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若知出處:雲語書摘期數:404期2024年11月
因此,一個修養有素的行者,往往「色、心」尚未相應,色蘊未形成之前,即能主宰色法,自我意識便不會生變化、起作用,憑藉觀照的功能,色與心便可以不相應行。
雲語書摘 明心要旨 五蘊間隔 ── 想行之間的奧妙
/知
※ 何謂五蘊?
五蘊又名五陰、五聚、五眾等,陰是覆蓋遮蔽,把真性陰蔽不見,於深處蘊藏;五蘊就是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。眾生的心念,便是五蘊積聚而成,五蘊也可說是意念的變化作用現象;當五蘊發起作用時,就是我們的起心動念,也可以說,就是我們的自我意識;基於「我」的意義,並具了「心、意、識」三大內涵,心是集起,意是緣慮,識是分別;三而一,一而三;五蘊的內涵與作用就在其中。
五蘊――「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」,雲公老禪師進一步解釋如下:
色:心與外色相應,或謂心色相應,色蘊形成,於是產生五欲(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)、八風(稱譏、毀譽、利衰、苦樂)引發的感性與理性交織的情識作用,此即「受、想、行、識」的內涵;所以說五蘊一氣呵成。
受:因色蘊中的內涵,引發某種變化,發動領納(包括拒斥)後的情識作用(如喜、怒、憂、思、悲、恐、驚等),也就是所謂的感受。
想:受之後隨即產生想,依情識作用而生起分別,包括關係的、聯想的,甚至潛意識的思慮作用,便是想,包括思,考慮如何處理問題的動力。
行:想之後緊接著發生籌量取捨的行為,包括各種不同的表情和動作。只是此類行動尚不是形之於外的動作,而是蘊之於內的心識行為,或謂取捨、抉擇。
雲老禪師曾說過:行相是法義的準則,生死是道業的依皈。所謂行相即指「蘊之於內的心識作用」而言。
識:最後,顯現出不同的認知,甚至不同的結果。(或者說是認識之後的肯定;不過,它並不是問題之後的答案。)
當然,五蘊的變化,雖然具有不同的層次,而變化的速度是很快的,有謂「一氣呵成」,幾乎是剎那之間,甚至比剎那還快;《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》云:「一念有九十剎那,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。」
不過五蘊的作用,因有「業」與「道」相異的原動力,所產生作用的結果,自然也就不同。因此,於五蘊變化之時,無論色蘊中形成的內涵如何,於受想二蘊的變化,總不外是以業隨業生起作用,或以道化業轉變為功德;前者即煩惱,後者轉菩提,說明如下:
業:色蘊中是煩惱,受想中依於業,則隨煩惱而轉,行識處於煩惱之中。
道:色蘊中是煩惱,受想中依於道,則轉煩惱而成菩提,行識處於菩提之中。
由此可見,色蘊中所形成的內涵,全在受想的變化而決定作用;同時,更可以發現變化和作用之前,受想與行識之間(簡言之,即想行之間)必須建立起間隔;如果,間隔能夠加大,作用的結果便有調整自我意識的空間,去發現是隨業而受迷惑?抑或是從道而得覺悟?這就是蘊藏中的機要,亦是行者與非行者的五蘊,於生起變化,肯定作用之時最大不同之處。(詳《修行法要》)
※ 五蘊間隔之妙用
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等五蘊,其變化作用,於時空的現象,完成於剎那之間,而且是一氣呵成,沒有緩衝的餘地;不過,對學佛的修行者而言,卻是可以建立空間,利用時間,調整五蘊的變化,改善行為所完成的作用。
如何建立空間、又如何利用時間?來調整五蘊的變化?而改善行為所完成的作用?
那就是從五蘊中的「想」蘊,尚未進入「行」蘊之前,建立起「間隔」而著手「想」的調整;亦即是禪那八定中所謂「想」、「非想」、「非非想」的修養。為了「想」的周詳,「想」的不偏離佛陀教法,唯有於「想、行」之間建立起間隔,纔有機會利用時間,發揮空間;調整「想」的內涵,提昇為「非想」,甚至增上為「非非想」的境界。
於法理如此,但仍須把握要領,切記「想、行」之間的「間隔」,其間隔愈大,效益也就愈大;因為時空的利用與發揮,肯定於時間的長短、空間的廣狹,以表現修養功率的高低。
是故,間隔的要領在加大、在延長、在好好的利用;唯有如此,於「想」的發揮效益,方始提昇為「非想」,增上為「非非想」,圓具八定的功夫。
要「運用思想,發揮智慧」,部分學者認為:古德說「思量即乖」、「離心意識,參!」、「言語道斷,心行處滅」。因此,我認為對行者但主張不可思想,似有依文解義、食古不化之嫌。因為八正道中有正思惟,禪那譯作思惟修、靜慮。所以「運用思想,發揮智慧」正是應機說法、以楔出楔,才是修行之正常過程與方便法門。
其實古禪德言「思量即乖」是指見道當下直契本心,不假思量,以思量者即離初心覺識,而運用思想,發揮智慧則是觀的效用。二者並不相矛盾,見道為本,觀為用;二而一,一而二。
※「想行之間」進一步更清楚的說法:
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,乃「色蘊」已經形成,「受、想」亦已生起變化,我意識發動了分別作用;此刻利用間隔,調理「受、想」,換取造作的空間,不至使「行、識」隨緣境而有「成業」的危險性;此種修養是比較艱辛的,甚至太過掙扎,因勞累而損害道心!
