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恕出處:衲衣下的故事期數:392期2023年10月
「家貧遭劫時如何?」(洞山禪師) 「不會劫盡的!」(本寂禪師) 「為什麼?」 「因為賊是家親!」
衲衣下的足跡 「還至本處」的隨想
/恕
前言
《金剛經》開頭──「一時,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,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。爾時,世尊食時,著衣持鉢,入舍衛大城乞食。於其城中,次第乞已,還至本處。飯食訖,收衣鉢,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」
「還至本處」這四個字,向來不乏有人發論,本文也略探其義涵,就以下幾點來發抒:
一、本願
《老禪師的話》〈希望不是妄想〉云:
「學佛行者,尤其是具足菩薩精神行者,佛陀教誡中說:
信、願、行乃慧命的三大資糧。
行者以大乘菩薩為典範,建立大慈大悲的德行;正是利樂眾生,饒益群命為事業,當然,慧命的功德,不捨奉獻與犧牲;唯獨如此,纔能達到希望的目的,使願成為力量。」
《大悲心陀羅尼經》也記有觀世音菩薩的發願,觀世音菩薩白佛言:「世尊。若諸人天誦持大悲章句者。臨命終時。十方諸佛皆來授手。欲生何等佛土。隨願皆得往生。」「復白佛言。世尊。若諸眾生誦持大悲神咒。墮三惡道者。我誓不成正覺。」
菩薩證果登頂後,發願返回紅塵,普灑甘露,普利群命,所謂「眾生有盡,我願無窮。」就像雲老禪師的願,他說:願生生世世現比丘身來娑婆世界度眾。所以老禪師說:「“願”不只是希望與理想,它能產生力量,圓滿自度度人的功德。」因為修行有願,不忘失自己曾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具足菩薩慈悲喜捨的本懷,才能走得更遠。
二、本心
經文說「...於其城中,次第乞已,還至本處。飯食訖,收衣鉢,洗足已,敷座而坐。」顯見「訖、收、已」這一串動作已慢慢將心制於一處,讓心收放自如,當下安住。
雲老禪師的《佛陀教法之最》.〈三昧成就〉云:
又(阿姜查)說:
「我曾以為拚命犧牲自己會換來想要的,卻發現即使換到了,自己也早已失去自己了。我到處去尋禪修的所,卻不知道就在這裡,在我心中。所有的禪修,就在我身上:生、老、病、死,全都在我身上。我四處尋訪,直到筋疲力盡,直到這一刻,停下來時,才發現自己要找的,它,就在我心中。」(阿姜查)
粉墨登場的人生,時常塵境擾心,因此才有孟子的「學問之道無他,求其放心而已矣」。不管走多遠,心是本源,佛門也言要做心之師;行人心之所生,念之所動,若在各式嘈嘩的名利聲中追逐所欲,猶如波上搖擺之舟。《金剛經》「於其城中,次第乞已,還至本處。」就是心於外馳中還須懂得止步,須臾做好功夫讓心沉靜下來,因為佛法之道是要在現實生活中行踐,把握本心,懂得適時的返身那才是智慧。如果,每一個時刻,都能心平氣和的提起正念,知道自己正在做甚麼,汝即是修行人!
三、本因
近日常下大雨,驟雨急落,菩提寺齋堂附近、雀榕四周葉落紛紛,急流恣竄,唯一的排水孔又來不及排水,水慢慢漲高,形成水塘。當務之急是找到問題的出口──這也是「還至本處」的效用,化解問題的癥結。我幫忙掃著落葉,掃著掃著,想像落葉在積水中打轉,不知何往?多像芸芸衆生,浮沉苦海,帶著無明煩惱,可是人但見塵埃之相,不知塵埃的成因。
雲老禪師在《正法眼藏》218頁 ,本寂禪師與洞山禪師的機鋒:
「學人通身是病,請師醫治。」(本寂禪師)
「不醫!」(洞山禪師)
「為什麼?」
「教汝求生不得!求死不得!」
這便是「病從何來」的本源問題....
身體健康產生「變易」,其原動力是什麼?如果能找到生病的原因,從迷惑中覺悟,所謂瞭解本源之性,便可了然無事如昔。如何恢復健康?就須知病從何來?這病,不只限於色身之病,也指修行上遇到過不去的我執、法執,阻塞心源的覺悟之機。身心動亂因而致病,猶如承受令人目盲的五色,如急雨驟流中的落葉遮蔽排水孔,造成水禍──我們的五蘊未調也會造成這樣的結果,提到五蘊本文還有另一段對話:
「家貧遭劫時如何?」(洞山禪師)
「不會劫盡的!」(本寂禪師)
「為什麼?」
「因為賊是家親!」
本寂禪師的「賊是家親!」正道出了五蘊生起貪瞋痴的變易,行者便處在「色受想行識」的亂流中不能自已。明智的顯現即是「還至本處」,體會一切境界本自虛寂,無一法可得。
四、本份
老禪師的話:「云何安身立命?安身,如何定位自己,將依於所扮演的角色,而安份地把現前所扮演的任何一個角色,盡心盡力的詮釋,表現出規規矩矩的模樣來;如果,更能從角色的內涵,培養依佛陀所教,依佛陀之法的甚深修養;那末,便可以稱得上安身了!」
故此,瞭解自己的身份、立場與角色,等同找到自己的座標、根本與位置,再以覺性遍觀,將會看見事物的原始風貌,一切一切,法爾如是!唯有瞭解自己的座標,才能快速的放下執念,遠離流逸奔放的攀緣心。修行要會梳理事理,那一趟一趟與自己講理、和解的歷程,也可稱之為「回家」。否則拚命追求,後來的我好像擁有了一切,卻早已失去那個最初的清明,丟失某部分的自己,生命將不再完整,因為心無所歸,無法安身立命。
人生不論走多遠,遭遇多少繁華炫麗,困蹇逆境,繞行一圈,彷彿是「行到水窮處」;而懂得返觀本心,必有更高的視野,此即是「坐看雲起時」,又能發現人生的新貌,這不正到達「看山又是山,看水又是水」的第三種境界,洞察世事、反璞歸真,對問題全面細緻的觀照。緣於對知識經歷的爬梳,知道該做什麼,這時的山水看在眼裡,已有另一番意境與內涵。
五、本來
常言「萬變不離其宗」,事物外射則萬變類繁,譬如「桌子,桌兒,小桌子,小桌桌、書桌、飯桌、工作桌...」諸多名目,可是怎麼變還是不離其宗,含有還至本處的旨趣,所指不就是最初原始「桌」的理型嗎?一個發萌之點,一小顆種子,開花結果,變異中有不變的「常源」。再試舉一例:鬧鐘、電子鐘、碼錶、裝飾壁鐘...,種種發明奧妙無窮,但一句「計時器」一針見血就可常握本源。
時代飛速的進步,現代人常掛於口中的「跟國際接軌」,向別國學習所長,但若「邯鄲學步」,不懂照顧本來與初衷,則不管是「中體西用」、或「西體中用」都無法自在;能「還至本處」做「返照」,才得從容應物,不越本份,不違本來。
所以外求與回歸,在現今這詭譎多變的社會,如何跨越五光十色的世俗炫爛,讓時間沉澱下來,讓個性趨於沉穩,讓心智成熟!修行者二日時中行住坐臥,更須心念常制一處,符應「正道」、「法義」之本來,如此「好與壞、是與非、豐榮與枯萎、衝突與和諧...」所有的個體相對、分別,都將融合統一,彰顯佛性,此即《金剛經》開章明義提出的:「善男子、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應如是住,如是降伏其心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