圓覺之道第三集(上)

經文:
「於是,文殊師利菩薩在大眾中即從座起,頂禮佛足,右繞三匝,長跪叉手而白佛言:大悲世尊!願為此會諸來法眾,說於如來本起清淨,因地法行;及說菩薩於大乘中,發清淨心,遠離諸病;能使未來末世眾生求大乘者,不墮邪見。作是語已,五體投地;如是三請,終而復始。」

這段經文還是緣起的一部份。前面介紹了一些已經成就的菩薩,他們都是這法會的貴賓。這一段開始就提到,由文殊菩薩出面向釋迦牟尼佛請法。其中請法的幾個重點我先提一提:他說希望釋迦牟尼佛把如來本起的清淨因地法行,以及菩薩在大乘法之中如何發起清淨心,能夠遠離諸病,使未來所有的眾生都能夠進入到菩薩法裡,這樣就可以不墮邪見,也就是說可以建立起正知正見,這是文殊菩薩向釋迦牟尼佛提出的問題。

通常一個法會,有時由弟子們或者菩薩們提出問題來請教釋迦牟尼佛;也有這種,釋迦牟尼佛並不需要大家提出問題而自動說一些什麼;或是舉一些過去發生的事例,來說明當時法會所發起的一些因緣問題;還有的就是關係到戒律的問題、或者其他一些外道的問題、或涉及到印度當時的社會環境、學術、文化宗教等背景之下,他提出很多來做比較;我在這裡要特別強調,是比較不是批判的。我們常常不太了解佛陀對世間的一切,不是以排斥的心態或者觀念去面對當時的環境,他只是把自己所發明的一些道理方法講出來,使聽的人有機會去比較、選擇,所以他是以比較的方式,不是批判的方式。也就是說釋迦牟尼佛是以慈悲為懷,從來不去否定他思想以外的東西,當然,不否定並不表示就會接納人家的。因為他不反對、不排斥,而是把自己的說出來,這樣就有比較的機會。

目前中國佛教的環境,不管是出家、在家,對釋迦牟尼佛都很陌生,為什麼?譬如做師父的不太喜歡門下弟子出去參學,做老師的也不願意學生去親近別人,這成了所謂的閉門造車,最後就變成坐井觀天了!這種情況會造成什麼呢?會造成你處在一個什麼環境,你能知道的就那麼多,外面的世界完全陌生。過去大陸有一句這麼的話:「天下叢林各有家風不同」,這說明什麼?就是天下各大寺院都有它特殊的一些風格、一些特殊的修養表現,如果我們只是閉門造車,對外面完全陌生的話,個人的知識經驗會很貧乏,當然智慧的成長也就很困難。過去叢林裡有一句話:「山門是開著的,來者不拒,去者不留」,它真正的意義何在?說這個山門是敞開的:你來,很歡迎;如果你要走,也不會留你;為什麼?因為你願意來這裡,表示這裡有東西可以讓你參學,如果不相契、不相應的話,你不可能留下來;如果你在這裡已經得到了一些你能相應相契的東西,也不一定非要長久留下來,所以說去者不留。有些人曾經對此有錯誤的看法,因為我說:「我們的山門也是比照大陸叢林的作風,山門是開著的,來者不拒,去者不留」,結果變成另外一種詮釋,也可說是一種錯誤的解釋:「唉!他那裡沒有人啦!反正什麼陀螺貝殼…什麼都要啦!結果待不住了,當然人家就要走,他想留也留不下」,就完全用自我意識去解釋而造成傷害。這不能說誰對誰錯,只能說這麼一來,對一些寺院或是一些高僧大德、善知識們所留下來的言句,乃至佛菩薩們所留下來的一些道理方法,如果不深入的去認識、探討的話,就很容易造成自我意識;造成自我意識之後,那跟在你身邊的人往往就會變成坐井觀天了!在井裡看到的世界能有多大呢?所以我一直都是鼓勵學佛的人應該要參學。所謂參學就是到處去親近善知識,到處去學習。尤其在台灣有一種最嚴重的現象,就是所謂的「子孫廟」──自己一個大道場,外單根本進不來。除非是門下的弟子才可以住,外單想來掛單、討單,幾乎不可能,成為一種「家天下」!這在佛教裡叫做子孫廟,是一種很閉塞的想法!以現在快速進步的時代,如果一些思想觀念不能夠調整的話,幾乎很難真正發揮佛教的精髓──釋迦牟尼佛圓滿的智慧,當然眾生也就得不到利益。

我們看文殊菩薩提到這幾個問題,希望釋迦牟尼佛能夠加以解說、開示。講到開示我必須在此多做說明。通常一些學佛的人,見著法師就頂禮膜拜,然後說:「請法師開示」!這時候法師就講一大堆,認為這種方式就叫“開示”,其實這不叫開示!所謂開示,一定是對方有疑問,不管是在經典上、在修養上以及現實生活上,有了某些問題,將障礙提出來,希望你能開導他,指示他如何去面對、去化解,這才叫開示。絕不是不管人家想問什麼、想聽什麼,就自說自話,最後是很難相契相應的。所以我常說,「參學,一定要帶著問題去親近善知識」,千萬不要盲目地善知識怎麼說就照著聽,這樣對自己可以說很難得到利益。這是談到開示的問題。

佛陀時代,一貫不管什麼人去找釋迦牟尼佛,幾乎都是提著問題的。在講經的大法會中,其實大部份也是提出問題──我是說大部份,不是全部。因為唯有提出問題,釋迦牟尼佛才能夠去開導、剖析一些化解的方法,以及說出很多的道理,幫助你從道理中建立起知見,然後慢慢在現實生活中去體會、去修養,這才是學佛一個最大的目的,也唯有這樣才有得到覺悟的機會。

