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390期2023年08月
在客堂裡什麼都可以問,什麼都可以談,甚至於聊天喝茶都可以。可是方丈寮──方丈坐的地方稱為「法座」,只談法不談世間的事。
《金剛經研討》
/白雲老禪師
接上期:
在客堂裡什麼都可以問,什麼都可以談,甚至於聊天喝茶都可以。可是方丈寮──方丈坐的地方稱為「法座」,只談法不談世間的事。所以為什麼要先跟侍者說明白,你要幹什麼?其實在關廟菩提寺方丈寮有這種設施,有方丈打坐的地方──法座,也有客廳,可是這種都用不上。因為現在求的是世法,不是佛法!
希有!世尊。
這是稱讚詞,就是「希有難得」的意思。為什麼要稱釋迦牟尼佛為世尊,其他的佛可不可以稱為世尊?其實都可以!釋迦牟尼佛這個世尊的「世」是娑婆世界的「世」。如果其他的佛呢?看是什麼樣的佛果?阿彌陀佛,是西方極樂世界的「世」,所以世尊的「世」,是指那一個國土的環境來說。在那個國土,是為那一個國土的世間所尊重的。這裡的世尊肯定是釋迦牟尼佛為這一個娑婆世界所尊重的。因為每一佛都有他的願力世界,釋迦牟尼佛的願力世界,是以娑婆世界為主。其他的佛世界,事實上也是度眾生,只是眾生的成分不一樣。
前面講世尊,後面接著又講如來,最簡單的說法:「如來就是佛,佛就是如來。」在《法華經》裡面有「十如來」,十如來的涵義,「如來」來說是什麼意思呢?「如」是依於他的願、依於他修行的成果;如此的來,同樣如此的去,後面呢?就會來來去去永不休息;也就是依於他的修養,依於他度眾生的願。為什麼要講度眾生的願?釋迦牟尼佛入滅了,有時,不是也唱南無釋迦牟尼如來?其實「佛」稱呼是一樣,只是「如來」可以表明裡面很多的一些內容,「佛」是一個覺者──圓滿的覺者。十種如來──如果參加早晚課,都會念「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…」等這十個名字。這十個名號,是說明如來這一種「如」,本身的修養智慧,度眾生的願力是如此的來,一旦依於他的願,某一些時間空間完成之後,他又如此的去。這個「去」去哪裡?要瞭解娑婆世界的佛或如來,並沒有離於娑婆世界,就好像釋迦牟尼佛入滅了,色身是入滅了,其實法身沒有入滅。法身在哪裡?就是他留下來的八千多卷經典。
有時候,把這個色身、法身看得太簡單;以色身而言當然誰都知道,可是以法身而言,有很多認為我學佛法就成就了法身,沒有那麼簡單!有的又把它看得太高,其實也沒有那麼高!不要等到死了,燒出舍利來了,或者是肉身菩薩,才叫法身!法身就是依於釋迦牟尼佛的道理方法,照著去學習,有釋迦牟尼佛一樣的智慧,成佛了,這是要把握的一個大前提。可是也不一定要到達那種境界,也絕不是自認為有學佛,已經得到了八萬四千法門,或者已經修到了一門深入,認為可以分身、發光,好像智慧很高,不是這種自以為是的法,而是要依教如法修養成就。成分高下不是太大的問題,在一個前提之下,是要依佛陀所教,如佛陀之法,也就是依教如法所得到的法,並不一定要死了以後才叫做法身!
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留下那麼多的道理方法,稱之為法身?因為釋迦牟尼佛是已成就的佛,他已經圓滿成就了,我們是學佛的修行者。所以,可以講釋迦牟尼佛入滅,是色身入滅了,人活著的時候,不管學到了多少、修養了多少,色、法二身都是存在的。佛陀在世的時候,是不是也是如此呢?也是如此!所以大家不要把佛當成神,佛是人!釋迦牟尼佛有父親、母親,在哪裡出世?是什麼樣的情況?告訴我們,他是一個「人」在世的時候,他已經證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,完成了佛果。是一個什麼境界呢?也就是他的覺悟,達到了圓滿的境界,他得到的結果是圓滿的智慧,這樣說是如來,或是佛。
如來善護念諸菩薩,善付囑諸菩薩。
一般解釋善是好的意思,護是維護,念是講意念。 「諸菩薩」稍許說明一下;「菩薩」是梵語,意思是犁頭,指犁前面那塊三角鐵。在中國用字講究簡潔,常喜歡用簡單的方式說,菩薩完整的名詞是「菩提薩埵」,只叫菩薩,的確有它的錯誤。菩提薩埵是個譯音,用中國的音翻成一個近似的音,原來梵文的音是「摩地薩怛婆」。
「善付囑」,付是交付,囑是囑託。菩提薩埵的意思是修行覺悟的人,以果位而言,是已經成就覺悟的人,或講已經圓滿覺悟的人。所以要瞭解,諸菩薩有因位、果位的差別,在此,善護念跟善付囑的差別,就是一個因位、果位的差別;因位是還沒有完成這種境界,果位是已經完成這種境界了。譬如一個大學生沒有畢業之前,他有學士的因了,說是準學士;大學畢業完成了學士學位,是果位上的學士,這就是因位、果位。付囑還有「授記」的意思,如果學過藏密都知道灌頂,其實就是一種授記的意思。翻成白話,是從這時候認定你是一個什麼身分了,付囑要這麼去解釋。
而「護念」是因位上的,也就是修行覺悟的人,已經走入了修行覺悟的道路了,就有了因位上的菩薩。菩薩有十地,初地菩薩是起信,發起歡喜心去修菩薩行,或菩薩法,就稱之為菩薩,也叫做歡喜地的菩薩。「地」是什麼?就是到達那種地位、境界的意思。很多法師會說:「各位菩薩、各位大德」,大家千萬不要以為還不夠資格,可以坦然受之!為什麼?學佛的人本來就是在修行覺悟的人,只是所處的地位境界,高低的不同而已。大家知不知道,「大德」是什麼意思?是有一點點銅臭味的味道,發心功德者稱之為「大德」。
