雲語書摘 讀佛經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 (一)

    《佛說摩訶衍寶嚴經》,即為佛陀對大迦葉尊者說的菩薩至寶法要,如何莊嚴菩薩心性等法寶。

  • 文:若知出處:雲語書摘期數:405期2024年12月

雲語書摘 讀佛經 佛說摩訶衍寶嚴經 (一)
/釋若知

 

《佛說摩訶衍寶嚴經》,本經一名《大迦葉品》,是寶積部中的一品,為佛說三藏十二部經教,於所有的法寶中,以迦葉為首座弟子所說寶貴嚴實精密之菩薩法要。此經是晉代不知名三藏法師所譯,譯師名失傳久矣。

「摩訶衍」意菩薩乘,與「罕那衍」對稱,「罕那衍」意聲聞乘,皆梵文譯音。根據雲公老禪師授課講述。

《佛說摩訶衍寶嚴經》,即為佛陀對大迦葉尊者說的菩薩至寶法要,如何莊嚴菩薩心性等法寶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釋若知整理

《佛說摩訶衍寶嚴經》

聞如是,一時佛遊王舍城耆闍崛山中,與大比丘眾八千人俱,菩薩萬六千人,從諸佛國而來集此,悉志無上正真之道。

娑婆世界可以說是釋迦牟尼佛的佛國,究竟有多大?我們仰望的虛空宇宙範圍到底有多廣?根據《金剛經》所說:「須菩提!於意云何,如一恒河中所有沙,有如是沙等恒河,是諸恒河所有沙數,佛世界如是,寧為多不?」佛世界(即諸佛國)有多少?有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數之恆河,如此眾恆河所有沙數之量,即為佛國之數;這是多麼龐大不可思議之數字!如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極樂世界,即去此(離我們地球)西方十萬億佛土,這是《佛說阿彌陀經》裡的經文。我們先了解一下一個佛國的佛土有多廣?

我們的娑婆世界是釋迦牟尼佛的願力世界,即釋迦牟尼佛的佛國。根據《法苑珠林》依佛經整理的資料所示:我們是娑婆世界裡,一小世界中欲界地界的人道眾生,欲界天有六天,之上到色界初禪天的(第三天)大梵天,是一小世界(我們所知道的,一小世界即一銀河系,有一太陽、一月亮);一千個小世界,謂之一小千世界,範圍到哪?到二禪天的(第三天)光音天,(根據佛經,一個星球的毀滅,其破壞力的極限是到光音天以下──第二天無量光天,光音天不受影響,光音天有深住禪定的修行者,他們也是地球初始人類的來源。)

光音天以上是三禪天,從少淨天到(第三)遍淨天,這是一中千世界,是一千個小千世界,一千乘一千,也就是一百萬個小世界;虛空宇宙有多大?色界三禪天之上還有四禪天,四禪天共九層,最上五層叫那含天,翻成中文是淨居天或叫不還天,這是聲聞三果阿那含(不來)及阿羅漢所居地。

四禪天之上是無色界,有四空天,最高是非想非非想處天,至此涵蓋一千個中千世界,為一大千世界,亦即十億個小世界,此為釋迦牟尼佛的佛國範圍。而佛經嘗說,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,各有千尊佛,懺悔法門中就有《三千佛洪名寶懺》,可見佛說「三千大千世界」,是真語、是實語,是不誑語、不異語。也可見宇宙如虛空,其大真是無邊無際、無窮無盡。

(註:所謂三千大千世界,不是一般講的因包含小千、中千、大千,故謂之三千。佛教提到三千,通常形容無數之多,如「一念三千」、「三千威儀」、「三千煩惱絲」等。《金剛經》中多處提到三千大千世界:

如: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,以用布施,是人所得福德,寧為多不?

又:須菩提!於意云何?三千大千世界,所有微塵,是為多不?

此三千大千世界為佛實語,因為一個佛國就是一大千世界,現在佛有一千尊,過去佛有一千尊,未來佛有一千尊,故言三千大千世界。)

唐朝悟達國師造的《慈悲三昧水懺》裡提到一個故事,外道鬱頭藍弗的禪定已修到四禪八定的最高定──非想非非想定,壽命八萬大劫,但因禪定中聞雀蛙聒噪而起瞋心,生殺念,有因即有果,八萬大劫命終即投生飛貍道以遂其願。由此可見,禪定再高若不得法要,不得解脫,反入輪迴;必須禪那思惟修,明心見性,知其宗旨,方得解脫。

爾時世尊告尊者大迦葉曰:菩薩有四法失般若波羅蜜。云何為四?

一者不尊法、不敬法師。

二者為法師者,慳惜悋法。

三者欲得法者,為法作礙,呵責輕易,不為說法。

四者憎慢貢高,自大譽毀他。

迦葉!是謂菩薩有四法失般若波羅蜜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有四法得般若波羅蜜。云何四?

一者尊法、敬重法師。

二者隨受聞法,廣為他說,心無愛著,亦無所求,為般若波羅蜜故,捨一

    切財物,求多學問,如救頭然。

三者聞已受持。

四者行法不著言說。

迦葉!是謂菩薩有四法得般若波羅蜜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成就四法忘菩薩心。云何為四?

一者欺誑師尊長老。

二者他無惡事,說有所犯。

三者摩訶衍者毀呰誹謗。  四者諂偽,心無至誠。

迦葉!是謂菩薩成就四法忘菩薩心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成就四法,一切始生至于道場,菩薩之心常現在前,終不忘失。云何為四?

