妙法蓮華經決疑 - 安樂行品第十四(之一)

    爾時,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,白佛言:世尊!是諸菩薩,甚為難有,敬順佛故,發大誓願:於後惡世,護持讀說是法華經。

  •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226期 2008年 6月刊

「爾時,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摩訶薩,白佛言:世尊!是諸菩薩,甚為難有,敬順佛故,發大誓願:於後惡世,護持讀說是法華經。世尊!菩薩摩訶薩,於後惡世,云何能說是經?佛告文殊師利:若菩薩摩訶薩,於後惡世,欲說是經,當安住四法。一者安住菩薩行處,親近處,能為眾生演說是經。文殊師利!云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?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,柔和善順,而不卒暴,心亦不驚;又復於法無所行,而觀諸法如實相亦不行,不分別,是名菩薩摩訶薩親近處。」

問:「云何法王子?」
答:「世尊於法自在,故稱法王;菩薩依世尊而教化眾生,故稱法王之子;於經典中,文殊師利菩薩乃世尊二脇士之上座,故譽之為第一法王子。」

問:「云何惡世?」
答:「惡世者,即此經方便品中所說之五濁惡世;云何五濁惡世?即劫濁、煩惱濁、眾生濁、見濁、命濁,為沙界渾濁不淨故;隨時空之變化遷流,每況愈下,末法漸臻極惡,故謂之惡世。」

問:「云何於法無所行?」
答:「妙觀諸法實相,不計著於行相,為不定故,不分別,亦復如是,所謂心行處滅者,隨緣自在!」

「菩薩摩訶薩,不親近國王、王子、大臣、官長,不親近諸外道梵志、尼揵子等,及造世俗文筆,讚詠外書,及路伽耶陀,逆路伽耶陀者;亦不親近諸有兇戲,相扠相撲,及那羅等種種變現之戲;又不親近旃陀羅,及畜豬羊雞狗,畋獵漁捕,諸惡律儀,如是人等,或時來者,則為說法,無所希望。」

問:「云何外道梵志?」
答:「即苦行外道,如自餓、投淵、赴火、學行牛狗等。」

問:「云何尼犍子?」
答:「又曰尼乾子,譯作離繫縛;乃外道之出家者,愛修裸形,或塗灰染垢等,故又稱無慚外道。」

問:「云何路伽耶陀?」
答:「又作路伽耶底迦,譯謂順世;乃隨順凡情,計著是常是有等之外道。」 

問:「云何逆路伽耶陀?」
答:「與路伽耶陀同為外道,唯所計著者,謂非常非有等背逆之論。」

問:「云何那羅?」
答:「又作那羅延,譯謂大力士。」

問:「云何旃陀羅?」
答:「又作栴荼羅,譯謂:屠夫,稱惡人,或惡業熾烈之人;是類入城市,以搖鈴繫木,以表自異,識者往往遠避。」

「又不親近求聲聞比丘、比丘尼、優婆塞、優婆夷,亦不問訊;若於房中,若經行處,若在講堂中,不共住止;或時來者,隨宜說法,無所希求。」

問:「世尊何以告諸菩薩,莫親近求聲聞之四眾;而且不與尊重,甚至不共住止?」
答:「是妙法華經,說實相法義,言唯一佛乘,而樂著聲聞者,難信難解如來是無上大法;因此,世尊以鼓勵回小向大之意旨,導引聲聞趣向菩薩,並予慈悲授記未來作佛之事,故刻意作如是言說。」

「文殊師利!又菩薩摩訶薩,不應於女人身,取能生欲想相而為說法,亦不樂見,若入他家,不與小女、處女、寡女等共語,亦復不近五種不男之人,以為親厚,不獨入他家,若有因緣須獨入時,但一心念佛。若為女人說法,不露齒笑,不現胸臆,乃至為法,猶不親厚,況復餘事!不樂畜生少弟子、沙彌、小兒,亦不樂與同師。常好坐禪,在於閒處,修攝其心。文殊師利!是名初親近處。」

問:「云何生欲想相而為說法?」
答:「色欲是彼此障道之源,色行乃五欲之惡行;若以欲想相而為說法,無異是媱行之誘因,有暫時之迷惑,更生推毀莊嚴佛法之後遺,甚至譏嫌而成媱亂之法。」

問;「云何五不男?」
答:「不男者,不健全之男姓;一者生來有缺陷。二者因閹割而失根。三者須見他媱而生性欲。四者根雙性之人。五者半月病態根不勃發者。」

「復次菩薩摩訶薩,觀一切法空如實相,不顛倒、不動、不退、不轉,如虛空,無所有性;一切語言道斷,不生、不出、不起,無名無相,實無所有,無量無邊,無礙無障;但以因緣有,從顛倒生,故說、常樂觀如是法相,是名菩薩摩訶薩第二親近處。」

問:「如何觀一切法空如實相?」
答:「設喻如虛空,仰首常見空中,風雲雨電,日月星辰,於時間與空間遷流變化,生起時為實相,而相幻變;散失時為相空,而仍幻變;故說但以因緣有,從顛倒(幻變)生滅,觀如是法相,一切法空如實相。」(未完待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