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399期2024年06月
這裡談財、色;大家思考一下,為什麼這一章,要把財跟色放在一起?我先要堵住你們這種思路──有錢的人就喜歡色!
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二十二章 財色招苦
/白雲老禪師
佛言:財色於人,人之不捨;譬如刀刃有蜜,不足一餐之美;小兒舐之,則有割舌之患。
這章是談財色的問題,前面一章談名,這裡談財、色;大家思考一下,為什麼這一章,要把財跟色放在一起?我先要堵住你們這種思路──有錢的人就喜歡色!不要用這種方式。現在是看經典,為什麼財跟色放在一起?不跟名放在一起?這就是翻譯經典用過腦筋,假使是「名色」,跟在唯識學裡談名色是不一樣的,它就會變成另外一個名相了,很容易使人家誤會。所以談名就是名,財與色放在一起,不會造成誤會,就那麼簡單。
千萬不要以為,財與色放在一起,是因為有財就會涉及到色,涉及到色就必須要財;如果用這種方式看經典,一定會搞錯方向!五欲本來是講財、色、名……其實五欲本沒有順序,只是前面這三個,是擺在前三位;不管是名、財、色怎麼去擺,第一、第二、第三都可以,食、睡是擺在最後,這是談五欲。
財一般都說錢財或資財;講到財,就會談到利,其實講到財,也不一定涉及到利。談財,現在可以說比較明朗化,除了有資財,還有智財。資財是一般物質的東西,智財是精神方面的。所以,談財要分兩部分──一是物質方面的,一是精神上面的。也有很多人,把物質方面的認為是世間的財,把精神方面的當成就是法。沒有錯!如果把它當成是法,而法有世間的法,也有出離世間的法。
如果講到法就說是佛法,那就錯了!談資財、智財;資財,就是講滋養生命的,這裡面不一定是鈔票錢財,凡是能滋養生命的,就是涉及到物質方面,是維護色身的;另外還有精神方面的,要以智慧來講。
這裡為什麼談智,不加上一個慧呢?因為只談智,就是講到知識、經驗,世俗的知識經驗也稱之為智,不是只有佛陀說的道理方法,才是所謂的知識經驗,知識經驗包含了有世間的、有佛陀說的,都稱之為智。
為什麼要以精神來講?一般說精神食糧,物質的也是一種食糧,事實上精神方面的,對人來講是多方面的,不是以自我意識,取其興趣而分別的。因為知識經驗是概念,它不是專業的名詞,任何專業,都稱之為知識經驗。可是在這方面,對人而言,是精神作用上的滿足;譬如言語,安慰、愛護的言語,都是精神方面的。要講安慰的言語,的確要有知識經驗,才能達到安慰的目的;如果知識經驗不夠去安慰他,可能變成囉嗦,反而引起人家煩惱。
佛法中談「愛語攝」,很多人以為要講好聽的話;「愛語」,是講出來的話,要使人家打心裡願意接受,不是歡喜不歡喜的問題。如果只在歡喜、不歡喜上看,不叫做愛語。以為人處世來講,那只是一種善巧,它的結果不一定是完整的好,可能有缺失。尤其以知識經驗來維護的人,最大的前提是什麼呢?能使自己從無明迷惑中突破出來的知識經驗,就是好的。可是能突破的,也不一定就是佛法,因為涉及到佛法,必須要關係到生死問題,跟生死沒有關係的話,說得再好、再善巧,表現的知識經驗再豐富,也不叫佛法。
佛法是從無明迷惑中,能夠突破、明了覺悟的,才是佛法。所以談到「財」,往往物質方面的很容易理解,可是談到智方面的財就不容易把握了;為什麼呢?善巧很可能變成取巧,比方花言巧語;因為知識經驗的表現,在乎的是真正有知識、有經驗,具足了能力,他所表現出來的一定是利益的、好的結果;否則談智財,在精神上可能造成的是傷害。
相反的,物質方面的資財,倒是很容易做到與表現;至少天氣熱了該穿什麼衣服、天氣涼了該穿什麼樣的衣服,或吃飯要吃什麼東西,具備什麼營養,這些相關的知識經驗都比較容易把握。至於智財,精神方面的知識經驗,的確,要有修養才談得上。這是財的部門,涉及到滋養生命的──滋養色身的叫資財;滋養法身,就是精神方面的,叫智財。分為物質、精神兩方面,綜合起來統稱之為財。
千萬不要只取物質上面的財,如此就很容易誤解了佛法,為什麼?因為財會成為障礙!財使人貪心,使欲望愈來愈高漲。如果還涉及到精神層面的,當然知識經驗愈豐富愈好,而追求知識經驗的本身,還是一種欲望;所以在財的方面要把握,不要只偏於一個,兩者都是關係到,人的生命維護。
前面談了「財」,現在來談「色」的問題。有時說到色,只是把它擺在所謂的女色,這是不對的!大家有沒有思考過?為什麼談到色,就想到女色而不談男色,或談其他的色?因為不管是東方、西方,自古以來都是男的比較平常一點,女的則在化妝、服飾多方面的種種上都涉及到「色」,當然也涉及到所謂的五顏六色的顏色。其實用這種方式去看,都不是完整的說法。因為「色」也涉及到物質的色跟精神的色;以法而言,整體就可以叫做色,色的涵蓋面非常廣;五欲中提到色的欲望,在概念上只是分別,於男與女的來看,這只是怎麼從中間,去認識佛法的一些資料而已。
色的本身,是以物質組合而完成的色,人的色身也是色。假使以女人概念來看色,究竟以女人來分辨是美還是醜?還是很平常的就叫女色?從這中間就會發現,原來只不過是人的分別而已。表面以色來講,是物質所組合的,在形相上說有美、有醜;然而什麼叫做美?什麼叫做醜?如果說美就是好的,那麼「蛇蝎美人」呢?是很恐怖的!她會好在哪裡?如果說醜就是不好,但有「面惡心善」的。
