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白雲老禪師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251期 2010年9月刊
其實這些知見很可能也涉及到我們的修養,為什麼?
其實這些知見很可能也涉及到我們的修養,為什麼?我們來看這一段文字:
「入於神通大光明藏,三昧正受,一切如來,光嚴住持,是諸眾生,清淨覺地,身心寂滅,平等本際,圓滿十方,不二隨順,於不二境,現諸淨土,與大菩薩摩訶薩十萬人俱。」
你看這一段經文,跟《金剛經》、《華嚴經》、《法華經》裡面,完全不一樣!其中涉及的法要就很多了!那就等於我一開始介紹的,這部經裡大概說一些什麼,你從“緣起”上面幾乎就知道了。“緣起”兩個字,其實每部經典從“如是我聞”到什麼什麼,這一段就是這一部經的緣起。你如果能夠把“緣起”搞清楚了,然後再進一步,就會知道這部經在這些“緣起”的範圍之內所說的一些道理方法。一般的“講經說法”呢,好像也有緣起,可是慢慢講,講到後面,很可能跟原來要講的緣起一點關係都沒有。
可是釋迦牟尼佛所說的不同,從一個緣起提出來,一直到講完為止,都是跟這個緣起裡提出的重點是息息相關的。尤其我們目前佛教界有一個很需要改進的地方,是什麼呢?即所謂的“講經說法”,其實“講經”,輪不到我們,釋迦牟尼佛都把所有的經講完了!“說法”,其實我們要了解這兩個字的意義。“說法”是“說明這經典裡面的法要”,那才叫做“說法”!我們現在是什麼呢?用白話文的方式把經典做翻譯,然後講一些故事,好像這就是所謂的“講經說法”。真正“法”在那裡?這跟我有什麼關係?在現實生活上對我有什麼幫助?我學這一些真正能成佛、成菩薩嗎?這些問題所涉及的,就太多了!所以我們要幫助別人、去解說佛法的話,的確,這不只是一個準備工作的問題,而是你對佛陀究竟認識了多少?了解有多少?也就是對佛陀的道理方法,尤其它的一些大前提你把握了多少?這不只是知見上的問題,而且在實際的修養上還要能夠證明,你所知道的道理方法可不可行?可不可信?可不可靠?所以我們不要把經典當成只是一個功課,唸多少遍、拜多少遍,認為這就是學佛。如果你是這種方式的話,的確,錯得離譜!經典,你拿來拜,沒有錯,那只是說:因為我對經典、對文字方面沒有基礎,也沒有辦法去了解它的意思,至少我可以用一份虔誠心,來禮拜佛陀所說的一些道理方法,這是它主要的意義。
比如“看經”,若你只把它當小說或一些理論性的文字,看完就算了,那沒有用。因為真正的看是要“深入的認識”,也就是要知道它在說什麼、對我們有什麼用!你能把握它的道理、知道它的方法,然後再拿來做為實踐上的一個道路的話,這才叫做經典。所以我說要“想經”,“想”是什麼?“想”是要去思考。你不思考,不可能深入;唯有思考、能深入,才能找到它的“法”在那裡!就好像挖金礦、銀礦一樣,你看表面並沒有什麼差別,什麼礦都差不多,若不能深入的去發覺的話,就不可能知道那究竟是金、是銀?是銅?還是鐵?何況經典上說金銀銅鐵,是一種譬喻的話,並不是說金子最好,銀子不好,銅又比鐵還好,不是這麼起分別的。金銀銅鐵,沒有好壞,而是適用於做什麼?這是一個相應上的問題。