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潛出處:雲語書摘期數:384期2023年1、2月合刊
把握時間,利用空間,是珍惜「慧命」最好的方法;同時,也是發揮「生命」價值最可靠的行為。
雲語書摘 慧命與生命
/潛
所謂慧,一般用詞的習慣,把智與慧合併使用,但在佛法中,二者是分開的;因為智與慧的含義有差異:
智的梵語音譯是闍那,義為知識和經驗的累積。
慧的梵語音譯是般若,慧要以智為基礎,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,使其發揮有饒益性的價值,便是慧。
《禪的語絲》329則,謂:
生的命脈,在時空的因緣之中:
有時候像山林,充滿了原始的神秘。
有時候像河,坦露了現實的利益。
有時候像湖海,蘊藏了企冀的珍寶。
有時候像巖谷,展現了莫測的希望。
因此,生命的旅程中,才會發生七情六感,形成五欲八風。
心意識是每一個「我」在生命變化過程中,是發生作用的原動力,而喜、怒、憂、懼、愛、憎、欲七類情識,即是生命發生作用後必然的現象;而生命的架構,總不離喜、怒、憂、懼、愛、憎、欲的情識表現,無論是男,是女,是老,是少,乃至智愚、貴賤等,幾乎很難找出例外。這七類情識究竟代表了一些什麼?試說如下:
1、喜:是屬於順心如意的人與事,攝取了滿足的喜悅之感。
2、怒:是違逆了心意,自認為受到傷害,發動不能容忍的反應。
3、憂:是心念中負荷了煩惱的人與事,或是編製了一些急待解開的結。
4、懼:是言行中有虧於人,心念裡不能落實,使得身心失去了安穩。
5、愛:乃於聲色中被迷惑,而陷溺不能轉移,以至強烈的自我意識淹沒了一切。
6、憎:是因為愛而生恨,恨的表徵就是憎,正是另一種自我意識的抬頭。
7、欲:是希望與理想形成的假相,感性與理性失去平衡,把自我投入了渴求之中。
上述的七類情識,可以說是人性的情識作用,也是完成生命架構的素材,像房屋的架構一般,有沙石、鋼筋、水泥、板模、水等材料;基於這事實,佛法中提出許多的道理和方法,告訴我們如何面對事實,去認識、了解,於中有所發現,進而突破,務期使七類中的任何一類情識發生時,不讓生命遭受孤立的危機,甚至於己於他皆不受到傷害。
所以,學佛即在學智慧,而且是突破世俗的相對,能夠化解問題,遠諸煩惱,具足覺悟的能力。已知智是知識與經驗的累積,是從學習中得來的,但得來之後,必須加以整理,整理的方法是比較和選擇;經過選擇所得,並不一定可靠,必須再予以比較,再選擇;如此周而復始,運作於不同的時空,不同的知識經驗,終了才稱得上是消化了的,才是屬於自己的智。
慧是以智為基礎,是智的力用,藉一切智、道種智、一切種智的素材,運作於人與事所發生的問題,促使發揮饒益的效用。
所以佛法中所說的智,不是世俗的聰明,雖然聰明也是從知識經驗顯現,可是聰明往往會有負面,有傷害,而最大的差別,就是智的缺失最少,是能使人得到利益的。《佛法要義》中談到三種智:
1、一切智:是以世間凡所有的一切知識經驗,是關係到人與事、事與理相互之間所產生的一些知識經驗,是普遍性的一切知識經驗。
2、道種智:就是專門性的知識經驗,是必須親身體驗所完成的,而一切智不一定要實際體驗中完成。
3、一切種智:是屬於佛法方面的範疇,是來自一切智和道種智加以認識、了解,從中去發現它的正負、對錯、圓缺等相對中,取其正、對、圓,而所完成的知識經驗,才叫一切種智。
可知一切智和道種智,就是世間的一切知識經驗,而一切種智是出離、突破了世間的知識經驗。如佛陀的智,是以一切種智來說,因佛陀未出家前是位太是在世間的環境裡活躍,所吸收的是一切智和道種智,直到雪山苦行六年,其中作過許多的思考,最後捨棄苦行,認為苦行不究竟;然後在菩提樹下再作思惟,再作整理,把一切智和道種智從中去認識、了解,而發現其中的道理,是佛陀親身體驗、修養所完的,叫做一切種智。
總之,智是慧的條件,慧是智的功能,如果知識經驗愈豐富,那麼事理的揀擇就愈臻理想;而佛陀的智慧,是肯定性的圓滿無缺。
《老禪師的話》〈慧命與生命〉一文中說:
把握時間,利用空間,是珍惜「慧命」最好的方法;同時,也是發揮「生命」價值最可靠的行為。
......
累積如聚沙成塔,卻必須要有沙可聚。
於時間中,把握每一個現在。
於空間中,利用是每一個點滴。
若能如是,畢生可以擁有慧命,更不浪費生命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