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404期2024年11月
「要用讀的心態,去面對別人。」
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二十五章 欲火燒身(下)
/白雲老禪師
第二十五章 欲火燒身 (下)
佛言:愛欲於人,猶如執炬逆風而行,必有燒手之患。
依像法而言,如優填王造像的事,當然還涉及到很多,譬如:佛陀的十大弟子,各有特長;為什麼說釋迦牟尼佛在世的時候也有末法呢?大家要知道,釋迦牟尼佛在世時,同樣有六群眾生,經典上涉及到律部,就有所謂的六群比丘、比丘尼。什麼叫做六群?就是六親──所謂的內三親、外三親。怎麼去認識?內三親;就是以自己來看,上對父母、下對兒女,以自己為中心,所以上有父母、下有兒女,加上自己夫妻,這叫做內三親。
什麼是外三親呢?又有分別了;以父親跟母親的差別,父親的這一系下來是內三親;母親是外祖父的女兒;第二個外親又是什麼呢?你的妻子是別人的女兒;第三個是什麼?你的女兒出嫁而成為別人的兒媳婦。所以內三親、外三親,都是以自己這對夫妻,上對父母、下對兒女,這麼分別的。也就是說,父親、自己、兒子要這麼分別,只說男性不夠;必須要說外祖父母,自己的夫妻關係,以及下面的兒女關係。
大家如果要找碴的話,會找出毛病來:假使我沒有兒子,不就少了一親了嗎?假使我沒有女兒,不又少了一親了嗎?的確,就六親不全。這只是講六群是什麼意思?六群就是依於六親而言。是依釋迦牟尼佛在世時,他的六親關係,其中有的跟他出家,有的跟他學佛,因為親戚關係,很多就打著這麼的心念──釋迦牟尼佛是我的某某人,某某親戚,所以就在僧團以及學佛的團體裡形成了特權,以致有破壞、胡來的現象,所表現的就是末法。
所以佛陀在世時有正法、有像法、有末法。可是經典上說到,正法、像法、末法還有年代可算,所謂正法五千年、像法五千年,末法呢?末法是一萬年。這種數目字,也是不可信,很多經典及論典的說法,都有差別。
說正法五千年、像法三千年,末法多久?無限。為什麼要講無限?它沒有年代,因為末法,還有一個末法之末,那末法之末是什麼時候?就是出家人也沒有了,佛教也沒有了,經典也沒有了,學佛的人當然更沒有了,連一個佛字怎麼寫都不知道了,連聽都聽不到了,那個時期才真正是末法之末,也就是末法結束的時刻。然後有所謂的龍華三會,彌勒菩薩下生,成為所謂的彌勒佛。
從這些看,欲念、欲求,它沒有一個特定的,或是分類,或是某些時空,不是用這種方式去看。因為不同的時代背景、不同的時空,以個人而言,譬如:幼兒、兒童、少年、青年、中年,或是到壯年、中年,以至到老年。每一個時刻,人的欲念、欲求都不相同。
談到佛法的問題,它不是死的東西,它是活的。譬如:末法是無量的時期,沒有年代,究竟多久?事實上再想一想,正法五千年,如果根據這經典來講,應該是釋迦牟尼佛時代,以至到他留下來的道理方法,也就是佛陀的教、法,維持五千年。現在算一算,還不到二千六百年。可是講到二千六百年,二千五百多年,這個數目字也是不可靠,為什麼?泰國的算法,早就超過二千六百年了。每個地方,都有不同的說法。
假設是二千六百年,現在還剩下二千四百年。可以不要擔心害怕,為什麼?正法還在!可是要瞭解,這裡談到的正法,不是說以像法來代替什麼,以末法完成的後果,不是用這種方式去看。而是以佛教,佛陀所說的道理方法而言,它還能存在的時間多少、多久?才說末法時期也有正法。
