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243期 2009年12月刊
繼續介紹般若的觀行,前面已談十種比喻及十種智力之前三個,現在來談第四──“世智”,“世智”就是指世間的知識經驗。
繼續介紹般若的觀行,前面已談十種比喻及十種智力之前三個,現在來談第四──“世智”,“世智”就是指世間的知識經驗。我們以觀行的方式來看世智跟虛空的關係,一般看虛空不外就是說天空如何?或太空怎麼樣?或天上有一些什麼,這是以世俗的方式看虛空,如果要談般若的觀行,那就是要把原有的提昇了。先看世俗是以什麼樣的方式看虛空呢?譬如說黃昏,古人的詩句是這麼寫:“夕陽、枯樹、老鴉”,顯現的是一個很淒涼的背景,對不對?可是一般人心裡並沒有這種感受,只是說天快黑了,鳥快要回巢了;“枯樹”乃老樹,並不是樹枯了,而是秋天、冬天的一個時節的現象。如果我們能夠以比較超越世情的眼光去看,這個夕陽、枯樹、老鴉,說不定就詩情畫意了,此時,你對虛空以世俗知識經驗的看法就會有所改變,對不對?若以般若的觀行,運用在此情況,我們去觀、去行──就是去察覺、去返照,就會產生什麼呢?夕陽,這是代表人的生命接近老年了,或是一個久病的人,快接近死亡了,此中就有這些生死的現象。譬如像枯樹,至少我們曉得“枯”跟“榮”,代表活力跟死亡的明顯差別。以老鴉,這個烏鴉來講,通常烏鴉在中國人的心目中,代表不好的象徵,尤其當烏鴉在叫的時候,往往認為是一種不好的徵兆或者將有凶險發生。我們把這三個 “夕陽、枯樹、老鴉”放在一起來看,超越了前面世俗的看法,以及進入到人生的這種感受時,然後再以般若的看法──以智慧作觀照,那就不只是一種感慨而已了!因為世俗,不管詩情畫意或是無動於衷,或是有了一種生命現象的感受,都還只是一種消極的情識作用;而佛法是積極的,也就是說,我們要把握時間,要珍惜生命;即是以智慧的方式去看所謂自然的現象,就不會說:你看天快黑了,樹枯了,不會只是在這種感嘆上面去打轉,而會產生一種力量,一種精進的力量;比方“人身難得,佛法難聞”,於“夕陽、枯樹、老鴉”作觀行,就興起“我們必須要把握自己的生命,不要浪費掉了”,當這種精進的心念產生之後,就可以發現:以世智去看虛空,從察覺到觀照上面,所產生的若是修養的話,就完全不同了!因為什麼?精進!這是以道為前提,而不是耽於眼前的境況,去消磨自己。所以,世智對虛空,即是依於現實的一個自然環境,引發我們本身具備的知識經驗,發展為智慧,當然也還是要從察覺、觀照上著手,才能夠產生精進的力量,否則還只是所謂的世智,對虛空不是感歎,就是無所謂,最多了不起就是把它當成一種所謂的詩情畫意,如此而已。
其次再看第五、第六、第七跟第八個,這個五、六、七、八是以“苦、集、滅、道”來看。這“苦、集、滅、道”跟前面十喻的“如響”、“如乾闥婆城”、“如夢”跟“如影”,我們要以何種方式去觀、去行?以下一個一個來談:
先看“苦集滅道”,此處的“苦集滅道”已不限於四聖諦的認知而已,而是從二諦圓融進入到不是住空之相,是如何將苦、空、無我發展為不以為苦。我們也知道不以為苦並不能解決問題,所以必須要從道上面如何去清淨業,唯有業清淨了,才有機會。下面一一來認識:依於苦為什麼會產生智力?苦往往是不好受的,所以這個苦不是以眼前的苦來說,說它會讓我們產生智力,而是指曾經受過的苦,也就是過去經歷苦的時候,也不是指一生整個的苦,而是指任何一個苦的感果,每當感受一個苦果之後,就會有一種知識經驗顯現出來,好比成語中說“前車之鑑”,或說“前事為後事之師”,這是說明什麼呢?因為承受苦而產生一些知識經驗,可以形成一種力量。那為什麼又以響而言呢?就是一個聲響、回響,為什麼要以響來看?任何一個東西,不管鐘也好,或鼓、桌子、牆壁,你不敲它,它不會有聲音,對不對?同樣的,苦呢?如果沒有色塵緣境或者外緣的引發的話,我們也不會發生苦,所以,這是一個相應的道理。以響的比喻來看,這種苦的現象,我們如果能夠這樣把握的話,就可以進入到般若的觀行了。
