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般若經要解 - 九十波羅蜜(無眾生)

繼續介紹大般若經要解九十波羅蜜的第三十六個──無眾生波羅蜜。

佛法在概念上談眾生是以六道眾生來說,有“天道、修羅道、人道、畜生道、鬼道與地獄道”,但眾生其實只有五道,因為以眾生而言“天、人、畜生、鬼、地獄”五道中都有阿修羅,所以六道眾生其實只有五道而已。很多人把“阿修羅”翻譯成“無酒”,表示那個世界沒有酒喝,這是不對的!阿修羅恰當的翻譯是非常醜陋;我們知道醜陋指的是表相,惡劣則指內在,阿修羅就是從表到裡都醜陋、惡劣這一類的眾生,所以 “阿”字不一定都指“無”的意思,阿修羅的“阿”字也可以唸ㄚ。

前面說五道眾生都有阿修羅,難道天道眾生也有嗎?以阿修羅而言,在天人之間,“非天非人”也是阿修羅,要談天道有沒有阿修羅,就必須先瞭解三界包含了“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”。以欲界眾生來說有六欲天,可見六欲天還是一種“非人”──超越於人又不同於所謂十八天、二十八天、忉利天(本就是欲界天第二天)那麼高的色界、無色界天道眾生;因此五道眾生中都有阿修羅,肯定是醜陋、惡劣的這一類眾生。

談眾生首先須把握眾生的分類,瞭解眾生涉及的生命現象。從生命現象來看,眾生分為“有情類”、“非情類”、“無情類”三類;所謂“有情類”是指有情感反應的眾生,好比會講話、有表情,會哭、會笑、會顯示痛苦的感覺,屬於動物類的;“非情類”呢?它們的生命現象很明顯,只是依於人所能體會、理解的,無法直接溝通,好比植物就是非情類。這裡的“非”是指不同於原有,以植物而言,它還是一種眾生,但是不同於動物,所以叫“非情類”。“無情類”又是指那些眾生?其實無情不是說沒有情感反應,只是它們不像植物一樣會生長、開花、結果,表現香、臭的味道,但在動物、植物外還有礦物、石頭,就屬於無情類;雖然它們沒有動物、植物那樣明顯的生命現象,但看看最小的沙子以及大小、式樣不同的石頭,再看礦物中的金礦、煤礦、銀礦不同的礦物,它們的成長過程又是怎樣的?其實用科學的方式還是可以分析它們的生命,只不過這種生命現象,以人的能力與條件是沒有辦法體會的。可見眾生,除了六道五趣(五趣就是五個趣向,就是生存往趨的方向),再就是依生命現象有“有情、非情、無情”三種分類,這是談眾生須有的基本認識。

若以現在的分析學來看,有人稱海底的珊瑚為動物,但是一旦珊瑚死了後變成礦物,又把珊瑚當成植物型態來看。由此可見珊瑚是動物、植物也是礦物,那究竟怎樣去分別?就得看它的因緣關係了,以現代的話來說,就是依於它的時空背景去分別。再看“細菌”,細菌的本身如果說像昆蟲,事實上昆蟲並不是細菌,可以發現昆蟲類也有最小,目前可以直接感受的就是台灣的“蚋蚊”,一種黑黑的、非常小的蚊子,在竹林裡常見,屬於昆蟲中的一種,而如果要談細菌,那只有用顯微鏡才看得見,可見把細菌當成非情類,可不可以?從中又可以想到另一個名詞「細胞」,但細菌不是細胞,以現代的科學研究,如果把細胞跟細菌混為一談,那就錯了!因為它們不屬於同類。

到目前為止,動物類以人來說,是由多少不同的細胞組織才成為一個人體?首先看“腦細胞”,它有沒有生命?當然有,但是談眾生,必須要瞭解這些生相,所以腦細胞究竟屬於有情、非情還是無情?其實,我們知道腦細胞會新陳代謝,可見正在起作用的時候是有情,只是我們沒有辦法去感受它,所以又是非情,而一旦凋謝了就變成了無情了,就如剛剛所講的珊瑚一樣,也是要看它的時節因緣來分別。所以在佛法中談眾生,不以這種方式談,如果一定要以世俗的觀念來看,依於人的能力?認為“如何”的看法,其實都不可信,為什麼?我們知道現在醫學機構做研究的地方有所謂的無菌室,那是完全沒有細菌的一個真空地帶,那麼無菌室究竟是有情、非情還是個無情世界?如果以時節因緣來講比較容易理解。

