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405期2024年12月
天道裡面有阿修羅,是可以肯定的,可是阿修羅不能稱他為天魔。大家看第二十六章的文字,說這是天道的眾生,帶了很多骯髒的東西要送給釋迦牟尼佛,這是他的心態和做法.
佛說四十二章經 第二十六章 天魔嬈佛(上)
/白雲老禪師
天神獻玉女於佛,欲壞佛意。佛言:革囊眾穢,爾來何為?
去!吾不用。天神愈敬,因問道意。佛為解說,即得須陀洹果。
第二十六章的主題是「天魔嬈佛」,先從嬈字來看。嬈,本身有獻媚,是存心不良的心態,簡單的說就是作怪;當然就可以肯定,這都是負面的,不懷好意。談到「天魔」先要瞭解,「天道」是因為過去世廣種福田,才有機會投到天道享受他的福報,那麼在天道的眾生,應該都是善良的,不應該有所謂作怪的事情發生。
在六道眾生裡面,事實上是以五道而言,應該是天、人、畜生、鬼、地獄五道,至於阿修羅,應該五道裡面都有阿修羅,這點先要把握。真正講五道不能講六道,只能講六趣,就是六種取向,事實上只有五道;可是有很多人,會從經典上找出文字來說,明明說六道,你為什麼說只有五道?所以一定要瞭解六趣五道,不是六道;或者我們講六道就是六道,應該是六趣五道。
這裡談天魔,也不是談阿修羅,天魔的「魔」字,不要把它看成妖魔鬼怪之類的。我們要瞭解,一個心態的表現,可能並不是環境的影響,而是在某種環境需要做什麼,用不同的心態去做事,要用這種觀念去看。譬如地獄道,地獄眾生都是一闡提性,可是地藏王菩薩呢?也是一闡提性。以一闡提性去看,地藏王菩薩也變成是在地獄裡面的眾生之一了。如果不瞭解一闡提性是什麼意思的話,的確就會變成地藏王菩薩也是地獄眾生了。
所以一闡提性翻成中文的意思就是「不得成佛」,處在地獄的環境裡面,不得成佛;他如果要想成佛,必須要把地獄裡面的苦報受完了才有機會。為什麼地藏王菩薩也是一闡提性呢?因為地藏王菩薩發的願是:「地獄不空,我不成佛」,他是在地獄裡面度眾生。就可以去認識:地獄眾生受苦報的,是以業而說一闡提性;地藏王菩薩呢?是依於他的願而說一闡提性,這是業與道的差別!要瞭解一闡提性的涵義,不可以用一闡提性籠統地來說。
同樣說天魔,不要把天道的眾生都當成是魔,或是天道裡就有魔,不能用這種方式。天道裡面有阿修羅,是可以肯定的,可是阿修羅不能稱他為天魔。大家看第二十六章的文字,說這是天道的眾生,帶了很多骯髒的東西要送給釋迦牟尼佛,這是他的心態和做法。如果要從文字上鑽牛角尖,就會發現:天道裡面,有沒有這些骯髒的東西?是不是天道裡面的東西,都是好的?這又涉及到天道的層次。
從欲天、到色天、到無色天,不同的層次、不同的環境,裡面的內容當然就不同。這裡講天道,如要鑽牛角尖,就會問:他究竟是屬於無色天的天道眾生?還是色天的或欲天的?這裡面並沒有明顯的說。我告訴各位,依於菩提道果的成就,欲天、色天、無色天這三種天裡面,色天、無色天在那個環境不可能直接修行辦道,就可以成就聲聞四果,或者菩薩十地;相反的,在欲天裡面就有機會。從這句最後的文字裡,就說明了:他經過這種作為,釋迦牟尼佛怎麼樣的處理,結果因為他有所感悟,而得到了聲聞果。這就可以發現,肯定天魔應該是屬於欲天的眾生,不屬於色、無色天。
我只講,欲天、色天、無色天,不講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大家有沒有聽出它的差別?這裡談「天」是談眾生,如果談「界」是談範圍,這點要分清楚。如中國有很多的民族,有漢人、滿人、蒙人等族,漢、滿、蒙是屬於一種族性,人就等於是個概念組成為中國;如果人是以界而言,「漢、滿、蒙」就是以天來說;以這舉例去對比的話,就很容易瞭解。所以不要一開口,三界就是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,人家都這麼講,你為什麼講欲天、色天、無色天?要把握看經的重點,只是糊裡糊塗把它混在一起,不能真正認識清楚的話,得不到好處。
這章是講天魔用存心不良的心態面對釋迦牟尼佛,卻因佛陀的開示而得到利益,成就了須陀洹的果位。講到聲聞的果位,以分別而言是聲聞四果,依層次而言是三向一果;然聲聞乘以果位而言只有阿羅漢果,其他是須陀洹向阿羅漢、斯陀含向阿羅漢、阿那含向阿羅漢,所以叫做三向一果。所謂「向」就是趣向,這個「趣」字跟取捨的「取」是相同的意思,就是他的取向如何。中國字,通常用的比較古老一點,如果勉強強調,他用得比較正派一點,都應該用興趣的「趣」那個字;因為依字型而言,興趣的趣是一個走,「走」是一種行為,然後有一個「取」,就是說要得到什麼,必須要有其行為,這是「趣」的原意。