也就是說,原來苦的承受是因為色塵緣境的引發,同樣地聲響之起,也是靠外面色塵緣境的引發,才會產生聲音是一樣的道理,以此種方式去察覺觀照的話,自然就會產生一些什麼現象?不須等到一切顯現的時刻再來著急,在未顯現之前,我們就已經具備智慧去面對它,如何作深入探討?如何作認識瞭解?而後去發現一些什麼!這是它的主題,就是不必要等到苦降臨了,或鐘鼓一定要敲響了,我們才知道,在此之前就能夠產生這種察覺觀照的修養。那麼苦發生的時刻,就不會因苦造成無明煩惱以及業作,反而因為苦還可以出離,為什麼?因為佛法強調的就是離苦得樂,依於觀行可以開啟智慧故。
再看第六個,“集”跟“如乾闥婆城”。前面介紹十種比喻的“乾闥婆城”時,我曾說過為什麼不把它譯成中文意思的道理,因為乾闥婆具備有香跟樂兩種現象,一是香的氣味,一是樂的聲音,這也是一種集的現象,是一種集合而成、累積而成的。這麼說好了,假使有個範圍,我們要用一點香的氣氛的話,這個香一點燃,絕不會一下就使整個房子充滿香味,對不對?同樣,如果要使這個房子產生音樂的話,也不是說一個樂器,或者是一個聲音就能完成,這都是集合起來的。所以必須用這種方式去看,“苦”是無始以來累積而成的,不管是香也好或者是樂也好,人都會貪戀它,這是種形容,反應在什麼地方呢?反應在人常常有所謂的及時行樂,人生苦短,不要浪費了,趕緊怎麼樣去求得滿足自己的一些欲望,這就是影射。談影射的意義還不夠,必須要以般若的觀行方式去深入,也就是要去察覺,去返照。因為“苦”是因“集”而成的,既然知道了是因“集”而成,如果能夠不使它集合再累積起來呢?也就是說不再有業的造作,不管是點點滴滴、多多少少,都不去造作的話,就不可能累積成苦了,這才是重點。當然,知道了這種概念,並不能解決問題,還必須要以道作支撐 ── 如何去消除這些苦?所以後面緊接著有“如夢”、“如影”的說法。
以滅而言,滅就像做夢一樣,為什麼?夢裡面好像發生了什麼?一醒來什麼都沒有,不就是一種滅相嗎?再看影,為什麼可以道來解說呢?就像人往往只知道有個本體,可是忘了這個本體它形成的力量是在業,“業”隨時都有顯現的機會,這種機會什麼時候顯現呢?要有外緣,因為外緣引發你的業,才會顯現出來,產生一些是苦或樂的現象,而“道”就在其中,怎麼說?就好像人的影一樣,因為人的業,事實上就好像影像,要有色塵緣境才會引發出來,我們就會有這種業的現象。所以以影來說,觀行是道,也就是說“夢”是生滅現象,“影”是一種道,其中有道的一種潛在力量──講般若智也可以說是認知產生的一種菩提也可以;依於“苦、集、滅、道”,以及“虛空、響、乾闥婆城、夢跟影”的問題,其中皆可發現道。
四聖諦,在聲聞乘裡說就是“苦、集、滅、道”四諦法,在菩薩法裡,則是說真諦跟俗諦,二諦圓融的道理。般若的觀行就是以聲聞為基礎,菩提為發展,是一個由小而大的道理,最後我們要從中間去察覺、去返照,那麼,你就不會為“苦集滅道”而只是在那裡分別、在那裡擔心害怕,反而可以從“響、乾闥婆城、夢、影”上面去察覺、去返照,而得到利益。“苦集滅道”對般若而言,其實不只是般若的方法如此,只要是佛法幾乎都是以“苦集滅道”為基礎。我們千萬不要認為苦集滅道是聲聞法,菩薩法難道就不談苦集滅道了嗎?所不同的是說“聲聞”是厭苦、離苦、害怕苦,“菩薩”是面對苦而要能做到不以為苦,那是唯一的差別。至於談到“道”,怎麼去消失這些業呢?同樣還是要以八正道做為個人的修養,可是個人的修養,僅僅以八正道為方法是不夠的,為什麼?