首先要瞭解無菌的環境是做什麼用的?如果是無菌的一間房子,那最多只是一個空境,需要它、不需要它以及正在做什麼用的時節因緣都不一樣。由此可見,佛法講法無定法,它是依時節因緣而說法,能夠把握這個道理,於眾生就可以分辨,就可以瞭解般若經裡所說的“一切眾生是眾生,即非眾生,是名眾生”,為什麼?首先須知“是眾生”的道理;我們說“有情、非情、無情”都是眾生,“非眾生”呢?還得依不同的時節因緣來看,“是名眾生”則表明它只是依名字相來說;好比牛、馬、羊、人、飛禽、走獸,天上飛的、地上走的、水裡爬的......不都是眾生嗎?可見“是眾生”,以及不同於原有的,或者說以名字相來看的,都可以說是眾生;比如“弱勢團體”,至少這個弱勢團體也是眾生群,至於弱勢團體它是指多數還是少數?大體上與多數相比是少數,但它也不一定是決定性的少數,因為以中華民族所謂的漢、滿、蒙、回、藏五族共和來說,目前大陸已經查出來的,將近有一百幾十個族姓,還有一些根本是聞所未見的,也查出來了,如果用這種方式去看多少、大小、強弱,那不符合眾生的分辨。所以,談眾生我們應該用什麼方式來看?“眾”是多數的意思,“生”是一種現象,所謂“眾生”這種現象是依大多數怎麼樣的就叫眾生,因此“是眾生,非眾生,是名眾生”,如果不能把握這種說法,那麼講眾生就是所謂的人、天,就是講六道眾生了。如果談“天”道,人家會問你很多問題,好比:天道眾生是什麼樣子的?那些鬼道眾生是不是也跟人一樣?

所以,先要瞭解眾生是一個群體,至少三個人以上謂之“眾”,如果說“天”有各種不同的眾生,好比三十三天有忉利天的眾生,還有三十二天、二十八天、十六欲天,此外還有六欲天,你究竟談的是哪一道眾生?除了三界“欲界、色界、無色界”之外,六道眾生不是也有天道嗎?以欲界來說,天道不是也有欲界嗎?由此可以發展到另外一個比較細的認識,好比有一句話叫“衣冠禽獸”,究竟指的是人還是禽獸?看那耍猴戲的,那個猴子不是也戴冠穿衣服嗎?你會說牠是衣冠禽獸嗎?一定說牠是猴子,是禽獸,對不對?至於講到衣冠禽獸,一定是指人戴著帽子,穿著衣服,從外表看像一個人,可是他的行為卻像禽獸,從這當中可以發現一個矛盾,難道所有戴帽子、穿衣服的就是人嗎?我們看看成衣店裡站著的那些模特兒,不是也戴帽子,穿衣服嗎?可見談眾生,講“眾”不夠,還涉及到生命的價值,如果說把眾生一定要定名為什麼,最多只是說它的名字相是如此,像人有人的樣子,猴子有猴子的樣子,鳥有鳥的樣子,還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鳥,魚有各式各樣不同的魚,昆蟲有各式各樣不同的昆蟲。

所以談眾生,也許有人會提出這麼一個問題:蠶、蛾同屬一個生命體,但為什麼蠶是蠶,蛾是蛾,不把牠歸為同一類?因為有的爬蟲類也像蠶,可是牠不會變成蛾,而蛾也不一定是蠶變成的,由此再談到“四生九有”,說明生命有「胎生、卵生、濕生、化生」四種生態;談胎生類好比人、牛馬之類的;卵生類好比是雞、飛禽之屬,濕生類就是指魚、蝦這類的水族類,或螞蟻等類的生物;那化生類是什麼?就是剛剛講的像蝴蝶、蛾這類由變化生的。其實,變化生的東西很多,可見講生命,除了我們剛剛講的,不要忘了它還有四種不同的生態,如果你不這麼分辨,那又會造成很多問題。講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:那鯨魚究竟是濕生、胎生、還是卵生?這就要進一步作認識了。基於眾生的生命現象,以魚而言魚,我們稱之為卵生,但“魚”也是濕生,因牠的環境是濕的。而人雖是胎生,但如果沒有卵的存在也不能成胎,那有沒有濕呢?母親的胎位不就是一個潮濕的地方?再看看有沒有變化的現象?從一個頭七日成為所謂的胎,慢慢的成長,乃至足十月降世,這之間你看經過了多少的變化?

