了,不再造新殃」。
你我他,眾生都擁有ㄧ個我;依於眾生皆有「佛性」的理念,若能把握ㄧ個可以生起變化和作用的「我」,刻意地加以調整,也就是修養;從業我中發現道我,依道而立願,這是必須經歷的過程;或者說業我、道我、願我,皆隨「力用」而成就。
若以十法界眾生來說,「我」的內涵是有差異的,如:
業力所使,依貪、瞋、癡造作善、惡、無記等業,分別有天、人、畜生、鬼、地獄等五趣,加上阿修羅為六道,即成六法界眾生。
道力所使,依戒、定、慧三學的修養,證得聲聞、緣覺、菩薩的階位,是為三法界眾生。
願力所使,等覺之最,入達明慧圓覺殊勝微妙境地,證得唯一佛陀位,是一乘佛法界,亦即願力世界的教主。
可知,學佛行者是淨業行人,是修道的人,而學佛成道,乃能建立願力世界。因此,「我」的展現,非只是因「業」而有,被業力所束縛,以至不得自在;而是應該把握眾生皆有覺悟的本能,若能做到「業」盡以至清淨;然而業要盡,必須於業中見「道」,所生的業才能消失。所謂「諸業隨緣了」,就是凡一切善、惡因緣際遇,發生在自己的面前,必須不諍辯,不煩惱,要歡歡喜喜的承受,甚至於感報時,行懺悔、自責,請求原諒,那麼結果不僅可以消業,且不會再造新業。
例如修行者在某個環境中,自己毫不知起因,忽然莫名被他人所辱,給予嚴苛責備時,首先要把思想冷靜下來,不要被對方的言語行動所影響,平心靜氣的清淨自己的意念;如果對方所言是屬實,那麼應該認錯道歉;如果是誤會,可以好言解釋;如果是故意傷害,無理取鬧,則不妨默然承受;甚至於對方不能遏止時,不妨心生歡喜,語言謙恭,自認錯了,請求原諒,坦然的承受下來;如此,可以「諸業隨緣了,不再造新殃」。
若能如是行道,即有見道的機會,進而精進見道的修養,久而久之,則可以成道;如同聚沙可以成塔,則必須精進工作,不斷地收集沙子,具足了沙的數量,則成塔將可以顯現。因此,學佛行者以「淨業」為課題,凡所有起心動念,切莫畏懼業,既知業中有道,就必須於業中顯現道。然見道如同積沙,絕不是見道即是成道;如同球的圓形,不可只取片圓,唯有累積各種不同的平面的片圓,才能組合成如球般的總體渾圓,無論從任何角度察看,已沒有任何的缺失,才能於覺的圓滿,完成了究竟的妙圓,則可以稱為成道之最,此乃佛陀境地。
故知,業力所成的業我,雖然覺知修養有道,累積道力而成道我;而學佛行者必須依教如法,行於正道;方能圓證聲聞與菩薩的果位,以至無上極至的佛陀尊位。例如:
聲聞乘行者 修行四聖諦,八正道法而證得,成就的層次有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、阿羅漢等三向一果。
菩薩乘行者發起大心,修行六波羅蜜法、四無量心而證得,成就的層次有十個階位;十個階位又分為三個層次,自初地至四地屬於變化位,從五地至七地屬於提昇位,八地至十地則是增上位,圓成等覺菩薩。
唯一佛乘是歷經菩薩的行修,證得八地以上的殊勝位;坦露般若的無生寂滅境界,則圓明妙覺的佛陀果位成就了。
總之,色身即業我之身,法身乃道我之體;可以肯定煩惱是業我,若要莫使隨業造作 ,不被緣境迷惑,而求得解脫自在,就必須面對煩惱,於煩惱中顯現菩提。而解脫之道在戒、定、慧三無漏學的修習。例如:
戒在不犯,於身口意的防禁,維護色身,莫使隨業造作,進而入於清淨、莊嚴、淡泊。
定在不亂,修養法身,勿為緣境迷惑;能止於散亂,觀照菩提,入三摩缽提,調適五蘊。
慧在不癡迷,修行八正道、七覺支、六波羅蜜法,成就慈悲喜捨的心性;轉業成道,求得解脫自在。
《正法念處經偈釋》99頁:「戒定慧是學佛的三大中心課題,初學,可以調適身口意,遠諸造作之業;深入,可以突破自我的計較和執著,建立正知正見;增上學,可以清淨道業,饒益眾生。但是,最後:入正等覺而圓滿無學,方稱學佛的究竟。」
上白下雲老禪師常提醒我們:「學佛之人,要時刻照顧起心動念,維護起心動念。」基於心念的起動,會肯定身行、口語的作為,而作為的動力即在意;如果,意緣清淨,那麼身口亦即清淨,而意的主宰在心,故知利害的關鍵在心念起動的導引,是關係外在的色塵緣境,彼此相應時,肯定會生起分別心,而且總不捨自我意識;但是,若能提起正念,不止於計較,而更願意去認識、了解的話,肯定會發現許多意想不到的事與理;那麼,便會有所覺悟,而覺悟的行者,才能具備幫助他人的美德。因為覺悟的價值是饒益他人,利樂群命。(《白雲深處》〈業力、道力、願力〉)274~277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