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的奧秘

    佛法中說:人除了色身之外,還有法身,色身乃各種不同物質所組合成,人人皆有;法身則指精神層面所展現出來的內涵,依修養而成就。

  • 文:出處:雲語書摘期數:212期 2007年 3月刊

佛法中說:人除了色身之外,還有法身,色身乃各種不同物質所組合成,人人皆有;法身則指精神層面所展現出來的內涵,依修養而成就。佛法也說:一切萬法,唯心所造。
心有肉團心,有思慮心....等,肉團心是維護色身,而思慮心則表現精神層面內涵的「我」或「心」;所以有:心即是我之謂。
心,是造作的原動力。每一個人,面對自我以外的人或事,所發生的種種問題,總會有不同的感受,不同的想法,決定不同的行為,而展現不同的結果;這些,就是人類的內心世界。《瑜伽師地論》卷一說:當覺知外境時,會順次生起五種心:

1、率爾心:直接的感受。2、尋求心:感受後的反應。3、決定心:反應時的行為。4、染淨心:行為後的分別。5、等流心:分別時的計較。這是從法相的了別,說明人的自然性,闡釋肯定來自因緣的法則,確知相互間的因果關係;也就是依法相而有的唯識理論。

那麼心究竟如何組成的?在佛法中,心是由五蘊(色受想行識)架構而成的;依於眼前所見有美、醜,耳所聞有雅、噪,鼻所嗅有香、臭,舌所嚐有鮮、苦,身所觸有軟、硬,這些都是根與塵接觸後,緣於意的分別,以至感應過去的習氣;如是色蘊形成,隨即於領納時發動感受,那是受蘊;然後引發思想,是為想蘊;接著就有行為表現,是為行蘊;最後則確定結果,是為識蘊;這色受想行識的五蘊變化作用,就是心起變化產生作用,也就是「我」的行為表現。因此,有「五蘊即我」之謂。

心要生起作用,必須要有力量,此力量是由外之人事問題,反應到內之自我意識,熟悉的會馬上反應出來,陌生的得想一想,搜查自己是否有此知識經驗?再反應出來,這就是心的變化作用,也就是「我」的行為表現;因此,心如果不生起作用,「我」就不會顯現。但人的自我,往往憑著自己的情感與理智想,去感受,去作為;面對人與事,總在順逆中去分別與取捨,於現實的利與害,不以心安理得為道德標準,卻強調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,尤其是名利當前,為了慾望的滿足,甚至可以不擇手段。人的自我,是從小到大在世俗的相對環境中成長的;基於無始業力的影響,發動「欲」的力量,生起貪瞋癡慢見的習氣,以至引發五欲八風的各種情識作用。因為自我意識的展現,乃發動於色蘊形成之時,依於受、想相互變化的差異,而確定行、識的價值。所以,自我意識傳達之時,是否具有修養?最明顯的行為,就是沉不沉得住氣,而修養的表現,在於想、行之間的內涵價值,是業、煩惱,或是道、菩提的不同。因此,想與行之間,就有了間隔修養的法要問題,或謂緩衝之說,那它的奧秘究竟在哪裡?

依於心的變化作用是由五蘊的色受想行識變化作用而來,五蘊的變化作用,於時、空的現象,是完成於剎那之間,而且是一氣呵成,沒有緩衝的餘地;不過,對學佛的修行者來說,卻是可以在「想、行」之間建立空間,利用

時間來調整五蘊的變化,改善行為而完成作用。也就是當感受發起思想的時刻,不要馬上去行,如何先讓想、行之間有緩衝,而產生一個間隔?那必須具備些條件和方法,就是先讓自己靜下來不要亂,著手於「想」的調整,從想,入非想,以至非非想的修養,在佛法中稱為禪定工夫。

由於人容易憑自我意識,想到就做,就會隨緣境而有「成業」的危險性,例如「想」是煩惱──生氣想打人,可是透過思惟,打人不能化解問題,只會讓彼此的關係更為惡化,唯有先降伏自己的怒氣,瞭解生氣想打人的原因,再尋求化解問題的方法,如此想、行加大,建立間隔,從原來「想」的煩惱中去探討,做更深入的思考,就能調整「想」的內涵,提昇至「非想」(不同於原有的想),甚至增上為「非非想」的境界,此是禪定中所謂的非想非非想。所以,能在「想」而未「行」之前,將想與行的間隔加大,則想的空間愈大,效益也就愈大;而間隔愈小,則想的機會愈小,缺失也就免不了,這是五蘊「想行」間隔妙用的法理,是學佛者必須把握的要領,也是心的奧秘所在。在佛法中,這是一個非常妙的道理,因為色蘊形成後,感受可以因「想」的修養而改變,如此,想、受起了變化,不僅行識不一樣,連原來的色蘊也會成為空相;心經中的「色即是空」、「色不異空」,「受想行識亦復如是」的道理即在此。

師父在《白雲的話》之「緩衝須要空間」中說:「這幾十年來我一直在介紹五蘊,如何在想行之間建立起間隔的修養,很多人參加千佛山靜坐止觀班,也是想從五蘊的想行之間,學習怎麼去建立起間隔,在這方面我提出很多道理、方法,教導大家能實際去修養,這也是我在佛門中唯一的一種心得。」

總之,學佛修行辦道,就是面對「自我」,自我就是五蘊,修行就是修養自己的五蘊(也是心的組合架構);我們的自我,完全是五蘊在那裡起變化作用。佛法告訴我們:心起分別之後,計較、執著難免,但勿陷入計較、執著的死胡同,必須不斷地作認識、瞭解,要於中有所發現,且所做的認識、瞭解,還要不同於原有的,也就是能發現自己還有多少計較、執著,是不是比原來減少了?如此不斷地修養,才能成就覺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