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看故事 自相矛盾

    雲老禪師一直提醒弟子們,讀佛典不是依文解義,而是要知道第一勝義諦,也就是「法」在哪裡?唯有知法的所在,方能得見道的蹤跡。

  • 文:信解出處:佛法看故事期數:390期2023年08月

佛法看故事 自相矛盾
/信解

 

從前,有一個賣矛和盾的人,他舉起盾,向人叫賣說:「我的盾啊!頂牢頂牢的,無論怎樣好的矛,也戳不穿它!說完,又舉起他的矛誇口說:「我的矛呀!十分鋒利,無論怎樣堅硬的盾,一碰上,就能戳進去!」

站在旁邊的人聽了,暗暗地發笑,便問他:「照你這樣說來,你的矛是頂鋒利的,怎樣硬的盾都戳得進去;你的盾又是那麼的牢固,無論怎樣鋒利的矛,也別想戳得進去。那麼,用你的矛來戳你的盾,結果怎樣呢?」

那人就窘得答不上話來了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《韓非子》

 

這篇寓言比喻言語或行事前後無法呼應,互相牴觸。

《墨子》一書中記載:

子禽請教道:「多說話有好處嗎?」

墨子答道:「蛤蟆、青蛙白天和黑夜叫個不停,叫得口乾舌燥,然而沒有人去聽牠的。你看那雄雞,在黎明時啼叫,天下震動。多說話有什麼好處呢?重要的是話要說得契合時機。」

雲老禪師一直提醒弟子們,讀佛典不是依文解義,而是要知道第一勝義諦,也就是「法」在哪裡?唯有知法的所在,方能得見道的蹤跡。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、煩惱即菩提、「非、無、空」等均具內涵,皆有法義;古德們說,依文解義,三世佛冤。

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是要從「有所住」去下手;所住、所存在的是個什麼問題和現象呢?根據有所住的那時刻,所產生的「心」去把握。因為人常陷於「有所住」,所以要面對有所住的內涵去認識、了解,進而突破它;突破了以後,不要認為自己成道、覺悟或小悟、大悟了,那還是「有所住」,因為「無所住」是個清淨的,已沒有那些「有」的存在。

《白雲深處》〈無,不是沒有〉謂:

無,是有的突破,兼具不定義。

佛法,是超越世俗之法,也就是「出離」之道;肯定於世法的有,是纏縛,是迷惑,皆因計較與執著,才會陷入無明煩惱之中;而出離之道,不是於「有」的否定,亦不是憑藉自我意識能夠逃避得了的,必須面對一切的有,能深入的認識與了解,才能於有之中,發現許多漫不經心的,最容易被自我而淹沒了的,甚至潛意識中孕育了而不曾發露的;一旦真能有所發現,必然於原來的「有」,可以獲得突破,而顯現出殊勝而微妙的無!

所謂煩惱即菩提,必須於煩惱中顯現菩提。煩惱是身心不安,是因無明而迷惑,是業作所形成的障礙,是纏縛。人們生活於「聲、色」之中,迷惑於「聲、色」之中;因此,難免為「聲、色」而煩惱,以至死亡。所以學佛的人,既然不能擺脫「聲、色」,何不從「聲、色」中聞而思,思而修;也就是於煩惱中覓菩提,當煩惱生起時,該面對現實,刻意去識知,冷靜探討,於硏析究竟中有所發現,最終必能突破「聲、色」,得見道的蹤跡。

《禪的語絲》398則謂:

非:不是否定,而是佛法中「識」的功效;或者說,是識而後所發覺的,已經改變了原有的缺失,所顯現出來的效益性。

故詮釋為:「不同於原有。」

例如:想、非想、非非想。

想:思考的意思,不一定是成熟的。

非想:經過思考以後,藉更多的資訊,調整其中的缺失,使其更臻理想;但仍不離世間的,如將本求利,如轉感性而為理性等。

非非想:依於世間的,進而超越世間,出離世間,達到完全無缺點的境界;如轉煩惱而成菩提,以至煩惱盡,菩提亦是多餘。

 

《禪的語絲》399則謂:

空:不是一無所有,不是絕望。

人生活於「有」的世界裡,那是因為執著有我的關係;如我愛、我恨、我喜歡、我討厭。

其實,認真的想一想:我愛、愛什麼?我恨,為什麼恨?我喜歡,喜歡多久?我討厭,有必要嗎?

執著有我,不過是一份強烈的自我意識,分別定位於貪欲之心,瞋恚之心,愚癡之心的計較和執著!

譬如:虛空中展現的風、雲、雨、電、日、月、星辰等,明明那是一些依於因緣和合,所發生在虛空中的現象而已;於虛空的本身,凡所有相,都是虛妄不實的;有時,沒有什麼掛礙,沒有時,亦不覺得怎樣!

如此說來,「我」亦如虛空,萬事萬物,原非我有;計較和執著,只是因為「我」而起。

佛陀告誡:「我」應該向虛空學習!

所以說:

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;

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

 

雲老禪師曾經說:「化佛陀的語言,為人類的語言,而對人類說法。」佛陀的語言是經典文字,如果學佛者不能將自己的思想,從熏習佛法中逐漸拉近;將佛陀的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,把法義表達得非常易懂明白;那麼凡法義中的清淨、自在、解脫、般若、菩提、以至涅槃等,永遠只是隱藏於經典的文字之中。總之,佛法不離於世間法,在世間法可以得見佛法;唯有知「法」的所在,才能得見道的蹤跡。但是,欲想獲得圓滿的覺悟,如果不識「法」的所在,便不可能於「業」裡見「道」,或說是於煩惱中見菩提,或說是於無明時而能明了!所以,知解而後修證,便是在於獲得圓滿的覺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