只是分三個時期,這三個時期,不能以年代來分。如果以五千年正法,難道二千多年以後,真的就沒有正法了嗎?可是現在不就在那裡喊末法時期了?這是誰發明的?不要在數目字上去計較、執著。真正要緊的,在有生之年,還能夠學到正法,就福報很大;有生之年,即使在正法時期,學不到佛法,我跟你講,還是業障鬼;以欲念、欲求來分別欲的問題。我們常常打開佛教的衛星電視去分別,有法師說錯了、有法師根本就胡說八道,如果只是用這種方式去看、去計較、執著,不是學佛的人應有的認識。
所以我關起門跟大家講什麼,要涉及到不正當的、偏差的,一定要舉例,要舉例就涉及到人;所以常常有少數的人就誤會說:「師父口口聲聲說不要用這種方式去計較執著,不要講是非,老和尚還不是一直都在講是非。」為什麼有這種想法?因為根本沒有聽我講什麼道理,只是在聲音上面去分別而已。如果仔細聽我講的道理是什麼,就不會有分別。何況我敞開門來,幾乎不願意提到什麼人怎麼樣,最多講一些現象而已。
現在佛教的衛視頻道,如果懂得佛陀的道理方法,以這種修行完成了修養,會發現問題很多,可是也不能夠完全否定呢!它裡面還是有正確的;不妨就抓住那些正確的,不必一定要在不正確的上面去分別、計較。學是學人家的長處,怎麼彌補自己的短處;如果盡看別人的短處,那你永遠沒有長處!因為看到的都是錯誤的、不對的,再不然就是偏邪的。其實退一步講,在衛星電視上講經說法的法師,不要看他很輕鬆,你有沒有那個膽量、那個勇氣,能不能跟他一樣?所以盡看人家的短處,得不到好處。我常告訴各位:「要用讀的心態,去面對別人。」因為「讀」是學生,如果只是去挑剔,就變成是老師,就叫做「教」了!何況我們還要瞭解一個道理──教學相長就很容易使自己更進步。
有時談到欲念跟欲求,不要只是說,好的就沒有欲念、欲求。因為欲念、欲求的本身,的確也就是力量。因為欲的本身就是力量,問題是怎麼去面對它?怎樣去處理這些問題?只是分別沒有用。像千佛山的機構,我們的團體,要誰出來做當家,都是推三阻四,必須師父下命令,才勉為其難;其他山系道場的當家,求之不得,大家來搶。為什麼?可是千萬也不要這麼想──在千佛山機構做當家,沒有權力,既沒有名又沒有利。如果認定別人就是為了爭名奪利,這樣想還是有偏差的自我分別;別的道場,有當家師的缺,很多人爭著想做,知道為什麼?因為他真的可以發號施令,大家都要聽他的。我們的團體不一樣,一個不服一個,
所以這個當家誰都不敢幹。
我不是發明一種方法嗎?假使做當家,誰要亂來,誰要不講道理,誰要有特權,那好,就給那個人做。你能幹,你盡挑剔!那你來做好了,你要做不好,就讓別人看笑話!可是我發明的這方法,從來沒有人敢用,因為內心知道,都不敢講出來,為什麼?怕挨師父的罵,就那麼簡單。當然只是用這種方式看,欲念還是在分別。我告訴你,也不完全只是怕挨師父的罵,既然做,就認定說要盡一份心,如果當別人挑剔,當別人鬧情緒、幹什麼,這個當家就不想幹,交給別人,那自己也是相同。為什麼?你也是鬧情緒,也是鬧彆扭。我以前講過一句話──「要想大慈大悲,就必須要受苦受難。」很多人不贊成我的話,時間久了慢慢都體會到了,真正要大慈大悲,的確要受苦受難;沒有受苦受難的精神,不可能做到大
慈大悲。為什麼觀世音菩薩要千手千眼?他忙得不得了,千手千眼都來不及!
