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研讀之九十五 - 不變的本體 (四)

接著佛陀又引出問題來問他說,你感覺到現在的色身變壞衰退了,那比起你童年的時候有什麼不同嗎?波斯匿王就說,當我是小孩子的時候,我的肌膚圓潤光滑,長大成人時,血氣充滿,現在老了,容顏憔悴枯索,頭髮白了,臉上也有皺紋了,恐怕也活不久了,比不上以前的年輕力壯啦。

佛陀提醒他,你的容顏和身體狀況的變化不是一下子衰退的吧!波斯匿王想了一想就說:〝變化密移,我誠不覺,寒暑遷流,漸至於此。〞這是說,色身的狀況是很微妙的,是在慢慢的變化之中,讓我感覺不到,寒來暑往,歲月遷流,不知不覺地就到這般地步了,然後回顧一下,感覺到:生命十年十年之間的變化非常大,二十歲的時候不如十歲,三十歲又不如二十歲,如今六十二歲,又大不如五十歲的時候了;然後沉思諦觀,在止觀思惟的之中去發現,遷流變化豈止是十年十年,甚至是一年一年的變化,又豈止是一年,甚且是每個月每個月的在改變,又僅只是每個月,幾乎是每一天、每個時辰,以至於剎那剎那、念念之間不得停住,所以我知道這個色身終會變滅。

這是一個切身的感受,感受深,體悟也才深;就像佛陀曾經問修行人:〝人命在幾間〞?回答說:〝人命在數日間〞,佛陀對他說,你不知〝道〞;又有人回答說,〝人命在飯食間〞,佛陀也對他說,你不知〝道〞;有一人回答說,〝人命在呼吸之間〞,佛陀說:汝知〝道〞矣!

〝道〞是真實的感受,與生活密切相關;能見道,才能活出生命的意義。記得宋朝黃庭堅在宦途低潮的時候,曾經參訪一位禪師,問什麼是道?禪師拿論語裡面孔子回答弟子們的話回答他說:〝吾無隱乎爾〞,黃庭堅不懂,直到有一年秋天來了,寺院裡後山桂花開了,這時候黃庭堅又來到寺廟,禪師領他走後山,一陣花香迎面撲鼻而來,黃庭堅讚歎脫口而出,禪師對他說〝吾無隱乎爾〞,這個當下,黃庭堅豁然而解,對於人生不再感到迷悶了。這既然是精神上的一種契應和感悟,可見這個〝道〞,是通天地達古今、放之四海而皆準的。也為此,古代的讀書人才會叫出〝朝聞道夕死可也〞的這種豪語。中國古代的哲人說,〝形而上者謂之道,形而下者謂之器〞,可見道是精神的昇華,與物欲塵心成反比,就像藝術與世儈放在一起是極不諧調的事一樣。

〝道〞它應該是人生的標竿,行行業業都有道,即使盜亦有道,否則他絕對當不上黑道的大哥大;因為人是感情的動物,每個人都有家庭需要照顧,所以通情達理之處就有道。我們說了半天,〝道〞到底何在呢?禪門悟道的人會說〝雲在青天水在瓶〞,或者直接點出來〝平常心即是道〞;像金剛經的第一段緣起就有那種況味,讓我們感受到佛陀時代,修行人是那麼平實而自然,道味濃濃。

我們再把話轉回來,回到我們剛剛談的話題:波斯匿王從念念的無常遷流變化,體會到色身也終將變壞消殞。佛陀就問他,那你知不知道,在變滅的色身之中有一個不變的本體呢?王說不知道。

佛陀就問他:你幾時見過恆河的?王回答:三歲孩童時,母親帶著見到的。

佛陀又問他:你如今見的恆河水,跟你兒時見的恆河水,有沒有什麼不同?

沒有!

那可見〝見〞的能力是不會隨年紀而改變的,你的容顏會衰弛,會有皺紋出現,但是見的能力不會產生皺紋;所以有變化的色身會變滅消失,有一個不變化的本體是不生也不滅的。

波斯匿王經過佛陀這麼巧妙的比喻說明,他終於明白了,生命不是死後就斷滅了,不是死後什麼都沒有了,它還有一個本體的能的存在!為此,才能夠與佛一樣。如果能夠讓那個光爍的本體重現,智慧的力量就可以揮灑,這就是我們曾提到過的〝如來藏〞。如來藏本來是清清淨淨的,但是因為我們無始以來的造作,使如來藏蒙塵,不再清淨了;這些造作就是業。

提到業,不見得就是不好的業,業有善、惡、無記三大類。有業因就有業果,必須要去承受,如果在承受的同時,你能歡喜承受,同時還要不再造業,於那業果而言,才算清淨。否則於果又再造因,那就是舊業未了,又添新殃了。

造善業得樂果,比方布施貧窮會得大富,供養三寶得莊嚴,身心均富,聞法恭敬能夠開智慧,持戒行善可以往生天道,但即使是樂果仍然都是有漏因,不能夠出離三界、六道的生死輪迴。我們必須要學般若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才有機會出離輪迴。

所以如來藏中,除了有善、惡、無記的種子之外,還有一種〝道〞的種子,聞法悟菩提以開心智,就是道的種子的萌芽,才能夠轉化種種無明;所以禪師們總是說〝不怕念起 只怕覺遲〞。

上白下雲老禪師教我們修行的方法是:當分別心生起來了,生起的時候,不要一味地去計較執著,要去研究 分析 認識,久而久之,從中你便會所發現,進而才能夠有所突破。

比方你對〝網咖〞這一個名詞很陌生,透過媒體報導對它印象欠佳,那麼先放下自我的分別意識,我們就先去認識電腦,然後上網實際體驗一番,經過研究分析認識,然後你就會明白,為什麼年輕人會迷戀此道的原因了。而所有這些認識的過程都是〝種子〞,它會輸入你的八識田裡,也就是如來藏;但如果你是一位有心人,於此中見〝道〞,也許你就會運用你的智慧、財資,你的德養、你的才幹,化它為饒益來嘉惠年輕人,這是種子的新熏,更是善的種因的轉化。尤其如果你是以無所求、無所得的清淨布施喜捨心去做,那功德自是不可言喻。《金剛經》中曾經這麼說:「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,若復有人,知一切法無我,得成於忍,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,何以故?須菩提,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。」

須菩提,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;〝不受福德〞,也就是如來藏的還復清淨,這也是《金剛經》裡特別提到的無相布施的旨趣所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