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般若經要解 - 九十波羅蜜(十九)正勤

繼續介紹九十波羅蜜,第六十七個“正勤波羅蜜”。所謂“ 正勤波羅蜜”也可解作“精進波羅蜜”,一般都是談“精進波羅蜜”,很少談正勤,為什麼要講正勤呢?我們知道,“精”是選擇好的,“進”是往前,不停留也不後退的意思;那麼正勤呢?顯示著勤勞是一種動態,但強調的是“正”,譬如講“八正道法”,佛法為什麼要強調“正”?因為人世間的法都有偏邪與缺失,這些都是不正的;佛法則是特別強調要以正法作為前提,所以“正勤”,意指在正法的前提之下,去做勤勞的修養。

如果說“精進”比較容易產生誤會,因為你說選擇好的,那究竟什麼是“好的”呢?免不了自我意識的判斷,若說“正法”,那肯定是依佛法而言;所以你認為所選擇的是好的,卻不一定是佛法的;為什麼一定要講佛法才是正法呢?譬如世界五大宗教,其實都是教人向善的,那因為再好也只不過是善法,依業而言,善法最後所得到的果報,只是一種樂的果報,不能脫離三界六道,唯有佛陀的法,才可以脫離三界六道;學佛主要的目的是什麼?不再受生死輪迴!如果只是說選擇好的,那是以人為標準,很容易造成自我意識;所以“正勤波羅蜜”雖然也翻譯為“精進波羅蜜”,但“精進波羅蜜”擺在六波羅蜜中比較容易把握,因為提到精進波羅蜜之前已先提及“忍”、“施”、“戒”,對於“精進”的方向已經有了一些導引,不像本章節如果只談精進,謂從中去選擇好的話,有可能會產生偏見,因此大般若經還是以“正勤波羅蜜”來闡釋比較容易把握;意即在正法的前提之下,我們要勤勞地去修養,就是“正勤”。

但所謂“正勤波羅蜜”究竟如何解?我一向主張“波羅蜜”是方法,就是以佛陀的教法作為前提,勤勞地去修習;但若只說這是一種方法又未免太概念了,不能明顯的講出“正勤”的真實義諦。在大般若經裡常有這種形容──晝夜六時,勤習不懈。所謂“晝夜六時”,依現在的說法等於一天二十四小時,你要勤勞不休息的去修養,可見原來“波羅蜜”是講方法,它還是有方法的,但是這個方法一定要明顯的標示出來。所以正勤雖然是屬於一種方法,但並不是對治法,為什麼?我們講“精進”大部份是針對懈怠來說,那是一種對治法,但是談“正勤”就不是對治法了,是肯定“人”本來就生存在世間,會有一些束縛、問題與障礙,之所以要學佛,為的是要出離世間法,因之不是以佛法去對治世間法,而是怎麼樣在佛法的前提之下,正當地、勤勞地去修養,才是所謂的“正勤波羅蜜”。

現在,概念上我們已有所認知了,尚有一個問題,勤勞要用什麼方式來定位?怎樣才算勤勞?因此古德們提出說:「道如逆水行舟、不進則退」,提示我們要怎樣勤勞;就好像坐在船上逆著水而行,必須用槳不斷地去划,如果划累了,停下來休息,槳一不動那船就會後退,不可能停留在原地,可見“道如逆水行舟、不進則退”,是要我們晝夜六時勤勞不息;那是不是就不要睡覺也不要吃飯了?所以,以佛法談問題要把握它的大前提,否則會形成專挑語病漏洞的挑剔了。以四事供養來說,“衣、食、住、行”,這是維護色身的基本所需,而佛法的修養是要去維護法身,但是佛法沒要你否定色身,那為什麼有人會去挑剔呢?往往在於我們一執著於色身就忘了法身;有的是執著於法身,反而不在意這個色身。其實,色身也好、法身也好,不都是那個“我”嗎?無須把它分成兩個,因為色身是本體,法身是它的作用,那作用不是造業就是修道!肯定的說:在正法的前提之下,勤勞地去行,所修的就是道,而不是造業,當然最後就能求得解脫,完成所謂的“正勤波羅蜜”。