可是我們世人往往:「唉!佛法都是一樣。」又有些讀書人或者認識一些經典的人就說:「佛陀所說的經典還是有境界高的、境界低的。」譬如說彌陀三經,其實彌陀三經也是由淺而深,《阿彌陀經》介紹極樂世界,到最後的《觀無量壽經》還要用觀法,它的境界就完全不一樣!經典的分別,沒有所謂的那一個最好、那一個不好。問題是,這部經典你去學習它、認識它、深入它,對你有什麼用?如果能夠有用處,那怕是一部最簡單的經典也是好的。一般人講《心經》是經典裡面最短的一篇,其實《心經》不是一部經,《心經》只是般若部裡的一品而已。就好像《普門品》只是《法華經》裡的一品,它不是一部全部的經。一整部經,開頭一定是如是我聞;最後,信受奉行。一定有這種文字,有開頭、有結束,那才叫做經。所以有人說佛教的經典裡最短的是《心經》,不是這麼說的,只是這一品的文字很少。這是我們需要去認識的一些概念,也是必須要建立的一些觀念。
提到“深入經藏”,這題目太大了,某一部經典能深入就很不容易了。過去有很多所謂的高僧大德,往往一輩子一部經還沒能搞清楚,是不是他們那麼不能幹?如果是那麼不能幹的話,為什麼是高僧大德?因為經典,你從文字上去看也可以;慢慢進入它的法義,也可以;慢慢再進入到它的境界,甚至到達佛陀他原來的意義,就不是那麼容易了。所以常常有些話一不注意講出來,說不定已經有問題了,為什麼?你講了一大段然後說:「喔,這是佛說的。」這一句話,不能隨便講,為什麼?你說的是不是跟佛說的一樣呢?你有沒有到達佛陀的那種境界、把佛陀原來的那種意義講出來呢?所以加上「這是佛說的」,一不小心就會造成謗佛謗法,因為佛說的本意不是如此!所以“講經說法”,事實上只能夠說“我來介紹對佛陀某一部經典的心得而已”,也可以說只是一個“心得報告”。所以照著文字來詮釋佛法那是不可能的!可是我們可以從經典裡的文字去發現它的法義,從法義上面可以得到利益。因為這種法義關係到你個人的根基修養,你根基愈高,它的法義顯現的境界愈高;下的工夫愈深,也就是修養的愈多,當然能得到的利益也就愈多,這都是必須要把握的。絕不可以只說唸一遍或者唸多少遍。有的人說:「我持一部什麼經」,即使你一天到晚放在口袋裡,也沒有用。我常說一個笑話,你把它燒成灰,用水泡一泡把它喝下去,也是沒有用,因為佛法是講“法”在那裡?佛陀所說的,稱之為經,其實,就是道理方法!如果能夠這樣把握,那麼你所接觸到的自然就不會錯得太遠。不管是介紹佛法的或是學習佛法的人,都要有這樣的知見;否則的話,人云亦云;說的人錯了,那是謗佛謗法,聽的人聽錯了呢,就一輩子倒楣了。所以在禪門中有一句話:「學習要頂門具隻眼」,這是什麼意思?除了雙眼之外,你還要有一個另外的眼睛。這眼睛是什麼?因為我們的兩隻眼睛,往往是主觀的、感性的,還要有另外一個眼睛──客觀的、理性的。有很多人不太了解“頂門具隻眼”,究竟說什麼?其實是告訴你,因為人的自我意識很強,喜歡聽,即使說錯了,也喜歡聽;不喜歡聽,即使說對了,也聽不進去。其實不管正面的、負面的,只要能夠把握,除了自我意識,主觀的、感性的意識,你還有客觀的、理性的一面去看、去聽的話,多少你就有選擇的機會,否則的話就人云亦云,最後所得到的呢?人家說對了,就對了;說錯了,也跟著錯了!
