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研讀之七十 - 佛陀思想的精華(三)

我們再來看看,以畢生投入禪行旅的上白下雲老禪師於般若經鑽研所獲的心得。
老禪師說:〝盲然則茫然,不盲則不茫,有眼無根見,茫然無異盲。見見而性見,無盲亦無茫;行者常靜慮,寂然透體光。〞
這是主張修行者要常常從事止觀靜照的工夫;既然〝見〞為問題之源,那就要面對〝見〞去做深入的認識和研究。從根見、見見到性見,這是探本尋源的方法,所以強調〝無不是沒有〞。
佛法既然不離世間覺,佛法既不是武器,世間法也不是敵人,因為佛法是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,並且要能化解一連串為什麼;佛法是如何從世間的問題現象中出離的,是突破世間的對立,而完成絕對的饒益的;要如此,便要深入作般若的觀照。

心經云:〝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,照見五蘊皆空。〞主張面對五蘊去作止觀調理,五蘊的內容是什麼?
其實五蘊──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的完成,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〝我〞,也就是我們每一個人的〝心〞;華嚴經說:〝心如工畫師,造種種五陰〞(五陰即五蘊);所以說〝五蘊即我〞,而且它的作用完成於剎那之間,通常這種顯現可直接的反應,也可以說是道地的業的現象,而學佛的人都知道,業作是生死輪迴的根本原因;惡業得苦果,善業得樂果,還有苦樂不分明的無記果;依著這些業作,出入於三界六道的輪迴中,所以必須面對自己去作觀行,作一種諦審深察的內照思惟,才有辦法改變、突破,轉業而成道;這一種內照思惟,其實就是一種禪定思惟修的工夫。

老禪師說:〝禪定不是盤腿昏迷,更不是灰身滅智;習定的人,最忌耽著空境, 意念亡失,禪定在調理散亂的思緒,維護正念。
簡單的說,禪定修養在奢摩他,要止於一念,去作研究、分析、認識;禪定理念在毗婆舍那,要觀照菩提,必須要做到察覺和返照〞,這便是老禪師的止觀法門。
這止觀法門是一種實用止觀法,從世間法的自我修養,到出世間的了生脫死,由淺而深的都涵蓋在其中。

老禪師對學佛者曾提出一個「學佛的方程式」:
〝當分別心生起來的時候,不要一味地去計較執著,先去認識了解,進而有所發現,久而久之,必然有所突破。〞
於止觀法門中,則提示:於五蘊的想、行二蘊之間,建立起間隔,即可改變原來的〝受〞,而使〝想〞提昇為〝非想〞。
此方法使行者面對色塵緣境的當下,即可轉業成道,不致隨業再造業。

老禪師曾說:〝如何明心見性呢?唯有修心養性。〞
又說:〝五蘊的調適,在作自我意識的修養。依於外緣,而有色蘊的發動(色),色心相應而啟動感受(受),人的思想是因感受而運作(想),然後進行內在行為的策劃(行),最後形成意識的結果(識)。
人的自我意識的形成,便是依此色受想行識的作用而定型的,種種的自我意識──基於這種次第,所以便可以利用想、行之間的關係,藉禪定的修養,於中建立起間隔的緩衝,作想與行的調適。這種修養的用意,主要是因為:

當一個人自我的〝想〞尚不成熟之前,先不要發動〝行〞,以禪定的工夫加大想與行之間的空間。因為五蘊的作用常常是一氣呵成的,迅速無比,所以經常處在業作中;想、行之間若能建立起間隔,〝想〞的思緒有了篩揀的機會;修養的妙訣就在這裡。
老禪師更清楚的說:〝禪定是為了調理紛擾,以身靜、語淨、意不亂,為修養的要旨;因為身、語的行為,源於意的作用,意源於心的主宰,心的力源全歸無始的過去所造之業;因此,禪在靜慮,定在不亂,藉禪定的修養,調理身、語、意的偏邪犯錯。〞
由此可見,運用得好,受用無盡。所以老禪師說:〝要明心見性,先要修心養性。〞因為要明心見性才能發揮般若的修養!

什麼是般若呢?在《禪的語絲》中說:〝般若是慧,慧要藉智而顯;闍那是智,智就是知識經驗。運用既有的知識和經驗,使之發揮有饒益性的價值,那就是般若。因為禪的旨趣,要於實相中,掌握絕對的饒益性,亦即是確切地,面對任何的現前,不為過去的事而懊悔,不為未來的事而編製,唯獨把握住每一個現在。如此必然的,過去不會空白,未來可以安心。〞
這就是參禪明心所獲得的饒益。
老禪師用淺明的話告訴我們:
〝智,梵語是闍那,舉凡一切的知識與經驗都是;慧,梵語是般若,運作知識與經驗於現前,使其成為力量,化解問題,結果所得是肯定的饒益。〞
〝所謂般若運作於善巧之時,不是投機取巧,而是契應時空,利樂眾生,權宜方便,圓成饒益性的功德,所行者即是菩提大道。〞
怎麼去呈現般若的力用呢?我們前面曾提到,般若的修養,心量要如虛空。老禪師說:
〝究竟空,在探討理與事發起的因緣法則,以及形成的因果關係所涉及的有、空之法,以究竟微妙甚深的方式,展現行者的般若波羅蜜的修養。〞
所以老禪師說:〝修行辦道的人,不要一味地在乎別人說些什麼,必須冷靜地考量自己正在做些什麼!〞
這是老禪師主張把佛法的知解化為行動,活用於日常生活中的證明。

更說:
〝修行的人,若欲不傷害他人,同時也要保護自己,首先學著,不將自己的痛苦與快樂任性地加之於他人身上;其次是,修養自己的受、想,遠諸色塵緣境,別讓它發生情識作用,因為情識作用肯定都是業;務期從自我所起的受、想,轉變為道我的「非」受、想,而後在時空中恆久的精進,以至入於覺道的「非非」受、想,方稱是個真實的修行人。〞
所以說學佛即是學智慧,而且是突破,也就是有了智慧,才能出離色塵緣境,化解問題,遠諸煩惱;也就是具足覺悟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