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239期 2009年8月刊
現在介紹九十波羅蜜裡第八十一個“毗黎耶波羅蜜”,也就是“精進波羅蜜”。
現在介紹九十波羅蜜裡第八十一個“毗黎耶波羅蜜”,也就是“精進波羅蜜”。前面曾經提過“精進”,“精”是選擇好的, “進”是往前推進,或者說提昇、增上都可以。此處所談“精進波羅蜜” 是什麼現象呢?我們知道,一般談“精進”的用意主要是用來對治懈怠、放逸,因為人有這些問題,所以才需要“精進波羅蜜”,這也是前面談的“精進”的修養。現在所談的“精進”是什麼呢?可以說已達隨心所欲的程度,於行、住、坐、臥任何時間隨時都可以精進,不一定要等什麼問題出現才精進,更不是等到有放逸、懈怠時才精進;也就是他本身不只已沒有放逸懈怠的行為,甚至連這種心念都不會發起了。前面曾談到達到灑脫自在的境界,灑脫自在是不是他就不修行了?不!他還是要修養!只是他已不再是專門針對某一現象去行精進,而是一種無欲、無妄、無心念的精進,這才是此處所談的第八十一個“精進波羅蜜”。
如果還有欲、妄及心念去行精進,這樣的境界並不高。另外要注意:精進波羅蜜裡沒有圓滿和究竟,千萬勿以為前面都是談圓滿、究竟,就把“精進”也套上圓滿、究竟,那就錯了!因為精進裡是沒有圓滿究竟的。前面談的精進是從懈怠、放逸著手,如何修養精進使自己不懈怠、不放逸,但若是要修養成不懈怠、不放逸,也就表示還有懈怠、有放逸,必須突破這些“有”,這頂多也只是到達一個“無”的境界,“毗黎耶波羅蜜”可以說是一種無欲、無妄、無心念起動的精進,所以無論行住坐臥,任何時候都可以去行,並沒有一個特定的為什麼,不知道大家能否理解這精進的意境?好比人肚子餓了必然要吃飯,一日三餐通常有固定的時間,大約幾點早餐,午餐、晚餐,都有一個時間性,如果以“精進波羅蜜”來講,那是已達隨心所欲的境界;再次提醒各位:增上境界的精進波羅蜜,千萬別解釋為圓滿精進、究竟精進,那就錯了!
再看下一個“禪那波羅蜜”,前面談禪“定”,肯定的說有四禪、四無色定與滅盡定,此處“禪那波羅蜜”就不是談定了,而是靜慮的意思。“靜慮”就是靜淨地去思考,譬如想一件事,一定先找出其優劣點,分別好與壞之後,再作比較與選擇,這都是在“靜淨的思考”的前提下去發展,那到達“禪那波羅蜜”是一種什麼境界呢?就以觀想念佛來說,“禪那波羅蜜”已經突破了要在那裡念佛、還要觀一個什麼佛像的行法局限,也就是它沒有一個特定的範圍,也沒有局限了,這麼一來是不是會很零亂呢?並非如此,還是清清楚楚的。所以“禪那波羅蜜”的境界是一種什麼現象?譬如早晨與黃昏所看到的雲彩都叫做彩雲,如果到達“禪那波羅蜜”的境界,你所看的早晨的雲與晚上的雲也都是雲,只不過多了太陽的輻射與反射的顏色而已,所見到的是一個真實的面目,這就可以發現,這靜淨思考出來的境界是一種完全突破了的境界,它超越了提昇,一直增上到沒有辦法再增上了,而且它也同樣不是圓滿也不是究竟,因為“禪那波羅蜜”也是沒有圓滿及究竟的。
再舉一個例子,我們看一二三的“一”,通常談“一”,“一”究竟是什麼?我們通常分別認定這是一本書、一張桌子、一個人或者是一個什麼‧‧‧‧‧‧,都有一個特定所指,或者是一個名相、代名詞或代號,這都是世間上談的一;佛法的“一”呢?那就是突破了“一”的“有”的現象,不再執著於那些“一”了!那麼“禪那波羅蜜”針對的“一”是什麼呢?那是談“萬法歸一”的境界。因為如果講“萬法”,可以知道有一萬個法,但是一萬是多少“一”?一萬個“一”嗎?仔細想想這問題,靜淨的思考就是這種意思。
萬法是一萬個法,還是要以“一”做基礎;也就是不管什麼樣的法,我並不捨棄,但是並不需要一個萬個法;怎麼說?當我們遇到一個問題時,只需要一個法就可以去化解,絕不會說一個問題要找很多的法去化解;同樣的,這個法也不能化解所有的問題。這就可以發現:“一”只是一個概念,一個暫時定位的數目字,不是肯定的。
所以這裡的“禪那波羅蜜”,是靜淨地去思考,思考到境界已增上到非常微細的境界了。好比有人半開玩笑問你有多少頭髮?我們常常會以八萬四千來形容,如果真正去算的話究竟有多少?其實這不是問題,因為不管你有多少毛髮,總是以“一”作基礎,這就可以發現所謂的“一”究竟說什麼?!
