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說四十二章經 捨愛得道

    這裡所談的愛,不是情愛的愛,是愛好的愛,就是喜歡的意思。這裡談的「欲」,是比較廣闊的說法,不是狹義的色欲,不是那麼單純,它也是比較廣泛的意思,就是人的需求,人的願望,或理想、希望,都包括在內。

  •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389期2023年07月

佛說四十二章經 捨愛得道
/白雲老禪師

 

第十六章 捨愛得道

佛言:人懷愛欲,不見道者,譬如澄水,致手攪之,眾人共臨,無有睹其影者。人以愛欲交錯,心中濁興,故不見道。汝等沙門,當捨愛欲,愛欲垢盡,道可見矣!

 

第十六章的重點,是「愛欲」的問題。這裡所談的愛,不是情愛的愛,是愛好的愛,就是喜歡的意思。這裡談的「欲」,是比較廣闊的說法,不是狹義的色欲,不是那麼單純,它也是比較廣泛的意思,就是人的需求,人的願望,或理想、希望,都包括在內。

 

千萬不要把愛跟欲這兩個字看得太窄,在經典上說,人的愛,因為喜歡的太多、貪求的太多,往往自己就會做出很多的事情,以佛法來講都是造作的行為。這些造作的行為,當然在世間法上,也分別有好的、壞的、不好不壞的。

 

在此有個比喻:人的愛欲,這一種心態、行為,就像一缸水,本來是很清淨的,而且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,但是因為愛欲的關係,就把這水拼命地攪、攪,攪混了,攪混了以後呢?自己也看不清自己,誰也沒有辦法看清楚誰;結論就是說:可見愛欲太複雜,太多,就好像攪混的水。如果能夠把因為愛欲而造成不清楚的、叫人家迷惑的、會產生無明的、會成為煩惱的種種現象,假使能去掉,那麼道就可以顯現出來了,這是結論。

 

可是這幾句話,很難去理解,究竟佛陀在說什麼!先從「愛」去看:剛剛我說過,愛不是狹義的,它是廣泛的,是以喜好、滿足種種的現象,也可以說是情感的變化而生起的作用;情感上有什麼樣的變化,就會有什麼樣的作用。

 

譬如這些年來,尤其剛剛開放可以去大陸的時候,幾乎從台灣去大陸的觀光團,都叫做採購團;不管是什麼,因為便宜都拼命的買,認為是古董,是有價值的,是大陸的東西,把那些買回來之後,變成不曉得怎麼辦,為什麼呢?買時價錢並不貴,可是家庭的空間很小。

 

據我所知道的,在七十八年,到八十年這兩年,甚至八十年初還有這種現象--很多家庭的房間、臥室、客廳,甚至廚房,到處擺滿了這些東西,擺到沒有地方擺了,就擺在樓梯的兩邊,或靠牆壁邊,人走路都要特別小心;一不小心,不是踢到罈子,就是踢到罐子。買回來都是瓶瓶罐罐之類的,滿屋子幾乎都是。這是一種什麼現象呢?就是所謂,因為愛而去搜購的現象。

 

本來家庭乾乾淨淨,空間也很大,住得很舒服,因為愛而拼命搜購,以至擺得滿屋子都是。的確有許多家庭不小心,說不定身體或衣服就會碰到東西倒下來;最近幾年比較改善了,也不曉得是怎麼消化了?可能是假冒、妨冒古董的事情漸漸為人所知,知道是假的,不值錢,慢慢就不太在乎了。

 

人常常會有這種心態,在台灣百貨公司打折,文宣說跳樓犧牲大減價。「跳樓」是什麼意思?就是不要命了,能賣掉就好。事實上,買的人以為都佔了便宜,如果百貨公司是真正跳樓大拍賣,有多少錢好賠的?經常大拍賣的地方,從年頭拍賣到年尾,利用任何一個紀念日都可以跳樓大拍賣,很多人以為只有三折五折,平常這個多貴!

 

我所認識的人在百貨公司,買了皮夾克,特別為大兒子買的,不錯,名牌,而且認為非常好,認為在百貨公司沒有二手貨,都是全新的。剛好那天我去他家裡,他拿給我看,我說你什麼地方都不要看,你把兩邊的口袋翻過來看看;因為皮夾克的口袋裡面,也有一片皮,只要你穿皮夾克,通常會有一個毛病,手往口袋裡面放,我說你看那個皮表跟口袋裡面的皮,如果是一樣的,就是新的。

 

結果打開一看,完全不是那回事,因為外表是可以重處理的,以現在的技術,處理後像新的一樣,可是裡面如果要用那種方式處理,就會影響到其他或毛的,或絨的、布的,會影響那些東西。他才知道,原來買的是二手衣。有很多人,只是因為自己愛、喜歡,這便宜,這個好就買。常常有很多人,家裡櫥櫃一打開,那個碗什麼康熙、乾隆,甚至還有宋代的。

 

