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識、經驗與修養

知識,是理論上的見聞。俗稱學問是知識。

經驗,是身歷其事之意。哲學上謂由直觀或知覺以直接認取對象,稱之經驗。

修養,是實踐中的體驗,是感性和理性經過調適的一些成果,更是從修行中慢慢累積起來所完成的內涵。

《老禪師的話‧般若之辨》謂:「世間法是知識和經驗之大成,是世俗的諦理與事相;出世間法是依於世間法從中探索和研究,但求有突破性的發現。」

由於世間的一切現象,總不離是非、對錯、好壞、善惡、美醜、高低、智愚、優劣、強弱、貧富、大小、雅俗等相對力量,這些相對的存在,引發了人們的分別心,而生起計較、執著的情感作用;因此,才有各式各樣的問題發生。這些問題使我們煩惱的時刻,如果不能化解,便只有隨著煩惱轉;如果想從煩惱中突破,化解問題,最好的方法,就是轉煩惱的迷惑而成明了、覺悟。

學佛,就是學覺悟,也是學智慧!佛法中謂「智」:是一切知識與經驗的累積,包括了世間的與佛法的知識經驗。世間的知識經驗,人們以之為擁有而探討,運作而隨心所欲;尤其是愈豐富愈高超,愈深廣愈理想。可惜,無論如何,難以達到無缺失的境界;總少不了見仁見智,相對相左的意見發生。佛法的知識經驗,不離於戒、定、慧三無漏學的道理方法,而佛法中的「般若」(慧),是以智為基礎,運作知識與經驗,使其成為力量,化解問題;結果所得,是肯定的饒益功德!

知識經驗,必須從修行中完成修養,才能成為智慧,否則將是佛法中所謂的所知障,而「所知」之所以成為障礙,就是因為「所知」不完整,所以學佛修行要求解行並重。「解」就是知見,指知識經驗;「行」是將知識經驗付諸實行,於現實生活中認識、瞭解、體會、發現。

修行的目的,在於成就覺悟,人之所以造業,是因為自身所具備的知識經驗不夠,依自我意識我行我素,不調理自己、改變自己,使自己愈來愈好。又由於將自己的「我」放在別人身上,所以經常衍生問題。如果遇到了似乎不是自己造成的問題,卻夾在中間蒙受傷害時,不要有所埋怨,必須多想一想:如果已經做得完好了,是不是仍有缺失?能如此時時自我要求趨向完美,久而久之,自然慢慢變得有修養、有智慧;反之,沒有下這些工夫,就不可能達到完美,這也是作如是因,得如是果的必然現象。

綜觀佛教史上修行有所成的聖者,從來沒有一位是一帆風順的;正如儒家說的:「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,必先勞其筋骨,苦其心志‧‧‧‧‧‧。」例如:六祖惠能的遭遇與成就,就是成就於動亂的違逆歲月中!當他得到了衣鉢與法統之後,遵照五祖的指示,向南方行進。可是卻有許多不服、嫉妒的人追逐他,企圖把衣鉢從他手中奪取。甚至他到了曹溪,得曹叔良捨宅為寺,有意廣傳禪法,無奈仍不免被惡人尋逐;只得避難於獵人隊中,等待機緣。誰知,這一等待,卻等了十五年,漫長的歲月,隨宜說法,廣行功德,勤苦密行,累積知識經驗,培養菩提般若資糧。以惠能如此的處境,若換了一般人,早就退失了;因為一般人的銳氣與意志,都是受時間限制的,往往境遇不順意,挫折頻頻,就會自然變得心灰意懶,銳氣盡消,淪於喪志。聖者不同於常人的地方,在於他們具有愈挫愈勇的堅毅意志,更有長期面對現實的勇氣,及恆久不變的信心和願力。(參白雲老禪師著《惠能大師集》59頁)

知識經驗人人都有,可是問題來了,能不能化解?當然要看本身的知識經驗有多少,與具備的修養如何?可知,培養知識經驗的重要,唯有豐富「智」的內涵,才能在面對人與事時,問題發生或煩惱生起的時刻,運作平常所累積的素材去化解一連串的問題。一旦問題化解了,那是修養,顯現的就是般若、就是慧。所以,家師雲老禪師也常教誡眾弟子:「不要以個性待人,必須以修養影響人。」個性人人少不了,卻不一定有修養,個性的展現,如影隨形,無須刻意的造作;但毫無疑問的,傷害多於利益。而修養的呈現,往往像烏雲掩日,很不容易露出痕跡來;但可以肯定的是,修養一旦顯現,絕對是利益的。

總之,修養是從修行上逐漸累積而來,是裝不出來的,因為裝模做樣只是一時的,只能維持短暫的時間,真正的修養是可以隨時隨處表現無礙,即使在人事共處上遭遇考驗,也都能表現出智慧;因此,真正的修養是無法誇張、吹牛的。雲老禪師曾說過:世界上有幾件事永遠騙不了人:一是財富,你有多少財富?二是修養,你的修養有多少?三是智慧。這三者,騙得了自己,卻騙不了別人。

修學佛法的人,固然須要有淵博的知識,如果不能融合在現實生活中,歷經事務的體驗,完成落實的修養,則無異是紙上談兵,毫無利益可言。古德們說:說得一丈,不如行得一尺。丈與尺並非把重點放在比例上,卻肯定了修養的重要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