談所謂的外表、內在,以外表而言,很明顯的看出來是名色,就是可以用名字來分別它的色相;內在的呢?內在的看不見,也聽不到,內在的是什麼?所以說,於色而言有物質的,也有精神的。談外在的就是物質的,談內在的就是精神的;為什麼要把它稱之為「欲」?所謂的「欲」,就是一個自我,一種意識所產生的作用!這種作用是沒有止境的!它發起的力量就是追求,或佔有!既然色稱之為欲,當然不只是執著於表色,或說外在,同樣也會執著於內在;但還是分別定位在人──男人、女人的身上。
我剛剛說,色是包含非常廣的,以欲而言,譬如有的燈光,光線很柔和,對眼睛不會造成傷害,如果燈光太刺激,會傷害眼睛;可見燈光的光,也涉及到色。再看平常生活上接觸的活動,看電視或看電腦,電視、電腦的螢光幕都有輻射作用,這些輻射作用呢?是不是因為電腦、電視這物質體,而說它是一種色呢?真正去認識這個「色」,就可以發現,為什麼說有表面的也有內在的。電視機跟電腦,是表面的一個色,如果電視機跟電腦裡面,沒有內容表現在螢光幕上,這個色未表現之前,或未顯現之前,可以說只是電視機,只是電腦。一旦顯現了之後呢?它裡面的內容還是表色,它的內在在哪裡?從這個內容裡面,譬如是電影,電影裡面有劇情,那些劇情就是內在的了;而演員的表現,就是外表的了。從電腦、電視裡面的內涵來講,同樣也有表面、也有內在。
譬如電腦裡面的那些資料、資訊,或圖片,表面都有其表色,可是一定有它的內涵,說明一些什麼?就是所謂內在的,也可以說是屬於精神的。所以肯定的說,能看得到的、聽得到的,或聞得到的、嚐得到的、感受得到的,都可以叫做表色,表面的,是物質體。所以,人的五根接觸五塵,五塵都是物質體。要進入到第六根,就是意根,才會轉變為法,就是所謂的內在,或叫做精神層面的。
從這上面就會發覺:人對色的分辨──五根五塵,所接觸的都是物質的色;第六根,即意根,加入前面的五根與五塵相接觸,產生出來的法,才是內在的,或說精神作用,這是對色的認識。以人的我而言,如果把六根六識完全擺在表面,也可以這麼說,為什麼?因為意的本身並不會起作用,會讓它生作用、起變化,是在乎那個我的五蘊;所以要把人的我分成兩部分的話,前面六根跟六塵,可以說都是屬於物質的、表面的;要進入到五蘊,產生作用、生起變化,才是精神的、內在的。
為什麼要講這麼一段道理?就要瞭解,「色」我們會計較、會執著,會產生這種欲望是為什麼?如果沒有這些道理,就不可能發現,人的欲望是怎麼發起的!為什麼會有這種分別?為什麼會有這種計較、執著?如果只是說,這些都是色、是欲,不好!一口就否定它的話,就等於否定了這個人,或人的自我;畢竟我們人,是活在色的環境裡面!不管人與人、人與事,都離不開色;涉及到色就涉及到欲,「欲」以概念來講,就是自我的情感作用;這種自我的情感作用,就叫做「欲」!
這種作用怎麼生起的?除了前面的六根六塵發起,一定要進入到五蘊,才會真正產生作用。一個完整的色怎麼去認識它──產生是好的或不好的這種分別?可是好的、不好的分別,只要是人都可以去認定的。但於佛法而言呢?這只是停滯於世間法。如果認為這就是佛法,那還只是世間人所瞭解的世間法而已!
要怎樣才知道,由這個色從表面、內在,由物質到精神這種變化作用,會生起人的欲望,產生自我的情感作用?必須要知道,是掌握在我們的五蘊!因為五蘊的色蘊,其實是相應於前面的六根六塵,才會完成色蘊;相應了六根六塵完成色蘊,才會有感受,這種感受就是一種作用;經過感受之後進入到想,就會起變化了。
所以「想」才會起變化,「受」只是一種作用而已;從作用中要起變化,必須要進入到想。如果從色蘊形成到感受、到想,馬上就有所行為,完成一個結果,這不算佛法,這是世間法,本來就是如此。什麼是佛法?就是我提出來的「想行之間那一個間隔」的問題!因為想行之間的間隔,是一種修養才能顯現的!沒有修養的話,想了就會做,也就是從作用一起變化,馬上就確定怎麼辦,這只是情緒化的反應;所以從六根到六塵,以至五蘊的完成,還是世間法,世間人都做得到,唯一的不同在哪裡?世間法裡的那個「想」,根據每個人的知識經驗、根機、教育、修養的不同,所「想」有差別而已。整個的過程,還是從六根到六塵完成色蘊,受想行識一氣呵成,這是世間法。佛法呢?是必須建立在「想」未行之前,
中間建立起間隔,這個間隔就是一個空間,也就是調理「想」的一種方法。否則就是想到就做,那就是世間法;如果中間建立起間隔,有了一個空間,
才能思考,一定要有空間才能思考,否則沒有機會,沒有思考的餘地!
在禪定工夫裡有一種,「想、非想、非非想」,為什麼有這種方法?就是在想未行之前,建立起一個間隔,怎麼使原來的想轉變為「不同於原來的想到非想」,而後把不同於原有的非想,再加以去比較、選擇,最後得到一個缺失最少的,少到什麼程度?可以少到完全沒有!這就取決於本身在禪定所下工夫的深淺,完成的現象就不一樣,或完成的境界也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