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244期 2010年1、2月刊
繼續介紹般若的觀行。前面談了八個,現在我們看後面的“智”。
繼續介紹般若的觀行。前面談了八個,現在我們看後面的“智”。好像有十一個,事實上只有十個,最後一個可視為結論,也可以說是一種告誡;下面一個一個來看:
第九個“盡智”。這個“盡”,就是盡絕,或者如口語說沒有了。這個“盡”究竟以什麼來說呢?我們知道苦、集、滅、道就是針對業而言,那麼如何去顯現道而清淨業呢?談到“盡智”就是說業既然已經盡了,是不是大事已辦了?於修養而言,是不是到此為止了呢?還是不行!為什麼?這裡有一個如鏡中像──鏡子裡面的影像。若鏡子清清楚楚不要有影像,問題不就解決了嗎?鏡子本來就是乾乾淨淨,裡面什麼都沒有嘛!可是有一個問題:人畢竟是人,即使有再高的修養,由色身到達圓滿法身的境界,你還是有生滅的現象,還是要過日子。只要過日子,就離不開造作的行為,還是沒有到達盡頭。所以這裡談“盡”是什麼?以鏡中像而言,有鏡子還會顯現影像,必須連鏡子都不需要、不存在了,此時以鏡而言,才是一個解脫的最後。鏡也不要了,當然也沒有像可顯現了,以喻我們的業不存在了、都清淨了的話,道也沒有用了,就是說到了盡頭。所以,盡智就是盡頭的意思──到達最後的一個境界。但這樣是不是修行的最後境界?不是!這並不表示就是大事已辦。是不是死了?更不是!所以這個盡頭不是說死了,而是說於業而言,業已經清淨了、道也圓滿了,所以後面還有一個無生智。
無生不是說沒有生命,或沒有生的現象。此處的無生是什麼呢?前面談到,到達了盡頭還有生相、還有生滅。這裡談的無生就是把這種生相、生滅都完全突破了,那是什麼?無生就是一個滅相。因為生不存在了,那一定是一個滅的完成,生才會不存在,也就是生的消失即是滅。所以無生的本身不是說沒有生,是“生”消滅了,原有的“有”突破了;那是什麼呢?是“滅相”。可是有一個問題,無生是不是就是滅?不是!“無生”的境界,從滅到寂滅,還是有層次差別。
如何是滅?我們說有生就有滅,那如果“無生”就無有滅了,對不對?這裡談無生是什麼呢?於業也無生,於道也無生,所以才有一個完整的名詞叫無生法。其實,無生智就是無生法,無生法是什麼?可以說到達業也不會生起,道也不需要了,一個從滅到寂滅的境界。也就是說,連滅都清淨了,這就是一個無生。
我們再以十喻中的鏡中像來看“盡”的變化。“盡”,如果說鏡子沒有了,影像也不顯了,那是一個盡頭,對不對?“無生”,就好像我們講蝴蝶和毛毛蟲;只要還有毛毛蟲,都會有化為蝴蝶的機會;又像蠶跟蛾的關係──只要有蠶,還會有成蛾的機會;還有蛾,蛾就會生卵,又會孵出蠶來,這些都是變化的過程。說無生呢?是連蠶都不存在了,當然蛾也不會有了;蛾不會有了,也就不會再生卵變成蠶了,也就是這種循環性完全不再生起了。像蝴蝶跟毛毛蟲一樣,蝴蝶沒有了,毛毛蟲也沒有了。以人的業來講,假使說毛毛蟲是業,蝴蝶是道──這是假使,你們不要認定!──假使毛毛蟲是業,蝴蝶是道的話,這還是一種分別,為什麼?蝴蝶是毛毛蟲蛻化而來的,一種蛻變的現象。可以說,佛法告訴你這還是一種生相。即使突破了,到達無生,這種無生也只是一個解脫的現象,或者多少個解脫的現象,不是究竟解脫。所謂究竟解脫才是真正的無生法。為什麼?比方說,他沒有業了,自然也不需要道了,那麼所謂的清淨、生滅對他而言都是多餘的了,於他可以說就是一個寂滅的境界。在這裡同時也要告訴各位,這個寂滅的境界或者無生法,另外有一個名詞,就是真如之道的圓滿結果。以前已介紹過十種真如,類此就是到達了一個圓滿的真如境界。
再看第十一個“如實智”。書上寫如實“知”,不對!是智慧的“智”。如實智是說什麼呢?前面談十智以及十種比喻是從般若的觀行上著手,從中可以發現如何去察覺、去返照而完成修養。在此處可以說是一種警告的意思,或者說是一個結論。譬如說,我們有時候講了很多道理,最後作一個總合來說:最後怎麼樣……。如實智就是這種意思,就是做一個總合、結論。另外還有一種解釋,“如實”就是說前面講了這麼多的道理,最後必須要能如實的知、如實的行。知道了這些道理方法,如果不實實在在去做還是沒有用。所以如實智就是包含了知、行所完成的一個圓滿,也可以說就是把道理與方法,從知見到修養完成了。這是如實的兩方面的認識,可是還是很不容易把握。