世尊!善男子、善女人。
善男子、善女人,難道說還有惡男子、惡女人嗎?釋迦牟尼佛未免太有分別心,對不對?通常釋迦牟尼佛在講什麼經,就叫法會,稱之為講經法會,現在也是如此。釋迦牟尼佛每一次舉行法會時,凡是參與法會的人,肯定說沒有惡人,都是善人,所以他稱為善男子、善女人;千萬不要用相對的話,認為釋迦牟尼佛有分別心!既然參與釋迦牟尼佛說法的法會,這個人絕不是惡人,所以稱善男子、善女人,這是第一種必須要把握的;還有一種是釋迦牟尼佛對眾生的希望,因為在人的世界裡,都是從業而來的,業裡有善、有惡、還有無記,業的內容,每一個人都不一樣。
為什麼要講是希望?因為人的業裡即使都是善,還是有惡的成分在,在這裡特別提善男子、善女人,不只是一個意思;參與釋迦牟尼佛講經法會的是人,而人是從業而來,佛法就是提出很多道理方法,幫助人淨除業。這裡要聲明,他說了很多道理方法,照著去做可以淨除人的業,並不是聽他講了道理方法,就可以淨除業,要「照著去做」就是修行,這一點要把握!
很多學佛的人承認自己都有善業、惡業,祈求釋迦牟尼佛告訴一個道理、方法,然後所有的業就能清淨了。所以釋迦牟尼佛在世時,很感嘆的說:「世人學佛 但求簡易,愈簡單、愈容易愈好!」他的話就是我剛說的──他提了很多道理方法,必須要照著去做、要去修行,才有淨除業的機會。可是,是不是照著道理方法去修行,業就自然消失了?也不是!因為業是要受報的,沒有業不受報的!唯一不同的地方,學佛的佛弟子可以重業輕報,就是過去造了很嚴重的業,可以用輕微的方式來受報。所以我介紹佛法提到業的問題,常強調一句話:「當業報顯現的時候,要歡歡喜喜的去承受!」
記得過去辦大專學佛營,有一位學生問:「既然釋迦牟尼佛講那麼多道理方法,不能淨除我的業,跟他學幹什麼?」我反過來問:「你學什麼的?」他說:「學醫科。」我說:「學什麼醫科?」他說:「學的是皮膚科。」我說:「其實不管什麼科,醫學在大學裡面,所學的東西,有的六年、七年,甚至於八年,為什麼還要叫你去實習?」那種實習,才是一個實際經驗的體驗,對不對?只是知道一些道理、方法,就等於說:「一句彌陀,罪滅河沙」那麼簡單。念一句「阿彌陀佛」所有的罪統統都沒有了?這不叫做佛法!如果念一句彌陀,所有的罪都清淨了,這個天下也太平了!念一句彌陀很簡單,你叫我怎麼虔誠,我都可以念得出來。
所以一定要知道,業是要受報的,我常強調:「要歡歡喜喜去承受!」也就是說人來到這世界是從業而來的,業的力量有六種不同的力量,也就是六道輪迴。什麼樣的力量?人的這一種力量,就投入人道,如果是畜生業的力量成分重,就投入畜生道。所以人是依著業而來的。我介紹經典,等於代替釋迦牟尼佛介紹他的道理方法是一樣的,不要以為聽完了:「喔!法喜充滿,諸業清淨!」沒有那麼簡單!這是善男子、善女人先要把握的兩種含義。
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
「發」是發起。因為參與佛陀的法會,所有的不管在家、出家,甚至於其他的外道在內,都是先要發起這種心。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名詞,要先做一個斷句的認識,「阿」是一個、「耨多羅」、然後「三藐、三菩提」,「阿」是「無」的意思,這個「無」不是沒有,加上「耨多羅」就是無上,沒有其他比它更高的了。「三」是「正」,「藐」是「等」,下面「三」還是「正」。「菩提」直接翻是有「覺」的含意,說菩提為覺也可以,可是菩提不是覺的道理,不是覺的方法。依於佛陀講的道理方法,這一條路稱之為菩提道,也有翻為「道」。
在藏密裡,特別強調「菩提道次」也就是走在菩提道上的次第。想要學佛,必須先發起希望學佛能夠成就無上正等正覺!「正等」什麼?正等於佛或是菩薩,把根機拉低一點,羅漢也是如此。所以必須要發起這一種正當的、目的相等於羅漢、菩薩、佛的意思。行走於修行道路上,首先就要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這只是發起的心而已,正式開始做,就可以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;如果修養完成了,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。所以就很容易瞭解無上正等正覺,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。
所以發心就是發起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正在那裡照著去做,就叫做阿耨多羅三藐三提行;成就的境界還沒有完成之前,就可以叫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;一旦圓滿成就了,就是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,這裡面有行、有因、有果。剛開始一定要先發起這種心,才有機會這麼去做,有了這些因,而後才能得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