一者寧死,終不妄語。        二者一切菩薩,起世尊想,四方稱說。

三者無有諂偽,其心至誠。    四者不樂小乘。

迦葉!是謂菩薩成就四法,一切始生至于道場,菩薩之心常現在前,終不忘失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成就四法,生善則滅,善不增長。云何為四?

一者貢高憍慢,學世經典。    二者貪著財物,數至國家。

三者嫉妬誹謗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四者未曾聞經,聞說誹謗。

迦葉!是謂菩薩成就四法,生善則滅,善不增長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成就四法,善不衰退,增長善法。云何為四?

一者樂聞善法,不樂聞非法,樂六度無極,菩薩篋藏。

二者下意,不慢眾生。

三者以法知足,除去邪慢,他犯不犯,不說其過,不求他人誤失之短。

四者所不知法,不說是非。以如來證,如來無量境界,隨眾生根,佛所說法,

    我不能達。

迦葉!是謂菩薩成就四法,善不衰退,增長善法。

復次迦葉,心有四曲,菩薩當除。云何為四?

一者猶豫,疑於佛法。

二者憍慢不語,恚怒眾生。

三者他所得利,心生慳愱。

四者毀呰誹謗,不稱譽菩薩。

迦葉!是謂心有四曲,菩薩當除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有四順相。云何為四?

一者所犯發露,而不覆藏,心無纏垢。

二者真言致死,終不違真。

三者所說而不相奪,一切侵欺,呵罵輕易,撾捶縛害,一切是我宿命所作,

    不起恚他,不生使纏。

四者堅住,不信他說,至信佛法,亦不信之,內清淨故。

迦葉!是謂菩薩有四順相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有四惡。云何為四?

一者多聞調譺ㄉㄧㄠˋ ㄞˋ(嘲弄、欺哄意)、行不如法,不順教誡。

二者離於正法,不敬師長,不消信施。

三者失戒定慧,癡惘受施。

四者見於調御,智慧菩薩,不敬貢高,而輕慢之。

 (見到善調降伏自我,有智慧的菩薩行者,不僅不敬重,反而貢高我慢。)

迦葉!是謂菩薩有四惡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有四智。

一者未聞者,聞行如法。      二者依義,不以文飾。

三者順教戒善語,所作皆善,孝順師尊,得戒定慧,而食信施。

四者見於調御,智慧菩薩,興善敬心。

迦葉!是謂菩薩四智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有四差違。云何為四?

 (差違:智慧不夠,做法有差失,與度眾意願相違背。)

一者未悉眾生,便謂親厚,菩薩差違。

二者眾生不能堪受微妙佛法,而為說之,菩薩差違。

三者愛樂上妙,為說下乘,菩薩差違。

四者眾生正行,皆得妙法,而相違反,菩薩差違。

迦葉!是謂菩薩有四差違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有四道,云何為四?

一者等心為一切眾生。      二者勸一切眾生學佛智慧。

三者為一切眾生而說正法。  四者令一切眾生順於正行。

迦葉!是謂菩薩四道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有四惡知識,云何為四?

一者聲聞,但自饒益。       二者緣覺,少義少事。

三者世俗師典,專在言辯。   四者習彼,但得世法,不獲正法。

迦葉!是謂菩薩四惡知識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有四善知識,云何為四?

來乞求者,是菩薩知識,長養道故。

為法師者,是菩薩知識多聞,長養般若波羅蜜故。

勸出家學道者,是菩薩善知識,長養一切諸善根故。

諸佛世尊,是菩薩善知識,長養一切諸佛法故。

迦葉!是謂菩薩四善知識。

復次迦葉,有四像菩薩。云何為四?

一者貪利,不求功德。        二者但自求樂,不為眾生。

三者但自除苦,不為眾生。    四者欲得眷屬,不樂遠離。

迦葉!是謂四像菩薩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有四真功德。云何為四?

一者解空而信行報。(明瞭萬法起於因緣,本性空寂;但若造作即不免果報。)         

二者解無吾我,大慈眾生。

三者雖樂泥洹,不捨生死。(泥洹為涅槃梵音之別譯;《法華經》云:

    「為度眾生故,方便示涅槃,而實不滅度,長住此說法。」)    

四者行布施欲化眾生,不望其報。

迦葉!是謂菩薩四真功德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摩訶薩有四大藏。云何為四?

一者值佛出現於世。    二者聞說六度無極。

三者見法師心中無礙。  四者不放逸,樂住山林。

迦葉!是謂菩薩有四大藏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有四法,越度眾魔。云何為四?

一者不捨菩薩心。      二者心不礙一切眾生。

三者不染著一切諸見。  四者不輕慢一切眾生。

迦葉!是謂菩薩四法越度眾魔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摩訶薩有四法,攝受一切善法。云何為四?

一者常止山澤,心無欺詐。    二者有恩無恩,心常忍辱。

三者念報四恩,棄捨身命,為眾生故。

四者求法而無厭足,具一切善根故。

迦葉!是謂菩薩摩訶薩四法攝受一切善。

復次迦葉,菩薩摩訶薩有四無量福行。云何為四?

一者法施心無悕望。          二者見有犯戒,興大悲心。

三者願一切眾生,樂菩薩心。  四者見有羸劣,不捨忍辱。

迦葉!是謂菩薩四無量福行。

復次迦葉,非以菩薩名故,稱為菩薩;行法行等,行禪分別故,乃稱菩薩。

菩薩行者有其密行與修養,如《金剛經》云:「通達無我法者,是名菩薩。」所以菩薩「非以菩薩之名故,稱之為菩薩。」而是菩薩行者已泯除四相,平等一如,無有分別;若有分別,乃因禪觀眾生,因其根性與環境,以智慧方便度化故,如觀音菩薩之三十二應化身。 (未完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