通常涉及如實不妨這麼說,大家知道《心經》從觀自在菩薩到最後“揭諦揭諦”,這個「揭諦揭諦波羅揭諦」就是一個咒語,之前都是道理方法。等於我們講十智跟十比喻,就是前面的道理方法,這個如實智是什麼呢?就是跟後面的咒語一樣的意思。大家知道《心經》後面的咒語說什麼?它說:前面那麼多道理,你都知道了,可是知道了不夠,要趕快去做;不僅僅自己要去做,還要告訴大家都去做;不僅僅要去做,還要做到圓滿,有所成就,這就是咒語的意思。你們看看,這不就是如實智嗎?所以如實,以《心經》的咒語來解釋,最容易瞭解了。這是我們談到十智十喻,從般若的觀行為基礎,最後以如實智作為結尾來說明。
可是,我們要瞭解,這只是一個開始而已。如果前面只是緣起的話,後面還有過程,還有功德。簡單的說,有了這些緣起,它的過程究竟說什麼?過程很簡單。首先,一個學佛的人,先從法上去接觸;接觸了“法”,還要會分辨、作比較,為什麼?究竟這個“法”講的對不對?佛陀是不是這個意思?有了這些還不夠,還必須要在這些已經知道的,或者從中間比較得到之後,還要知道適不適合於自己或者別人。如果只是以人的自我去說法,那是人法。要知道那是不是適合於人我的法?如果適合於人我的法,因為佛法是圓融的、沒有缺失的,所以一旦這樣,我們不能夠捨棄世俗的智慧,或者世俗的知識經驗;到達了這種認知之後,就必須要進入到四諦法。於“苦集滅道”四諦法完成之後,那還不是一個最後,必須還要知道“苦”,等已經都瞭解該怎麼樣離苦得樂了,也知道“觀行”的下手處了,是不是就到達了盡頭呢?還沒有,為什麼?因為有苦,所以需要有道去消滅它,還是在那裡忙得一蹋糊塗,這還是在過程中間。那要到達什麼程度才算是到了盡頭呢?很簡單,苦已經不會發生了、道也不需要了,也就是“業”已經清淨了,當然“道”也就不需要了,這才是到達了盡頭。
只不過聲聞乘到達成就阿羅漢,還有微細惑,表示還有生滅之相,要到達“無生”的境界,這整個從緣起到過程才算是完成。
那功德呢?究竟什麼為功德?一般談功德總是布施功德,可是布施功德有財施、有法施。如果以財施而言,給人家錢是不是就是功德?教人家技藝,講經說法給人聽,是不是就是功德呢?概念上是。但假使有個吸毒的人,他沒有錢,好像很可憐,為什麼?你看又是眼淚又是鼻涕,全身發抖,好可憐,好像生了大病一樣。你如果認為他是病,趕快給他錢去治病,他只要買一點鴉片或者打點速賜康,他的病就沒有了,你這是幫助他嗎!?你是有財施的行為,可是有問題。如果說有人沒有飯吃,我給你飯吃,這個行為看起來也是功德,對不對?問題是,你現在給他飯吃,一旦你自己死了,或者你也沒有飯吃的時候,對方還要不要活下去?可見這都不究竟。所以功德要講究圓滿,如何圓滿?如果以財施而言,與其財施還不如教他一技之長,為什麼?如果他有了一技之長,可以自己去謀生,只要具備生存的條件,他就可以活下去,至於你在不在、幫不幫助他都無所謂了。功德講圓滿,即是究竟;好比法施,講經說法,或教人家技藝皆是,但要懂得拿捏,與道相應;如果教人家去做小偷、教人家去搶劫,那也是技藝呢,可見要知道正、偏的差別。
所謂“圓滿”是沒有缺失的,所謂“缺失”就是會造成傷害的。所以談功德,要談圓滿不圓滿。如果捨棄了圓滿,只是說:我做了財施就是功德,我講經說法就是功德……尤其是講經說法,佛陀的道理方法你自己把握了多少?我記得在電視上,一位在台灣蠻有名的比丘尼,她說四諦法是佛法、八正道是世間法;最後又改口說,不對不對,四諦法是世間法、八正道是出世間法。其實她怎麼講都錯了!因為她並不瞭解四聖諦跟八正道的因緣與因果關係。如果談四聖諦跟八正道,以功德而言,這是聲聞乘的一個道的修養功德,為什麼?“苦集”是講生命的諦義,“八正道”是講修養的方法,這哪裡有什麼世間法跟出世間法?沒有這種差別。
