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文:若知出處:紅塵甘露期數:210期 2006年 12月刊
既然自性本有般若之智,那什麼是自性本有的般若之智呢?能大師說:〝內外不住,去來自由,能除執心,通達無礙。
既然自性本有般若之智,那什麼是自性本有的般若之智呢?能大師說:〝內外不住,去來自由,能除執心,通達無礙。能修此行,與般若經,本無差別。〞
所以般若經的法要,是要幫助我們去照見什麼的,透過文字而能領悟到什麼。
為此禪宗才說:〝千經萬論,只為明心〞。
惠能大師則說:〝若起正真般若觀照,一剎那間妄念俱滅。若識自性,一悟即至佛地。〞進一步更說明:〝智慧觀照,內外明徹,識自本心;若識本心,即本解脫;若得解脫,即是般若三昧。般若三昧,即是無念。何名無念?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,是為無念。用即遍一切處,亦不著一切處;但淨本心,使六識出六門,於六塵中無染無雜,來去自由,通用無滯,即是般若三昧;自在解脫,名無念行。若百物不思,常令念絕,即是法縛,即名邊見。〞又說:〝悟無念法者,萬法盡通;悟此無念法者,見諸佛境界。〞
那麼,如何悟此無念法呢 ?!
請記得 雲老禪師的開示:〝無不是沒有,無是有的突破〞!
所謂〝用即遍一切處,亦不著一切處〞,已經清楚說明了它是修養所呈現出來的內涵,以及藉無住、無相、無作才能完成的饒益。
雲老禪師曾說:〝羅漢住空,菩薩則是利用空〞,簡賅又扼要,精闢見精神,一語而中的說明了聲聞與菩薩行者之間的差異,真乃得道高僧,為解救生靈而善說法要,與能大師今古輝映。
所以金剛經才說:〝菩薩應離一切相,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〞;又說:〝實無有法名為菩薩,若菩薩作是言,我當滅度無量眾生,則不名菩薩。〞
其實,〝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〞,就說明了無念的中道諦義,更可見〝無不是沒有〞是多麼重要的一個解脫指令。因為知道〝無是有的突破〞,那才知道〝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〞的妙用;所以佛陀才說:
〝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,如人入闇,則無所見;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,如人有目,日光明照,見種種色。〞
〝無相〞更是般若的宗旨所在,所謂〝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〞;因為人執著於分別,心目為咎,所以流轉生死;離於虛妄之相,才能見取實相,實相真如即是萬法的本來面目,也是我們自性的本體。
所以《金剛經》才說:〝凡所有相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。〞
見如果讀成現,就沒有著見的流弊,也是老禪師特別提示的,而這也正是老禪師傳法一針見血破妄見真之作。
因為離相才能除妄,心能離相,才能夠顯現般若之光!
所以惠能大師說:〝煩惱暗宅中,常須生慧日,邪來煩惱至,正來煩惱除,邪正俱不用,清淨至無餘〞,無餘是指涅槃寂靜的境界。下面接著說:
〝菩提本自性,起心即是妄,淨心在妄中,但正無三障。〞
佛教的旨意是教人〝諸惡莫作,眾善奉行,自淨其意〞的,但悟取自性本來真如卻不是造作可得的,所以說〝起心即是妄〞;有心求淨,則淨心亦是妄,所以說〝淨心在妄中〞;而菩提自性本宛然,只要迴心返照便可得,所以說〝但正無三障〞;三障就是指的貪瞋癡三毒,是修道的障礙,所以常維護正念,三障自除。
至於什麼是修行的正念呢?
惠能大師說:〝世人若修道,一切盡不妨,常自見己過,與道即相當〞。
又說:〝欲得見真道,行正即是道。自若無道心,闇行不見道。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,若見他人非,自非卻是左。他非我不非,我非自有過,但自卻非心, 打除煩惱破。〞
又說:〝佛法在世間,不離世間覺,離世覓菩提,恰如求兔角。正見名出世,邪見名世間,邪正盡打卻,菩提性宛然。此頌是頓教,亦名大法船;迷聞經累劫,悟則剎那間。〞
這頓教法門,就是惠能大師依《金剛經》所弘揚的般若行法。所謂〝一切處所,一切時中,念念不愚,常行智慧,即是般若行;一念愚即般若絕,一念智即般若生。世人愚迷,不見般若,口說般若,心中常愚;常自言我修般若,念念說空,不識真空。般若無相,智慧心即是;若作如是解,即名般若智。〞
並且說:〝迷人口念,當念之時,有妄有非,念念若行,是名真性。〞所以特別強調:〝悟此法者,是般若法;修此行者,是般若行。〞
以上所提是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對般若的看法。
上白下雲老禪師有句無相頌:〝心存和樂氣,念起無怨尤〞最堪比擬。
我們曾介紹,雲老禪師說法,曾提出:〝一個完整的佛法,必須包括體、用、相、境〞,我們現在就以〝體、用、相、境〞來解說。
說〝體〞,心量有如如虛空。
說〝用〞,則是去來自由,心體無滯,遍一切處,又不著一切處。
說〝相〞,則恍如世法盡在其中,一真一切真。
說〝境〞,則實自性能含萬法,離性無別佛。
如何去覺悟這點呢?
六祖語錄中說:〝迷心外見,修行覓佛,未悟自性,即是小根,但於自心,常起正見,煩惱塵勞,常不能染,即是見性。〞
並且說:〝內外不住,去來自由,能除執心,通達無礙,能修此行,與般若經,本無差別。〞
以此禪宗主張明心見性,必須覺悟到什麼,要見到自己的本性真如!
所謂〝心佛眾生,三無差別〞,〝不悟之時,佛是眾生,一念悟時,眾生即佛〞。
所以菩薩戒經中說:〝我本元自性清淨,若識自心見性,皆成佛道。〞
般若經的無相、無住、無作、無念,可以說都是見性的本體;也因為如此,受持讀誦金剛經的功德才那麼大。