通常我們人難免有自我意識,不管這個人修養多高、或多或少都少不了有一些自我意識。有自我意識就會造成什麼現象呢?就會造成,這個人講得不錯,就跟著他,照他所講的就這樣去聽、這樣去做,認為這就是親近善知識而去修行。可能待個三年、五年或十年、八年的,自己真正的問題從來沒有讓那位善知識知道,為什麼?因為你只是在聽人家、依附人家而已。真正自己不管是在知見上、修養上發生了什麼困難,有了什麼障礙,如果不提出來,即使是善知識也幫不上你的忙。可是也有極少部份的人有一種不正確的觀念,是什麼呢?前些時候,在菩提寺就發生過這種情況:有一位外單到我們的常住,住了一段時間,他有一個感受:「為什麼老和尚從來不找我談話」?他認為「我來這裡參學,老和尚應該知道,應該召見我,主動的來告訴我」;事實上,我的行程也不是固定在那一個道場,當然就很難去幫助他得到好處。為什麼?因為他自己從來也沒提出要求。好了,到他臨走的前幾天寫了一封信給我,信上說:他已經破了本參,已經有宿命通了,可是不知道為什麼他還有那麼多煩惱?為什麼他在菩提寺看不慣、聽不慣而定不下來?我看了這封信第一個反應是:他自認為已經破了本參、又有宿命通了,居然還有這麼多的問題──看不慣、聽不慣,而引發自己更多的煩惱,問題何在?因為他只是看別人、聽別人,自己真正想親近老和尚,卻從來不說有什麼問題、什麼障礙需要老和尚幫助他。從經典上我們可以看到,佛陀的弟子幾乎都是有問題、有障礙提出來,然後佛陀加以開示。在這裡我要講過去大陸行腳的苦行僧,他們有一般人很難做得到的一種態度、一種觀念,是什麼呢?他們認為學佛求法,佛法要學,是要去求的!當然這種觀念我並不贊成,可是至少他能夠放下自己的身段,可以把自己的自我淡化。如果說以這些年來我所知道的一些情況,他們總認為你是老和尚,應該有他心通,我在想什麼你就應該主動的來跟我談什麼。就算我們說老和尚有他心通,這個他心通是不是平常要擺在每一個親近他的出家的、在家的弟子身上,去照顧每一個個體?以我來說,我們出家的有好幾百人,在家的可以說都是萬人以上,即使有他心通,要擺在那一個人身上呢?所謂求法,其實我們不一定把它當成懇求,當成要求也可以啊!為什麼“求”上面加一個字,硬要加上好像是「懇求」,把自己看低了,那你乾脆把自己看高一點嘛!「要求」不是很好嗎?可是如果自己不提出來,那連求也談不上嘛!

學佛、修行辦道,千萬不要用自我意識「應該怎麼樣,不應該怎麼樣」!其實天底下沒有什麼應該不應該,真正的問題是“為什麼”!所以我常說:「佛法是探討一連串的為什麼」;「佛法,也是化解一連串的為什麼」。你不能把握這個原則,只是在應該不應該上去打轉,可能你一輩子都是苦惱、都是問題、都是障礙。因為你從來沒有這種心念:如何去化解自己的問題、排除自己的障礙。學佛就是要去學!你不去學,主動的提出問題,而相反的自己被動,希望別人應該主動,這是一個很不正常的心態,也得不到利益的想法。要想得到利益,必須自己把門打開走出去,不要把自己關在門裡,等人家來敲門,這是我們學佛必須要把握的。

經文裡講「本起清淨,因地法行」。其實所謂的“本起清淨”,用一句名詞來講很容易了解:“本起清淨”就是“所有的有情眾生皆有佛性”那個“佛性”就是本起清淨。可是如果只是這麼去看:「喔!佛性就是本起清淨」,這就變成一加一等於二了。重點是說「佛性的本來是清淨的」。這麼一說可能你會想:「這還用得著你講嗎?我也知道佛性本來是清淨的」,可是其中還有一個“本起”──本來所發起的,那個開端本來就是清淨的,這就不只是佛性的問題了,還涉及到人的“我”的問題。人之所以有我,是因為無始以來造作業而形成的。業我,也就是業力所形成的我,業我中有善的、有惡的,也有善惡分不清楚的。可是這個我,最初是清淨的,是因為無始以來自己的身口意造作,而慢慢因為各種業累積起來,所以那一份清淨也就被掩蓋住了;不能說是污染了,因為清淨是污染不了的。只是說在它的表面已經增加了很多不好的東西,掩蓋住它原來的清淨。在經典上有一個形容詞,是以明珠來說:一顆非常明亮、清淨的一顆寶珠,原本是清淨的,因為歷經了時間、空間的變化,慢慢沾上了很多的塵垢,久而久之,這顆明珠不明亮了、清淨也看不見了。所以這裡談本起清淨,就是講真正的我,究竟最初是什麼現象?它最初是個清淨的現象,只因為時間、空間,生生世世這樣的遷流變化,不斷的造業,而把原本的清淨完全掩蓋住了。在此處千萬要記住,不能把它當成染污!如果當成染污的話,就變成什麼?以明珠來講,那污垢就不是掩蓋住原來的明亮清淨,而是污垢與明亮清淨混合在一起了,所以“掩蓋”跟“染污”是不一樣的,這一點要特別注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