可見“生相”也不單分別為四種,生相也有所謂共生的生相;所以,佛法講生滅有“同、異、共與不共”的現象。因此談眾生一定要把眾生搞清楚,絕不是說度眾生,度哪一個眾生?你能清楚明白嗎?可見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那為什麼又會說“無眾生”呢?只因有太多的眾生令人搞不清楚,但也不是弄不清楚就說無眾生,沒有眾生,因為“無”不是沒有,最簡單的是在法要上,我們可以去理解分別親疏,“無眾生”說的是沒有親疏的分別,是以平等心、不起分別心去看眾生,但絕不能否定眾生“有”的差別。此中目的何在?為什麼要談無眾生?佛法是一步一步慢慢擴大的,要瞭解這個道理,我們先以人來著手,好比談到人的感情,從最開始的父母子女、夫妻、兄弟姐妹的關係,慢慢發展到同事、同學,乃至同鄉、街坊鄰居,最後遍達一省、一國或同一個地球,若局限於所謂的眾生,究竟是那一種眾生與你在一起?剛剛不是講“眾”是多數嗎?那麼,多數的生命在一起,究竟怎麼去分辨呢?所以佛法講無眾生,不是叫你去分別眾生,而是要平等一如、不起分別,沒有所謂的親疏差異。之所以要談無眾生,是基於佛法涉及兩種情況:一類是學佛修行是個人的事,眾生跟我沒有關係;一類是好像每一個眾生都跟我有關係,其實這兩者都是“有眾生”的一種分別現象。

因此無眾生是告訴你,依於個人還沒有道德修養之前,不要去否定那些需要去度化、施以饒益的眾生,但度他、利他本身須具備條件,有了度他、利他的條件,並不表示你就“無眾生”了,那要做到什麼程度呢?首先須明白,度他、利他但卻不能執著於他,所以釋迦牟尼佛在般若經裡也講過這樣的話:度眾生,實無一眾生可度,為什麼?因為那只是一種行為,一種願力,道理就跟我教你們修行學佛、學知見是一樣的,如果這是一種度的方法,那我只是告訴你們道理、方法,真正要不要照著道理去做,關鍵在乎你們!所以終歸還是自己度自己!好比《六祖壇經裡》,惠能法師跟五祖弘忍法師說:還沒有覺悟之前是師度,覺悟之後是自度,就可以發現此中有所謂眾生相,不只是一個“人我”的差別而已,在法義上還涉及到一個清淨的問題。

如果還有“有眾生的相”的差別,那你還是在“有眾生”裡打轉,所以“無眾生波羅蜜”的重點在於:即使你有利他、度他的本事行為,還必須告訴自己,真正的利他、度他,最後還是對方或自己在利自己、度自己,所謂自利利他,自度度他,事實上是一個“人、我”的關係,不是一個“我”可以度眾生的,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說無一眾生可度?他只是告訴你一些道理方法,還是要你自己去做,再說如果釋迦牟尼佛能夠普度眾生,為什麼娑婆世界現在還有那麼多人?大家不是早就成為佛菩薩了嘛?可見在理念上,如果不能建立正知正見,就會造成自我意識;結果把“無一眾生可度”解釋成“眾生度盡了就沒有眾生可度”或者只要一度人就執著於人,好像眾生的業障很重,沒有修行辦道的能力,無法自度解脫,但至少可以種下菩提種子,來生還是有機會;所以一切還是要突破對“有”的執著,顯現“無”的境界,唯有如此,才是“無眾生波羅蜜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