用簡單的方式也可以,不要「走」字旁,而只用一個取,當然現在不是談文字學,只是讓大家瞭解文字上面的變化;如果我不加以解釋,常常會挨人家罵,為什麼?「興趣」跟「取」怎麼混為一談?就會造成這種現象。畢竟我是學中文的,對一般用字,或對字的認識,在文字學上多少還是有些差別。這也不是我發明的,也不是在胡說八道,是有其根源。
講三向一果,向就是取向,用興趣的趣,趣向是相同,為什麼呢?因為要朝向阿羅漢的果位,必須要有行為,並不是說伸手就可以得到,這是個關鍵性。過去佛陀在世時,為什麼往往幾句話,那些來親近釋迦牟尼佛的人,就能得到果位?我們看看,過去釋迦牟尼佛一次講經法會,可能成就幾百幾千阿羅漢;而現在相隔了兩千多年,把佛陀留下來的道理方法,再三的去讀、去誦、去想、去思考,為什麼得不到利益?經典裡所說的,等於就是釋迦牟尼佛的開示;大家有沒有思考過這問題?近幾百年來,所謂的高僧大德都說,是現在人的業障比過去人的業障重,過去的人業輕,所以釋迦牟尼佛只要幾句話,就可以讓人家成就阿羅漢。幾百年來都是這麼講,唯有我不太贊成,為什麼不贊成?在談正法、像法、末法的那堂課時我就提過:末法中有正法、也有像法;同樣正法時期,有像法、也有末法。
從這種理論上就可以知道:釋迦牟尼佛在世時說是正法,但也有像法、末法;難道現在我們說是末法的時期中,就沒有正法、像法嗎?至少像法可以肯定,為什麼正法就不能肯定呢?用另外一句經文,就可以去認識它,一句「時節因緣」;這個時節不是時期,而是過去世,所種下的菩提種子的深跟淺的問題;並不是現在眾生的業就特別重,不能用這種方式去看。如果現在的眾生業太重,以眾生而言,大家想想看:業最重的是什麼樣的眾生呢?是人嗎?還是畜生?還是鬼類?還是地獄的眾生呢?以人而言,釋迦牟尼佛的時代,這個地球有多少人?相隔兩千多年以後,人反而愈來愈多了。以人數的比例來看,也很難用這種方式說,人的業障太重。釋迦牟尼佛在的時候,跟他學佛的人不都是人嗎?以人的善根來說,應該是好的,現在人愈來愈多,難道人的善根就變質了嗎?差別不在這裡,而是講時節因緣!是以時節而言,是過去世曾經的菩提種子種下了多少?
用這種方式說,在過去世修養了多少?有多少修養的本錢?過去的修養愈深厚,這一生依於學佛的因緣,也可以很快能證悟、得果。所以我們看問題,不要以為幾百年以來,大家都這麼講,大家都那麼講,但講的人是不是真正有修養而說那種話呢?現在的人,尤其很多法師、大師、長老,好像除了自己以外,都是業障很重。在場這麼多人,我坐在這裡高高在上,應該沒有什麼業,你們業障最重了!能用這種方式去看問題嗎?不可以!個人的時節因緣不同,成就的快慢也就不同。尤其不要輕視自己的過去,可是也不要盲目地認為自己過去就已經有修養;盲目的、很得意地認為自己,如果不是善根很深厚,不是菩提種子有修養的話,怎麼會出家?如果用這種方式去看,很可能還不如未出家的人。如果老是看輕自己呢?那也是一種消極的想法。
依時節因緣而論道,應該怎樣?應該以「正勤精進」做為自己的座右銘。怎麼說?不管過去有沒有很深厚的修養,至少好好把握這一生,只要能正勤精進,同樣能夠成道、證果。如果這一生不好好把握,只是妄想、懈怠,像上班打卡一樣,當然就沒有機會。所以認為過去很有修養,這生才會怎樣;過去業很重,這生才怎樣。如果用這種分別、計較的方式去看問題,最後還是白來了一趟。
時節因緣,必然是依於業與道,本身過去無始以來到現在,所包含的成分。過去就是談時節,現在有沒有這種因緣,引發菩提種子,很快成長、開花結果,靠什麼?就是靠正勤精進。為什麼談精進,還要談正勤呢?正勤不就是精進,精進不就是正勤嗎?其實還是有差別,精進就是勤的意思,加個「正」字,意義就不一樣了。譬如:打麻將三天三夜,也是很精進,可是那個「勤」是什麼?是偏邪的勤,不是正當的勤。大家還記得,過年時有則新聞──有人打了幾天幾夜的麻將,結果癱瘓了。所以不是說不眠不休在做什麼就是精進,還得要看所做的是不是正當的。
談精進,當然要分開來解釋,「精」是選擇好的,然後往前;這種往前當然是進步,看起來也像正勤,因為是選擇好的。可是有個問題,選擇好的,難免有自我意識,是自己認為好,如果談「正勤」就不一樣了,為什麼?要依教如法才能說是正,違背了佛陀的教法,就是偏邪,這麼講就很容易把握。(未完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