他是不是在受苦受難?看看千處祈求,他要千處應!可是一般人總是想:為什麼要這樣跟自己過不去?為什麼要這麼忙?一旦產生這種意念,你的眼睛都是看別人、耳朵都是聽別人、嘴巴都是講別人,因為從來不去返照,不去反過來真正想想自己。像懺悔好了,今天在佛教的世界,不一定是哪個國家,哪個地區,學佛的人,所謂懺悔是什麼?往佛前一跪:「佛菩薩,我做錯了,我懺悔!」
磕幾個頭,得安樂。知道為什麼得安樂?把他的錯全部交給釋迦牟尼佛、交給三寶,認為那就是懺悔。要知道懺悔得安樂是:「懺是檢討,悔是改錯!」檢討自己的錯,然後去改進,才能得安樂!否則心安得下來嗎?快樂得起來嗎?
為什麼現在的人都是講究要做功德?做功德幹什麼?因為做功德可以抵銷我的業!可以消災!可以解厄!都是用抵帳的方式,還要學佛幹什麼?像有錢的人,都可以辦得到!對「欲念、欲求」的確要瞭解,什麼是正面的、負面的,只要搞得不好,正也會變成負,如果有修行、有修養,那麼負也可以變為正!尤其現在常常談回向功德,有的人自己做了點什麼,「哦,趕快回向。」為什麼?因為法師說:「回向功德,功德更大。」
回向功德,要使這份功德大的話,我告訴你,要能夠把自己得到的利益,跟更多的人分享,才功德最大。自己個人去擁有、去享受,那叫執著功德、計較功德,最後功德連成為福報的機會都沒有。為什麼?因為把功德當作我有多少錢把它花掉,那就沒有剩餘了。尤其功德跟業作是不能抵消的。造的業,拿功德不可能抵銷,可是有份功德心,可以減輕再造業。拿功德去抵銷自己的業,我從來沒有看過任何一本經典、論典裡有這種說法。
可是現在佛教界到處都是,做功德可以消災解厄、可以消業,甚至更妙的是什麼?前段時間很流行──打香板。在佛法裡面,最難的叫做牽業;這種牽業隨時犯了,自己都不知道。牽業怎麼解釋?因為我而使別人造業,雖然別人造了業,要負因果責任;同樣,如果因為我,我也要負因果責任,叫做牽業。
不要以為這麼做,好像都是好的。譬如:我們有個慈善基金會,在法律上面,可以到處募化,到處叫人家參與,拿錢來做慈善事業。用各種方式,不管去宣傳、勸募也好,法律上承認,在佛法上面也可以這麼做。可是當募了那麼多的錢,是不是真正都花在需要的人身上?是不是一毛一塊的都花出去了?如果花得不當,是你負責任發起,那些拿募的錢去花用,變成不好的話,你也要負責任。
可是付錢的人呢?做功德的人反而得到利益,就是福報。不要以為我發起,但我又沒有花一毛錢,用錯了造成傷害,同樣要負責任。在台灣,最普遍的現象,假使某人身體有什麼不舒服,有什麼病,就介紹他吃什麼藥。喔!什麼藥最好,為什麼?吃好逗相報,最後呢?如果把人家病治好了,那是你的運氣;如果使人家搞壞了,我告訴你,你要負很大責任。因為自己雖然適合,別人不一定適合。
尤其現在,營養健康食品滿天飛;我記得有一瓶粉狀將近一千塊,裡面是由稻子碾成米時,有一種糠,叫做糟糠,把穀殼子去掉後還帶點皮的,就是米表面一點皮;還有一部分是,稻殼子裡面的成分,叫做米糠;一瓶這麼貴,賣一千塊;很多人把它當成寶貝,吃了有效。為什麼吃了有效?因為這些人都是吃得太精緻了,吃一點粗的,當然有好處。
所以,在欲的上面涉及的是欲念、欲求,時時刻刻都關係到這個關鍵,如果不能把握,正的也會變負的;能把握,負的就可以轉變為正的。談修養,一定是從修行著手,修行還是涉及到不是欲念就是欲求;能好就是助道因緣,不好就是障道因緣。(全文刊登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