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剛經研讀之九十六 - 輪迴與出離的關鍵 (一)

前面我們曾提到須菩提問佛陀「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、善付囑諸菩薩,善男子、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,應云何住、云何降伏其心」的問題,從須菩提所提的問題,我們就知道,《金剛經》所開啟的法義是對菩薩的說法。所謂「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、善付囑諸菩薩」,〝如來〞是佛的十個名號之一,如來、應供、正遍知、明行足、善逝、世間解、無上士調御丈夫、天人師、佛、世尊,這是佛的十大名號;這十大名號,每一個含義不一樣。

比方〝如來〞,〝如〞代表一種圓滿的意境,表示行者證悟到了如如不動的、圓滿究竟覺悟的境地,他已進入如此的來,如此的去,不著痕跡的,而且無止境地,可以來來去去自由自在地行使他的願力。

〝佛〞我們知道,佛是覺悟的修行人,證悟到自覺覺他、覺行圓滿的境界。佛有他的願力世界,就像娑婆世界,是釋迦牟尼佛的願力世界。在這個願力世界當中,他已經證到了可以如如不動地,如此的來如此的去,來來去去永無止境地行使他的願力,所呈現出的是,無所從來亦無所去的法身修養。所謂〝如來者即諸法如義〞,〝如義〞就是一種圓滿,無傷於法,無顯於行的,無所從來亦無所去,是如此這般的來,如此這般的去,在圓滿的如如不動之中行使他的慈悲喜捨,救度眾生的願力。

《圓覺經》中曾提到〝如來因地法行〞,以佛的願力而言,他成佛之後所證到的果位,我們尊之為〝佛〞,就是〝自覺覺他,覺行圓滿〞的修行人。雖然〝如來〞也是佛的境界,不過老師父告訴我們,以釋迦牟尼佛示現的成道的這一生來看,他具備的如來因地是降生人間成為悉達多太子,他具備了菩薩修行,到最後這一世來成佛,所以已經具備了三十二相、八十種好,顯現的是一個圓滿報身的修養,而且肯定在這一生能夠成等正覺。

佛陀從一世發願成就佛道開始修行起,以至到這世顯現悉達多太子身,到菩提樹下成道之前的這一段修行,都可以說是如來因地,可是這是最後身,也就是行將圓滿,他在這一生就可以成就佛果;對於世間所有現象,當他成道後,他在菩提樹下說了一句〝法爾如是〞,餘無多言。〝法爾如是〞是一個簡略的說法,佛陀成等正覺的時候,五眼具足,具有正遍知的修養,三千大千世界所有法界的現象,他已經清清楚楚,瞭如指掌,徹然了解〝法爾如是〞。佛陀覺悟的證知是,眾生都有這種智慧眼,但因為無明所覆,以致無法顯現這種本有的智慧光芒;那當眾生在迷惑當中的時候,他也沒有辦法接受這些道理;所以佛陀當時,他雖然知道法爾如是,可是卻不想宣說,後來還是經過梵天的啟請,啟請佛陀悲憫眾生,宣說法要。雖然世間有許多眾生無法理解接受,可是還是有許多的眾生已經種下了菩提的種子,他們渴望著佛法,他們能夠依教如法去修,所以經過梵天的請求,佛陀才宣說法要,這是佛陀說法度世的緣起。

我們已知道,《金剛經》是《大般若經》中的一品,是第九會的五百七十七分。〝經〞,是具有連貫性的,那就是佛陀在宣說《金剛經》之前,已經宣說了很多般若經裡的理諦,《般若經》是菩薩法的根本要義,般若了義的道理,在介紹金剛經之前,佛陀已經宣說了很多。所以須菩提在問取法要的時候,才會說「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、善付囑諸菩薩」。菩薩是具有願力,要救護眾生的。

菩薩是一個簡稱,它的全名是〝菩提薩埵〞,菩提薩埵的意思是〝修行覺悟的有情眾生〞,或者簡稱為〝覺有情〞。覺有情的〝覺〞包括兩種動詞,一個是自己修行覺悟,另一個是自己覺悟之後,他必須還要去幫助所有的眾生覺悟;所以〝覺〞它包括兩種動詞,一個是自動詞,一個是及物動詞,除了自覺,還要讓有情的眾生都要覺悟,它有這樣的含義在內。〝覺有情〞的行者就是菩薩。

「如來善護念諸菩薩、善付囑諸菩薩」,這句話乃上承前面佛陀的開示教誨而來,已經告訴修行菩薩法的行者們,他們所要具備的-對於修行的根本理念的一種認識。那麼對於菩薩來講,那種懷有濟世的慈悲喜捨、度有情的懷抱,如來是非常讚歎的,而且,也是如來特別的咐囑。這個猛然聽起來,好像佛跟菩薩對待的關係,就像老師跟學生一樣,其實真是如此,佛陀是三界導師,四生慈父。只不過以佛陀的根本要義來講,他是要我們覺悟自心的佛性的,教我們佛法,喚醒我們的自覺。

所以惠能大師他的體悟是:〝如來〞是一種佛性,菩薩他內心要覺,要發揮他本身如來的覺性,要由菩薩本身具足,本身表現出來而完成的一種覺境,這種講法就把佛和菩薩合而為一了,也就是行者修行要達到〝覺有情〞,他就會顯揚那種覺悟的佛性,以及要把覺悟的佛性發揮出來去普度眾生,讓眾生同樣能夠從學習佛法當中得到覺醒。

在經中,我們常常可以看到如來對大菩薩們的囑咐,像《地藏經》裡,佛陀囑咐地藏菩薩說:「汝當憶念,吾在忉利天宮殷勤付囑,令娑婆世界,至彌勒出世以來眾生悉使解脫,永離諸苦,遇佛授記。」這是事上的囑咐。

在《金剛經》中,我們則可以看到佛陀對菩薩摩訶薩所做的理上的囑咐;佛陀說:「諸菩薩摩訶薩,應如是降伏其心,所有一切眾生之類,若卵生、若胎生、若濕生、若化生,若有色、若無色,若有想、若無想,若非有想、若非無想 (這些眾生可總名之為四生九有),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,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,實無眾生得滅度者,何以故?若菩薩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即非菩薩。」這是佛陀對眾生發菩提心的囑咐。

佛陀又藉著回答須菩提,提出對菩薩的囑咐說:「菩薩於法,應無所住行於布施,所謂不住色布施,不住聲、香、味、觸,法布施,菩薩應如是布施,不住於相。」佛陀為了鼓勵行者致力於菩薩法的修行,更方便勸導說:「若菩薩不住相布施,其福德不可思量。」更打比方問須菩提說:「東方虛空可思量不?南、西、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?」佛陀再告訴須菩提:「菩薩無住相布施,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。」並且對須菩提說:「菩薩但應如所教住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