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研討 妙行無住分第四

    如果能把二十八天──欲界六天、色界十八天、無色界四天、色界四禪定、無色界四禪定真正搞清楚了,到最後第九定就可以檢驗你的修養!

  •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396期2024年03月

金剛經研討 妙行無住分第四
/白雲老禪師

 

所以談「無住」,是教人不住於相,舉個例子;這個人表面不怎麼漂亮,可是有內在美,難道內在美就不叫美嗎?要表面漂亮才叫做美嗎?有時候思考一下成語,自己會笑起來:「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!」形容那個女的很漂亮,那個男的很不好、很醜陋。可是有沒有想過她為什麼要嫁給他?那麼漂亮為什麼要嫁給一個這麼醜陋的男人,不嫁給一個帥、酷的男人?那是站在你的立場去看!所以人都以一個自我意識,去衡量一些問題。

 

談賢妻良母,有的人是賢妻,可是不一定是良母;有的人以丈夫的立場講,她不是一個賢妻,是良母。就可以發現,看你的地位在哪裡?假使說她是一個做母親、太太的兩個身分,對丈夫而言她是太太,對兒女而言她是媽媽;如果做丈夫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分別、計較、執著,這一個太太很難做慈母、良母。因為只是以一個丈夫那種感情去面對你的妻子。所以很多在表相上面,以自我意識去衡量,就變成有所住──執著、計較了,不要忘了,這裡特別強調的是「菩薩於法」!

 

一個修行覺悟的人對法,也就是事與理的關係、人與事的關係,所顯現的都叫做「法」。人處在現實的生活中,不是關係到人,就是關係到事。關係到人就涉及到業跟道的問題,關係到事就涉及到道理方法的問題、或是事物的問題。「菩薩於法」──

一個修行覺悟的人,是教人面對所處的,眼睛看到的、耳朵聽到的、鼻子聞到的…,也就是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,而後談到法;當意念起來產生分別、計較、執著,千萬不要用否定的詞,為什麼?後面就是講不要否定!可是往往學佛,尤其開始學佛的人,對什麼都是擔心、害怕──這個不可以、那個不可以,為什麼擔心?因為並沒真正知道它的道理;如果真正知道了道理,就不會那麼擔心、害怕。所以如果發覺自己在學佛的道路上,都是在擔心、害怕,肯定的說你是學錯了!如果在學佛道路上,每一天都很快樂、很自在,就學對了!

 

我在介紹《圓覺之道》談到〈心地法門〉的問題,如果能把二十八天──欲界六天、色界十八天、無色界四天、色界四禪定、無色界四禪定真正搞清楚了,到最後第九定就可以檢驗你的修養!不是有自證嗎?自己證明自己到達什麼修養,可是那個很麻煩!最簡單的說,學佛反而惹來更多的煩惱,如擔心、害怕這個可不可以、那個可不可以,是學錯了!不管學得如何,雖然佛法懂得不多,如果很快樂,過得很自在,就對了!

 

可是有個問題,我曾在廣播電台講過兩句話,想必很多人都聽到了:「讓自己過得快樂一點,可是不要給予別人不快樂!」講很容易,要做的確不容易,是不是真正不容易、做不到?就要懂得一些道理、一些方法,才有機會說是真正在學佛,否則最多只是一個三寶弟子,只是一個佛教徒!有時候我常講一些不太好聽的話,我說:「台灣佛教徒,的確是有好幾百萬人,學佛的人卻很少!」為什麼?大家都是拼命去追求一些方法,不去知道一些道理。什麼方法?「法門」。常常彼此在那裡交談:「你學佛,在學什麼法門?」這個問的人就已經錯了!學什麼法門?八萬四千法門!為什麼講有八萬四千法門?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面的色聲香味觸法,這裡面就已經包容了八萬四千法門,把握的重點在哪裡?意念生起所衡量的,在過程中間分別的有多少?計較的有多少?執著的有多少?最後的結果如何?

 

我常說佛法是最現實的,尤其還有一句話比較少講:「佛法是很自私的!」佛法最現實還比較容易瞭解,因為佛法是融和在現實生活中間,從這些中間能去把握、去發現,當然要先有道理幫助去認識。為什麼說佛法是自私的?別人有煩惱,拼命告訴他不要煩惱、安慰人家,甚至於講很多道理給人家聽,哪一天輪到自己還是煩惱,為什麼不自私一點,先把自己的問題處理好,自己處理好了,才有機會付出!

 

功德是從修養而來的,談功德常常只談布施錢財,很少談到物質以外還有精神,大家都知道做老師的一生,一定都是布施,為什麼?他是法施!難道其他行業就不是嗎?凡是能使眾生得到利益的,都是一種行,這種行為都叫做布施,都有其功德。可是很多學佛的人,不是用這種方式去看問題,人家說這麼做,好像就可以得到什麼好處?看佛指舍利來到台灣,去虔誠禮拜本來是個很好的事,居然買彩券還要去求明牌。佛指舍利能出一些什麼符號嗎?