大家都知道,我有個寶貝室,最貴的沒有價錢,我買一個相同,看起來一模一樣的,花一塊錢、兩塊錢買的。如果把真的、假的放在一起,每個人都是選最便宜的,不選那個最貴的,是什麼意思呢?就是被自己的眼睛給迷惑了,因為自己的眼睛看了就喜歡。其實人與人之間,人與事之間都是這種現象。

 

說喜愛,有時候喜愛是會受罪的!活受罪,怎麼說呢?譬如:有的人喜歡吃辣椒,我以前講過,有位外單的沙彌,在古嚴寺吃飯的時候,我都會有一碟辣椒,一條一條的青辣椒佐飯。他本來坐在另一邊,我說你過來,我問他喜不喜歡吃辣椒?他說非常喜歡,他到我的旁邊,我說你喜歡吃就自己夾。真正說青的辣椒,如果不是很有吃辣椒經驗的人,可能吃到的是最辣的。他說喜歡,就夾了一條很長、很大的放在嘴裡面嚼開了。我說辣不辣?他說不辣,可是眼淚都冒出來了。這是什麼?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。有時是跟錢過不去,有的是跟自己的身體過不去,有的是跟自己某些地方過不去。

 

我不是說喜歡,而造成的愛是不好,那倒不是,而是要考慮到,究竟對你有什麼幫助?後果可能是什麼?不能不考慮。如果只是因為喜歡而活受罪,跟自己過不去,不叫做喜歡,只是暫時的滿足而已。後果呢?承受不了。這裡只是講點概念,所謂偏愛、偏好、喜歡這一類的。可是因為有愛,所以就會產生欲望。「欲」就是一種欲望,人的欲望是很難滿足的。真正講中國字的「慾」,是三個字湊起來的,一個山谷的谷、一個欠缺的欠、下面一個心,說人的慾望,像山谷一樣永遠填不滿。可以說人的確是如此。

 

不要說別的,當自己處在某種受限制的環境,還會去爭取比較能滿足自己欲望的;如果環境好一點呢?還是不會滿足,還是要爭取更好一點的。譬如:「我付不起,拿不出這麼多來」的這種現象的話,有時候,真的會產生「沒有意思」的想法。常常在聊天,不也會有這種現象嗎?「這個東西,是哪個國家進口的?味道怎麼樣?」沒有吃過的人:「欸,我來試試看。」

 

吃過的人會搖搖頭:「啊,我早就吃過了!」為什麼?已經曾經滿足過這一點的欲望;從來沒有接觸過的,就會好奇,人本來就是如此;因為人本來會有愛、有欲,所以佛陀才會提出這些問題來。並不是否定愛、欲,或說都是不好的,只是說要考慮,當你去追求、得到之後,結果會怎樣?如果這中間有傷害,有後遺症,就表示做錯了。

 

這並不是說,人不要有愛、不要有欲。人如果完全沒有愛、沒有欲,這個人是個死人。只要是活著的人,不可能沒有這些。所以有時,不太瞭解佛陀說的經文,究竟說什麼?就以自我意識,譬如前面談到斷欲的問題,就認為是要斷除我們的欲,如果把欲望當成是不好的,所以我要斷除,就變成我一下就要這樣做的偏激。

 

佛陀從來不說這些不講道理的話,他是專門講道理的,講出很多道理,來幫助你去認識、去瞭解,怎樣使自己過得更安好,更健康,而最後的確能得到利益。就像煩惱,釋迦牟尼佛從來沒有否定過煩惱。只是講很多的道理,讓人們去認識煩惱、瞭解煩惱、化解煩惱。可是一般人不瞭解佛陀的意思,就認為這個不好,就不要。

 

譬如有人的確是從事殺生的行業,他們也有心想學佛,甚至想皈依三寶,佛教界部分的人還會拒絕他們,認為你在殺生,不夠資格,如果要想皈依、要想學佛,先得要放棄殺生的行業。這是很不正確的說法,為什麼?因為他從事這個行業已久,依賴這個生活,一下叫他完全放棄掉,怎麼生活?他還要不要過日子?是不是因為學佛,我就有飯吃了?因為皈依,我就肚子不餓了?

 

這就是平常講的:「拒人於千里之外」。何況佛法裡提到,要跟人家結善緣,要幫助人家種善根,更何況他是自己主動提出來的,如果說得比較過分一點,這是不慈悲的行為。真正有慈悲修養的菩薩心腸,不會這麼講。懂得佛陀的道理方法,更不會這麼講,只會告訴他:「你這種行業的確不好,慢慢想辦法改行,慢慢轉變自己的工作。」

 

要給人家時間,給人家機會,不能連給人家的機會都扼殺,連時間都不給。說「度人」,不要誤會了,度人不是說你引他進門,皈依三寶就叫度人。真正的度人,「度」的法義就是幫助人家離苦得樂。絕不能說,他現在處的環境不好,就硬要他擺脫這種環境,一下去改變,那他連機會都沒有。