其實“正勤波羅蜜”還要把握一項,就是我剛剛說的“正”,可不要誤解了這個“正”字 ,因為說“正”,總是會把別的都當成偏邪,其實說“偏邪”並不是指邪魔外道,而是正之反,於“正”而言,它是“不正的”、是有缺失的, “正”呢?肯定是沒有缺失的,但是不是完全沒有缺失呢?那就要看修養的程度了。譬如八正道中有一個正思維,“正思維”是告訴你要在正當的前提之下去運作思想,如果有偏邪就會造成缺失。但是所謂“正當”要以什麼為標準?有時我們談“八正道”就會忘了“四聖諦法”,假使依世俗法來說“苦與集”,那“滅與道”就是要消滅其苦必須要有道,“這是一體兩面的道理,所以“八正道”針對的是苦,那“正”是什麼?當然是要不苦,要出離苦,可是我們卻不在這上面去認識,反而去挑剔,所以如果把握不住這些道理,很容易造成誤會。

接著講第六十八個波羅蜜──“如意足波羅蜜”,什麼是“如意足”?很多人誤解為可以在空中飛行就是“如意足”,把此處的“足”當成腳,這是一個大錯誤。其實“足”是具足,就是具備完善的條件才能稱作足,或者是滿足。因此“具足”不是講腳,千萬不要把這個足當成腳;好比“天足通”,一般人認為像是可以在天上飛,腳可以離開地就是天足通,那樣解釋“足”也是錯誤的。所以“如意足波羅蜜”的“足”是具足、滿足的意思,就是說你要具備像天一樣的福德因緣的意思,請看這兩者間的解釋差距有多遠?!所以我們要瞭解:“如意足”的“足”是具足、滿足;“如意”,是沒有逆境,都是順境的意思;通常人會說,對這件事很滿意,其實“很滿意”就是如意,那要怎麼具足如意?“如意足波羅蜜”,是如此肯定告訴我們,世間法有很多令人不滿意的,甚至會產生很多的缺失,若能具足“如意”,就是圓滿的“意”。再看圓滿的“圓”,比如畫一條直線或橫線,絕不如意,為什麼?因為一道線,從頭到尾或從左到右畫下去,要畫到什麼程度才如意、才結束?結果是不肯定的!因為一條線,即使畫得再長,它還可以繼續畫,沒有結果。但如果是畫一個圓,打一開始就會有一個結果,而且這結果也絕不違背它的開始,因為它無論從任何一點開始,都會回到原來的那個點,完成一個圓,這就是一個如意足的樣子,也就是一個圓滿。

所以所謂如意足,就是對這事情很滿意或者說做得很完美,那要到什麼程度才是?一定要具足“沒有缺失”。然而以世間人的角度看如意,並不是具足的如意,世人沒有嚴格的標準,總是馬馬虎虎就算了;須知佛法具足的如意,肯定是個圓滿,所以“如意足波羅蜜”以圓滿來看就不會誤解!尤其佛法常常談如意吉祥,那是針對我們眾生來說的,眾生往往因為欲望之心,導致很多事情不如意,好比五欲的內涵,能得到滿足嗎?世俗人的欲望是:即使做了皇帝也還想做神仙,所以不可能如意的;由此看來,世間法始終是有缺失、不是圓滿的,而眾生就是處在這樣的情勢下過日子,因此少不了有貪欲,談“如意足”不是叫你捨棄這份貪欲,而是教我們要怎麼做!就要瞭解人人都有“欲”,人人離不開“財、色、名、食、睡”,問題在於欲之所以會成為一種傷害,那是因為貪的緣故,如果要使之不造成傷害,勢必要在一種正當的前提之下,使之在完成圓滿的情況下,才可以說是如意。