很多學佛的人總有一個疑問:「我們在家學佛很難,有了問題,問法師,結果每一位回答的都不一樣!究竟我們要怎麼去認識?」常有這些疑問。其實這些疑問並不是說錯或者對,而是本身平常沒有比較客觀的、理性的去面對,如果你能客觀、理性的面對,多少就會加以選擇,否則,你不經過選擇而得到的話,可能就看你的運氣了。學佛,其實不只是在家,出家的本身,我也一直說我們出家的目前有一個最大的缺失在那裡?就是不肯學習!好像看了幾本經,或者聽別人說了一些什麼,就可以做法師了!其實,道理方法,從知見到修養、到證得,你所理解的道理方法是不是可信?可靠?可行?所以真正說做一個法師,要代表佛陀來介紹他的道理方法,不是說認識幾個字或是用自我意識去詮釋經文,或者好像我一出家就高人一等,什麼都會了。其實一個出家人剛出家時跟普通人一樣;出家了一段時間,如果你不去好好的真正的去實修、實證的話,還是跟普通人一樣,沒有差別!看看佛陀,他經過多少年的修養,才有所成就,難道我們現在的人都比釋迦牟尼佛聰明嗎?現在的人,一年半載就可以成為法師,假使經過三年、五年就是大法師了,那經過八年、十年就是老法師了,釋迦牟尼佛好像比我們都笨?這都是很值得去思考的!我不是在這裡講一些是非,即使對我自己門下弟子,也是如此!我一直都說我們要自利而後利他。這個自利不是講財──錢財名位,是指從佛法中去得到利益,也就是在佛法中得到了利益才算是有了自利,然後再把自己所得到的這些佛法的利益去與更多的人分享,那就是“利他”。譬如說,自度度他:你自度,度什麼?可以轉煩惱成菩提、離苦得樂,到達這一種修養,那就是可以自度了;具備了這種修養再去幫助別人,就是度他。很多人常常會誤解一些說法,尤其這個“度”,總認為這個人不信佛教,我接引他來信佛教,就是度他。那不叫做度他,只是一種導引而已!真正的“度他”是幫助他能夠從煩惱中顯現菩提,能夠離開苦而得到樂,如何去學習慈悲喜捨,怎麼學習六波羅蜜法,或是其他的道理方法。我一直說佛法是很現實的,於道理方法,一定要能得到它的利益、饒益性。這種饒益性,就必須從知見上的深入、道理上的修養,你能達到某種境界,就能表現多少,絕不是以自我意識而去說佛陀的道理方法!因為佛陀的道理方法,淺一點我們是可以表現,可是,絕不是淺到一文不值。就好像《金剛經》裡講「三心不可得」;常常有人一提到一些什麼,就:「唉!你學佛學到那裡去了?過去心不可得、現在心不可得、未來心不可得,既然什麼都不可得,你為什麼還這樣?」好像蠻有道理,你如果真正懂得的話,究竟佛陀在說什麼?如果不懂得的話,只是照本宣科-所謂三心不可得,如此而已。三心都不可得,我請問你現在活著幹什麼?你還有沒有未來?世俗人也會講“明天會更好”,當然我並不贊成明天會更好,須知今天如果不好,明天也好不了!要是我們把今天做到最好,今天應該會比昨天更好,絕不是明天會更好。這都是我們必須常常去思考的一些問題。你不加以思考,往往人云亦云,最後呢?我說一句不太好聽的話,最後是被人家牽著鼻子走!
很多看法界衛視的人,希望我能夠介紹《圓覺經》這部經,佛法講覺行圓滿,就是圓覺。圓覺是什麼境界?菩薩進入不動地,完成了,然後慢慢增上到佛的境界,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薩,一直到佛,這一段都叫做“圓覺”。很多人大概是看了《圓覺經》,或是我寫的《圓覺之道》,因為《圓覺之道》裡分幾種方式介紹它的法義、經文,然後用一種決疑的方式來介紹。因為一部經典介紹的方式不是一定的。如果大家看過《金剛經集義》這本書,這是我寫的。《金剛經》自古以來八十三種註解,各說各話。其實我寫的註解裡,就以不同的學術宗派的方式來介紹它,也就是說任何一部經,要用什麼方式?它比較偏於十大學派中的那一個學派?有的是共同的經典,各學派都用得著;有的,只有專用於某一些學派,這都是需要去知道的。所以說學經是學習經典裡的道理方法,要用這種觀念去面對經典,這才是一個正當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