 

要幫助他離苦得樂,也並不是拿錢,叫他不要幹這一行了,換一個行業。如果真正做得到,我也贊成。叫他不要從事殺業了,給他一筆錢,至少就可以改行,但做得到嗎?即使對某個人做得到,但十個、百個,這個社會有多少這樣的行業、這樣的工作,都能做得到嗎?何況還有其他不同的宗教,他們並不在意所謂殺生的行為。

 

所以這不是佛法裡面,比較理想的行為。再看另一件事:很多有名位、有錢的人不敢信佛教,為什麼?信佛教,看見出家人就要磕頭,就要跪拜。不錯,禮敬三寶,經典上也有這種說法。可是經典上禮敬三寶,並不是這麼解釋的。

 

頭一個先要考慮,我現的是出家相,是僧寶之相,本身有沒有具備這樣的道德修養?如果只是換了衣服,把頭髮剃掉,大刺刺地坐在那裡,受人家三拜或者一拜,憑什麼?難道心裡面一點點惶恐心都沒有?在戒壇法師教戒子:有人見著你,他跟你講頂禮三拜,你要謙虛一點,回答他一拜。不要讓他給你拜三拜!前面兩拜,可以說是禮佛、禮法,後面這一拜是拜你的,你拿什麼東西給人家?再說禮敬三寶,這種禮的行儀,也是有場地的,有內涵的。在什麼時候禮?譬如要求法,的確要用很虔誠謙虛的態度五體投地,向他頂禮求法。

 

可是這個並不是在大馬路,或房間,或客廳,求法不是那麼容易的,它的環境是要在很莊嚴的地方。如果在某種環境必須要頂禮,那都是在有佛菩薩的地方。

所謂有佛菩薩,是有這些表相的,如泥塑的、木雕的、紙畫的,要有這些像在那裡,為什麼?在禮敬三寶裡面,還有一種叫做十方三寶,不是拜你一個,他禮敬的是十方三世一切佛法僧。所以不要把愛跟欲只是擺在物質上面,或擺在某些人與事上面。剛剛講的這一些,很容易忽略,因處在出家人的身分,認為是理所當然。

 

就像受供養一樣,只要顯沙彌、沙彌尼相,就可以受供養,可是不要以為是理所當然。千佛山門下,食存五觀裡有一個字,我給它改過來,有一句「應受此食」,好像是應該來承受這種供養,我認為太驕傲了,我給它改為「可受此食」。大家在受供養時,都會念到這個字,為什麼呢?為了維護色身,我可以受這個供養。因為「食存五觀」並不是佛說的,這是後期人寫出來的。

 

我提出來的一些做法,常會惹來一些人的,可以說是謾罵。常常有人說:那個老和尚!隨便改一些經文。就像食存五觀,明明寫了是「應」受此食,他就偏要改「可」受此食;那不是經文呢!再說,就是翻成中文的經文,如果不懂得梵文的本義,很多經文不一定符合原來梵文的內容。

 

像我們常念的阿彌陀佛的「阿」字。其實阿字在梵文中,有四種不同的情況。平常使用到的,至少有兩種:一種是唸ㄚ,一種是唸ㄛ。唸ㄚ就是它裡面的涵義,沒有「無」的意思;如果涉及到有「無」的意思,就一定要唸ㄛ。譬如:「阿耨多羅」,阿是「無」的意思,耨多羅是「上」,這裡面有「無」。「阿彌陀」佛,是無量壽、無量光,阿也是「無」的意思,所以這裡都要唸ㄛ。

 

但是阿難,如果唸阿(ㄛ)難,沒有人願意接受,正確的要唸阿(ㄚ)難,因為阿難的意思沒有無,阿難是慶喜的意思,或叫做喜慶都可以。有的人本身並不懂得梵文的本義,就會依他的意思來唸,不照他的意思唸,他還會嚇唬你,為什麼?不這麼唸,將來會受不好的果報;這自己已經造成了毀謗,毀謗佛法了。

 

都是個人的自我意識,這種自我意識,是依於自己的教育和知識經驗所具備智慧的說法。說法不是那麼容易,尤其常常說到很多道理,當別人要問的時候,就說:不要問那麼多,就照這麼做就好了。這個叫做不講道理,我一直強調的,就是沒有不講道理的佛法。

 

所以不要看一個愛字,很多人不管是哪一方面的愛,自己造成很多的業作,一般就是說造業,自己還不知道,久而久之,就會變成一種欲望,這種欲望包含了有誑惑、狂亂、自大,什麼都會發生。

 

佛陀是說:這種愛跟欲,會產生很多不好的後果,要怎樣慢慢去清淨它!唯有讓它慢慢清淨,對這些不管是道理的、方法的,以及世間的種種,才能看得清楚;否則,還是處在無明煩惱中自己不覺得,處在無明煩惱中間,自己還不覺得,才是最悲哀的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