好比財是五欲之首,錢財可用來做善事,也可以做壞事,如果一個人錢財有限,只能維護自己的生活,沒有辦法做善事,也不去做惡事,這只是“如意”,但並不“具足”,如果於錢財,只能維持你的生活,還稱不上滿足,因為這種如意,並不是一種滿足的如意,尚有缺失,為什麼?因為對夫妻、父母、子女這些跟你有關係的人而言,你還有責任與義務,必須要多付出心力與勞力,才能夠得到更多的錢財,維護他們的生活與利益。再擴大來看,是不是能照顧到家庭的人就是“如意具足”了?有沒顧念到親屬、親族、朋友,甚至達到所謂“人溺己溺、人飢己飢”的境界?可見“如意具足”的義涵是沒有限制的,只不過它的“缺失”是不具傷害性的,然而世俗一般人的缺失,不是傷害自己,就是傷害別人。舉例來說:如果你的家庭有兩個成員,你自己得到滿足,但你不能滿足另一個人,那同樣不是如意足;如果一家人都能滿足,就可以達到如意足;但如果涉及到你的願,就不只是如意滿足而已,因為除了個己於造作行為的滿足,還有道德修養的滿足,好比菩薩精神、願力的滿足,每一個層面和層次都不一樣。所以,我們還是以一個層面來看它的圓滿,如果沒有缺失,那就已經是一個如意足了,但是,它還不是究竟的;我們可以從小的而慢慢擴大,擴大到普及眾生,像佛陀的如意足、菩薩的如意足,還有羅漢的如意足以及學佛人的如意足,其層面都不一樣。只是不學佛的人沒有如意足,因為完全是隨自心所欲,不像學佛的人秉持守著“戒、定、慧”,可以幫助他在道理方法上建立正確的認知,而後怎樣去調整自己,達到如意足,所以如意足還是有其層面,這裡還不是講層次。

假設一個家庭,夫妻並不是學佛的人,講究的是男主外,女主內的所謂分工合作,在這種分別原則下,認為要達到那個標準,才是如意,結果可能仍有缺失。假若夫妻兩人都學佛,在色身上可以彼此維持生活,但法身呢?世俗人可能就只會在意色身,不會在意法身,如果是學佛的人,除了色身外他還會進入到法身的領域,好比自己學佛,也希望他的另一半也能學佛,因為學佛的目的就是成就法身;如果一個小家庭,在夫妻的層面上去看,也可以做到如意足,慢慢的擴大、擴大,在不同的層面,表現不同的如意足,這可以高到什麼程度?如果修養達到究竟圓滿的如意足,那就是佛陀的如意足了,但是學佛人千萬不要一下子把境界拉太高,可以從小處而慢慢擴大,這是談如意足有其不同的層面,可以做到不同的圓滿的如意。

另外還有一個問題,大家都會很在意,剛剛講的,夫妻兩人色身問題,有的會說:「我不要學佛!法身又看不見!」好比先生與太太,兩人中只有一人學佛,萬一學佛的硬要求另一半:「你不學佛就是個業障鬼,將來就會怎樣....」這就變成世俗人了,根本不是個學佛的人。如果是一個學佛的人,要怎麼才能夠達到如意足呢?通常我會說:「不要以自己的個性去要求別人,要以自己的道德修養去影響別人。」這樣不就如意了嗎?不就沒有缺失了嗎?因為你並不是要求他,而是讓自己做得更好,影響所及讓對方知道原來法身成就有這麼好,可見我剛剛講的在夫妻的這個層面,要在這麼一個範圍中去看問題,不是說你自己學佛,教他學佛,那就是如意了!

其實若要達到“如意足”,你必須自己先要具備“如意足”的條件,再去影響所及,使你的另一半也能達到如意足,這才叫“如意足”;絕不是自己如意足,就要求別人如意足,那就不是如意足了,因為這個如意具足,這個“具足”不是單方面的要求,要特別能夠把握。尤其很多人學佛,很容易造成這些問題,“你看你這個人,學佛那麼好,你不學,你情願去玩、旅遊”,好像別人做的都是錯的;你如果能把握學佛的道理方法,那對方喜歡旅遊,你何妨就陪他旅遊,在旅遊中難道不能表現佛法嗎?就不能導引他嗎?所以不一定非要兩個人在家裡設一個佛堂,天天待在佛堂裡,除了上班下班,就在佛堂裡面過日子,那不一定是如意足,可能愈來愈煩惱。所以,如意足一定要把握:“如意”是個圓滿的意思,“足”是具足的圓滿,不是有缺失的圓滿,這一點我們一定要瞭解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