因為菩薩法講究自利還要利他,自度還要度他,所以菩薩法裡的道,除了八正道個人的修養之外,還必須要有“六波羅蜜”、“四無量心”來維護,這就是聲聞法跟菩薩法不同的地方,事實上基礎學都是“苦集滅道”這四諦法。很多學佛者最容易做對立的分別,認為“苦集滅道”就是小乘法,“六波羅蜜”就是大乘法,這是錯的。我們要瞭解,聲聞跟菩薩是由小而大的一種修養過程,聲聞乘是希望能夠有一些自我的修養,希望能夠求得解脫,如果只是修養自我,能夠解脫就算了,對別人沒有幫助,所以南傳的佛法都是以個人為基礎,北傳的是除了自己還有自己以外的他。尤其我們在佛法中要特別注意,不要分別什麼小乘、大乘,只能說有聲聞法、有菩薩法,聲聞法是小法,菩薩法是大法,所謂小法是個體的,大法是一個普及性的,如果我們要分別佛法流傳的過程來說,聲聞法是南傳的,菩薩法是北傳的,我們要以這種方式去看佛法。
佛法分大小乘,可以說自古以來,因為對於梵文翻譯的差別而造成所謂大乘、小乘的說法。其實依於梵文來講,罕那衍跟摩訶衍,罕那衍是小法,摩訶衍是大法,所以才有小乘、大乘,事實上,一個是少數的,一個是大多數的,要這麼去看,所以不是大小之大,是少與多的差別。其實我們真若如此去分別,於佛法也是不對的,只能說南傳佛法,是保有原始佛陀最初說法的那個定位於聲聞乘的修養,到後期佛陀知道眾生的根器已經提昇了,所以他就有所謂菩薩法的說法。但因為在印度也好、在泰國、在緬甸這些地區,可以說聲聞法已經定型,一下子要教他們回小向大,要提昇的話,很不容易;所以,菩薩法北傳到中國,影響所及,韓國、日本、越南這些都是,當然目前的影響所及,則是全世界都是菩薩法了。雖然現在的泰國好像還是聲聞法,可是在泰國有很多華人的寺院,華人的出家人,他們行的是菩薩法,那也可以發現,菩薩法是一個普及世界的法,所以是一個大法。這個“大法”不是大小之大,是一個多數的大,這是我們在談“苦集滅道”,相應於十喻的響、乾達婆城、夢跟影之觀行,也就是察覺、返照,在修養上怎麼去把握的道理。
當然,這看起來好像“這個不是很簡單嗎?”談苦集滅道,此中要注意一點,我們通常說苦集,苦是果、集是因,說道是因、滅又是果,結果只是造成一種 “苦集滅道”於因果的認識,那是不夠的。“苦集”是於業的認識,“滅道”是以修養如何清淨我們業的道理方法,不要只是在那個什麼因、什麼果上面去打轉。也就等於說吃飯只是在那裡講飽、餓是沒有用的,因為“吃飯”的重點是在乎吸收營養,如果不能這麼把握的話,可能會造成什麼呢?造成所謂的斷滅相!
佛陀在世最擔心害怕的就是斷滅相,為什麼?一下就做了決斷,這一下就可以解決問題了,也就是我們一般很多對佛法不太認識清楚的,就像提出一個問題就希望找到一個答案一樣的錯誤。
佛法是當有了問題,絕不是尋找答案,而是如何去認識問題、了解問題、化解問題!能夠把問題化解掉,自然就不需要答案了!比方吃飯是個問題,我們說飽、餓就是答案的話,那究竟它的法在哪裡?若只是一個問題、一個答案,一輩子不就是吃飯、飽、餓?法在哪裡?真正說來,“法”是營養問題,為什麼吃飯涉及到營養問題?營養問題是非常複雜的,人所需要的營養,不是每一個人都相同的,我們不要說別的,只就蔬果而言,有的涼性太大,有些人就不能吃,有些人吃了反而更好,你能夠說這個東西是好或壞嗎?你說它的營養不同嗎?因為這裡涉及到每一個人的生活習慣、工作情況以及他的運動情況,種種生活上的差別,這說明什麼?就是人的業不相同,所以,需要用的道也就不相同。聲聞乘有八正道能夠提出來作修養就夠了,如果是菩薩乘,除了八正道之外,還必須要有六波羅蜜、四無量心,才能夠使小法轉變為大法,才可以回小向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