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詹天賜出處:健康講座期數:405期2024年12月
人際關係好,探望的人多,鼓勵的人多,復健的意願就會比較強。因此,一個人的健康狀態,受心理的與生理的影響,也與這兩者的互動有著密切的關係。
漫談身心互動(續五)
/詹天賜
身心是相互影響的,當我們以“疾病 情緒”作為關鍵字在網路上查資料時,可以看到七成 (或80%,乃至9成) 疾病與情緒有關的一些標題;而網路上也有疾病情緒對照表,來呈示這兩者之間的關係。疾病與情緒相互影響,也有互為因果的關係,這也導致許多疾病在防治上的複雜性。例如中風復健,是一個身心互動的問題,一篇長照的文章指出:“中風復健的路上一定很五味雜陳。不論是陪伴者,或是當事人,感覺身體或心理上疲憊都是很正常的。生病的疼痛、失能的哀傷、辛苦的復健過程,看起來就像是條漫漫長路”(註十二)。對這段文字,我深有同感,我曾陪伴三位中風的長輩度過漫漫長路,其中對身心狀態的跌宕起伏過程,深有感觸。
對於中風病人,復健醫生會根據病人的病況 (現有狀態) ,擬訂恢復的目標 (期望狀態),並提出復健的建議 (對策與方法)。尤其是六個月內的黃金恢復期,病人若能依計劃努力復健,大致能達到設定的預後目標。中風的復健,是十分辛苦的,因此,關鍵在意志力與復健意願。當我們看到病人舉步維艱時,靠的是他們的意志力,而他們願意付出這麼大的努力來從事復健,就因為有提昇健康狀態的可能。若是復健效果顯著,意願便上升,意志力堅強,努力投入復健,就可能提高復健效果而形成良性循環。反之,若復健效果不好,意願下降,導致意志力不強,就可能降低復健效果而形成惡性循環。這種身心互動的關係,可以形成一個正性的封閉環路,而造成良性或惡性循環的結果,如圖一所示。對於較輕微的中風 (小中風等),由於最初復健效果良好,輕易形成一個良性循環,如圖環路一所示,復健效果-復健信心-復健努力形成一個正性回饋環路,透過不斷提昇的復健效果,如此則較可能恢復失去的健康。
但對較嚴重的中風病人而言,如老年人等,復健效果較為緩慢,若透過復健努力,能建立信心,才會有復建的意願。由於復健對老年人更為辛苦,因此要有較強的意志力,才會努力復建,獲得一些成效後,進而產生較大的復建信心,而形成正性回饋環路二。這時家人或照顧人員的鼓勵、協助就十分重要,若是病人因為復健效果不佳,就會失去信心、鬥志,也就不會有復健效果了。基本上,對於一個正性回饋環路,只有能增強一個點,就能使環路“動起來”。有一位患有鼻咽癌的山友,年齡與我相若,如今已七十餘歲,過去曾憑藉著堅強的意志力,得到了良好的復健結果。他年紀約五、六十歲左右時,得了鼻咽癌,身體虛弱,失去了登山的能力。但他有堅強的意志,立志要攻克小山,於是在太太的陪同下,第一次花了約六個小時的時間,由登山口攻克了約二公里的山路,來到了海拔四百餘公尺的終點--觀日亭。其間走走停停,憑藉的是堅強的鬥志。不久後,便恢復了自行登小山的能力。我第一次見到他時,只覺得他的鼻子有點問題,
但不知他曾患有鼻咽癌,他常與幾位山友約定時間爬山,外表上看不太出來曾罹癌症。七十歲以後,就很少碰到他了,聽說他已改走海拔一百餘公尺的十八尖山,仍維持著運動的習慣。我也曾在爬小山的路上,碰過幾位裝著義肢的山友,不禁令我由衷佩服。
在一個正性回饋環路,找出一個介入點,就可以使環路“動起來”,在圖一中,經絡保健也是一個有效的介入點,它是一個有效的保健方法。我學經絡保健,曾為兩位長輩作經絡保健,使她們增強了復健結果,先母還一度能在攙扶下走操場一圈,當時復健狀況良好。但在一次感冒下,身體較為虛弱,休息了幾天,要再走就感到吃力了,由於復健效果退步,很快就由良性循環轉為惡性循環了。我的一個阿姨亦然,她心臟不舒服,不良於行,我定期到台北幫她作經絡保健,使她恢復了一些信心,健康狀態也有所提升,但由於多次跌倒,復健過程可說是跌宕起伏。
圖一只是一個簡單的失能者復健身心互動圖,實際的狀況要複雜的多。例如老年人的復健,存在一些復健障礙,使得復健成果到了某個程度就開始遞減,從而降低信心等。也可能由於其它疾病的影響,或失去老伴,或子女不克常在身邊,或由於陪護者的耐心和能力等因素,都會影響復健的結果。甚至個性、人際關係、社會適應能力等諸多心理因素,也都會影響復健結果。例如人際關係好,探望的人多,鼓勵的人多,復健的意願就會比較強。因此,一個人的健康狀態,受心理的與生理的影響,也與這兩者的互動有著密切的關係。(未完待續)
註十二:https://www.ilong-termcare.com/Article/Detail/21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