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潛出處:雲語書摘期數:397期2024年04月
分別是認識的基因,認識是分別的深入;依其基因,不致流於虛妄,深入探討,可以發現利害得失。
雲語書摘 道在業中顯現
/潛
所謂業,就是身、口、意隨自我的感性或理性而造作完成的結果。
所謂道,就是身、口、意依佛法的道理方法而修養完成的結果;亦即調適之後的修養功德。
人因業而來到人間,有貪、瞋、癡等煩惱的障礙,因為「業」的力量,乃不由自主隨業而感受,產生感性或理性的情識變化,發動喜怒、哀樂、優劣等現象,形成各種不同的自我意識作用。簡言之,業是造作行為所形成的任何性質的結果,包括了有意和無意的兩方面。可知,凡所有動作行為的結果,通稱為業;也就是說無論做什麽,從身口意的任何作為,必然都有結果,這種結果就叫做業。
業與道皆不離於身口意的運作,一個是造作成業,一個是修行成道;如果能把握業與道的因緣關係,就可以很容易的發現,能造作業,為什麽不轉業為道呢?道的顯現,原本來自業裡。例如轉煩惱而成菩提,菩提顯自煩惱;煩惱是迷惑,是業,而菩提是覺,是道;是從世俗的認識、了解、發現,而獲得突破,以至入於勝義的真實之境。
人的世界,是業力所成;無可避免許許多多的造作行為,都是依情識而起作用,依作用而生分別意識;總是局限於因業而隨業,不斷地發起貪瞋癡慢見等無明煩惱。無明是不得明見,如處暗室,缺少般若的光照;而煩惱是身心不安,如處飢渴,不得菩提的法食。正因為眾生迷惑於聲色,而發起貪瞋癡慢見,隨著情識分別,淪落於無盡的無明煩惱。
然而佛法中說「業中有道」,學佛的人懂得煩惱是業,菩提是道;如何轉煩惱而成菩提;也就是所謂的轉業而成道。眾所周知,「聲、色」乃人世間的現實現象,是人就不可能避免與「聲、色」發生關係。但是,迷惑與否,則在具有「主宰」力的力源,究竟是業力?抑或是道力?因為主宰是決定,來自智慧修養,才能展現行為之功。
如果,力源是「業、道」的不同,那末從分別中選擇,就必須認識「業、道」的效用;也就是選擇之時,要有比較的能力,這種能力在於認識「利,害」之後,再作選擇,選擇所得,方能圓成有利而無害的結果,是屬於利益的。因此,面對「聲色」是迷惑,其力源是業,如果是覺悟,其力源就是道;故知,是業的力源則隨業而轉,是道的力源則轉於業。
《老禪師的話》〈分別與認識〉一文中說:分別是認識的基因,認識是分別的深入;依其基因,不致流於虛妄,深入探討,可以發現利害得失。但是,如果僅事分別,無異是表現强烈的自我,陷於計較的諍辯之中;因此,深入的認識,方始於分別中珍惜,攝取相對法的價值,出離平常人的許多束縛或造作的不安。
人生的道途上,所謂智愚的差距,應該是肯定於分別與認識的價值上;進而發現價值的約率,必須了然於計較或珍惜成份的比量。
學佛的諦義,便是如此的方程式:
分別止於計較,是業我。
認識即是珍惜,是道我。
《孟子告子下》:「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勞其筋骨,餓其體膚,空乏其身,行拂亂其所為,所以動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」每一位聖賢僧的成就,可以說沒有破出此例的僥倖者;例如六祖惠能的遭遇與成就,正是成就於動亂的逆流歲月中:
當惠能得五祖衣缽後,到了曹溪,得到曹叔良捨宅為寺,有意廣傳禪法,無奈被悪人尋逐;只得避難在獵人隊中,等待機緣的成熟。然而他這一等待,卻等了十五年,在這漫長的歲月中,他隨宜說法,廣行功德,勤苦密行,培養菩提、般若之性。
以惠能當時的處境,若是一般人的話,恐怕早就退失了!因為一般人的銳氣與意志,都是受時間限制的,往往境遇不順意,挫折頻頻,就會很自然地變得心灰意懶,鋭氣盡消,淪於頹廢。這是聖者不同於一般人的地方,聖者具有愈挫愈勇的堅毅意志,更有長期面對現實的勇氣,以及恒久不變的信心和願力。
惠能經過十幾年的磨鍊,靈活度變得更為敏銳了,心性變得更為明潔;尤其是般若大智,已進入無邊無礙的聖境。《景德傳燈錄》卷五謂:惠能到了廣州法性寺,剛好印宗法師講《涅槃經》,他住在廊廡間;時正暮夜,風吹寺前的幢幡,忽聽有二僧在議論:
一個說:「是幡在動。」
一個說:「是風在動。」
二人諍論不已,他於是上前解説:「不是風動,不是幡動,是仁者心動!」
當時,印宗法師聽到了這種奇特而超越的言句,感到非常竦異,便徵詢風幡究竟的義諦;於是,惠能告訴其道理,使印宗法師欽服有加,並得知惠能即是黄梅衣法傳人,便代為披剃,執弟子禮,請智光律師授與具足戒。
佛法不離世間法,於世間法中可以得見佛法,如果不懂佛陀的道理方法,便不可能於「業」裡見「道」,或說是於煩惱中見菩提,或說是於無明時而能明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