我們剛開始修行總會有分別與差異,如果能到達這種禪那的境界,思慮的境界,就會發現並未捨棄那些,卻也沒有任何的計較執著,那不是清淨,“禪那波羅蜜”是清淨不了的,因為一旦清淨了,就沒有值得我們靜淨思考的內容了,只不過它是由粗到細,由細到微如此而已。
再看第八十三個“般若波羅蜜”,前面介紹過“般若波羅蜜”,是講慧的意思。“慧”是從知識經驗而來,運用我們的知識經驗,發揮成為一種有效的力量就是慧,或稱為般若,這是之前所說的。這裡的“般若波羅蜜”是什麼境界呢?有句俗語 “知其一不知其二”,或說知其二也不一定知其三,此處講“般若”以知而言,可以說已到達了無限的境界;前面所講的還是有限的,如果到達“般若波羅蜜”這最後的修養境界,可以用“舉一反三”來形容,是說已經到達沒有任何邊際、限制、範圍了,但是也並不捨棄這些邊際、限制、範圍。那麼該如何去認定呢?只能說,其實還能認定都不是“般若波羅蜜”的究竟,所以“般若波羅蜜”是一個究竟境界;它不止談圓滿,因為談圓滿表示還有不圓,它是談究竟!是從原來的一些有所圓滿或者有所不究竟,最後到達了究竟,這個“究竟”是一個“畢竟”的結果,如果以佛法的言句來說,就是“大事已辦”、“所做皆辦”的境界,這境界就是經由“般若波羅蜜”或者是“慧波羅蜜”形成的,所以它還是有一個名詞,但是它是一種究竟的境界,事實上這種運作已到達什麼程度呢?
再舉個例子來說,好比黃豆磨成豆汁後可以製做成豆腐、豆腐乳、豆腐干等各種豆類製品;最初它是黃豆,但經過不同的變化作用,產生不同的結果,這都需要智慧不是嗎?這都要靠知識經驗才能完成的。那麼“般若波羅蜜”是個什麼境界呢?以黃豆為例,黃豆還是有所需要,既然做成各種豆製品,一定是你還需要去吃它,這些你都能作了,但已經不是為自己而作,只要還為自己而作,都不是般若波羅蜜的究竟;那是到達什麼程度了?可以說是“所作皆辦”、“具諸佛法”的境界,只不過這境界真要拿捏也很困難,因為“般若波羅蜜”的究竟,不只是一個微細的境界,幾乎很難表達,甚至連體會、感受都很難。如果這麼說:城市裡的空氣總是不好,感覺連呼吸都困難,到郊外空氣很好,呼吸就順暢,一旦身處森林,空氣就更好了。假如說你每天都待在那種空氣最好的環境裡,你還會不會起分別?一定沒有好壞可分了,那時你所體會的、顯現的智慧是一個什麼境界?已經沒有言說、文字、境界與作用,什麼都不存在了,那又是怎麼形成的呢?是“般若波羅蜜”完成的,“般若波羅蜜”可以這麼來解釋。
再看第八十四個“十力波羅蜜”,十力在此不需一個一個做解釋,因為前面已介紹過了,但它的究竟是講什麼?──無礙解脫。要解脫難免都有障礙,而“十力”就是十力具足無礙而解脫,這是對“十力波羅蜜”的認知。那麼該如何把握?譬如修行,需具足了“戒、定、慧”才能顯現修養,在學習上才可以說完成了,那是不是就可以完成了生脫死呢?不一定,為什麼?這要看你於戒、定、慧三學的修養到什麼程度而定?講“戒、定、慧”具足,這只是一個概念,到底具足到什麼程度?於戒而言,可以隨心所欲不會造成傷害了;於定呢?根本就不會有散亂的機會;於慧呢?更沒有癡迷、無明、煩惱的可能了,那是以“十力”修養所完成的結果,可以說是無礙法門。是“十力波羅蜜”經歷無礙完成的最後結果,是一個無礙的境界,可見這法門是以“十力”來說,達到無礙的境界,這樣才是十力波羅蜜。只不過要瞭解“無礙波羅蜜”不是說在這世界上都沒有障礙了,而是說這個人的修養已到達沒有障礙的境界了,不但自己沒有障礙,還能幫助別人化解障礙,那才是“無礙解脫”,否則只是自己做得到,並不能幫助別人也做得到,那還是有礙,可見“十力波羅蜜”的境界是已達到了自利利他、自度度他的境界。
