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信解出處:佛法看故事期數:393期2023年11月
怎樣才是佛法呢?是依於佛陀的理念和修養,憑著圓滿了的智慧,去表現道理方法,而可以幫助眾生化解煩惱,遠離苦難,達到了生脫死的究竟饒益性,才可以稱為佛法。
佛法看故事 不合時宜
/信解
在魯國,有這麼一對夫妻:男的是個鞋匠,鞋子做得很好;女的也是個織絹的能手。有一天,他們兩口子商量好,想到越國去謀生。
這消息傳開了,就有個人去勸這一對夫妻:「不要去吧!你們如果到越國去謀生,那可更糟糕了。在那裡,你們一定無法生活的!」
他倆問:「我不懂你說的意思!我兩口子,各有一套手藝,怎麼會生活不了?別胡說了!」
那人告訴他說:「對呀,你們都各有一套手藝。可是,你們知道嗎?你們做了鞋子,原是給人穿的,可是越人愛打赤腳,不穿鞋子;你們織的絲絹,原是做帽子用的,可是越人喜歡披著頭髮,不戴帽子。你們做的鞋子、帽子,怎麼賣得出去呢?你們的本領強大,在那裡可都用不上。到那時候,看你們怎樣生活?」 《韓非子》
所謂不合時宜,就是不適合時下的潮流、趨向,或謂不合時勢需求,例如威權式的教育已不合時代了。《漢書卷十一哀帝紀》:「皆違經背古,不合時宜。」
AI時代來臨,AI在很多工作場景中,超越了人類,甚至能夠「零成本」作業——不吃不喝、不眠不休。它將在某些領域逐步取代人類員工,這一點如今已成為共識。AI可以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,但也會使人類面臨前所未有的失業危機,愈是簡單重複性的工作,愈容易被它取代,也可能造成社會的深層次矛盾加劇,而引發一系列社會問題。它剝奪了低收入人群的工作機會,導致富者愈富、窮者愈窮,貧富差距愈來愈大;因失業引起的憂鬱症、自殺事件劇增,甚至引起社會動盪不安等。所以,AI的出現究竟是福?還是禍?乃值得人們深思。
時代在進步,許多不合時宜的祭典儀式,因人們的覺醒而放棄或以其他方式取代,例如為救地球的節能減碳環保,許多廟宇不再燒紙錢,另有動物保護團體呼籲停止「賽神豬」的比賽;但地方人士因「賽神豬」是傳統習俗,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,希望不要停辦;舉辦「賽神豬」的理由是感恩祖師爺庇佑,摸神豬可保平安,帶來好運等等。
又佛陀將入滅之時,向阿難說:「小小戒可捨。」小小戒,又稱雜碎戒或微細戒。雖然佛陀允許小小戒可捨,但是在王舍城的第一次經典集結時,眾人對什麼是小小戒各有意見,所以未被採納,阿難還因此受到摩訶迦葉等人的責難。其實,小小戒可捨是隨時間、空間、地理、文化差異而有所不同,而社會的認可大都來自對僧團的認同。民初的虛雲老和尚說過一句令人震撼的話:「此一領大衣,我是拼命爭回的。」虛雲老和尚「坐閱三朝五帝」,在那世局不穩、社會動盪的年代,如果不是有人挺身而出,來護法衛教,可能連出家的「僧衣」都難以自保。
上白下雲老禪師在《佛說四十二章經》中說:佛陀曾經回答這個問題:如果當兵,要去作戰殺敵,是不是殺生?因為是這國土的人,當別人來侵犯、傷害你國土上的人,就應該去面對敵人。但佛陀強調說:是有殺生的行為,已完成了不善的行為;如果是造作成業,還是要受業報。因為為了維護國土和人民,應該去做;如果用侵略者的身分,去侵犯別人的國土,殺害人,是絕不可以,這是第一個觀念。
第二個觀念是有業作必然有感報,雖然不是為自己,而是為了國家去殺人就不算造惡業,還是惡行;因為殺就是不善的行為,就是惡業,仍要受報,只是有被動、主動的分別,而受的報應就有差別。業有所謂的黑業、白業,白業肯定是名正言順的,如出於政府的命令,人民必須服兵役,必要時有保民衛國的行為;如果不是這類的,都是黑業。當然,為了衛護家人,或為了眾人的利益而做的,都可以歸於白業,白業的感報都為人類,就是以人的方式去受感報;黑業的果報是極苦之報,不是畜生就是地獄;所以,二者的感報就是環境的不同。
有人會問:AI時代,佛法對人類有什麼饒益?其實,佛法是對人說的,人不管怎麼變化,起什麼作用,佛法就能告訴我們這種變化與作用;只是法需要有人去說,說法的人能否把佛法圓滿表現才是問題。
如果說法的人,只是依於個人已經擁有的知見,有限的修養,而且他的理念總不外是感性的,或理性的,絕不是所具備的智慧,已經圓滿無缺的;憑著這樣的能力,去為眾生說法,這種說法可以稱為人法。
怎樣才是佛法呢?是依於佛陀的理念和修養,憑著圓滿了的智慧,去表現道理方法,而可以幫助眾生化解煩惱,遠離苦難,達到了生脫死的究竟饒益性,才可以稱為佛法。
佛法是以世間法為基礎,也就是藉著世間法做為資訊,但不是執著於世間法而是從世間法中去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?因為世間法是相對的,有善惡、美醜、智愚、貴賤等,怎樣從相對中透過認識、了解,有所發現,進一步突破而顯現出絕對的利益,才能出離世間。如果說人會怎樣,這是很自然的事,如果說應該怎麼樣,不應該怎麼樣,那是世間人的說法。《楞嚴經》說有其因、緣,即所謂的因緣關係,可是人畢竟是人,還有其自然性。佛陀說那麼多的道理方法,就是告訴我們認識這些,探討這些,修養這些,不只是分別,更不是計較。
所以,要謹記是學佛不是學人,因為學佛可以成佛,學人仍然是人。初學佛的人,要依止善知識,吸取善知識的許多經驗,但是那並非長久之法,何況每位善知識的所學不同,是否契應佛陀的教誡?因此許多的古德們,提出「參學」之道,為的是「集思廣益」,唯恐盲從失察,阻礙了修學般若菩提的前途。
從依止到參學,收集了可供比較的參考資訊,並從中選擇適合自己的,進而深入經藏,依教如法,則可以一門專精,正勤不懈,則大菩提之道果在望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