 

不要看那麼多人在那裡禮拜,不一定每一個人都很虔誠,因為他的起心動念不一樣,佛指舍利只是眼睛看到,如果以色聲香味觸法而言,眼睛看到的同時,就會發生到耳朵、鼻子、舌頭、身體都已經表現出來,不只是看到一個佛指舍利。如果只是單獨以眼睛看到佛指舍利,只是一個色而已,即使在那裡虔誠禮拜,都不如法!為什麼?因為那只是一個相而已,要知道它的真實義,真實的內涵,「佛指舍利」頭一個聯想到什麼?聯想到釋迦牟尼佛!聲音從哪裡來?經典裡面就是聲音,為什麼?有人介紹經典,就可以聽到佛陀的道理方法,就是佛陀的聲音。除有色、有聲外,難道佛指舍利還可以聯想到香的問題、臭的問題嗎?有啊!香是一種什麼意思?一種氣氛!至少看佛指像玉一樣的,絕不會說那是一塊死人的骨頭。跟味道有什麼關係?不要把味道當成是酸甜苦辣,這個味道要把它當成是法味了,為什麼?當看到佛指舍利在那裡禮拜,意念中間想到的是什麼?能得到什麼感應、可以得到什麼好處?這個都是來自哪裡?「法」。

 

為什麼談色聲香味觸後面有一個法呢?法就是依於色聲香味觸而來的;怎麼會有法?是由眼耳鼻舌身意那個意而起的。所以說虔誠是一種意念,是不是真正的虔誠?樣子有了、相上有了,實實在在的利益並沒有的話,意念可以說只是一種妄想。有很多人學佛在一起,就會彼此研討手,是不是跟釋迦牟尼佛的八十種好、三十二相一樣,分析這一些就是在相上打轉。所以我常說,想拿釋迦牟尼佛做標準,拿很多的人來比較,一百、一千、一萬甚至無量的人,都不可能跟釋迦牟尼佛一樣是八相成道,為什麼?頭一個就很難,先要投入一個王室成為太子才行, 為什麼頭一個就很難?現在世界上還有很多這種王國,想成為太子,想投到王后的肚子裡面,成為她的孩子,不是那麼單純的?因為涉及到因果的問題、因緣的問題,又涉及到業,跟她相不相應的問題,不是想就可以。

 

常有人跟我說:「師父,我下一輩子還要跟你學佛!」我會笑,為什麼會笑?下一輩子,說不定我跟你學佛呢!來生的事,起心動念沒有錯,可是這裡面能把握多少?其實還是很容易把握,就看修養!修養夠,隨心所欲;沒有修養,隨業而轉。所以布施的問題,不要只是在三種布施上面去談;因為有我,還有他,及付出的問題。可是這裡是談自己從修養上面怎麼去著手,去放捨的問題──怎麼樣不計較、不執著,因為人總是難免,有自我的意識起分別,而產生計較執著,何況「菩薩於法」,這個法是以世間的法來看,就可以知道就是說人的習氣,人的業的現象;不從這上面著手,要想在文字相上,知道它的饒益性的確很難。

 

至於無相布施,有一個名詞叫做「三輪體空」,以布施而言,因為布施的行為,一個是付出的,一個是接受的,還有一個所施的是什麼,這三個融和起來,就是一個布施的行為。為什麼無相布施以三輪體空來說「施」──有機會今天付出,哪一天如果自己需要別人來施的時候;今天是施者,可能未來也是受者。可是這受者以施來講,為什麼要談體空?不只是談物質的問題,或精神的問題?因為輪相是講施與受是平等的,為什麼?現在沒有並不表示我永遠沒有,現在有並不表示我永遠有;「三十年河東,三十年河西」是什麼意思?就是談輪相。所以施者、受者,不要用分別去看,有時不是說:「施比受還有福!」為什麼?幫助人家不要講別的;一個人掉在水裡面,快要淹死了,你會游泳把他救上來,你歡喜的是什麼?他沒有死掉,活過來了。如果不用這種方式去看,就空不了,就會施跟受──我救了你一條命,我施,你要回報。

 

所以談輪相,強調在本體相上要空掉它的相;而實在的內容是不能否定,可是相是可以空掉的,怎麼空?不計較、不執著;也就是我講的不住,或者無住。施者、受者以學佛來講,經典裡面有一個比喻;假使施者,具備這種修養,就好像是一盞燈,受者是從這個燈來引燈,對這燈而言,一個人來引百個人、千個人、萬個人,無量的人,並沒有少掉什麼,還是一盞燈。所以施與受的關係,要這麼去看;不要以為我付出了,就有所計較、執著。何況付出還要在意它的結果如何?如果跟人家在比賽功德,是最笨的人!可是話又說回來,佛教界因為有這種布施愈多功德愈大,結果使家庭造成傷害,目前很多這種現象;不是說布施的多是不應該或者應該,的確要「思量」能力之所及,如果能力不夠、勉強,不可能成為功德,因為沒有具備這種修養。

 

功德是以修養在付出時要成為力量,才能成為一種功德,否則可以這麼說有布施的樣子,說不定得到不好的結果。常談到布施,造成很多的誤解,誤解的問題在哪裡?因為沒有把最緊要的要點抓住,只聽我的言語,言語裡面要有真實的內涵,也就是我常說的「法在哪裡?」如果不知道法在哪裡,就只是在相上面;眼睛看的、耳朵聽的,以自我意識去分別、計較、執著,一天到晚就是有所住,有所住就會怎麼樣?《心經》是這麼講:就有罣礙,就會恐怖,就會顛倒夢想。所以這一段,如果只是看這些文字,的確很難把握究竟在說什麼?所以後面說:

 

不可思量

 不可以用人的意識去衡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