溈山夜話 《南嶽單傳記》評唱 五十祖應菴曇華禪師

溈山夜話 《南嶽單傳記》評唱 五十祖應菴曇華禪師
/智障

 

 

應菴曇華禪師,生江氏,蘄(註一)之黃梅人。

幼而奇傑,骨目聳秀,童稚即厭世,故十七出家於邑之東禪。

明年為大僧,又明年錫杖參訪,首謁隨州水南遂和尚。染指法味,遍歷湖南北江,東西所至,與諸老宿激揚,無不投契。

 

上雲居禮圜悟禪師,一見拊勞痛與提策。服勞趨走,惟恐後,會圜悟入蜀。指見彰教隆于宣,隆移虎丘。師實為先馳,未半載通徹大法。頓明圓悟為人處,機關深固,運用恢廓,言句之出,皆越格超量。道聲藹然,洽於叢林,未幾禮辭,遊戲諸方。

初分座於處之連雲,處守以妙嚴請師出世。

繼住衢(註二)之明果,蘄之德章。饒之報恩、薦福。婺之寶林、報恩。江之東林,建康之蔣山,平江之萬壽,兩住南康,歸宗

末,乃住天童。開大施門,垂手未悟,遠近奔湊,如水赴壑。

師於普說小參問答勘辨之屬,皆從容暇豫,曲盡善巧。而室中機辨,操縱殺活,尤號明妙。飽參宿學,一近搥拂。亦汗下心死,恨見之晚。先意出力辦所難集,以申報效。舊嘗領徒典剎者,皆晦匿名跡,以得寓巾缽於下陳為幸。

上堂,見聞覺知無障礙,聲香味觸常三昧。

眼見如盲,口說如啞,蘇州人獃,常州人打野。大宋國裏只有兩個僧,川僧浙僧,其佗盡是子,淮南子、江西子、廣南子、福建子,豈不見道?父慈子孝,道在其中矣。

 

有人疑是其「其他」盡是子,這個字才正確,但會不會是古字?

 

表曰:將今視古,鎖斷奔馳。

堯封潛曰:喬木故家四方觀聽。

 

遷評唱曰:

死心踏地猶未息,究理析求空汲取,

見聞覺知松針處,時來宛轡歇通衢。

如盲,三更引線,不教溈山勞神;

似啞,空鍋烹茶,禮請仰祖會心。

 

(註一)蘄,中國古地名,因蘄水而得名,位於今天的湖北省蘄春縣

(註二)衢州市,簡稱衢,別稱柯城,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一個行政區劃,位於浙江省西部。市境北界杭州市,東接金華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