再看第八十五個,“無所畏波羅蜜”。我們通常把“無所畏”看成好像什麼都不怕,前面還特別強調不是這麼解釋的,這個“無所”是已經沒有什麼會使他產生所謂的顛倒夢想與恐怖的現象,這“畏”的本身就是顛倒、夢想、罣礙、恐怖,而“無所畏”已經到達沒有任何的人、事,或者是道理會使他罣礙、恐怖、顛倒、夢想了。那究竟是何等現象?具有這樣修養的人還像不像一個人呢?當然他還是一個人,也可以說:是人,非人,是名為人!為什麼說“是人,非人,是名為人”呢?因為他肯定已不同於一般人,他的修養已經到達了菩薩或者是佛陀的境界了,但是在名字相上講,他還是一個人,可見“無所畏”並不是什麼都不害怕的意思,而是說不再有任何狀況會使他產生顛倒、夢想、罣礙這些問題了。《心經》裡也特別說道「遠離顛倒夢想才能究竟涅槃」,這裡講“無所畏”是唯有達到無所畏的境界,你才能究竟涅槃,否則還是有所畏。還有,即使你能突破有所畏,也並不表示你已經不受干擾,因為你還需要利用修養或者運用道理方法去突破,而“無所畏波羅蜜”是說一切對你已是多餘,可以說就是無餘的境界。但是我要強調一下:這“無餘”並不是指死了的無餘,而是凡所有“業”已完全清淨,“道”也不需要了的境界。因為如果業清淨了,還需要道,那還是有餘;如果連“道”也不需要了,那就是“有餘”不起,“無餘”也是多餘。所以談“無所畏”,如果以修養的人來講,有很多人好像自己都能作得了主,對別人也能說出大道理來,甚至也能幫助人家,但是,這是沒有事情發生的時候可以做到,一旦有事還是作不了主。可見他的修養,最多只能做到從“有”的突破顯現“無”而已,若是“無所畏”,根本還辦不到。
虛雲老和尚過去有這麼個故事,他曾經住山洞,那裡有老虎、毒蛇,但是他不會受到傷害,還可以跟牠們安然相處,那種境界才是無所畏的境界,他不是不怕,他清清楚楚知道“老虎”會吃人,“蛇”會傷害人,可是,他們彼此不會造成障礙,不會發生問題,那是融為一體的境界,但是不叫“天人合一”,而是眾生同體,要到達這“眾生同體”不是嘴上說說就算了。以前我行腳的時候發生過這麼的事,一起行腳的寶乘法師跟另外一位流雲法師講:「山裡有獅子,要小心!但是你不要怕,如果你看見獅子,只要朝牠笑,牠就不會咬你。」流雲法師還信以為真,我趕快拉住他說:千萬不要聽他的話,“笑”表示你還有問題。我們曉得電視、電影有一陣子流行殭屍片,要你停止呼吸,他才找不到你,還有呼吸的話都會找到你,這說明什麼?不是一個殭屍跟一個生命的問題,是表示你本身還有問題在,還有“有所畏”的這種心念,只是這種“有所畏”是粗?是細?還是微細?如果到了連微細都不存在了,那才是真正“究竟無所畏”的境界。
所以我們看經典不要從文字上看,前面也這麼講,後面也這麼講,我平常跟你們講過,你們聽我講般若學很容易,如果叫你們自己去看《大般若經》,可能會打瞌睡,為什麼?因為前面也這麼講,中間也這麼講,後面還是這麼講,不是一直在重複嗎?如果不能把握一個原則,開頭講“有”而後怎麼樣突破,藉著認識、了解,能夠發現“無”,但到達“無”還不是究竟,要達到圓滿才能究竟,你如果不知道這個過程,不知道此中境界的層次的話,你就會愈看愈煩惱,會想:「怎麼搞的?這個經典翻來覆去。」其實並沒有翻來覆去,首先你必須看它的標題,還要看裡面的內容,而且除了解釋名相,還要說出它的法義,比喻的境界。所以“無所畏”千萬不要說,我什麼都不怕就是無所畏,如果你說什麼都不怕,就表示你內心還是有怕的成份,什麼都不怕是因為你還沒有面對,一旦面對了,是不是什麼都不怕?即使表面上不怕,可能內心還是怕得很,就算內心也不怕,你敢不敢真正去面對,完全無動於衷呢?可見其中有不同的境界,何況要到達最後融為一體,不分彼此,沒有差異性、分別性,那是什麼?那不是木頭、石頭!如果以慈悲兩個字來講,你已經圓融了慈悲的心念,唯有圓融了慈悲的心念,才能夠達到喜捨的成就,那才是所謂的圓滿、所謂的究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