因此,一個修養有素的行者,往往「色、心」尚未相應,色蘊未形成之前,即能主宰色法,自我意識便不會生變化、起作用,憑藉觀照的功能,色與心便可以不相應行。老禪師曾說:依實性而說色空關係,依因緣而說空色關係。若能如此觀照,當知色塵緣境只是誘因,心色不相應,色蘊就不會形成,如此行深般若波羅蜜多,自然照見五蘊皆空,度一切苦厄。
於是,色蘊不起,五蘊皆成空相。
於是,一切有為,皆不受影響。
於是,有所不為,隨心自在,隨緣無礙。
於是,色心不契,自心明了清淨。
於是,色蘊空靈,受想寂然;想行之間「空」的建立亦成多餘。
於是,五蘊無我,想受滅盡。
於是,色心非我事,那伽常現前!
※ 想行之間的緩衝說法:
人,不是反應的快慢,肯定修養的成果。
人,修養的表現,在於「想、行」之的內涵價值。
人,自我傳達之時,是否具有修養,最明顯的行為,是沉不沉得住氣。
緩衝,正是調適自我意識的修養能力。
自我意識的展現,發動於色蘊形成之時,於「受、想」相互變化的差異作用,確定「行、識」的價值。
因此,想與行之間,有了「間隔」修養的法要問題;就像是「餓、飽」之間,在於「食」的內涵,確定其營養價值。
修學佛法的行者,往往強調五蘊皆空,殊不知人的自我,很難進入到空,或說空就可以空得了的;基於人的自我,「心、色」少不了交涉,即使是抗拒,已經於相應之下,發動了「不相應行」的自我意識,包括感性的,或者是理性的。(請參考上白下雲老禪師著《唯識學概論》,〈相應行〉中有〈不相應行法〉。)
何況色蘊欲空,不是否定,也不是逃避,更不是排斥,就可以使「色」而能「空」得了;緊接著,連鎖反應的「受、想、行、識」,如果正當意念中剎那生起「色」須「空」的時刻,那「受、想、行、識」,於剎那中的剎那,就已經全部完成了!(五蘊的作用迅極速極!一念有九十剎那,一剎那有九百個生滅。)
更何況,摩訶衍法,不是於「苦受」而求其「空」,而是如何修養到「苦受」時而能「不以為苦」;就像是平常時,人與人的情感反應,有「心甘情願」和「不甘不願」的絕對差異。
試問:那其中的「奧妙」在那裡?
由此可見,色於「法與蘊」的修養,不是捨「色」求「空」;而是如何面對「色」,予以刻意的認識和瞭解,調適「心、念」的計較和執著,轉變成「化解」,顯現「空義」之真象;也就是「淨色」的究竟工夫,圓成修養的內涵價值!
離開五蘊則無佛法可言,認識五蘊間隔,利用想行之間的奧妙,正是進入佛法大門的津口。如何運用思想以發揮智慧呢?就必須配合雲老禪師所提供的止觀法門。(請參考《修行法要》中的〈觀行法要〉)
※ 學佛方程式
學佛要先建立正知正見,所謂:「懂得道理好修行」,從「學佛方程式」中可以發現修行是修養自己身口意的行為;要照顧自我的起心動念,維護自我的起心動念,進而突破自我。《金剛經》說:「菩薩無我相、無人相、無眾生相、無壽者相。」 因此雲老禪師有〈學佛方程式〉的發明:
當分別心生起之時:
不要一味地計較和執著,應該深入的認識和瞭解;
尤其要於中有所發現,久而久之,必能自我突破。
突破――從概念到分別,從計著到認知,一旦有所發現,仍得慎審有多少自我!不然,是不可能突破的。
因此,轉煩惱而成菩提,當知,該如何從分別心生起之時,一連串必然而又不相同的過程,以及有所發現等,是否突破了自我意識?
如是的方程式,乍聞之下,似乎沒有什麼?若能心平氣和的運用於人或事之中,久而久之,會有許多發現,也必然能夠自我突破。
※ 雲公老禪師曾語重心長地說:
佛法必須深入淺出,簡單扼要地表現出來,要做到「化佛陀的語言為人類的語言,而為人說法」;才能使時人獲得實際的饒益。
六祖能大師則說:
其法無二,其心亦然,其道清淨,亦無諸相,汝等慎勿觀淨及空其心;此心本淨,無可取捨,各自努力,隨緣好去。
達摩祖師引經言:五蘊窟宅是名禪院,內照開解即大乘門。
願與學佛的朋友們共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