以菩薩法而言,並沒有捨棄苦集滅道跟八正道,還必須增上為六波羅蜜跟四無量心,這樣才能夠使更多人得到好處。如果不能這麼把握,那你是不是在講經?在說法呢?最後你是以自我意識在說,還說這是佛說的,那就不是功德了,反而變成一種缺失、傷害。所以從緣起到過程並不表示就算了,還要看結果是不是圓滿的?如果結果是圓滿的,那才是功德圓滿。所以談功德,我也一直解釋:“功”是一種力量,“德”是一種修養,如何把這些修養發揮成為力量,才能叫做功德。可是,是不是圓滿呢?還得看你所表現出來的修養的力量效果,是不是利益?必須是饒益性的才能談得上是圓滿功德,何況功德圓滿還有層次,即使你完成了,也圓滿了,還不是究竟,為什麼?那就像一個人很有錢,擁有很多錢,拿自己的錢去幫助人,如此而已。
真正功德的最後是什麼?要回向功德!“回向功德”是什麼?以一句俗話來講:“人生不帶來,死不帶去”,擁有那麼多,留著幹什麼?所以要普回向,做到普回向才是究竟功德!普回向是什麼意思?回向不要說什麼回小向大,不要以這種方式去看。所謂回向,最簡單的說法是,把自己既得的利益跟大家分享;跟更多的人分享自己既得的利益就是回向。如果說究竟功德呢?還是以饒益性來說,所謂的“普回向”就是普遍性的跟大家分享,否則的話,你還是有分別、有不平等,有這些差別相,雖然功德並不否定。所以說功德也有大小,其實不是大小,是指圓不圓滿、究不究竟?我們從般若的觀行上面,從十智到十種比喻,從它的緣起到過程,還要考量它的結果是不是饒益性?肯定了,的確能解脫,能達到解脫的目的,也的確能夠圓成道業。不只是自己可以如此,還可以幫助更多的人能夠做得到,那才談得上是圓滿功德。所以常常有一句這麼的話,如何省視?譬如一位蠻有修養的出家人,或者說高僧大德,當他入滅、圓寂的時候,如何看是不是功德圓滿?從這個上面就可以去分別他是不是真正究竟了?一般說功德圓滿只是說他從生到死,一生沒有白活,可是這個中間他的業作有多少?道行有多少?於自己的業是不是完全清淨了?他的道是不是成就了?他的最後,是不是一個究竟圓滿的功德?這個“圓滿”是什麼?一個究竟功德的圓滿,是一種什麼境界?那就是涅槃!而且是無餘涅槃,才是圓滿功德,有餘涅槃都不是。我們從這上面知道了緣起、過程、功德的話,並不表示這十種智跟十種比喻相應觀行,以如實的智完成它的結果,就完成了緣起、過程、功德?那不是!因為後面還涉及到要使這些智成為力量。因為你自己擁有智並不難,能成為力量,才能夠有機會說究竟功德、圓滿功德,完成所謂的“饒益性”。
所謂的“饒益性”,並不是我們自己認為它有饒益,或者設定為一種饒益或者不饒益,不是如此,它還是以十種智的力量來完成的;以後會介紹到這十種智的力量怎麼去看,從緣起過程到完成功德,以後會一一介紹。
現在我們只要知道般若的觀行,從緣起是講十種比喻,談過程是講十種智,當這個比喻跟智,從觀行上面達到了某一種修養或者是完成了某一種結果,也就是說緣起、過程、功德整個的流程。當然,我還是要強調這個功德圓滿絕不是口頭講一講,或者大家認為是,這就功德圓滿了。最多了不起,如果在佛法上面給他來一個評語,還不錯或者很不錯了,如此而已;它絕不是完全沒有缺失了。真正究竟圓滿的功德只有饒益性,沒有任何的傷害,那才是圓滿功德!否則的話,頂多“的確不錯了、很不錯了”如此而已。當然能做到不錯了,以一個學佛者而言真的很難,要做到很不錯那當然就更難,要做到圓滿功德的話,只有一個機會──“般涅槃”,就是進入到涅槃的這種境地、這種修養,你才能談得上圓滿功德。否則的話即使成了七地以上的菩薩還是不夠,因為什麼?究竟涅槃是等覺的階段,可以說他所證得的果位應該是八地以上,纔是等覺。這個“等覺”也可以說等於像佛一樣的,這種境界叫做等覺,也有稱為“等佛”的,因為佛就是覺的意思,以等覺來看是比較不容易誤會。這都是我們在佛法上要把握的一些要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