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若知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226期 2008年 6月刊
因為有業,所以永遠處在生死輪迴之中,不得出離。
因為有業,所以永遠處在生死輪迴之中,不得出離。佛法中有道理和方法可以幫助我們出離輪迴,只不過我們先要認識,造作的根源究竟是怎麼一回事?!
我們先看五蘊是怎麼形成的?
當我們的五根跟外面打交道的時候,接觸的剎那,我們心識的反應──包括色受想行識五個過程,作用完成於一瞬間,它就有了一個結果。比方我們看到一朵紅色的花或者是白色的花,那是一朵什麼花呢?當我們看到的同時,你幾乎就能夠確定,除非你不認識,叫不出它的名字來,但是感受還是存在的,這反應是在根塵接觸的剎那間就完成了。看到花的同時色蘊就形成了,就像照相機你已經按下了快門,你已經把影像攝進來了,只不過相機是物質體,它的影像是固定的,我們的心識是種精神作用,它是變化的;所以色蘊形成之後,它會隨即生起感受、想法、取捨對策和完成一個結果,這就是受、想、行、識,只是這是很快的連鎖反應。
比方紅色康乃馨和白色康乃馨,它們代表的意義不同,所引發人的受想行識也不同。當五月母親節來臨時,你想買康乃馨,你的選擇不會是猶豫的,你的選擇和所作出來的決定,必然完成於一剎那,實際上它是包含了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的過程,只不過作用非常的快,你察覺不出來。
如果你學佛了,而且你學過千佛山的止觀法門,那你就知道,自我的調適和五蘊的修養,以及五蘊的內涵究竟是怎麼一回事。
我們五蘊的反應是非常快的,常是色蘊一形成,馬上就到識,就到了結果。如果我們接觸的色塵緣境是物質體,還沒有多大關係,因為你對它生氣,它不會回應你,就像你踢球,球會讓你踢,球會任你踢。可是偏偏我們所面對的是人還有事,所以我們的反應就會牽連著別人的反應,而有反應就會有造作,造作就是業,於是形成種種好的、不好的糾纏不清的現象;就像恩情與債務,都成了結上加結,永遠解不開了。
以佛法來講,業因結成業果,業果又潛藏著新因,永遠就這麼糾葛不清,生死輪迴。所以學佛要學的是佛陀覺悟的道理與方法,也就是,轉化無明成智慧,當我們面對人與事的時候,才可以從作不了主到作得了主,關鍵就在必須要轉化那個自我,使每個當下都作得了主,不再造作,才可以出離業的輪迴。
當面對順境的時候,也就進一步會去認識,而不致一味地執著。因為好的你執著它,它會形成一種善報的現象。比方幫助人,好比布施,施必得富,或者將來往生天道,但都僅只是善報而已,其實還是處在生死輪迴之中,行善必須捨,才能完成無相的功德;所以《金剛經》中提到“所言善法者,如來說即非善法,是名善法”。。
因為即使這一生我們所作好的多,來生到天道去,可是我們還有過去世無始以來的造作,我們不知道自己曾經造作過什麼?所以即使天道受報完了,還是會依於以前造作的不好,沉淪到下三道去。所以經裡面告訴我們:〝一失人身,萬劫不復〞,那是很可怕的。
我們曾經談過,佛陀為度化他的親弟弟難陀,曾帶他到天上去,難陀知道自己以後將受天報,樂不可支;接著佛陀又帶他到地獄道,看到一處空油鍋,卻是未來自己的受報處,於是憬醒了,其實這是佛陀的慈悲。藉著難陀的例子,也讓我們後世人能夠了解一下業的情況,可以返照一下自己,我們如果能夠掌握住一個道理,比方掌握住自己的心,那我們就有出離生死輪迴的可能,有這樣的機會。
所以〝根聞〞之後,就要談到〝聞聞〞,還有〝性聞〞。
〝聞聞〞關係到我們的五蘊,也就是自我意識造作的範圍,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。剛剛已經提到,五蘊的反應非常快,常是一氣呵成的。如果沒有做過自我的調適,那我們的反應常常是這個樣子的:好的、喜歡的就很樂意接受,不好的、不喜歡的就排斥、抗拒;遇到人與事也是一樣,好的就歡喜,不好的就率性表現,這是人依於強烈的自我很直接的一種反應。
然而學佛就有一個下手的方法,當然世間法也談修養,只是那個修養不容易,要靠歲月的累積,飽經滄桑,才會形成為人生的智慧。比方孔子說的,人至七十,始從心所欲而不踰矩;這是很通達的一個境界。
可是以佛法來認知的話,這個境界很自在很通達,沒有錯,但是這只是世間法,而他還是一個〝人〞,即使他已有這修養,他要經過人生七十年的光陰,然而於生命的究竟無所體認,無法出離輪迴生死,所以還是在六道眾生當中,頂多能夠過得〝仰不愧於天,俯不怍於人〞如此而已。
而佛法告訴我們,生命不止只有這一世,它是生生世世不斷的,而且我們未來的生生世世,也是要依於我們無始以來的生生世世的業去輪迴的。我們人常常對自己所看不到的會不太在意,而佛法呢?它就是要讓我們能夠去認識這種種的現象,認識生命的真,這不僅僅對我們自己有幫助,同時對別人也有幫助。
佛法中告訴我們︰人身難得,並且說:一失人身萬劫不復,所以我們要珍惜人身,聽聞並且學習覺悟的道理。否則古人不會說:〝人身難得今已得,佛法難聞今已聞,此身不向今生度,更待何生度此身。〞
一隻小螞蟻,經過七世佛的世代,還是一隻螞蟻;七世佛可以說是一個無量億阿僧祇劫長久的一個數字,螞蟻經過七位佛,牠還是一隻螞蟻,無緣得度。這是提醒我們:有更多的眾生依然在受苦,在沉淪當中。
所以佛陀慈悲,以他圓覺的智慧,幫助我們去看清楚世間種種的現象,興發我們原所具有的覺性,以荷擔如來家業;而不是止於說自己活得好而已,修行絕不是自私自利的;必須深體佛菩薩的懷抱──佛菩薩的慈悲的懷抱,像佛菩薩一樣去覆護眾生,如母護子一樣的心境。像地藏菩薩,地獄不空,誓不成佛;像普賢菩薩,虛空界盡,我願無窮盡;都是那樣的深厚、偉岸和浩瀚,是值得我們去學習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