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414期2025年10月
滅盡是什麼境界?就是涅槃境界了!這種境界是有次第、有順序,慢慢……這麼提昇起來的,所以稱為「九次第定」.
佛說四十二章經 心寂欲除(中)
/白雲老禪師
佛言:有人患婬不止,欲自斷陰。
佛謂之曰:若斷其陰,不如斷心。心如功曹,功曹若止,從者都息。邪心不止,斷陰何益?
佛為說偈:欲生於汝意,意以思想生,二心各寂靜,非色亦非行。
佛言:此偈是迦葉佛說。
講到這裡,如果四禪定、八禪定都要做詳細的解釋,其實已經差不多都學過了,再複習一下應該都會了,真正比較難的就是九定!為什麼九定叫做次第──「九次第定」呢?為什麼九定是次第定?「次」是順序,「定」是不亂,最後的結果叫做「滅盡」。
我們曉得想、非想、非非想,還是在一個生的境界裡面去下工夫,進入到滅盡的話呢?它是有次第的,這個次第是什麼?如果依「想、非想」到達「非非想」八定的最後境界,是什麼樣子呢?就是已經完成了非非想,但並不表示這個定,可以做到什麼都不亂了;因為「業」是關係到欲以及色,這是屬於前面四禪定;後面是四無色定,還是在無色的境界,無色還是從有色,經過調整,把它提昇、淨化、篩揀,把原來的傷害轉變為利益,如此而已,並沒有什麼了不起。
可是第九個,是連「滅」都要清淨。這種滅的清淨,不是一下完成的。一個生完成了,顯現一個滅,但在次第而言,這只是個樣子而已,要到什麼境界呢?生也不起了,滅也不需要了,才叫做「滅盡」。這滅盡是什麼境界?就是涅槃境界了!這種境界是有次第、有順序,慢慢……這麼提昇起來的,所以稱為「九次第定」;其實九次第也涉及到前面的四禪到四無色,必須要有的過程;絕不是說一下就可以到達幾定,那叫做胡說八道。
因為從四禪到四無色,就是次第;沒有這些次第,根本連生也搞不清楚,滅也只是偶而的現象,何況滅也要盡呢!滅要盡必須怎樣?生不起了!如果生還會再起,還是需要顯現滅;如果生都不起,滅不就完全盡了嗎?不會再發生了!所以它是次第的。
講到這裡,再回復到剛剛講心念要從內心著手,現在仔細想想:從意念發生,進入到心念,怎麼把欲淨化,怎樣完全化解,就涉及到人的業。我們的業,本身不能把握的究竟有多少?但這不是問題,所以現在學佛的人,很多搞錯了方向,都想去修神通。
為什麼要修神通?「我要知道我的宿命」;但你即使有了神通如果沒有修養,那種神通叫什麼?叫做鬼通,或者中陰身通,不叫神通。真正的神通是什麼?依於人,你必須要依教如法,去修行完成修養,而且神通不是專門去修的,是隨著人的修養而成的;沒有修養就不可能有神通,人的修養到達了某種境界,自然就有神通。
可是話又說回來,真正有修養,到達某種境界有了神通,我告訴你,這個人絕不會像一般人,拿神通當成斂財的法寶,或當成不擇手段的法寶,他絕不是如此;因為他本身的業已經到達微乎其微了,才有機會完成神通。何況神通裡的第六個,必須要進入到有餘涅槃;也就是已經進入了涅槃的境界,只是還在有餘,到最後呢?要無餘,才真正是第六通的完整的具足,叫做漏盡。
所以學佛,千萬不要搞錯方向!剛好很多人學佛就很在乎神通,我告訴你,魔術師、有特異功能的人,以凡夫眾生來講,都認為他們有神通。神,他做到了,卻並不通,為什麼呢?神是不可測的意思,依於本身具備的條件很難去認知它,所以「神」是不可測的意思;真正「通」是沒有障礙,魔術師、特異功能的人,還是有障礙,要做到沒有障礙,才叫做神通。
為什麼呢?魔術師要有道具,沒有道具,不能表演魔術,那就是障礙。尤其講到神通,我也要提醒一下,大家常常誤解神通,為什麼會誤解?這就是佛法發展的過程:在《阿含經》裡談到五通時,就是現在一般人所知道的神通;可是進入到菩薩法以後,所謂大乘佛法對神通的解釋,跟原有的就差距很大。
譬如:講天眼通,好像一道牆壁把你遮住了,你都可以看到牆壁外面的東西,認為這叫天眼通。要這麼解釋可以,可是你的立場,不是在人的位置,是在天的位置,為什麼?以人的位置來說,假使一道牆在前面,你是站在地上的位置,不是站在天上的位置。真正的天眼,是站在天上的位置,所以天道眾生就有天眼通。人道是在地上,如果不搞清楚的話,「呵,我有天眼通,甚至於從太平洋這一岸可以看到太平洋的對岸。」
在大陸還有種說法,他要發動氣功可以隔一道洞庭湖,隔一道什麼江,隔一個什麼海,他都能做到。還有的人說自己真的做到,那叫做胡說八道,因為不瞭解什麼叫做天眼通。天眼通,就是以天道的位置,你的眼睛所能見到的範圍沒有障礙。佛為什麼具備五眼?可見是修養的不同。天眼通不是以人的立場眼睛所見的範圍,人的眼睛是肉眼,是有障礙的。
再看還有一個名詞「神足通」或叫「天足通」,怎麼解釋?好像腳不著地,可以在空中飛行,這叫做胡說八道。我告訴你們,「足」不是腳,「足」是具足,具足什麼?神!神是什麼意思?具足了,那種不可思議的修養,依於人不能測定的修養,也就是已經超出了人,或講超出了凡夫眾生。
剛剛有談到賢聖的問題?應該已經進入到所謂聖的位置。聲聞前面的三向,如果連須陀洹、斯陀含、阿那含一個都沒有,談什麼神足?這都是以修養來說。在佛教裡分析夢境,睡夢時感覺自己飛起來,解夢怎麼說呢?是說人的心臟不好,才會做夢的時候,感覺人會飛起來。做夢時人飛起來,從高處往地下看,懸殊那麼大會害怕,那時心臟的頻率已經不規則了。
目前的佛教界談到某些東西,就以人的自我意識去解釋,譬如「他心通」怎麼解釋?你想什麼我都知道。在台灣、世界各地,尤其是所謂的仁波切、法王,都有那麼大的本事,達賴喇嘛什麼時候講過他有他心通?從來沒有。好像這些仁波切、法王,比達賴的修養還高囉!顯教裡面呢?不管是比丘、比丘尼,或者自認為是菩薩,自認為是佛,他們好像都有這些本事,為什麼會這樣?就是誤解佛法,根本不懂佛法。
有位印度和尚叫大耳三藏,他跟慧忠國師鬥法時,慧忠國師問他:「聽說你有他心通?」大耳三藏回:「是!」慧忠國師問:「我現在在想什麼?」大耳三藏馬上告訴他,在想什麼……,慧忠國師就說:「對,沒有錯。」慧忠國師說:「你再看看,我現在想什麼?」大耳三藏就接著講出慧忠國師在想什麼,都講得對。最後呢?慧忠國師「我念不起」──就是心念不生起,進入清淨的境界,這時問他:「我在想什麼?」他說他不知道。(未完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